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草嶺環狀線單車行112.07.05(三)

2023/07/09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位於新北市貢寮區,起點位於貢寮車站,經過舊草嶺隧道→石城景觀區→萊萊→馬崗漁村→卯澳漁村→貢寮車站,全程約20公里,單車一圈約2小時沿途能欣賞舊草嶺隧道龜山島萊萊海蝕平台、三貂角燈塔、漁村風光等,是條人文與自然景觀非常豐富的單車路線!
幾年前曾經來過一次,不過,那時只沿台2線濱海公路繞一圈,就匆匆離去,這次一定要沿環狀自行車道原汁原味的騎一趟,順便去探訪台灣極東的馬崗漁村!
早上五點從中和出發,騎到「福隆車站」(0815、60.27K)已八點多了,這裡是「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起點、也是終點,非假日的福隆沒有擁擠的人潮!
沿著「福隆車站」左側小路往東騎,沿途有許多路標不會迷路,今天晴空萬里,景色顯得特別艷麗!
沿自行車道前行約2公里,就到達「舊草嶺隧道」叉路(0825、62.41K),右側道路往舊草嶺隧道,直行可前往吉次茂七郎紀念碑、舊草嶺隧道行控中心及隆嶺古道!
我先到路口左側的「吉次茂七郎紀念碑」參觀,這座紀念碑是日據時期大正13年(1924年)所立,吉次茂七郎技手時任宜蘭鐵道工程現場總監,然在工程中竟罹患黑水熱,病發僅四天,於大正12年1月19日逝世,得年34歲,草嶺隧道完成之日,特立此碑紀念!
接著來到「舊草嶺隧道」北口(0830、62.76K),剛好八點半開放通行,「舊草嶺隧道」於日本大正13年(1924年)12月1日啟用民國74年(1985年)新草嶺隧道通車後停用,至民國97年自行車道重新開放,目前為宜蘭縣縣定古蹟。隧道北口匾額由時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部長新元鹿之助所題的「制天險」陰刻草書,可見當時工程之險峻!
隧道總長2167公尺,為當時東南亞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部以紅磚構築,它與舊三貂嶺隧道上半部為紅磚、下半部為岩石建構不同,上行道(往台北)建有避車洞;整修為自行道後,隧道較弱部分噴漿固化,拱頂並設有防護網!
這條隧道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嚴禁人員步行,騎到隧道中間,有塊新北市與宜蘭縣界牌,往前正式進入宜蘭縣!
慢慢騎!約十分鐘就到達隧道南口石城端(0840、64.98K),回首來時路,這條隧道大部為直線,僅接近南口有些彎曲。南、北洞口為紅磚堆砌,僅女兒牆上方為條石裝飾,整體造型簡單,南口上方匾額陰刻草書,是當時的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所題「白雲飛處」,美麗風光充滿詩意!
出了南口就是大海,左轉接上台2線道,東側闢有自行車道,此地舊稱「大澳」,前方為「石城景觀區」,能欣賞美麗的太平洋與龜山島!
經過台2+114K附近的停車場(0903、66.71K),遠方礁石上站了許多釣客,聽說此地昔稱「煙仔坎」,這個區域海岸因太平洋暖流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時序進入盛夏,水溫偏高,煙仔魚正洄游至東北角附近海域,是漁民捕獲煙仔魚的好時節,這裡便是煙仔魚的漁場,煙仔魚學名為鰹魚,是製作柴魚及罐頭的原料;聽說石城近海設置定置網後,漁獲就減少了!
曾在作家劉克襄寫的一篇文章中讀到,香蘭、卯澳一帶沿岸沒有煙仔魚,每當夏季來臨,當地人都從卯澳後山,翻越三貂角燈塔南方的山稜線,直下萊萊,抵達山腳後,沿台2線經過大窟,方能抵達煙仔坎那處漁場;昔稱的「大窟」,就是指「大掘澳」這裡!
從石城到馬崗是海蝕平台最發達的區域,前方海崖上的建築,應該是昔日的「海防班哨」,地勢險要,能俯瞰前方海岸!
旁邊不遠處是位於台2線+113K附近的「界標」(0910、67.27K),經過它又從宜蘭縣回到新北市,從公車站牌看到下一站是「鶯歌石」,很熟悉、很特別的地名
右前方是鶯歌石灣澳,公路蜿蜒曲折非常漂亮,道路盡頭那座建築就是「鶯歌石」公車站,非常寂寞的車站,海蝕平台從這裡開始變的廣闊!
據說「鶯歌石」地名是源自台2線濱海公路旁,海拔399公尺,外型如鶯歌尖嘴的山頭,還是要發揮一點想像才看的出來!
這裡是位於鶯歌石北側的海蝕平台,它得形狀呈大「S」型,好像海龍飛舞很美很特別!
經過一處彎道,來到台2+111K處(0922、69.41K),前方是三貂角海岸最明顯的地標--萊萊山,海拔206公尺,山雖然不高但很突出,看到它表示三貂角燈塔快到了!
「萊萊地質觀景台」位於萊萊山正下方,前方這一片是東北角海蝕平台最發達的地方,黑褐色岩石造型奇特平行排列,被暱稱為「魔鬼的洗衣板」!
續往前行,經過一處「萊萊秘境」,因天氣太熱就沒下去,九點半終於來到「四角窟觀景台」(71.08K),它是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的中繼站!
「四角窟觀景台」位於萊萊鼻的突出部,視野廣闊,能遠眺馬崗漁村、龜山島,亦能近觀萊萊海蝕平台,整個東北角南側濱海公路盡收眼底!
續沿自行車道往前行,左上方是三貂角燈塔及氣象雷達站,等一下會上去,上次經過時沒進馬崗小漁村,這次一定要進去看看!
進入馬崗漁村首先來到「吉和宮」(0940、72.40K),此地原是海防部隊的廚房,民國74年建廟,宮裡供奉的觀音佛祖及媽祖,它是由卯澳利洋宮分香而來,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廟埕上曝曬許多石花菜,充分展現漁村生活樣貌,來到這裡先喝上一瓶石花凍,清涼解渴防中暑!
往內騎在馬崗漁港旁邊看到「百年古厝」,石頭厝是東北角漁村的建築特色,其建材來自海岸的石頭與礁岩,壘石砌牆蓋屋,為抵禦強烈風浪,屋簷皆不高,且靠海一側還建有防風牆,馬崗漁村石頭厝很多,馬崗街11、12號這兩棟已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非常珍貴!
百年石頭厝前方是「馬崗漁港」,我先往右騎,經過漁港涼亭、馬崗安檢所,就在一處九孔池前看到「國境之東」的標誌,我想是指漁港延伸出去的那塊岩礁,等一下到三貂角燈塔,再看個究竟?
回到馬崗漁港,大熱天沒有人船進出,只有幾面「鯉魚旗」隨風飄揚,在日本鯉魚旗有著長輩期盼孩子未來能「魚躍龍門」的意涵!
沿自行車道往前行,前面這片廣闊的海蝕平台,是馬崗最有名的潮間帶,是當地居民採集魚蝦貝類、海菜主要的場所!
「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沿海岸前行,然後接上馬崗哨所,我想都來到三貂角這裡,就到燈塔看看,原路折回來到台2線濱海公路(1006、74.44K),對面左前方是「三貂角步道停車場」,上次是從戰備道路騎上去,這次想從登山步道走上去!
推車過馬路後,沿登山步道扛車往上走,這條步道全長僅450公尺,築有水泥階梯很好走,一般遊覽車都會停在下面,讓遊客走上燈塔參觀!
經過二、三段階梯,約莫20分鐘就到達三貂角燈塔涼亭!
走上來終於看到許多遊客,在三貂角燈塔幾個景點是不能錯過的,這個「愛心燈塔」很經典很美!
三貂角海域古來即為重要國際航道,附近海域暗礁密布,地勢險要,沿岸經常大霧瀰漫,方位莫辨,在此經常發生船隻觸礁遇難事件,民國18年、20年相繼發日本貨輪「撫順丸」、「華南丸」觸礁沉沒事件,台灣總督府遂於昭和6年(民國20年)籌建燈塔!
「三貂角燈塔」位於台灣陸地極東的岬角上,塔高16.5公尺,塔身仿歐式展覽室連為一體,白色燈塔景色秀麗,為東北角知名景點!
繼續沿步道前往「極東觀景台」,這裡的視野很好,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龜山島、三貂角燈塔、三貂角雷達站,一路排開,美景盡收眼底!
下方為台灣最東點,亦即「國境之東」,位於馬崗舊養殖場前方突出岩礁,剛才在馬崗漁港所見似有誤差!
離開「三貂角燈塔」騎車下山,接上台2線濱海公路,很快的來到洋寮鼻的「馬崗哨所」(1050、76.70K),它是台灣最東邊的海巡哨所,現在改為藝術咖啡館,到達時尚未營業直接經過!
今天天氣真好,藍天白雲、艷陽高照、風平浪靜,前方的卯澳灣,蔚藍海水在荖蘭山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
沿福連街右切進入「卯澳漁村」(1054、77.57K),關於「卯澳」地名源起有此說法:一說是卯澳前海後山,三條溪流於此入海,若從高處俯視灣澳,形似「卯」字;另外,卯澳灣位於台灣最東端三貂角的西側,迎接第一道曙光,日出是卯時(早上5點至7點),因而名卯澳!(參考導覽資料)
今天天氣雖好,但實在太熱,沿途無樹蔭遮蔽,只好不斷喝水,進入「卯澳漁村」後先到「利洋宮」(1055、77.76K)小憩片刻,這裡不僅環境清涼,有廁所還可加水,對車友來算是一處很友善的地點!
「利洋宮」是全台灣唯一供奉提籃觀音的寺廟,相傳清朝年間有一位漁民在海邊拾獲一尊提籃觀音像後,長年宿疾不藥而癒,加上當地居民認為魚籃象徵豐收,取名「利洋宮」,是居民希望海洋有利可賺。本廟主祀觀音佛祖,陪祀天上聖母、水仙尊王及福德正神,宮廟始建於清道光12年(1832年),今所見為1992年重建!
離開利洋宮,本想到福隆再吃午餐,經過「卯澳船長平價小吃」時老闆及員工很熱情招呼,我說我只吃一碗海鮮麵而已,他們依然熱情不減,看看時間也十一點了,就進去用餐,海鮮麵很大碗,料多(三隻小卷、明蝦、九孔、魚丸、魚板、芋頭、韭菜、高麗菜等)實在,我以為吃不完,結果吃到見底,其實這家小吃不僅好吃,他們的服務態度才是最令人稱道的!
卯澳漁村也是一個石頭屋聚落,其中要屬「吳家樓仔厝」最有名,相傳是日據初期經營鰹魚場的大戶人家吳永賜興建,後改建為碾米廠,因設備及機具需要,採2樓建築型式,為附近村里碾米場所,而碾米時會產生飛灰,且未乾穀物需曝曬及附屬產品米糠堆置考量,乃設有寬廣庭院,以及石頭建成的圍牆為區隔!
石頭屋的砌法包括有「人字砌」、「平行砌」及「亂石砌」三種,不同的砌法代表不同身分的人居住處所或建築物的功能性,這座石頭屋兼具三種砌法,二樓樓仔厝在當時都非常難得,如今大部坍塌,它也見證卯澳漁業的興衰,現已列入新北市歷史建築!(參考導覽資料)
十一點半離開卯澳漁村,沿自行車道往前騎,幾個轉彎後看見這所有彩虹階梯的「福連國小」
這所學校得天獨厚,不僅擁有獨特的山海美景,走出校園海邊就是最天然的游泳池!
這條「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最大特色,就是帶你深入海邊漁村,欣賞海蝕平台及大型岩礁,沿途有許多濱海植物,遠離城市喧囂,享受一路寧靜!
東北角鼻頭角到三貂角是以大型灣澳及礁岩地形著稱,繞過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前方是一大片礁岩,還有許多九孔、鮑魚養殖池,每年清明前後海藻生長時,一片翠綠也是欣賞綠石槽的秘境!
右轉進入「福隆漁港」,此地舊稱「挖仔」,這裡曾是一個大灣澳,旁邊是「東興宮」(1155、83.43K),民國前十年自基隆和平島社靈廟迎請林、溫、傅三府王爺香火於挖子奉祀,初建茅屋小廟膜拜,迄民國十五年建廟奉祀,今所見宮廟為民國八十九年重建的!
東興宮前方這片海域,是屬於福隆海濱公園前的海水浴場,風光明媚是夏季戲水的好去處!
自行車道進入福隆海濱公園,然後從福隆街穿出,中午十二點到達「福隆車站」(1200、84.41K),這一圈24公里,騎了將近四小時,大熱天騎車真的很辛苦,不過,美景當前還是值得!
休息片刻開始往回騎,依早上騎過來的里程,還要騎60公里回家,回程捨台2丙線,繞一小段北40鄉道,從貢寮老街接回台2丙線,再沿106縣道回中和,下午四點到達(1607、144.64K),今天總共騎了11小時,144.64公里,滿身發熱有被操到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