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睹分明似儼然—《人物速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近日各界一連串的紛擾喧囂之中,作家林文月悄然辭世了。我跟同事提到這件事時,同事還很驚訝地問:「林文月過世了?我還以為她很年輕呢!」其實,她並不年輕,她與我兩位阿嬤年紀相若,活了將近九十歲,算是長壽了。

面對這些我以往很喜歡的典型中文人作家,我心裡總是懷抱著複雜的情緒。畢竟曾經熱愛過,卻明白自己已經不是同道中人,讀著他們的作品,總是泛著一股蒼涼感。大家提起林文月教授,總是一逕讚嘆她的美麗、高貴與優雅。然而我們後來知道,她能夠如此「高雅」,一方面固然有賴她的學識與涵養,另一方面也是她出身於黨國權貴所致。不過我今天不想談作家的背景,而是想藉由這本愛書來緬懷她。

作家曾自述:「在寫作與繪畫之間,初時多少是比較偏好繪畫,尤其是人物畫。」這本書不只著重於人物的外表形貌,且藉由談吐行止,精雕細琢人物的形象,使之躍然紙上。有些類似林文月翻譯名作《源氏物語》的長篇繪卷。「我」與這些人物的情感交流,空間與時光的錯迕流逝,則以平和理智又蘊含感情的筆觸慢慢鋪陳,卻令人領悟至深的哀愁與悵然。

這本書特殊之處在於所有的主要人物皆以英文字母代稱,即使有些人物已經出現在之前的作品中了。作者似乎刻意製造一種距離感,如同繪師與畫中人的對應關係。雖然如此,但多數文章都交織著「傷逝」這項主題,例如師長、父親、丈夫的死亡,乃至親知友人、神往的日本近代傳奇女作家樋口一葉的生命創痕等。就像作者引述陶淵明詩〈形影神三首〉:「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此外,這本書謹守著傳統書畫的「留白」精神。縱然平鋪直敘、筆觸平淡,卻留了很多想像空間給讀者思索。我記得言情小說作家言妍曾說,她的小說有很多「折」和「藏」的部分,我認為《人物速寫》亦復如是。我比較有印象的幾篇,都屬於這類風格。例如〈J〉這篇,明面呈現照護丈夫臨終的護士音容笑貌與人生坎坷,暗裡寄託對亡夫的不捨及追憶,作者並未直接言說喪夫的撕心裂肺之痛,讀之卻讓人泫然欲泣。〈A〉這篇算是書裡轉述次數最多的一篇,因為老一輩的作者很少這麼直接觸及他人非常隱私的層面,不過我感到這篇隱藏的部分比曝光的部分還耐人尋味。表面上作者作為一個旁觀者,記述了在日本研修時,忘年之交飲食店老闆娘A與指導教授H的黃昏秘戀。實際上作者也描述了A與H不一般的情愛關係(SM關係),以及暗示了H教授其實對作者也有情慾遐念的部分(其實我覺得有騷擾的嫌疑),還有A與作者間因嫉妒而起的關係張力。更讓人感興趣的部分是,作者究竟是怎麼看待這三人關係的呢?作者不說白,留給我們更多猜想空間。

接續前面的「折」和「藏」,《人物速寫》讓我體會在這世代難得經驗到的一種老派「溫柔敦厚」風格。這時代的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將所知所得化作喧囂的聲量散布到大眾之中。相反地,書裡的「我」作為一名靜定的聆聽者,即使有所了悟,也是節制地、謹慎地敘說,避免「我」口中的人物,被大家弄成庸俗的八卦談資。這大概是在吵雜的現世,林文月教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之一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是我聞的沙龍
37會員
41內容數
如是我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10
瓊瑤辭世了。 瓊瑤一生伴隨無止無休的話題性。她風格強烈的眾多著作,波濤洶湧的一段師生戀與兩段婚姻,乃至於最終自主選擇離世,無不引起巨大爭議。愛之者奉若神靈,惡之者棄如敝屣。印象所及,臺灣文壇似乎沒有哪位作家如她一般,活得轟轟烈烈,死得沸沸揚揚,數十年來動見觀瞻。她對臺灣文化界影響力如此巨大,不可不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12/09
去年看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時,曾開玩笑說臺灣很難有低調壓抑型的電影,結果隔年就立刻被打臉了(不過我很高興)。而且這部電影抑制的力道甚至強過《夏日悄悄話》,片中幾乎沒有一幕場景是足夠讓人宣洩情感的。跟很多台灣電影一樣,《春行》的主題設定在家庭,但並未採取溫情渲染的手法感動觀眾,而是藉由主角的互動,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2024/08/10
按:本文是舊文重貼,想說留個紀念,希望來年有時間可以再去幾次。 幾年前就聽說國內有這樣的十日內觀課程,但都沒有因緣去(研究所三年實在太忙)。曾想報去年暑假的課程,不過可能太晚報名沒上。去年底看到寒假有適合的梯次,就姑且試試,然而還是備取十幾名。當時想說應該沒機會備上,所以就放鬆地做好寒假耍廢的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秋老虎還張狂的時刻,來看林文月的手稿。 再一次貼近曾經那麼近,又那麼遠的時光。
Thumbnail
秋老虎還張狂的時刻,來看林文月的手稿。 再一次貼近曾經那麼近,又那麼遠的時光。
Thumbnail
在近日各界一連串的紛擾喧囂之中,作家林文月悄然辭世了。我跟同事提到這件事時,同事還很驚訝地問:「林文月過世了?我還以為她很年輕呢!」其實,她並不年輕,她與我兩位阿嬤年紀相若,活了將近九十歲,算是長壽了。 面對這些我以往很喜歡的典型中文人作家,我心裡總是懷抱著複雜的情緒。畢竟曾經熱愛過,卻明白自己已經
Thumbnail
在近日各界一連串的紛擾喧囂之中,作家林文月悄然辭世了。我跟同事提到這件事時,同事還很驚訝地問:「林文月過世了?我還以為她很年輕呢!」其實,她並不年輕,她與我兩位阿嬤年紀相若,活了將近九十歲,算是長壽了。 面對這些我以往很喜歡的典型中文人作家,我心裡總是懷抱著複雜的情緒。畢竟曾經熱愛過,卻明白自己已經
Thumbnail
這是林奕含自殺後寫的文章,其實作家的自我揭露有些時候是有危險性的,有時候會是一種求救訊號,偏偏這種訊號釋放出去,你永遠不會知道會遇到哪種方式的解讀,很多時候甚至沒有惡意,但看起來就是這樣。 其實我不喜歡這個標題,但我一時間也不知道要用哪種標題比較恰當,就這樣吧!
Thumbnail
這是林奕含自殺後寫的文章,其實作家的自我揭露有些時候是有危險性的,有時候會是一種求救訊號,偏偏這種訊號釋放出去,你永遠不會知道會遇到哪種方式的解讀,很多時候甚至沒有惡意,但看起來就是這樣。 其實我不喜歡這個標題,但我一時間也不知道要用哪種標題比較恰當,就這樣吧!
Thumbnail
飲食為主題的書籍,以健康食譜、美食餐廳介紹為大宗,偏重實用性,行文筆法普遍地機械單調,相較之下,林文月教授(1933-)《飲膳札記》(臺北:洪範,1999年4月初版)無疑是當中的「奇花異卉」,最為特殊、可觀,唯有後來的舒國治飲食散文差可比擬。
Thumbnail
飲食為主題的書籍,以健康食譜、美食餐廳介紹為大宗,偏重實用性,行文筆法普遍地機械單調,相較之下,林文月教授(1933-)《飲膳札記》(臺北:洪範,1999年4月初版)無疑是當中的「奇花異卉」,最為特殊、可觀,唯有後來的舒國治飲食散文差可比擬。
Thumbnail
2021年八月31日學苑老師安息主懷,馨香祝禱,享年81歲高壽.        學苑老師字體清瘦,靈秀,流暢,見字如見人,他從歷代的書法家字體中臨摹,獨樹一格.學苑老師民國二十九年出生於集集鎮,高中時就讀台中一中(當時的台中市立一中高中部),於屏東科大主修理科,在台灣師大持續進修,於
Thumbnail
2021年八月31日學苑老師安息主懷,馨香祝禱,享年81歲高壽.        學苑老師字體清瘦,靈秀,流暢,見字如見人,他從歷代的書法家字體中臨摹,獨樹一格.學苑老師民國二十九年出生於集集鎮,高中時就讀台中一中(當時的台中市立一中高中部),於屏東科大主修理科,在台灣師大持續進修,於
Thumbnail
女今年的4月24,林亦含的好友「奕含の美美」,在臉書上貼出了文章和照片來懷念已離開四年之久的林亦含。這篇新聞,讓我想起在大二時,為了應付系上老師而購入,卻從來沒看過的《房思期的初戀樂園》。 記得當時老師的意思是,《房思期的初戀樂園》中有大量且很優秀的形象化運用,所以很推薦系上想精修寫作的學生去看,只
Thumbnail
女今年的4月24,林亦含的好友「奕含の美美」,在臉書上貼出了文章和照片來懷念已離開四年之久的林亦含。這篇新聞,讓我想起在大二時,為了應付系上老師而購入,卻從來沒看過的《房思期的初戀樂園》。 記得當時老師的意思是,《房思期的初戀樂園》中有大量且很優秀的形象化運用,所以很推薦系上想精修寫作的學生去看,只
Thumbnail
《失約的死亡》敘述者林靜如女士是懷有使命投胎轉世,曲折的歷程、痛苦的折磨,讓她有深切的體悟,也讓更多人願意相信她的話。 雖然我是中文系畢業,當了多年的國文老師,卻沒有寫文章的念頭。退休後天天追劇、逛市場,多年後突覺我人生那些精采的經歷不留下記錄也可惜,我想我這一生也是老天爺安排,或許老天要我用文章代
Thumbnail
《失約的死亡》敘述者林靜如女士是懷有使命投胎轉世,曲折的歷程、痛苦的折磨,讓她有深切的體悟,也讓更多人願意相信她的話。 雖然我是中文系畢業,當了多年的國文老師,卻沒有寫文章的念頭。退休後天天追劇、逛市場,多年後突覺我人生那些精采的經歷不留下記錄也可惜,我想我這一生也是老天爺安排,或許老天要我用文章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