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 6/11 楊梅武營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樣是記錄一下這天採買了些什麼。

推薦大家剛到市場,還不熟的情況下先走個一兩圈,了解一下行情跟各個攤販賣什麼;以及哪些有人潮聚集、哪些攤位有在準備出清。

每次來市場都覺得有趣,有些攤位是專門店,只賣一、兩個品項,這種通常要不是產地特別、品項精緻,不然就是特別便宜的清倉跳樓大拍賣。同樣都是賣蔬果,有些就是特別精緻漂亮,價格高但是品項好,這種不太會打折,一整天價格都很固定;有些蔬果店則是大雜燴,好的壞的都有,靠近收攤時特別會打折清倉不想留,這時候雖然有便宜可以撿,但也要小心可能撿到別人挑剩的,那回去就要趕快處理、趕快吃比較好。

最近開始入夏,瓜果類也開始盛產,價格愈來愈低了

最近開始入夏,瓜果類也開始盛產,價格愈來愈低了

最近時間也開始進入夏季了,瓜果類也愈來愈便宜,推薦大家可以趁機買一些來試試,像是蒲仔(瓠瓜)、佛手瓜切絲來炒、絲瓜炒蛤蠣、蘿蔔排骨湯。櫛瓜也愈來愈便宜,一斤如果30元左右、一條20元內都算便宜,過幾天再來介紹一道簡單好吃大人小孩都會愛的烤櫛瓜。

大概瓜類簡單炒,配點蒜頭、肉絲和蛋炒,涼拌、煮湯,應該都不會太差,都可以嘗試趁便宜時學個幾道放進自己的料理本中。不過,話是說得容易,但還是要學一下小心別挑到太老的瓜吃起來纖維很明顯,咬不下去的老瓜,就別勉強自己一定要吃掉了。

一粒十元的甜椒,還有三條五十元的櫛瓜

一粒十元的甜椒,還有三條五十元的櫛瓜

甜椒也有變得便宜,一粒10元。簡單拿來淋點橄欖油烤,或是炒肉絲也都是我滿喜歡的一道菜。

颱風沒來,下雨天也不長的情況下,某些葉菜類也是價格直直掉,像是空心菜一把20~15元,地瓜葉一袋10元,小白菜兩把10元也都看到好幾家。

兩把10元的小白菜,大概可以炒個四次,簡單炒蛋炒蒜頭,或是煮麵加一點,都滿好用的

兩把10元的小白菜,大概可以炒個四次,簡單炒蛋炒蒜頭,或是煮麵加一點,都滿好用的

結帳前菜販要把最後兩包筊白筍賣掉,原價一包110元,撿到兩包150元的價格

結帳前菜販要把最後兩包筊白筍賣掉,原價一包110元,撿到兩包150元的價格

今天沒買太多,就補一些菜,沒列到的還有買了一斤的大蛤仔,原價150元,老闆準備收攤出清一斤100元。回來煮了以後有點後悔沒多買個三斤起來放著。

1.大蛤仔一斤100元
2.蒲仔(瓠瓜)兩顆20元
3.筊白筍兩袋150元
4.甜椒兩顆20元
5.小白菜兩把10元
6.櫛瓜三條50元
7.九層塔兩包10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6/15
真是受了氣候的影響,不少蔬果價格產生波動。有些瓜果類的確便宜,只是有些葉菜類的賣相不大好,只好降價求售。只希望大家能受惜大自然,感恩盤中飧、碗內菜。當然,再配上您的獨門食譜做菜,就是人生一大樂事。
啡人煮食|阿瑟-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7
築夢人 上上市場,看看蔬菜價格真的更能體會到「老天爺」對民生的影響,我都跟身邊年輕朋友說,真的要給自己點時間,固定去傳統市場、蔬果攤走走,除了別都只會炒空心菜、高麗菜外,也是能多看看不同的節令蔬菜,找到便宜的菜,多珍惜那些在地時令盛產的蔬果,也是為自己荷包省點錢
avatar-img
啡人煮食|阿瑟的沙龍
21會員
15內容數
蒐集多種料理方式,目標是追求一道菜十分鐘能出餐!理想狀況下半小時內運用兩到三種不同的料理方式,達到簡單出餐,每天吃好料的日常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挑戰一個食材一次做兩種口味,玩吧 哪來的想吃: 前陣子老是看YT大胃王去吃串燒時有烤櫛瓜這東西(喔~我好著迷看人大口吃得津津有味),你懂,這就萌生了莫名的食慾,前兩天買鹹酥雞,還特地點了炸櫛瓜,包裹著麵衣的櫛瓜,吃起來倒是很水,不過和麵衣就感覺同床異夢,分得挺開,老闆還跟炸魷魚放一起,害我差點以
Thumbnail
挑戰一個食材一次做兩種口味,玩吧 哪來的想吃: 前陣子老是看YT大胃王去吃串燒時有烤櫛瓜這東西(喔~我好著迷看人大口吃得津津有味),你懂,這就萌生了莫名的食慾,前兩天買鹹酥雞,還特地點了炸櫛瓜,包裹著麵衣的櫛瓜,吃起來倒是很水,不過和麵衣就感覺同床異夢,分得挺開,老闆還跟炸魷魚放一起,害我差點以
Thumbnail
一樣是記錄一下這天採買了些什麼。推薦大家剛到市場,還不熟的情況下先走個一兩圈,了解一下行情跟各個攤販賣什麼;以及哪些有人潮聚集、哪些攤位有在準備出清。逛逛市場,也是逛逛別人怎麼經營、販賣,看著別人怎麼賣東西,想想自己怎麼逛網路賣場,又回頭想想該怎麼賣自己的咖啡。
Thumbnail
一樣是記錄一下這天採買了些什麼。推薦大家剛到市場,還不熟的情況下先走個一兩圈,了解一下行情跟各個攤販賣什麼;以及哪些有人潮聚集、哪些攤位有在準備出清。逛逛市場,也是逛逛別人怎麼經營、販賣,看著別人怎麼賣東西,想想自己怎麼逛網路賣場,又回頭想想該怎麼賣自己的咖啡。
Thumbnail
5/6 聽聞有個好逛菜市場 椰子油任務五十趴。 昨天喉嚨乾癢不舒服,上升到灼熱刺痛的程度。除了喉嚨外,還有白痰,不太舒服。 早上起床,喉嚨疼痛狀況沒有加劇,於是沒有看醫生的打算。 聽聞有個非常好逛的菜市場!今天天氣非常好,準備出發去一趟! 菜市場入口是麵攤,接著是有賣素腰花跟豆製品的攤位,接著是賣熟
Thumbnail
5/6 聽聞有個好逛菜市場 椰子油任務五十趴。 昨天喉嚨乾癢不舒服,上升到灼熱刺痛的程度。除了喉嚨外,還有白痰,不太舒服。 早上起床,喉嚨疼痛狀況沒有加劇,於是沒有看醫生的打算。 聽聞有個非常好逛的菜市場!今天天氣非常好,準備出發去一趟! 菜市場入口是麵攤,接著是有賣素腰花跟豆製品的攤位,接著是賣熟
Thumbnail
對於菠菜,是一次買貴的記憶,讓我記住了它的生長季節。
Thumbnail
對於菠菜,是一次買貴的記憶,讓我記住了它的生長季節。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最近的菜價真的很可怕,上週用LINE訂菜時,還跟老闆娘說如果沒買滿700,我再自己過去拿,沒想到只勾選了幾樣,結帳的時候是870。 用LINE訂菜其實非常方便,可能也是以後買菜的主要模式。 結完帳不到半小時老闆娘就騎著機車把菜送到門口了。 雖然知道這個時間點加上連日大雨菜本來就貴又少,但付錢的時候,
Thumbnail
最近的菜價真的很可怕,上週用LINE訂菜時,還跟老闆娘說如果沒買滿700,我再自己過去拿,沒想到只勾選了幾樣,結帳的時候是870。 用LINE訂菜其實非常方便,可能也是以後買菜的主要模式。 結完帳不到半小時老闆娘就騎著機車把菜送到門口了。 雖然知道這個時間點加上連日大雨菜本來就貴又少,但付錢的時候,
Thumbnail
菜市場架面上的蔬菜水果,開始換季輪班的替換,嫩白的春筍、翠綠的蘆筍直上一級戰區,冬天的芥菜及茼蒿癱軟在架上邊角,彷若在訴說著自己看守了一整個冬季的疲累,終於可以休息了,煮婦啊我們明年再見......
Thumbnail
菜市場架面上的蔬菜水果,開始換季輪班的替換,嫩白的春筍、翠綠的蘆筍直上一級戰區,冬天的芥菜及茼蒿癱軟在架上邊角,彷若在訴說著自己看守了一整個冬季的疲累,終於可以休息了,煮婦啊我們明年再見......
Thumbnail
一週前發文鼓勵大家,多到在地餐館消費(外帶為主,若人少則視情況內用),而非只選擇連鎖餐廳,替地方經濟盡一份心力。 聽餐廳老闆娘說菜市場生意也欠佳,平常很少採買食材的我,剛好想找些薑黃,中午抽空到傳統市場找,也為在地經濟略盡棉薄奈米之力。 我刻意選擇在菜市場快收攤的12點左右,這時人潮已散。其次,戴
Thumbnail
一週前發文鼓勵大家,多到在地餐館消費(外帶為主,若人少則視情況內用),而非只選擇連鎖餐廳,替地方經濟盡一份心力。 聽餐廳老闆娘說菜市場生意也欠佳,平常很少採買食材的我,剛好想找些薑黃,中午抽空到傳統市場找,也為在地經濟略盡棉薄奈米之力。 我刻意選擇在菜市場快收攤的12點左右,這時人潮已散。其次,戴
Thumbnail
第一次吃櫛瓜是妹妹自種相送的,產量不多,各家分配二到三條,交代清炒就很好吃。仔細洗好切片,鍋內入一點點油,就很翠綠亮眼,加上切面的淡黃,色澤上十分好看,佐以微量的鹽,搭配本身的清甜,一筷子入口,就再也停不下來。
Thumbnail
第一次吃櫛瓜是妹妹自種相送的,產量不多,各家分配二到三條,交代清炒就很好吃。仔細洗好切片,鍋內入一點點油,就很翠綠亮眼,加上切面的淡黃,色澤上十分好看,佐以微量的鹽,搭配本身的清甜,一筷子入口,就再也停不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