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位,多重領會

S編
發佈於KSS blog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章概要

raw-image


文章適合對象:

  • 正考慮數位轉型、剛開始數位轉型的出版社從業人員
  • 任何想多了解數位讀者的同伴



出版社對「數位轉型」的想像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出版社對「數位內容轉型」常有的想像(OS:這裡寫「想像」就是代表不是真實世界 XD )。

想像舉例一:『做數位轉型,就是想把原本紙本內容,搬到網路平台上給讀者讀就可以了吧?』

有些出版社認為,數位轉型只是將原本的紙本內容搬上網路平台供讀者閱讀,然而這只是轉型的一小部分,如果僅將紙本內容移植到網路平台上,這樣的動作無法充分發揮數位媒體的特色,也很難吸引網路讀者。

想像舉例二:『將內容放到網路平台後,我只要把原本的網路廣告調整成新的網址連結,讀者應該就會買單了吧…? 』

在數位轉型中,僅僅更改廣告連結並不足以確保成功。我們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和市場趨勢的洞察,更好地了解讀者需求,才有機會運用我們的行銷資源達到效益最大化。

那究竟應該怎麼做?回答之前,我覺得先從思考這個問題開始:

「讀者,究竟為什麼要跳脫紙本內容那樣獨立抽離的閱讀時空,進入數位平台呢?讀者對於數位平台的期待是什麼?」



讀者對於數位平台的期待


① 隨時隨地都要能填滿生活的零碎時間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運用各種零碎時間是許多人的日常樣貌。

小單位的閱讀時間

首先,讀者期待能夠在各種等待、通勤的空檔時間中快速方便地閱讀。他們希望只需按一個鍵,就能開始閱讀,並無縫承接上一次的閱讀紀錄。而且輕、薄、短的文章內容,更適合在等待朋友的咖啡廳、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是等待會議開始,隨時都能夠閱讀。

多樣化的閱讀地點

讀者期待數位平台能夠配合他們所在的環境。無論是在辦公室、家裡還是大眾運輸工具上,都希望能夠在不同地點使用各種設備來閱讀。這就要求數位平台在網站、App 應用程式或電子閱讀器等多平台上提供閱讀支援,以便讀者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來選擇最合適的閱讀方式。

各種情境

最後,閱讀體驗能搭配當下的情境對讀者來說也非常重要。他們期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字體大小,閱讀環境的光源度來切換深色或淺色背景模式,或有目錄快捷鍵讓讀者方便使用搜索功能,來尋找特定的內容。這樣的閱讀體驗可以讓讀者更加舒適地享受閱讀的過程,並更有效地尋找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② 節省搜尋時間,還是…能不能連搜尋都不需要?

老實說,你是不是只想動動手指頭滑一滑,有時候連打字都嫌懶?

讀者期待在網路世界能節省搜尋時間,或甚至不用搜尋。在傳統的書店中,讀者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書架前尋找感興趣的書籍,當然這對紙本讀者來說,也算是種休閒趣味。然而,在數位平台上,讀者期望能夠透過搜尋和篩選功能,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內容。希望能夠簡單以關鍵字、作者、類別等方式來進行精確的搜尋,並在短時間內獲得結果。

更進一步,讀者期望數位平台能夠提供更個人化和聰明的推薦功能。在平台註冊、消費、閱讀後,能夠根據讀者的數位軌跡,自動推薦符合興趣和需求的內容。這種個人化的推薦功能可以幫助讀者更容易找到他們喜歡的書籍,同時也能夠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但未曾注意到的作品。


③ 期待更多元、豐富的感官體驗

以前的讀者,喜歡文字給予的大量留白想像,線上讀者期待的是立即、直接的明快回饋。

不同的平台特性,某程度也養成了讀者對該平台的期待。現代生活節奏快速,數位讀者希望能夠閱讀到快節奏地因應時事話題,也因此,將內容重新編排成重點式的資訊和觀點,以節省讀者的閱讀時間,並降低讀者的資訊焦慮感,會是數位內容受歡迎的關鍵要素。

此外,讀者希望數位平台能夠滿足多元的感官需求,不僅僅局限在圖文編輯,他們期待數位平台可納入聲音和影片內容,以提供更豐富的觀點和更立體多元的內容呈現。多重的感官體驗,也可使讀者更有機會參與其中,並開始對內容有黏著度。


以上分享了一些從讀者角度出發的觀點,下一篇會繼續談出版社要如何運用數位的優勢,「逐漸」打造出用戶期待的數位平台。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很樂意與你互動!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們一起打造更好的數位閱讀體驗!

5會員
13內容數
分享數位用戶經營、產品設計、數據分析等心法與新知,與創作者、出版社一起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逐步建立起會員經濟的數位新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