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不讓自己陷入窘境

2023/07/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
有一家四口:年輕的爸爸媽媽與兩個學齡前孩子,一起坐火車出遊。在車上兩個孩子高聲玩樂,爸媽屢勸不聽,最後說出「再不聽話,到站就回家不玩了」的警告。結果,兩個孩子依然故我地玩到火車到站,一下車,爸爸立刻往購票口去,買了回程票直接帶孩子們到月台,要坐上回程火車。這時,兩個孩子如大夢初醒般地求饒。這對爸媽的做法獲得了網友們的各種贊同意見。
單看新聞描述,我們很難確定,這對爸媽採取這個作法的起心動念。但,我想聚焦一件事來聊聊。就是,以這個新聞為例,為人父母的我們要如何不讓自己陷入窘境。
為什麼是窘境呢?
看這則新聞時,我猜想著父母的心情:在公共場合,孩子不斷吵鬧,即使好言相勸,孩子依然然故我。說實在的,如果我的孩子在車廂中吵鬧,車廂中有這麼多人在看著,孩子又不聽我的話,讓我很沒有面子,我感覺自己沒有把小孩教好,這樣的處境實在太窘迫了,我真的得做點什麼來改變這個處境。
然而,除了事件發生當下的威脅利誘,以及胡蘿蔔與棒子的獎懲外,事實上,我們還能在不同時刻做些努力,避免類似窘境發生。
出發前,與孩子共同設想應對方案:
我認為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因此,孩子的個性、旅途中孩子的需求等等,應該都能事先猜想得到。因此,出發前,跟孩子談旅途中可能發生的狀況、需要孩子配合的事項、請孩子幫忙想想在各種狀況中,他可以怎麼做來安頓自己,以及萬一行不通時,父母可以幫什麼忙。一開始,這麼做需要花長一點時間與孩子建立互動模式,幾次之後,親子間將產生默契,談起來就能駕輕就熟。
旅途中,陪著孩子試誤學習:
孩子終歸是孩子,行前談好的事情,當下也有可能做不到,關於這一點,希望父母能事先有個心理準備。因此,在旅途中就是陪著孩子經歷各種狀況,試用各種「備戰方案」,或是發現新經驗,共同度過難關。我認為,這是實際生活中的學習,也是了解自己的方式。如果能有親愛的父母陪伴,親子關係將能更親密。
旅行結束後,陪著孩子盤點所學,建立我能感:
如果行前預想的事件發生了,孩子也妥善應對了,那就要好好鼓勵孩子一番。畢竟,小小成功經驗的累積,不但增強了孩子的信心,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下次再出遊,也許就能應對得駕輕就熟。
但是,萬一事前預想的應對方案沒能如期應對,希望父母不要落井下石地數落孩子,而是與孩子一起揣想,是否還有更佳的應對方法。把這次的出遊當作一次學習機會。
我認為,親子相處,從來不是誰贏誰輸的零和遊戲,而是父母傳承智慧的絕佳時機,而且是在孩子最相信父母的狀態下,最輕易能達成。一旦變成角力鬥爭,輸贏面子問題將使父母陷入窘境,而孩子將逐漸關閉心房,與父母相處只想著如何能不輸,這樣一來,可惜了難得的親子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