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唐詩🔷秋槐葉落:盛唐詩人的收場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天寶十四年,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毀了一個盛世,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命運,也讓許多偉大的詩人陷落在歷史的夾縫中,被後人選擇性地遺忘。


由於後人將李白與杜甫並列為唐朝的兩大詩人,名氣太大,所以現代人比較少關注王維,但其實回到盛唐的時代,王維才是被文化界公認的大才子,他不僅會寫詩,會作畫,音樂技藝高超,還出身貴族,妥妥的上流社會菁英分子。

王維有多會寫詩呢?這首詩大家一定都讀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算現代人已很少過九九重陽節,但還是能對這首詩瑯瑯上口,而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才十七歲。十七歲!請問大家十七歲的時候在幹嘛?

由於王維卓越的才華,他的前半生看起來很順利,二十幾歲就考取了進士,立刻受到重用,在朝廷(中央機構)擔任太樂丞,專門掌管祭祀和酒宴。就當大家都以為王維仕途一片坦然之時,他在工作上犯了錯,被皇上降罪懲罰,貶往濟州。

這次被貶官,對王維的打擊不小。大家要知道,「貶官」並不只是單純的降級處分而已,而是被驅逐出中央,遠離權力中心,基本上很難再有回到中央的機會,這對一個人的仕途而言是相當致命的。

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這段時間中,王維正值人生最青春、最有衝勁的階段,但卻只能流連外地擔任一些小官;後來他乾脆過著偶爾當官、偶爾隱居的生活。

開元二十三年,王維三十五歲,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貴人——宰相張九齡。張九齡不僅是個賢臣,他也是有名的大詩人,在文化界享有盛名;他很欣賞王維,把王維調回中央機構,擔任右拾遺的官職。

王維離開了隱居生活,先去洛陽任職,然後又返回長安。或許,王維的心中對於仕途一直都保有熱情,即便已經三十五歲,他還是渴望能得到在官場上發揮的機會吧。

然而早年的挫折經驗畢竟改變了王維的性格,即使返回長安任職,他依然跑到終南山上買了一處輞川別墅,經常隱居在山上當個隱士。這個時期他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山水詩,如: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這兩首詩都展現了山居的閒靜生活,令人悠然神往,好像王維真的是個遠離世俗塵囂的隱士;但仔細品讀這兩首詩,我們可以在表面的「靜」底下,嗅出一抹「孤寂」的味道。詩人究竟是甘於寂寞,還是不甘寂寞呢?山居生活固然幽靜,但從王維時仕時隱的行為來看,其心中對於熱鬧的首都生活也許並未忘情,可能只是藉由隱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已。

我特別喜歡〈辛夷塢〉這首詩。辛夷花是紅色的花朵,長得很像蓮花,在春天綻放的時候特別美麗。在我上班的地方就有一株辛夷花,每年春天我都期待能看到它綻放,只要看到辛夷花,我總是會因為自己能與王維看到一樣的景象而欣喜不已。

王維用「木末芙蓉花」五個字來形容辛夷花的外形,不只是傳神而已,「木→末→芙→蓉→花」這五個字的排列其實就是在模擬這朵花綻放的全過程。王維的文字藝術著實高超,令人讚歎。

raw-image

一般人對王維的認識,其實也就只到這裡為止。

王維,山水詩人,稱號「詩佛」,蘇軾讚譽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山水詩展現了如畫一般的空靈之境,是盛唐時代的代表詩人。

生在盛唐,繁華富庶的環境滋養了王維的前半生,這是他的幸運;但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當時王維正在長安當官,他又遭遇了什麼?他的晚年過得如何?——大部分的人好像都不太關心,宛如集體失憶,我們對於王維、李白、高適等盛唐詩人的記憶總是只停留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

戰爭爆發之後,這些原本飄飄欲仙的盛唐詩人,一個一個被打落在地,摔個稀巴爛。或許後人不忍心看到他們的落魄醜態,只想記得他們最美好的那個形象,所以我們總是選擇性地忽略「安史之亂」對他們的人生、對他們的詩境的影響。


raw-image

王維自從開元年間返回長安任職之後,他整整經歷了「二十年」的太平盛世。雖然唐玄宗後來的生活過得愈來愈放蕩,不僅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且對安祿山的野心視而不見,但當時的文化界並沒有人真正感受到戰爭的威脅。長安的繁華生活實在太令人迷醉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謀反,他一路南下攻陷了東都洛陽,對長安造成了直接威脅。宰相楊國忠竟然還跟唐玄宗說,安祿山不足為懼,只要給他十天的時間,他就能平定叛軍。當時包含唐玄宗在內,沒有人能預測到安史之亂會整整持續「八年」的時間。

面對安祿山的叛亂,唐玄宗態度傲慢,在戰爭的策略上犯了極大的錯誤,最終導致安祿山攻陷了潼關,直取首都長安。天寶十五年六月,唐玄宗連夜帶著自己的人馬逃離長安;當時包含王維在內,一大批朝廷的官僚都不知道皇帝已經跑了,他們只能留在長安,等著安祿山來屠城。

安祿山的兵馬進入長安之後,大肆殺戮皇室子弟,並脅迫當時的朝廷官員向他投降,在他的手下為他做事。當時王維先是被安祿山的人馬給囚禁了起來,然後就隨著所有的官僚一起被押送到東都洛陽,軟禁在菩提寺,最後逼不得已,他只能在安祿山的朝廷中擔任偽職。

安祿山當上皇帝之後,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效法唐玄宗,過著放蕩享樂的生活。安祿山命令當時的朝廷樂工在洛陽的「凝碧池」畔為他演奏樂曲,這些樂工雖然不願意,但兩旁的士兵提刀而立,隨時準備砍殺不聽話的樂工,所以他們不得不遵從命令。

然而,演奏到一半,有一位名叫雷海清的樂工無法忍受心中的悲痛,他將樂器丟擲於地,面對西方痛哭了起來。這個行為徹底激怒了安祿山,他命令手下將雷海清給肢解。

得知此事,王維心中萬分悲痛,他好像在這位名叫雷海清的樂工身上看見了自己未來的命運。他在這時寫了一首詩,委託自己的摯友裴迪偷偷帶了出去,這首詩後來拯救了王維的性命。

〈凝碧池〉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後來唐肅宗(李亨)收復了首都長安,恢復大唐的朝廷,正當他要開始清算曾經在安祿山手下擔任偽職的官員時,由於王維曾經寫過這首〈凝碧池〉,表達了自己心中不願向安祿山屈服的悲痛,所以唐肅宗赦免了王維,並沒有懲處他。

上元二年(761年),就在安史之亂結束前一年多,詩人王維去世了。他的晚年過得比較平靜,經常隱居在終南山上,當個邊緣人,好像沒有再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但他卻寫下「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這樣的詩句。(王維〈嘆白髮〉)

在古代的語境中,「隱居」意味著擺脫名與利的枷鎖,得到真正的自由,王維雖然嚮往自由,但他的一生都徘徊在「仕宦」與「隱居」的岔路口。無論他的山水詩寫得多麼空靈、多麼超塵絕俗,但他畢竟生活在世俗之中,依然身不由己。

王維死後僅僅一年(762年),詩人李白也去世了。臨死前,李白將自己的遺稿托付給族人李陽冰,並寫下〈臨終歌〉,用半途墜落的大鵬來自喻,表達自己「想飛但卻飛不起來」的悲痛:

李白〈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詩人杜甫比王維、李白年紀小,他很不幸,一生沒享受過繁華的生活,他看到的是大唐盛世底下掩藏著的滿目瘡痍。在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後,杜甫的苦難依然沒有完結,他的晚年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之間,寫下了著名的〈旅夜書懷〉,以「天地一沙鷗」自喻,表達生命全然不由自主的無奈:

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盛唐塌陷了,而唐代最偉大的詩人們,也就這樣草草的曲終人散了。

在後人心中,王維與李白就是代表大唐盛世的兩顆明亮的流星,誰也不忍心看到這兩顆流星都隕落在同一場戰爭中,隨著盛世一起崩塌,所以選擇對他們晚年的遭遇視而不見。而提到杜甫時,往往也只在乎他的詩如何記錄了安史之亂,而少有人關注他在這場戰事中所遭受的挫磨與苦難,以及他經歷無數風波後的心境。

一場戰事,不只毀了一個盛世,也使這些偉大詩人的靈魂,永遠漂浮在人們刻意忽視的時間夾縫之中;只有他們留下的文字,靜靜地記得這些不堪回首的往昔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厭世哲學家
76會員
30內容數
厭世哲學家陪你喝茶看人生。沒有爾康也沒關係,我們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厭世哲學家的其他內容
2024/04/09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2024/04/09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2024/03/16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2024/03/16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2024/03/11
王安石與蘇軾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人格。 王安石重視事物的根本原理,偏愛系統與架構,渴望建立統一秩序,性格堅毅,鐵面無私,絕不妥協,可能是INTJ (建築師)或 INTP(邏輯學家)人格。 蘇軾則興趣廣泛,學問駁雜,行事風格飛揚跳脫,具有藝術創造方面的天才,且善於交際,與朝廷官員們打成一片,可能是E
Thumbnail
2024/03/11
王安石與蘇軾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人格。 王安石重視事物的根本原理,偏愛系統與架構,渴望建立統一秩序,性格堅毅,鐵面無私,絕不妥協,可能是INTJ (建築師)或 INTP(邏輯學家)人格。 蘇軾則興趣廣泛,學問駁雜,行事風格飛揚跳脫,具有藝術創造方面的天才,且善於交際,與朝廷官員們打成一片,可能是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描繪了王維在輞川閒居時所看到的秋景,以及他閒居生活中的安逸與樂趣。一幅秋日山水的畫面:山色蒼翠,秋水潺潺,動靜結
Thumbnail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宋代詩文大家蘇軾對王維詩的批評,後代論者,都無疑義。衡諸王維一系列五絶作品,實在非常貼切。其實王維不僅是詩人,也是唐代著名山水畫家、音樂家。他創始的「破墨山水」一向被視為「文人畫」的始祖,歷代畫論資料對於王維《雪溪圖》的討論也非常多。王維肯定使用過繪畫技法入詩。
Thumbnail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宋代詩文大家蘇軾對王維詩的批評,後代論者,都無疑義。衡諸王維一系列五絶作品,實在非常貼切。其實王維不僅是詩人,也是唐代著名山水畫家、音樂家。他創始的「破墨山水」一向被視為「文人畫」的始祖,歷代畫論資料對於王維《雪溪圖》的討論也非常多。王維肯定使用過繪畫技法入詩。
Thumbnail
南宋最後一位名將,而且是狀元出身的名將,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誰。沒錯,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寧死不降,即使以妻女的安危作要挾,亦在所不惜,而僅留下遺言,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其後,事情竟然有新發展(戲作): 當晚他作了個夢,
Thumbnail
南宋最後一位名將,而且是狀元出身的名將,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誰。沒錯,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寧死不降,即使以妻女的安危作要挾,亦在所不惜,而僅留下遺言,說: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其後,事情竟然有新發展(戲作): 當晚他作了個夢,
Thumbnail
天寶十四年,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毀了一個盛世,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命運,也讓許多偉大的詩人陷落在歷史的夾縫中,被後人選擇性地遺忘。
Thumbnail
天寶十四年,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毀了一個盛世,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命運,也讓許多偉大的詩人陷落在歷史的夾縫中,被後人選擇性地遺忘。
Thumbnail
桃花兒嫣紅,還滾動着昨夜的雨露,寧靜晨光中,絲絲垂柳如煙。
Thumbnail
桃花兒嫣紅,還滾動着昨夜的雨露,寧靜晨光中,絲絲垂柳如煙。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一曲肝腸斷, 天涯何處覓知音? 人生的低谷, 造就他們詩作的巔峰。 生前沒什麼名聲的杜甫, 曾寫下了"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應該沒有想到他死後1252年, 在台灣有一個叫趙啟麟的知音, 把他與他同代的寫詩強中手的故事寫成一本書。 就是你手上這本。 這本書一次聚集盛唐最強五位巨星, 一字排開,
Thumbnail
一曲肝腸斷, 天涯何處覓知音? 人生的低谷, 造就他們詩作的巔峰。 生前沒什麼名聲的杜甫, 曾寫下了"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 應該沒有想到他死後1252年, 在台灣有一個叫趙啟麟的知音, 把他與他同代的寫詩強中手的故事寫成一本書。 就是你手上這本。 這本書一次聚集盛唐最強五位巨星, 一字排開,
Thumbnail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泊船瓜洲
Thumbnail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