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位,多重領會

S編-avatar-img
發佈於KSS blo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章概要

raw-image


文章適合對象:

  • 正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數位轉型的出版社從業人員
  • 任何想多了解數位讀者的同伴



出版社對「數位轉型」的想像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出版社對「數位內容轉型」常有的想像(OS:這裡寫「想像」就是代表不是真實世界 XD )。

想像舉例一:『做數位轉型,就是想把原本紙本內容,搬到網路平台上給讀者讀就可以了吧?』

有些出版社認為,數位轉型只是將原本的紙本內容搬上網路平台供讀者閱讀,然而這只是轉型的一小部分,如果僅將紙本內容移植到網路平台上,這樣的動作無法充分發揮數位媒體的特色,也很難吸引網路讀者。

想像舉例二:『將內容放到網路平台後,我只要把原本的網路廣告調整成新的網址連結,讀者應該就會買單了吧…? 』

在數位轉型中,僅僅更改廣告連結並不足以確保成功。我們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和市場趨勢的洞察,更好地了解讀者需求,才有機會運用我們的行銷資源達到效益最大化。

那究竟應該怎麼做?回答之前,我覺得先從思考這個問題開始:

「讀者,究竟為什麼要跳脫紙本內容那樣獨立抽離的閱讀時空,進入數位平台呢?讀者對於數位平台的期待是什麼?」



讀者對於數位平台的期待


① 隨時隨地都要能填滿生活的零碎時間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運用各種零碎時間是許多人的日常樣貌。

小單位的閱讀時間

首先,讀者期待能夠在各種等待、通勤的空檔時間中快速方便地閱讀。他們希望只需按一個鍵,就能開始閱讀,並無縫承接上一次的閱讀紀錄。而且輕、薄、短的文章內容,更適合在等待朋友的咖啡廳、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是等待會議開始,隨時都能夠閱讀。

多樣化的閱讀地點

讀者期待數位平台能夠配合他們所在的環境。無論是在辦公室、家裡還是大眾運輸工具上,都希望能夠在不同地點使用各種設備來閱讀。這就要求數位平台在網站、App 應用程式或電子閱讀器等多平台上提供閱讀支援,以便讀者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方式。

各種情境

最後,閱讀體驗能搭配當下的情境對讀者來說也非常重要。他們期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字體大小,閱讀環境的光源度來切換深色或淺色背景模式,或有目錄快捷鍵讓讀者方便使用搜索功能,來尋找特定的內容。這樣的閱讀體驗可以讓讀者更加舒適地享受閱讀的過程,並更有效地尋找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② 節省搜尋時間,還是…能不能連搜尋都不需要?

老實說,你是不是只想動動手指頭滑一滑,有時候連打字都嫌懶?

讀者期待在網路世界能節省搜尋時間,或甚至不用搜尋。在傳統的書店中,讀者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書架前尋找感興趣的書籍,當然這對紙本讀者來說,也算是種休閒趣味。然而,在數位平台上,讀者期望能夠透過搜尋和篩選功能,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內容。希望能夠簡單以關鍵字、作者、類別等方式來進行精確的搜尋,並在短時間內獲得結果。

更進一步,讀者期望數位平台能夠提供更個人化和聰明的推薦功能。在平台註冊、消費、閱讀後,能夠根據讀者的數位軌跡,自動推薦符合興趣和需求的內容。這種個人化的推薦功能可以幫助讀者更容易找到他們喜歡的書籍,同時也能夠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但未曾注意到的作品。


③ 期待更多元、豐富的感官體驗

以前的讀者,喜歡文字給予的大量留白想像,線上讀者期待的是立即、直接的明快回饋。

不同的平台特性,某程度也養成了讀者對該平台的期待。現代生活節奏快速,數位讀者希望能夠閱讀到快節奏地因應時事話題,也因此,將內容重新編排成重點式的資訊和觀點,以節省讀者的閱讀時間,並降低讀者的資訊焦慮感,會是數位內容受歡迎的關鍵要素。

此外,讀者希望數位平台能夠滿足多元的感官需求,不僅僅局限在圖文編輯,他們期待數位平台可納入聲音和影片內容,以提供更豐富的觀點和更立體多元的內容呈現。多重的感官體驗,也可使讀者更有機會參與其中,並開始對內容有黏著度。


以上分享了一些從讀者角度出發的觀點,下一篇會繼續談出版社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很樂意與你互動!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們一起打造更好的數位閱讀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編的沙龍
6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數位用戶經營、產品設計、數據分析等心法與新知,與創作者、出版社一起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逐步建立起會員經濟的數位新世界。
S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5
不管行銷演化到哪一個載體,傳統紙本、網路、影音平台,都一樣不脫離它的本質 - 打動人心的文案內容,這仍是有效行銷的關鍵。
Thumbnail
2023/10/25
不管行銷演化到哪一個載體,傳統紙本、網路、影音平台,都一樣不脫離它的本質 - 打動人心的文案內容,這仍是有效行銷的關鍵。
Thumbnail
2023/10/16
本篇介紹 PMF 的概念、挑戰,以及如何找到 PMF。適合閱讀對象:行銷、產品團隊成員與主管、數位轉型的中高階主管。 Key Takeaways: -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從 A 點到 B 點更快的交通工具」。 - 風險本質上並不是壞事,但重要的是,要能系統性地
Thumbnail
2023/10/16
本篇介紹 PMF 的概念、挑戰,以及如何找到 PMF。適合閱讀對象:行銷、產品團隊成員與主管、數位轉型的中高階主管。 Key Takeaways: -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馬」,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從 A 點到 B 點更快的交通工具」。 - 風險本質上並不是壞事,但重要的是,要能系統性地
Thumbnail
2023/10/11
你有使用訂閱制服務嗎?你知道目前大行其道的訂閱制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哪些元素嗎?這篇文章分享 2 個正向與負向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我們對訂閱服務的決策。 我們也分享在設計訂閱方案時,該留意的 3 個定價技巧,如果你有打算提供訂閱制服務的話,記得看到最後喔。
Thumbnail
2023/10/11
你有使用訂閱制服務嗎?你知道目前大行其道的訂閱制迎合了人類心理的哪些元素嗎?這篇文章分享 2 個正向與負向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我們對訂閱服務的決策。 我們也分享在設計訂閱方案時,該留意的 3 個定價技巧,如果你有打算提供訂閱制服務的話,記得看到最後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作者可以是讀者,讀者也可以成為作者──正因為有相互跳換的現象,讓網路社會誕生更多內容,大量滿足有閱讀需求的新世代讀者,內容市場才得以蓬勃發熱。 因此所有正在寫作的寫作者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未來太過悲觀。我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產出品質好的好文字。閱讀需求一直都在,只要有內容,閱讀就不會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出版社與媒體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轉型的媒體與出版社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出版社與媒體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推薦對象: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轉型的媒體與出版社中高階主管、數位策略與目標設定的幕僚單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除了點出企業可能對數位轉型的偏差期待外,也用三大面向來分享,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如何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除了點出企業可能對數位轉型的偏差期待外,也用三大面向來分享,在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後,如何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轉型的目標設定。
Thumbnail
從出版社與讀者兩個面向出發,分享一些出版社常有的想像,另一方面,則由讀者角度帶出讀者使用數位閱讀平台的動機與期待。
Thumbnail
從出版社與讀者兩個面向出發,分享一些出版社常有的想像,另一方面,則由讀者角度帶出讀者使用數位閱讀平台的動機與期待。
Thumbnail
越來越少人閱讀書藉,但並不代表人們不再喜愛文字,只是大家改變了閱讀的方法,更喜歡閱讀網絡文章。 閱讀網絡上的文章,也是一樣在讀文字,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否就一樣呢?是否將來就可以取代書本的地位呢?
Thumbnail
越來越少人閱讀書藉,但並不代表人們不再喜愛文字,只是大家改變了閱讀的方法,更喜歡閱讀網絡文章。 閱讀網絡上的文章,也是一樣在讀文字,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否就一樣呢?是否將來就可以取代書本的地位呢?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文創平台加入到網路世界,這讓我有一種感覺,這個社會對於"創作"這件事有越來越注重的趨勢,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結果,但今天暫時先不說這些,而是想聊聊文創平台崛起的背後將帶來的改變。 改變一: 去蕪存菁,只需吸收自己想吸收的 再聊為什麼我認為文創平台能取代電子書及紙本書之前,我想說我是一
Thumbnail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Thumbnail
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最近幾個星期裡剛好有四場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二場是對老師與家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