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照護新思維 找回自立能力更有尊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父親節前夕,淑芬姊妹倆正在「密謀」一件事,那就是配合媽媽,讓爸爸去動手術把腿治好,如果能成功,有什麼禮物比得上「恢復健康」呢?

 

淑芬的爸爸多年前就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老毛病,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疼痛發作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別說上下樓梯,有時候走路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痛得齜牙裂嘴,但始終不願意去看醫師,連她們姊妹回去探望倆老時,也逞強從來不跟她們說,媽媽每次看了都不忍心,不得不私底下跟她們「告狀」。

 

父親節當天,全家人一起聚餐時,淑芬就提到自己婆婆因為跌倒骨折,痛了大半年,還好去找了一位知名的骨科醫師,才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痛苦。媽媽馬上看了爸爸一眼:「你要不也去看看?不然以後你走不動了,我可扶不了你。」爸爸在大家的注目下,不得不答應去治病。

 

爸爸終於去動「髖關節手術」了,淑芬跟妹妹商量,三個人輪流來醫院陪爸爸,不過醫師告訴她們,手術後的復健也非常重要,最好回家後也能有人幫爸爸做簡單的復能。後來在爸爸出院前一天,在居家照護的預約平台找到有證照的照顧服務員,經過線上的溝通討論,知道對方是個很資深的專業人員,她願意配合她們的需要,在平日白天到老家照顧爸爸,並協助他復健,假日則由她們姊妹回去接手。

 

有了照顧服務員的協助,爸爸順利地在家進行了手術後的復健,她專業的技巧和細心的照顧,讓爸爸得到了及時且有效的照護。她也在淑芬上班不便時,陪同爸爸回診,並協助爸爸進行復能訓練,讓他的身體逐漸康復並恢復自主活動能力,爸媽都說照顧服務員就像另一個女兒一樣貼心。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父母親長輩,不需要7天24小時專人照顧,可利用短期照護服務或科技,協助高齡者恢復健康和運用外部專業照顧知識等方式,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更重要的是,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讓他們獲得自信以及對生命的期盼。

 

台灣社會的高齡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老化速度全球排名第一。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從臥床到逝世的平均時間長達7.6年,這表明高齡者需要長期的照顧和支援。同時,台灣的出生率已經不如死亡率,導致高齡人口比例不斷攀升。這些數據凸顯了高齡環境的現實狀況,迫使我們必須正視高齡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建立適應高齡環境的策略,提供適切的照顧和支援,是台灣社會所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透過對高齡環境的關注和努力,我們能夠確保長者在晚年擁有尊嚴、安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支援長者「自立生活」是現代高齡照顧的重要觀念。在這過程中,強調照顧是「協助」長者,而非「服侍」長者,鼓勵長者參與日常生活的決策,並提供適當的支持。長者長期臥床容易導致身體虛弱,增加腦中風及骨折的風險,因此支援長者繼續在原本居住的環境,依靠自身能力過生活,能更有助於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支援長者自立生活也可協助發現長者的優勢、能力和潛力,並激勵他們尋找改變的動機和創造堅持的動力。這種積極的支援能讓長者保持積極心態,增加對生活的熱情,有助於長者自我肯定與自尊。另外,努力維持、改善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條件,並預防持續惡化亦是此作為重要的目標。

 

根據「優照護」針對平台會員的問卷調查研究,有高達68%的照顧者認為照顧長者是具有壓力的。這些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情緒問題、需同時兼顧工作與照顧、金錢與經濟方面,約有2/3的受訪者都表示有這些困擾。面對這樣的壓力,多數照顧者期待能夠得到協助以減輕負擔。

 

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外部的專業人員和科技,可以協助照顧上一代長者。這樣的支援讓第二代照顧者不必獨自承擔照顧責任,也不用因照顧而辭去工作。透過專業照護,家庭內部也能減少因照顧而引起的爭吵和公平問題,讓照顧工作更有組織性和高效率。

 

藉由運用外部的專業資源和科技協助,第二代照顧者能夠更輕鬆地應對日益增長的照顧壓力。這種支援不僅確保長輩得到適切的照顧,同時也幫助照顧者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就是「新孝道」觀念帶來的重要轉變。

 

「盡孝」是無法規避的責任,但我們不妨善加利用外部專業資源及科技,來更有效地協助長者自主生活,這樣一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享受更豐富、有意義的生活,並且藉由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關愛和支持的社會環境,讓長者在晚年保有尊嚴,同時讓家庭成員有更好的生活工作平衡。


「優照護」短期居家照護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優照護的沙龍
8會員
146內容數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針對短期居家照護、居家看護需求成立的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核心價值是: 一、讓有需求的家庭能夠方便尋找到安全又合適的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治療師等。 二、讓照護人員能自主管理個案,安全地提供服務,並且增加收入來源。 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照護市場的資訊更加流通,創造優質照護環境。
優照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8
年紀增長,營養攝取更不能馬虎!從足夠蛋白質、天天蔬果到少量多餐與軟質飲食,這篇教你掌握4大原則,讓長輩吃得營養又開心,守護體力與生活品質,讓每一餐都成為健康與陪伴的溫暖時光。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4
當無法時刻陪伴在側,愛依然可以透過行動實現。即使相隔千里,也能讓爸媽的笑容每天都看得見,讓專業照護成為你與家人之間,最溫柔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2025/04/21
長輩就醫不只需要有人在場,更需要一位能溝通、記錄、協助判斷的貼身健康後盾。掌握五大陪診要點,從出門準備到就醫後追蹤,讓照護更周全。若無法親自陪同,也能透過專業照服員安心託付,讓每一次就醫都更有效率、更有保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照顧殺人這專有名詞大家不一定聽過,但長期照護者不堪壓力殺死被照護者的社會新聞可是屢見不鮮。 隨著人類壽命持續延長,老老照顧也漸漸成為主流。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生病的年長者由同樣年長的配偶照顧的狀況。
Thumbnail
照顧殺人這專有名詞大家不一定聽過,但長期照護者不堪壓力殺死被照護者的社會新聞可是屢見不鮮。 隨著人類壽命持續延長,老老照顧也漸漸成為主流。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生病的年長者由同樣年長的配偶照顧的狀況。
Thumbnail
邱媽媽是老陳當年參加國家傳統整復推拿士培訓機構時的同學+好友,老陳這次邀請邱媽媽參加“心情梳理的5步驟”課程,不料,邱媽媽竟主動的提出家族之間的關係問題+需要;走過“心情梳理的5步驟”,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婚姻+二代之間的關係,走過心情梳理五步驟後,可以帶動自己+夫妻+父女之間關係的提升喔!
Thumbnail
邱媽媽是老陳當年參加國家傳統整復推拿士培訓機構時的同學+好友,老陳這次邀請邱媽媽參加“心情梳理的5步驟”課程,不料,邱媽媽竟主動的提出家族之間的關係問題+需要;走過“心情梳理的5步驟”,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婚姻+二代之間的關係,走過心情梳理五步驟後,可以帶動自己+夫妻+父女之間關係的提升喔!
Thumbnail
這系列文章為大家找出一些「以人為本」照護模式的範本,幫助大家去思考:如果你老了,會期待什麼樣的「照護模式」。本文也點出高齡者的心理變化與幾個降低不安全感的方法。 Takeaways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 「照顧者是否真正看見被照顧者...
Thumbnail
這系列文章為大家找出一些「以人為本」照護模式的範本,幫助大家去思考:如果你老了,會期待什麼樣的「照護模式」。本文也點出高齡者的心理變化與幾個降低不安全感的方法。 Takeaways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 「照顧者是否真正看見被照顧者...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10多年前,麗娟為了照顧失智父親辭掉了工作,當初只是因為「單身」,在兄弟姐妹的協商後擔下了這個責任。但多年累積下來,她已經身心俱疲,更擔心因失去收入,自己下半輩子毫無著落,她屢次跟家人商量,卻得不到一個讓她放心的答案。
Thumbnail
10多年前,麗娟為了照顧失智父親辭掉了工作,當初只是因為「單身」,在兄弟姐妹的協商後擔下了這個責任。但多年累積下來,她已經身心俱疲,更擔心因失去收入,自己下半輩子毫無著落,她屢次跟家人商量,卻得不到一個讓她放心的答案。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我是66歲的老人,為了照護90歲的母親(老人照顧老人):她因同一個外傭的疏忽,摔壞了左右髖關節,導致送醫並辛苦的開刀+住院的折騰之後,後續的復健過程更是辛苦。我機械專業+台陸創業幾十年,卻對她的照護,自開始的不知所措,透過學習,累積經驗,促成她在離世前二年,幾乎沒有疼痛,也期待自助助人,脫離病痛喔!
Thumbnail
我是66歲的老人,為了照護90歲的母親(老人照顧老人):她因同一個外傭的疏忽,摔壞了左右髖關節,導致送醫並辛苦的開刀+住院的折騰之後,後續的復健過程更是辛苦。我機械專業+台陸創業幾十年,卻對她的照護,自開始的不知所措,透過學習,累積經驗,促成她在離世前二年,幾乎沒有疼痛,也期待自助助人,脫離病痛喔!
Thumbnail
當你老了,或是意外生病,身體功能漸漸退化,手腳開始無力,原本看似簡單的事情,現在卻越來越吃力。從前可以在家中來去自如,現在卻連起身上廁所都有困難,家裡年輕人出外打拼,迫於無奈只好將你送到安養中心請人照護。 有許多老人住在養老院,生活完全依賴「看護」。
Thumbnail
當你老了,或是意外生病,身體功能漸漸退化,手腳開始無力,原本看似簡單的事情,現在卻越來越吃力。從前可以在家中來去自如,現在卻連起身上廁所都有困難,家裡年輕人出外打拼,迫於無奈只好將你送到安養中心請人照護。 有許多老人住在養老院,生活完全依賴「看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