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事事的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本書名很吸引人,想像起來生活中很難實踐,但這本書的目標就是要告訴你沒這麼難的一本書。頁數不多,屬於輕閱讀,插圖很多,所以字相對的又更少了,一天可以看完,頗符合摯友想要當石頭的心願,以及想要放空自存於小世界,又與這大環境互不干擾之類。
Niksen就是無所事事的荷語,說起來應該是荷蘭文化的一部分(?),總之荷蘭人並沒有那麼喜歡工作(按照書中提供的統計而言),價值上也把工作擺在與其他歐洲國家相對而言較後的序位。那荷蘭人喜歡怎樣的生活呢?就是保留一些放空的時間,並且說明平時的放空比休長假更有休息效果,儘管荷蘭人一般的年假是近3週的時間(14日)。
有時候會把自己想得太重要,所有的事情都得親力親為,否則就會一團混亂。實際上通常是世界少了你照樣運轉,你來之前跟之後的差距比你想得要來得小上許多。這意味著不需要及時回訊息世界也不會爆炸、社會也不會因此紊亂,經濟也不會因此蕭條、國家依舊可以保有一定的競爭力。
但似乎多數人的社畜生活與之相反,經常被迫及時回復,並且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成為工作、事業的奴隸。勇敢、堅定的讓工作夥伴知道休假不受打擾的重要性,並且負責任的把該處理的事情有效率的在工作時間完成,就是一個需要一起建立的工作文化,然而慣老闆恐怕最無法想像這種所謂無所事事的幸福。
無所事事並不是進行休閒活動,而是放空,啥事也不做。找一個打擾少的地方,讓自己啥事也不做,能有意想不到的充電效果,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及活力。而放空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通訊干擾,包含手機訊息、來電、電子郵件等等,所以最好就是飛航模式開起來。睡前、剛醒也建議不要馬上使用3C,在這些時刻留一點時間放空是最好的。甚至建議把手機拿到臥室以外的地方放,但這對租屋族恐怕又是另一個挑戰這樣。減少3C的使用可以考慮把螢幕調整成黑白色、刪除所有的社交app改用瀏覽器之類的手段,減少接收這麼多訊息,把時間留給自己。
因此,核心的價值就是把時間留給自己,撇除各樣不夠重要的訊息、工作、人際交往,讓自己好一點,就是對大家都好一點。放下一切放空不是自私,當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時候,通常也比較知道怎麼與他人共處。
書中建立了步驟畫的放空策略,並且說明放空的必要,以及放空的好處,甚至羅列了放空可以用的app(Calm、Forest、Stayfocusd、strick Workflow),讓放空可以透過一些科技來協助(是否跟才剛說完的飛航模式之類矛盾就又是另一個故事)。
推薦給也覺得很忙碌的朋友,忙盲茫之餘,也可以接觸一下這樣的生活哲學,為自己留一點時空,來場屬於自己的大放空,一如瑜珈的大休息,值得期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7會員
510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因為工作跟住家的地理位置,常常選擇搭台鐵,然後就比高鐵更容易遇上移工,經驗上就是說著外語,然後音量頗大之類。也常在火車站、公園看見移工拿著手機不斷的通話,沒想過他們是在直播,也很好奇誰會看這麼日常的直播,於是打開了這本田野筆記構築的書。 對移工的印象除了推著資深長輩到處去之外,另一個印象就是騎著電動
在日本和臺灣,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簡直方便到不行,此外,即食商品也通常CP值很不錯。完全沒去過韓國,不知道泡菜國的國情,便利商店如何運作,但想像上應該和日本很像之類的。 以前對便利商店的印象,就是開設在車水馬龍處,方便經過的人隨時進去買點什麼這樣。也因為很方便,雖然價格沒折扣的時候偏高,但也還在能
說真的這是一本不是童話的童話,唯一是童話的就是出現在童話中的各種角色,不管是本來就會講話的公主、王子、國王、皇后,還是其實應該不會講話的青蛙、天鵝、木偶、小豬,但政治正確這事走極端了,讀來有種諷刺感,讓人開始懷疑需要這麼「政治正確」嗎?以及多元的意義是包容?是揚棄傳統?還是其實只是左膠? 老實說老了
一整部的輕小說分開有心得感覺很怪,當然也不是不行,但整部雖然有7冊,但也是追著追著就追完了。人物設定和世界觀都還滿完整的,而且作者還交錯著有不同出版社出版同樣人物設定的不同故事線,能夠一次管理這麼多劇情,肯定有過人之處,當然能把動漫的台詞放進故事中,那也是神祕的寫作能力。奇幻的世界就像夢,裡頭什麼都
也是閱讀群裡推的一本小說,剛好線上電子書有,就趁假日值班讀完這樣。故事線其實沒有很複雜,在諸多不幸事件中,翻找出那條微光。 跟前幾本談警察工作的書不同,這本書的警察顯得更親民一點,雖然少不了勤務和不健康的班表,但更顯得這份工作其實真的相當倚靠經驗。對於事物的觀察、判斷經常會左右決策,而這些決策也會影
精神官能症做為文明病的一種徵候,社會學、心理學乃至於人類學等各個學科都想一探究竟,而這個一如癌症可能奪去人性命,卻又難以預防甚至不容易診斷的心理問題,最近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有些是家人視角、有些是病人視角,而這本書是母親、兒子雙視角。 作為作家的母親,唯一一本翻譯成中文書的出版品就是這本,記錄了她在
因為工作跟住家的地理位置,常常選擇搭台鐵,然後就比高鐵更容易遇上移工,經驗上就是說著外語,然後音量頗大之類。也常在火車站、公園看見移工拿著手機不斷的通話,沒想過他們是在直播,也很好奇誰會看這麼日常的直播,於是打開了這本田野筆記構築的書。 對移工的印象除了推著資深長輩到處去之外,另一個印象就是騎著電動
在日本和臺灣,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簡直方便到不行,此外,即食商品也通常CP值很不錯。完全沒去過韓國,不知道泡菜國的國情,便利商店如何運作,但想像上應該和日本很像之類的。 以前對便利商店的印象,就是開設在車水馬龍處,方便經過的人隨時進去買點什麼這樣。也因為很方便,雖然價格沒折扣的時候偏高,但也還在能
說真的這是一本不是童話的童話,唯一是童話的就是出現在童話中的各種角色,不管是本來就會講話的公主、王子、國王、皇后,還是其實應該不會講話的青蛙、天鵝、木偶、小豬,但政治正確這事走極端了,讀來有種諷刺感,讓人開始懷疑需要這麼「政治正確」嗎?以及多元的意義是包容?是揚棄傳統?還是其實只是左膠? 老實說老了
一整部的輕小說分開有心得感覺很怪,當然也不是不行,但整部雖然有7冊,但也是追著追著就追完了。人物設定和世界觀都還滿完整的,而且作者還交錯著有不同出版社出版同樣人物設定的不同故事線,能夠一次管理這麼多劇情,肯定有過人之處,當然能把動漫的台詞放進故事中,那也是神祕的寫作能力。奇幻的世界就像夢,裡頭什麼都
也是閱讀群裡推的一本小說,剛好線上電子書有,就趁假日值班讀完這樣。故事線其實沒有很複雜,在諸多不幸事件中,翻找出那條微光。 跟前幾本談警察工作的書不同,這本書的警察顯得更親民一點,雖然少不了勤務和不健康的班表,但更顯得這份工作其實真的相當倚靠經驗。對於事物的觀察、判斷經常會左右決策,而這些決策也會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Niksen是專屬於「荷蘭的放空藝術」而學習它不是為了帶有任何目標,只是一種純粹享受跟世界的互動、一種單純讓身心靈休息的方式。因此作者提到它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不好的,只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去放鬆自己。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順著心流走,才是開啟你無窮潛力的關鍵鑰匙。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Niksen是專屬於「荷蘭的放空藝術」而學習它不是為了帶有任何目標,只是一種純粹享受跟世界的互動、一種單純讓身心靈休息的方式。因此作者提到它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不好的,只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去放鬆自己。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順著心流走,才是開啟你無窮潛力的關鍵鑰匙。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