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環遊世界的書,給我很大的激勵,當時就是這本書,讓我訂下人生旅遊目標,把馬丘比丘 和 PCT (太平洋屋脊步道) 列入人生清單。
雖然更魯蛇的我,到現在來出國都沒有過,不過倒是沒想到 竟然先徒步環島了,這也可以說是為以後的 西班牙朝聖之路、PCT 先做練習吧~~~~~
我的徒步環島故事序章在這,可以複習一下,很久沒更新徒步環島的文章了哈哈哈........
那段經歷太豐富,已經超過半年了,我也還在持續消化中,總感覺寫的太差,沒辦法充分表達 這段體驗。
2018的閱讀心得:
-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 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 /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 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 不勇敢的突破: 魯蛇工程師也能環遊世界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這本書含金量很高,我就挑我最喜歡的重點來談。
有時是因為模糊的資訊造成,有時候更可能是源自本能。 研究發現,足球比賽的裁判,只要其中一隊的球衣是黑色的,被判失誤的比例就會遠高於另一隊,黑色使人帶有一定偏見去評斷球員的犯規。
失敗為成功之母?
這句話從小說到大,但是這句話卻常會被用在奇怪的地方,賭徒心態,把失敗的賭局(且無腦的賭注),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容易讓賭徒對於失敗更無感,因而相信遲早會賭贏,因而失敗的代價越滾越大。
巴南效應-每分鐘都有白癡出生
說真的,其實我不太懂這句話的原意,不過書裡拿星座分析、性格分析,來講,明明那些分析的術語,喜歡用籠統廣泛的用詞來唬人,例如: 你是一個有同情心的用,但是有時會覺得自己太沒行動力........ 之類的話,而大多數人也都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所以就認為測驗很準確。
柴嘉尼效應-人往往記得未完成的事
失敗、未完成的遺憾,往往比成功的記憶更讓人印象深刻,許多時候是好事,能夠提醒自己別重蹈覆轍。 但是假如在與人相處時,也總是記得別人虧欠自己的事,卻忽略那些美好其實佔了大多數,心結大概就因此產生的。
非對稱模式-觀察對立的兩種模式,並非都能取得數據
在討論許多議題時,總會帶上支持理論的數據,但是很多時候,反面的數據是很難取得的,這樣得出的理論也就不夠完善。 (突然想不到例子,書也不在旁邊了QQ)
溝通的動機?????
溝通的部分,值得思考的議題很多。 我們常常會有自利偏誤,只尋找支持自己理論的數據。因此從別人得來的二手資訊常帶來的極大落差。也造成強化自己觀點,弱化反方論點的溝通動機。每個人對一件事情,常會過度認為所見略同。比較有趣的是,書中說舉證責任落在支持者身上,而非反對者。
也就是說,假如你指控敵對陣營的人犯罪,就需要提出證據來支持自己的指控,而非是敵對陣營需要提出沒犯罪的證據來反對。很簡單的的常識,但是看看我的們的新聞就知道,很多人都沒常識。
哲學是指思辨問題的過程,每個人都應該要學點哲學
魯蛇工程師也能環遊世界
一對交大研究所畢業的情侶,環遊世界的故事(不過 女友是在日本打工半年 再跟上)
研究所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存了些錢(記得總共花30多萬台幣),決定趁還有體力能夠遠行時,去環一波世界。
旅遊一個禮拜,應該是玩樂的心情。
但是如果是一兩個月以上的旅行,心態就會轉變成為了生活了(特別是又有預算限制)。
書中有講到的一句話,小時候也聽過類似的:
世界就像一本書 ,不旅行就只能讀同一頁
不過旅行也不一定要出國拉,我覺得只要突破舒適圈,去沒去過的地方,嘗試新事物,就是種旅行。
感覺好好的遊歷台灣也不錯。
(寒暑騎機車來回台南-彰化時,覺得省道上的風景也不錯,平常車子都挺少的。)
把自己縮小 ,就可以通過瓶頸
長時間的旅行就是在生活,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人,尤其出國更會遇到價值觀差異更大的人。
印度之旅的篇幅就很大,除了著名的路邊小吃(可以讓人拉好幾天),"人"也很特別,作者再印度沙發衝浪時,就遇到了三個不良的沙發主,被坑了三次旅費。
在溫室裡生活久了的我們,應該還蠻難想像那種生活的。
知道有人能辦到,就像打了強心針一樣,只要勇敢個一回,應該也能夠走入這世界。
身為海島國家的子民,希望有天也能好好看遍海外的國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