碳盤查大進展 3子法月底預告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讓大家了解一下台灣的碳交易發展

碳交易

碳交易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市場機制,讓溫室氣體排放的成本和收益能夠反映在企業和個人的決策中,從而促進減排行為。你可以想像成一種買賣碳排放權的遊戲,如果你排放得少,就可以賺取碳權,然後賣給排放得多的人;如果你排放得多,就要花錢買碳權,或者想辦法減少排放。

溫室氣體減量法

台灣目前正在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的修法,預計明年起對排碳大戶徵收碳費,並且設立台灣碳權交易所,讓企業和政府機構能夠透過碳交易來達成減排目標。這篇新聞就是報導環保署在6月7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子法和碳交易規劃的進度和內容。

環保署表示,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管理辦法、溫室氣體增量抵換管理辦法、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等3子法將在6月底預告。這些子法都是為了讓業者清楚知道如何進行碳盤查、抵換、自願減量等活動,以利於參與碳交易市場。

另外,費率審議會草案規劃在8月預告,碳交易或拍賣的詳細辦法、手續費等,相關草案預計今年11月底前預告。費率審議會是一個由官方代表、工商界、民間代表等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訂定和審查國內碳費的收取方式和標準。

「2+1」制度

至於台灣碳權交易所的運作方式,環保署說明將採用「2+1」的制度,分別有國內減量額度、國際減量額度和媒合交易平台三軌進行。其中國內減量額度是指由國內自願減量、抵換專案產生的碳權,只能在國內交易,主要供有環評需求的開發單位使用;國際減量額度是指由國際認可的減量項目產生的碳權,可以在國際市場交易,主要供有ESG永續目標的企業使用;媒合交易平台則是由環保署提供的碳權來源,例如民眾汰舊換新的碳權,也是為了讓有環評需求的開發單位能取得穩定且價格合理的碳權。

環保署

環保署表示,這樣的碳交易制度設計是為了協助企業和政府機構解決碳交易和符合環評增量抵減的問題,並且避免碳價過高或過低,影響減排效果。為了提供企業和民眾更多的減碳資訊和諮詢服務,環保署也設立了專線和電子信箱,讓專人來解答各種碳交易相關的問題。

結語

我們看到台灣在推動碳交易方面的努力和進展,也讓我們對碳交易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參與減碳行動,並且享受碳交易帶來的經濟效益。你們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們的看法和想法。

(1) 碳交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2%B3%E4%BA%A4%E6%98%93.

(2)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上路,碳交易要怎麼進行?一文讀懂環署「2 1-ESG永續台灣. https://bing.com/search?q=%e7%a2%b3%e4%ba%a4%e6%98%93.

(3) 三分鐘搞懂碳交易如何運作 | 綠學院 Green Impact Academy. https://greenimpact.cc/zh-TW/article/qgryk/%E4%B8%89%E5%88%86%E9%90%98%E6%90%9E%E6%87%82%E7%A2%B3%E4%BA%A4%E6%98%93%E5%A6%82%E4%BD%95%E9%81%8B%E4%BD%9C.

(4) 什麼是碳稅、碳費與碳交易,各有何優缺點?從哈佛經濟學家的關鍵報告看台灣氣候修法 - CSR@天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2740.

(5) COP26、氣候變化和碳交易:關於碳排放權的幾個基本概念 -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7867157.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台股 #股票 #退休 #金融 #財產 #發財 #被動收入 #上班族 #投資新手 #選股 #理財 #etf #00878 #0056 #0050 #stockmarket #stock #finance #2023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追蹤社群:IG每日成交紀錄股市爆料同學會Vocus專題Vocus個人頁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鴿園地
15會員
935內容數
每日重點財經新聞
股市鴿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碳排放問題及其相關政策,包括碳費、碳稅及碳交易。透過分析碳定價及其對企業環境政策的影響,介紹碳足跡計算及碳會計的運用。同時,將深入探討碳捕集技術及未來的碳交易系統發展趨勢,幫助讀者理解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碳排放問題及其相關政策,包括碳費、碳稅及碳交易。透過分析碳定價及其對企業環境政策的影響,介紹碳足跡計算及碳會計的運用。同時,將深入探討碳捕集技術及未來的碳交易系統發展趨勢,幫助讀者理解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碳排放問題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碳費、碳稅和碳交易等政策相繼出現,期望通過市場機制減少碳排放,促進碳中和的實現。碳市場的發展使得企業能夠在碳排放權的交易中尋求經濟效益,同時也鼓勵了碳抵消和碳信用的產生。 在這篇分析中,我們將探討碳定價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碳排放問題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碳費、碳稅和碳交易等政策相繼出現,期望通過市場機制減少碳排放,促進碳中和的實現。碳市場的發展使得企業能夠在碳排放權的交易中尋求經濟效益,同時也鼓勵了碳抵消和碳信用的產生。 在這篇分析中,我們將探討碳定價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