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永遠的外出》益田米莉|你知道重要之人離世的感受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益田米莉是位圖文作家,特地查了一下她的圖畫作品,其實並不是我喜歡的風格,如果不是因緣巧合讀了這本書,我大概都不會認識她。而這本書也不是圖文作品,是關於作者面對親人離世的心情隨筆,從她親近的叔叔走了寫起,再提到自己父親重病。多數內容在紀錄她和父親最後相處的時光,以及父親離開後的感受。

raw-image


人們常用「內心開了一個洞」來比喻悵然若失,我也因為父親的死,心中開了一個洞。那並不是大洞,我自己就能輕鬆下去。因為探頭看漆黑一圈,所以也不知究竟有多深。
剛開始的好一段時期,我光是站在洞口就會悲傷。那是回憶的洞口。洞口四周圍起了柵欄,我爬不進去。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開始越過柵欄,沿著洞穴中的樓梯爬下去。
回憶一個接一個湧現。一段一段地往下爬,懷念與後悔交相而至。
我會趕在淚水奪眶而出之前,急忙爬上去。反覆多次之後,漸漸地越下越深,如今已能靜靜待在洞穴裡。
「我還是很氣爸爸當時那樣做!」
甚至可以生氣了 。
—P.187

促使我讀《永遠的外出》的最直接原因,是自己在幾年前也失去了一位親人,很好奇他人在面對摯愛的死亡,又會有怎樣的情感。實際上作者的文筆很質樸,單純將日常與父親交流的所感記下。她的文字像是人明明想靜靜獨處,還是忍不住會播放音樂為心情伴奏那般。讀起來沒什麼負擔,且篇幅短,表述誠實不矯飾、簡單明瞭,字裡透露出傷感但生活還在繼續。當不想那麼沈重地去思考時,就會隨手翻閱一篇,她的文字雖不是能拯救我的雞湯,書裡特意加粗體的字句更沒有達到撫慰的效果,不過她的經歷卻能靜靜陪伴自己回顧那些難過的記憶。

相對於作者的淡然,自己面對親人死亡的悲傷較為激烈。第一次知道親人生病時,感受所謂死亡接近的緊迫,經常在夢裡哭醒。而經歷親人離世的當下,只覺得喪事現場荒謬至極。幾天前還叮囑對方要好好吃飯,此時卻要拿著銅板在照片前面問「吃飽了嗎?吃飽的話,請給個聖杯。」事事難料如洪水猛獸,只能錯愕在原地。

與此同時,作者寫到病中的父親手腳容易水腫、體力也大不如前,僅剩吃食這個興趣,也隨著衰弱慢慢喪失。看著這樣的父親實在不捨外,總想為他做更多、想更理解他。我也反反覆覆有諸如此類的思緒,例如「我曾經和他做過哪些事?」、「有沒有好好對待他?」、「是不是該將他的過往紀錄下來」亦或是「最後一刻他是甚麼感受」等等。作者會選擇用文字記錄的出發點,無非代表不想忘記。如同拍照及錄影,不管是用何種形式的紀錄,都是想證明這刻,對方是存在過。

有篇作者到父親外派過的地點旅行,邊參觀邊想著父親那時的心情。我想起曾在網友發的文章裡看到一段字,令人至今深刻,它寫著:「就因為他不在了,你才會一直想到對方。」意思殘酷且真實。雖然不清楚每個人是怎麼選擇應對悲傷,但我樂意讓傷口與之相伴。因為懂,可以放任自己上一刻因歡樂大笑,下一刻又因思念而大哭,我依舊會去看那些觸景生情的事物來傷感,也許對自己來說唯有知道痛,才能和還在的人好好過日子。

最後,願每個人與珍惜之人相處的時光都不留遺憾。

點播Goldmund的《Threnody》



每篇文字都是自己因愛而寫,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贊助,不限金額都是給予我繼續寫下去的鼓勵,謝謝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那治不好的文青病.JUN
55會員
34內容數
一個任性又平凡的接收者,容易對作品有執念,發起文青病時跟神X病差不多,於是創作這個空間釋放。不定期更新,喜歡反覆論證感觸,不喜表面文。內容主觀,但尊重每部作品,會將作品特點分享出來參考。若喜歡文字,歡迎小額贊助,所有支持都是我寫下去的動力,謝謝。合作邀約zward0515@gmail.com
2024/10/13
跟風讀了這本書,整理幾項結合書中內容與其延伸的思辨: 1.本書適合的受眾 2.用時間線敘述產業發展可以看到什麼 3.台積電差點不是台灣之光 4.全球化已死 5.摩爾定律即將失效? 6.AI到底多耗電 7.對中國來說是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是川普當選好還是賀錦麗比較好? 8.結語
Thumbnail
2024/10/13
跟風讀了這本書,整理幾項結合書中內容與其延伸的思辨: 1.本書適合的受眾 2.用時間線敘述產業發展可以看到什麼 3.台積電差點不是台灣之光 4.全球化已死 5.摩爾定律即將失效? 6.AI到底多耗電 7.對中國來說是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是川普當選好還是賀錦麗比較好? 8.結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永遠のおでかけ 我出生在對生死看得非常淡泊的家庭,但這當然不表示我們對離開毫無感覺。 我選擇這本書的時候,能預見很多眼淚 我的,當然。 隨著作者得知父親即將不久於世的消息,他如何和現在仍在喘息吃飯的父親開始告別?如何去面對即將沒有他的未來? 這段時間內,他如何細細去看見他和父親幾十
Thumbnail
永遠のおでかけ 我出生在對生死看得非常淡泊的家庭,但這當然不表示我們對離開毫無感覺。 我選擇這本書的時候,能預見很多眼淚 我的,當然。 隨著作者得知父親即將不久於世的消息,他如何和現在仍在喘息吃飯的父親開始告別?如何去面對即將沒有他的未來? 這段時間內,他如何細細去看見他和父親幾十
Thumbnail
國小的我不喜歡拍照,同學問我為什麼不喜歡?「因為靈魂會被吸走」我說。現在想回頭檢視當時的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說。 求學時期的我,對於同班或不同班的同學,心底的那個我會說:「他們都只是你人生中的過客,最終都會從你身邊離開」。 雖然如此,我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明顯會感受到他就是同學、他是朋友。既
Thumbnail
國小的我不喜歡拍照,同學問我為什麼不喜歡?「因為靈魂會被吸走」我說。現在想回頭檢視當時的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說。 求學時期的我,對於同班或不同班的同學,心底的那個我會說:「他們都只是你人生中的過客,最終都會從你身邊離開」。 雖然如此,我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明顯會感受到他就是同學、他是朋友。既
Thumbnail
【悲傷的冒險】 ◎ 近藤薰美子 #書摘 哀悼沒有期限,不管失去了多久,依舊可以感受到悲傷與難過。過程中的每一種情緒與反應,都需要偌大的空間讓其舒展開來,容納所有情緒與感受。 生命中有不同種類的失去,不論是哪一類型的失去,都是把原本熟悉的生活擊碎,於是,我們踏入未知,讓哀悼過程中的各種
Thumbnail
【悲傷的冒險】 ◎ 近藤薰美子 #書摘 哀悼沒有期限,不管失去了多久,依舊可以感受到悲傷與難過。過程中的每一種情緒與反應,都需要偌大的空間讓其舒展開來,容納所有情緒與感受。 生命中有不同種類的失去,不論是哪一類型的失去,都是把原本熟悉的生活擊碎,於是,我們踏入未知,讓哀悼過程中的各種
Thumbnail
在你死去的那一天 在那雙眼睛裡,曾有一個生活故事 平凡又困頓的生活故事,僅是上帝時間的一瞥  近百年的歲月,他去世了 我看到了他的痛苦,他的夢想被否定 鬧鬼的球體,迴聲深沉 通過歡樂和悲傷,他確實哭過  當生命的最後一口氣臨近時 每一次嘆息聲,我感覺到我的心悸 一個靈魂在離去,尋找光明
Thumbnail
在你死去的那一天 在那雙眼睛裡,曾有一個生活故事 平凡又困頓的生活故事,僅是上帝時間的一瞥  近百年的歲月,他去世了 我看到了他的痛苦,他的夢想被否定 鬧鬼的球體,迴聲深沉 通過歡樂和悲傷,他確實哭過  當生命的最後一口氣臨近時 每一次嘆息聲,我感覺到我的心悸 一個靈魂在離去,尋找光明
Thumbnail
當我們所愛之人離世之時,我們除了悲傷還可能有其他情緒嗎?有沒有可能是卸下心中大石,又或者是心懷遺憾?猶記得當父親驟然離世之後,即便再怎麼思念與悲痛,都感到心情輕鬆許多,因為我再也不用擔心父親長年身體的病痛會突如其來捎來噩耗,但那股心中的釋然又夾雜著些許愧疚,因為這代表著父親真的離開了我的生命,從此只
Thumbnail
當我們所愛之人離世之時,我們除了悲傷還可能有其他情緒嗎?有沒有可能是卸下心中大石,又或者是心懷遺憾?猶記得當父親驟然離世之後,即便再怎麼思念與悲痛,都感到心情輕鬆許多,因為我再也不用擔心父親長年身體的病痛會突如其來捎來噩耗,但那股心中的釋然又夾雜著些許愧疚,因為這代表著父親真的離開了我的生命,從此只
Thumbnail
這本書整體來說是很平淡的,作者對於自己雙親的離開並沒有用很繁麗的形容詞去描述,就如同日常對話般很直接地說出來,書中更多的是作者對於自己父親的責怪、無奈及感到不公;對自己母親的心疼、內疚和想念。 「但也因為如此,我失去了一些曾經尖銳的感受,那直抵心門的切膚之痛。」-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Thumbnail
這本書整體來說是很平淡的,作者對於自己雙親的離開並沒有用很繁麗的形容詞去描述,就如同日常對話般很直接地說出來,書中更多的是作者對於自己父親的責怪、無奈及感到不公;對自己母親的心疼、內疚和想念。 「但也因為如此,我失去了一些曾經尖銳的感受,那直抵心門的切膚之痛。」-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Thumbnail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Thumbnail
作者以第一人稱仿若述說自己身邊最近發生的事一般開啟了整本小說的序幕,其實整本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名字,只有我、你、他、她、那位老婦、民宿主人,沒有名字的好處是代入感非常強烈,幾乎感覺那位備受癌症折磨的好友就在你眼前崩解,所有的情緒都真實到躍然紙上,仿若一齣道句簡單只憑對白及演技抓住觀眾目光的舞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