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45】無所事事,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意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論在哪個領域工作,都有各自的職場壓力和問題。整天被事情追著跑,事情好像永遠做不完,收入好像總是跟不上支出,主管、客戶、同事怎麼好像都很難溝通...

長時間層出不窮的各種挑戰與壓力,讓我們容易產生工作倦怠 (burnout)、或是這幾年有人提到的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躺平等應對方式,來舒緩、處理疲憊不堪的身心。

不過也許無所事事 (do nothing) 或是類似在之前文章中提過的「不瞎忙」、「留白工作法」、「學會說不」概念,可以協助我們調整對職場和工作的感受與節奏。

Do nothing 字面上是不做任何事情,但實際上在習慣繁忙生活的我們,刻意讓自己停下來又何嘗不是種主動作為呢?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do nothing 並非指完全懶惰或者完全無所作為 (不過我相信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而惰性是人性中的核心之一 XD),而是指我們讓自己用刻意放空、刻意轉換連續疲於奔命的節奏,來避免自己出現瞎忙、燃燒殆盡的情況出現。

無所事事,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意思

無所事事,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意思

在上班時間、會議中發呆放空,在公司老闆或主管面前顯然是個不太聰明的選擇,不過在專注工作一段時間後起身裝水上廁所、無傷大雅地和同事聊兩句 (也許3-5分鐘)、去買杯咖啡或小點心、中午吃飯時不要談論剛剛還在做的工作,在過程中試著讓自己專心在自己正要做的事情上 (例如:專心看著水注入水杯、觀察一下廁所、想著等下買哪種咖啡、今天午餐的菜色真不錯等),轉換一下注意力,也許可以幫我們帶來一些新活力。

給自己一些看似無所事事的時間、環境和機會,讓身體和大腦得到緩解休息,等再次回到辦公桌前時,又是一個小轉換,也是一種新鮮感 (讓自己在不同事情中轉換角色、視角,保持彈性,不要整天讓自己離不開某件事情)。

想想,即使是鋼鐵之軀的機器設備、電腦手機也需要休息充電,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呢?

我們除了自己比較容易察覺的意識之外,還有平常不易察覺的潛意識、不同大腦活動區域的存在。在我們發呆休息、晚上睡覺時,其實也是一種創造力默默發揮的時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在無意識做一些例行公事 (例如:洗澡、刷牙洗臉、上廁所) 或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刻 (例如:走路走到一半、看著天空發呆到一半),腦中迸出一些自己苦惱一陣子問題的解決方法或點子?也許這也是 do nothing 的某種力量:讓我們得以重拾創造力與靈感。

無所事事,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意思。

透過給予自己一些無所事事的時間,讓身體活動活動,讓大腦放下某些執念,自由聯想、發揮想像。也許就在某個關鍵時刻,會為我們自己找到新的出路。


Work smarter and live life your wa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今天只能完成一件最有價值的事情 (或想培養的能力、特質),那會是什麼?
最好的工作也許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創造的。
留白不僅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投資,投資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去影響當前有更大影響力的人,進而增進自己的實際影響力,這也正是一種 BD 佈局思維的應用。
如果今天只能完成一件最有價值的事情 (或想培養的能力、特質),那會是什麼?
最好的工作也許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創造的。
留白不僅是一種休息,也是一種投資,投資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去影響當前有更大影響力的人,進而增進自己的實際影響力,這也正是一種 BD 佈局思維的應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工作中面對無所事事的狀態,雖然表面上看似輕鬆,但實際上可能會影響個人對工作的熱情和成就感。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無聊與倦怠感對工作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例如重新設定職業目標、提升技能,或考慮職業轉換。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挑戰與成就感,提升自身的動力和滿足感。
Thumbnail
在工作壓力與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渴望短暫的休息。這篇文章表達了在面對日常工作的無盡壓力時,申請一天假以重拾心情的需求。有時候,讓自己暫時關機、放下工作,是對身心最好的獎勵。探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繁忙中找到喘息的空間。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只完成基本職責,不再投入額外努力。這個現象因疫情期間的抖音用戶推廣而流行。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維度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的興起。企業應提高工作滿意度、加強溝通、提供彈性安排和職業發展規劃來應對。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我覺得自己很欠打。 無所事事的晚上,可以安心打遊戲、看書、畫畫...甚至什麼都不做也好,對不少人來說是奢侈的時光吧。 現在晚了,身體頭腦什麼都不想做,這就是身體的規律,就安心在當下不做事也罷,但頭腦裡總有種現在「不應該」無所事事的感覺,但...有什麼好不應該的?一定要做事、為職涯去拼命、提升某個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工作中面對無所事事的狀態,雖然表面上看似輕鬆,但實際上可能會影響個人對工作的熱情和成就感。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無聊與倦怠感對工作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例如重新設定職業目標、提升技能,或考慮職業轉換。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挑戰與成就感,提升自身的動力和滿足感。
Thumbnail
在工作壓力與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渴望短暫的休息。這篇文章表達了在面對日常工作的無盡壓力時,申請一天假以重拾心情的需求。有時候,讓自己暫時關機、放下工作,是對身心最好的獎勵。探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繁忙中找到喘息的空間。
Thumbnail
「安靜離職」,指工作上「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態度。時代變遷,對生命、生活的看法,以及「獲取收入」的管道,都淡化著「工作」的必要性。「安靜離職」更像一種選擇看待「工作」的態度。人一天的精力有限,主管同仁客戶,包裝得理所當然的期待、情緒反應、和完美成品,及份外事宜,其實並不全是「合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只完成基本職責,不再投入額外努力。這個現象因疫情期間的抖音用戶推廣而流行。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維度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的興起。企業應提高工作滿意度、加強溝通、提供彈性安排和職業發展規劃來應對。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我覺得自己很欠打。 無所事事的晚上,可以安心打遊戲、看書、畫畫...甚至什麼都不做也好,對不少人來說是奢侈的時光吧。 現在晚了,身體頭腦什麼都不想做,這就是身體的規律,就安心在當下不做事也罷,但頭腦裡總有種現在「不應該」無所事事的感覺,但...有什麼好不應該的?一定要做事、為職涯去拼命、提升某個
Thumbnail
當我們覺得無聊時,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腦海中對於現有的活動或事情已經沒有興趣,這時可以嘗試用不擅長的方法來做擅長的事情,比如用非慣用手進行書寫、填色、繪畫等,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日常生活,這樣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和成就感,解決無聊的核心概念是用新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發揮創意想出自己的「防無聊」妙招。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