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企業人才培育需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因公司內部職缺嚴重,因所屬地較偏鄉,工作性質薪資不高,所以招募人才較為困難(其實目前台灣任何領域缺工很嚴重,但很多人還是沒有工作,這是一個big issue),總公司人資部門有ㄧ些方案提出,目前很多企業都有樂齡計畫,請ㄧ些退休or 55+的大哥大姐們重回職場,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還有工作能力但因年紀or年資已到所以先退休,也可以解決台灣部分缺工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建教生合作,高中生讀建教合作學校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年會在業界工作,讀的科系跟外面的產業連結,方便他們提早進入職場了解產業面向。本身山姆小弟讀高職體系,雖然高中時期沒有去外面實習,但是在校內也有很多實作課程,也有很多戶外企業的參訪,到了大學就更不用說了,滿滿的實習打工經驗讓我很能了解學生出去外面工作的心態。

高中時期和大學時期心智年齡成熟度差很多,工作能力和心態差很多,而近期我們生鮮部門熟餐課來了幾位學生,我為他們感到可惜,而以下幾點也是我的觀察,而我也希望能改善這個狀況

1. 沒有明確的指導者。自己會是一回事,會教人又是另外一回事,由於現在該課別沒有一個主管級,大家都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那變成學生的學習變成毫無架構,聽A做A,聽B做B,況且也沒有一個標準,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所以我認為教育是如此的重要

2.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學生是以學習為目標,若二者未達到平衡就很難產生火花,公司恨不得把你當成人力用,學生卻覺得很苦,這個不是我應該做的。我認為二者取平衡很重要,先知道為什麼做這件事情,跟這件事情可以提升你什麼方面的能力,學生也必須清楚知道公司不會等待你,你也要展現你的能力跟你的價值。

3. 不要以你的觀點套入實習生,不是每個人都在職場待了20幾年,很多社會眉角事沒有人知道,所以要有耐心的教,包含做人處事態度等等都一樣,其實這個也需要學校老師配合,老師先給予良好的心理建設

4. 學生的問題也蠻多的,蠻多人其實從態度方面就有待加強,但我給予實習生的空間會比較大,本來教育要付出的代價就比較大,不然妳我怎麼靠著社會如此多的資源才造就現在的你,或許你獲得的資源不多,但或多或少你也受到蠻多關注的吧,畢竟你也是有社會新鮮人的經驗過

但是目前觀察本公司尚未有這種能力做到這些部分,只能希望這些實習生盡可能走到對的道路上,然後將每天發生的種種經驗轉換成以後的養分繼續努力,因為到頭來大家都很自私,抱歉如此坦白,但95%的人都很自私,就是完成自我工作內容後就好,誰會想多鳥你,因為薪資不會提升,這就是為什麼企業覺得永遠找不到對的人,對的人也永遠都覺得沒有什麼好工作好公司可以待

如果有機會我都會盡可能將知識傳遞給他人,畢竟這是個知識共享的時代,如果有更多人可以知道那也很好啊,樂於分享比起都藏私還是好太多了,由於大學的實習經驗實在受到太多人的幫助,尤其是養豬的經驗,好多業務、好多老闆、老師都教了我很多東西(但前提是你要展現你的熱情跟學習的心),這些也是2000以後出生的人比較欠缺的。

甚至比起專業能力,不如教導更多良善、品格等等可以帶一輩子走的能力,不管哪個年紀,哪個產業都會用到,運用好這些心態跟性格,你要學習新的核心技能都沒問題,而且別人還會一直想找你。但目前缺工問題真的很嚴重,究竟是薪資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有大神可以跟我說更好,有人說因為台灣是以代工為主的產業為重,所以薪資無法往上爬,而目前高薪的工作以科技業為主,若你非科技業真的蠻辛苦的,除非你家裡有礦產,如果沒有礦產,真的就蠻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姆小弟的沙龍
4會員
41內容數
來自台中,出生於千禧世代末&Z世代的頭 還在迷惘的人生持續積極找尋烏托邦 喜歡分享職場觀察、面試紀錄、人生價值觀 希望能給予多於得到,期待帶著正面影響力給每個世代
山姆小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8
一場充滿能量的跨界對談活動,參與者透過不同主題的演講,探討了教育體制中的盲點、社會公義、職場溝通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講者包括媒體人員、社會運動者與教育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經歷和思考,提供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啟示。透過這些分享,讀者能幫助自我反思人生路徑,理解社會議題,並激勵自己勇於探索與實踐。
Thumbnail
2024/10/08
一場充滿能量的跨界對談活動,參與者透過不同主題的演講,探討了教育體制中的盲點、社會公義、職場溝通以及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講者包括媒體人員、社會運動者與教育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經歷和思考,提供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啟示。透過這些分享,讀者能幫助自我反思人生路徑,理解社會議題,並激勵自己勇於探索與實踐。
Thumbnail
2024/09/02
在當今社會,生活態度的差異反映了不同人對於公平與工作的不同看法。本文探討了作者在牧場工作的經歷,與年輕同仁在工作態度上的差異,強調努力與心態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同時,分析了臺灣社會中對公平的定義及其影響,鼓勵讀者超越二元對立思維,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
2024/09/02
在當今社會,生活態度的差異反映了不同人對於公平與工作的不同看法。本文探討了作者在牧場工作的經歷,與年輕同仁在工作態度上的差異,強調努力與心態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同時,分析了臺灣社會中對公平的定義及其影響,鼓勵讀者超越二元對立思維,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
2024/09/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轉換職涯後的個人思考,探討了年輕人在職場中的角色與挑戰。作者強調開放的心態、包容不同觀點的重要性,並鼓勵年輕人在職業初期多嘗試和學習。文中還提到對焦慮情緒的擁抱,並寄語學弟妹們在面對未來時保持信心和勇氣。這些體悟不只對職場新鮮人有啟發,也對各年齡層的職場人士有所啟示。
2024/09/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轉換職涯後的個人思考,探討了年輕人在職場中的角色與挑戰。作者強調開放的心態、包容不同觀點的重要性,並鼓勵年輕人在職業初期多嘗試和學習。文中還提到對焦慮情緒的擁抱,並寄語學弟妹們在面對未來時保持信心和勇氣。這些體悟不只對職場新鮮人有啟發,也對各年齡層的職場人士有所啟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更別說職校裡面,也是有不少人混到畢業,根本沒想待這行的,所謂教改大學變多毀滅技職體系,這是對職校學生的認真求學程度,有錯覺還是幻覺。鼓勵學生適性探索,讓同學追求興趣來挑科系是近年的事情,而且副作用變成,現在多是挑簡單好走的路,然後以為興趣就在此。
Thumbnail
這是一整個世代的新故事。 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搶不贏人、找不對人更成為跨產業集體痛點。 人口結構高速老化、生育率世界倒數是問題根源,短期難解。 人才技能加速 Reskill & Upskill 是台灣企業迫切需要補修的學分。 〈人才難求,世界第一〉5原因 〈如何把人才找回來、留下來〉? 對今年的大學
Thumbnail
這是一整個世代的新故事。 招不到人、留不住人、搶不贏人、找不對人更成為跨產業集體痛點。 人口結構高速老化、生育率世界倒數是問題根源,短期難解。 人才技能加速 Reskill & Upskill 是台灣企業迫切需要補修的學分。 〈人才難求,世界第一〉5原因 〈如何把人才找回來、留下來〉? 對今年的大學
Thumbnail
又到了鳳凰花開,莘莘學子即將畢業的季節,新鮮人們馬上就面臨就業市場的求職選擇。首當其衝的是大四、碩二深怕找不到/找不好,緊接著大三、研一拉緊報的狀況;不知道各位在學同學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職涯有些甚麼想法和規劃?別擔心,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職場新手篇。 台灣就業市場 有經驗的工作者 VS.剛畢業的新手
Thumbnail
又到了鳳凰花開,莘莘學子即將畢業的季節,新鮮人們馬上就面臨就業市場的求職選擇。首當其衝的是大四、碩二深怕找不到/找不好,緊接著大三、研一拉緊報的狀況;不知道各位在學同學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職涯有些甚麼想法和規劃?別擔心,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職場新手篇。 台灣就業市場 有經驗的工作者 VS.剛畢業的新手
Thumbnail
文 / 郭智輝 1960年台灣出生人口有42萬多人,這是在網站上查得到最久的官方資料;當年的小娃娃,如今也到了算著日子等退休,看著兒女等抱孫的年紀了。但是,很抱歉!2021年台灣的出生人口陡降至15.3萬人,減幅高達六成。 延伸閱讀 「歷史共業」或「上下交相賊」—談論文抄襲問題
Thumbnail
文 / 郭智輝 1960年台灣出生人口有42萬多人,這是在網站上查得到最久的官方資料;當年的小娃娃,如今也到了算著日子等退休,看著兒女等抱孫的年紀了。但是,很抱歉!2021年台灣的出生人口陡降至15.3萬人,減幅高達六成。 延伸閱讀 「歷史共業」或「上下交相賊」—談論文抄襲問題
Thumbnail
這跟生態很像,我們總說一個物種的滅亡,牽涉的是很多物種。產業也是一樣,一種產業消亡,極少是只影響這產業直接的上下游,就跟食物鏈、生態系相同,可能連動到我們不知道的項目,直到問題浮出水面為止。 筆者的意思,並非是說每一個產業都要保留,只是產業的形成有其脈絡,生態形成至今,現實即是合理。
Thumbnail
這跟生態很像,我們總說一個物種的滅亡,牽涉的是很多物種。產業也是一樣,一種產業消亡,極少是只影響這產業直接的上下游,就跟食物鏈、生態系相同,可能連動到我們不知道的項目,直到問題浮出水面為止。 筆者的意思,並非是說每一個產業都要保留,只是產業的形成有其脈絡,生態形成至今,現實即是合理。
Thumbnail
組長他們在經濟好的年代,薪資每年都調整,獎金也不少。跟這10多年入行時的新人相比,收入上升速度並不一樣,當然不是同一個量級。但基本需求卻沒有改變,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大。
Thumbnail
組長他們在經濟好的年代,薪資每年都調整,獎金也不少。跟這10多年入行時的新人相比,收入上升速度並不一樣,當然不是同一個量級。但基本需求卻沒有改變,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大。
Thumbnail
有些民生輕工業的機台確實這樣,並不是超複雜的機器,連同抓生產條件大概就2年可以到很熟練。所以,接班期也是要兩年啊,極端點來說這行業走到今年,全體叔叔阿姨都要退休了,請問要找誰來接兩年?
Thumbnail
有些民生輕工業的機台確實這樣,並不是超複雜的機器,連同抓生產條件大概就2年可以到很熟練。所以,接班期也是要兩年啊,極端點來說這行業走到今年,全體叔叔阿姨都要退休了,請問要找誰來接兩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