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2024-04-28

 

  我想再重新推薦一次實體書。但不是從譬如「讀書可以把短影音時代中過快的節奏放慢下來」、「書籍可以提供對於單一主題更深入的討論與思考」這些過去或多或少提到過的角度。我想說的是一件說了跟沒說一樣的事,我想要提倡讀實體書的原因是:因為讀實體書的時候,你在讀實體書。

 

  是的,這是一句廢話。但它不見得什麼都沒說。這句話在這裡的意思是,我們去談論實體書的時候,不見得需要列舉一大堆實體書的優點。而可以是直接將「做這件事」本身當作它的理由。這並不是說「實體書就是讚」,而是,這是一種將我們從「只從螢幕(或更廣泛的電子設備)來接收資訊」的這個狀態解放出來的重要活動。

 

  這不是在說「我們只有這一種解脫方式」,也不是在說「看螢幕就絕對不好」。我們可以透過與他人進行面對面的社交活動來對世界有更多的認識,或者親身到戶外認識自然、認識大地、認識壯闊的人造建物、認識文明的果肉。而螢幕與電子設備也確實讓我們能夠更方便與更快速地抵達那些過去時代的人無法到達的地方、取得過去時代的人難以想像的便捷通訊。

 

  但問題是,我們需要去重新地認知與思想「介面可能性」,並且,紮實地將之把握在手中。

 

 

  如果我們去設想,電子設備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或者更具代表性的時間點是:個人電腦普及的時候--那個時代的人驚訝且喜悅地發現到,自己的知識與資訊取得被從書本中解放出來了。電腦彷彿是一部能讓你放在家中的小型圖書館,那些知識就這樣輕易地被儲存且可以隨時調閱。

 

  然後是網際網路、筆記型電腦、PDA、電子閱讀器、智慧型手機……。我們可以將整個資料庫、整座圖書館帶在身上,我們再也不必像過去的學者那樣,為了查某一本書中的某個細節到有些瑣碎但絕無僅有的知識,花上幾週坐船橫渡大洋,在幾座城市裡最有歷史的大圖書館之間來回奔波。

 

  那些時候,人類對科技,無論是網路還是電子設備都是充滿樂觀期待的。我們變的更自由對吧,因為文字與世界不再只能承載於書本,它們原來還能呈現在螢幕。

 

 

  但今天,無聲無息地,我們幾乎總是只盯著螢幕。無論是獲取知識、新聞資訊、娛樂或是人際互動,我們都透過螢幕以及其背後的一整套電子設備來解決。我們「知道」知識也在書本裡面,但幾乎不去讀它。於是這一知道變得愈來愈抽象,就像只是鄉野傳說。圖書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體)學習資源中心」。

 

  在這樣的時間點裡面,我們得到了一種重新看見書本的機會。在這裡,書本不再只是書本,那裡是一些薄的、白色或米色的頁片疊合裝訂起來的一個物。它有重量、會根據場合的不同光線有不同的可視表現,它可能會被折到、會皺、它甚至可以缺頁、裝幀失誤;有不一樣的手感、刻意呈現粗糙或懷舊……,總之,它是一個物。

 

  當然,螢幕也是一個物,之所以那些字符與圖像能夠被顯現出來,同樣仰賴於那些材料的物理性質,甚至那之中的工程是更深刻地關聯到某些出色且有意識的「人類思想與意圖」。但它透過光學效果來實現一種「中立性」,它總是假裝自己不存在,從那些物質性的意象中逃遁出去。

 

  書本也曾經把自己當作某種中介物,但它如今無法再這樣假裝。(畢竟,若不是有意識地購書或借書,你怎麼會把這樣的一簇紙張捧在手心呢?)我們甚至注意到,即便是在書本的時代,它也從來沒有螢幕偽裝得那麼徹底。

 

 

  人類一直都知道泥板、蘆葦草紙、羊皮卷軸。我們將現代書本視為這類事物的延續,一些「更棒的紙」。印刷術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它讓書本看起來前所未有地中立,畢竟那些字不再可能「力透紙背」,它們終究失去了過去每一本手抄本之間無論如何擺脫不掉的獨特個性。它們「現代」了起來。

 

  然而計算機與顯示器的組合又截然不同,螢幕同時是活字印刷版與最後的成品。作家與編輯在電腦上工作,然後將這些作品出版。這些作品被電子化,於是我們在螢幕前讀到它。書本存在,但完全被我們錯過。尤其我們在這上面閱讀,又在這上面打字,用的還是一樣的字體。

 

  「出版」這一巨大的鴻溝被我們瞬間忘卻,作者又又又又一次死亡,因為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跟他地位一樣。不論著作權法,我們就把那些文字複製到word中,刪改幾個字,按下存檔。它就被更新成你要的樣子了,甚至你可能沒那麼想要,譬如打錯字沒注意到,或者你喝醉了、亂寫一通。但電子設備不會跟你計較這些,總之你按下存檔了。甚至你根本不必按,雲端儲存中,全自動。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書本,讀它個幾十分鐘,或者僅僅是幾分鐘也好。去暫時地擺脫這種時代處境。去重新地意識到我們並不是僅有這種在電子設備與網際網路之中被吞噬的可能性,去和實體的世界、去和過去數百年的人類經驗交叉,去驚訝地發現自己能夠把紙張翻來翻去,將這些人的語言把玩在手中,並且從裡面得到屬於自己的新東西。然後理解到「我在讀實體書的時候,我在讀實體書」,如此而已。而這是我想要提倡讀實體書的原因。





延伸閱讀:

〈書籍文獻之外:個性化卻無法穩固的新時代知識〉

〈簡化與快速的時代:偏見的傳承與高效率娛樂〉

〈科技的解放本性與人的自我馴化〉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文明.中介.理解〉

〈鏡像神經:我們所見的玻璃世界〉


avatar-img
86會員
75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康斯坦丁.康斯坦提烏斯談論的是一種笑鬧劇(farce),一種以觸發真實情緒為訴求的庶民劇種。在這樣的劇搬演的過程中,這一場次與那一場次的觀眾可能會在截然不同的地方笑出聲或感到悲傷,那一方面與優秀表演者對狀態的把控和近乎瘋狂的臨場表演能力有關;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劇的重複同時也處理著那些機遇與偶然。
  畢業的那一年,其中一個要升碩二的學弟非常用心,想要辦一個「新生啟航說明會」,除了平時的茶敘之外,還希望邀請畢業生分享一些學習和論文寫作的心得。雖然細節肯定不會準確,但我還算清楚地記得我當時談的兩個主軸:「不知道怎麼寫就放著」跟「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從「徵用」的思維到需求匹配:讓人的自願行動發揮更多價值〉
  前陣子在Threads上學到一個很生動的新詞,叫做「知識的裸奔」。它非常傳神且令人會心一笑地,把握住了那些特別喜歡在網路上發表未經思考和查證言論的行為。這些人不僅大方地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無知,更展現了自己對於自己無知的沾沾自喜。這種行為除了很難看之外,其實也滿妨礙風化的。
  也就是說,這個題目最主要要考的東西其實遠遠不是兩個三位數相加那麼簡單。它要測驗的核心其實是「學生是否有辦法把應用題轉譯為算式,並計算出正確答案」。當我們帶著這份思考去重新看那道題目時,我們會發現這個我們成年人沒有看懂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學生寫出計算過程,更核心的是在確認「解題過程」。
  康斯坦丁.康斯坦提烏斯談論的是一種笑鬧劇(farce),一種以觸發真實情緒為訴求的庶民劇種。在這樣的劇搬演的過程中,這一場次與那一場次的觀眾可能會在截然不同的地方笑出聲或感到悲傷,那一方面與優秀表演者對狀態的把控和近乎瘋狂的臨場表演能力有關;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劇的重複同時也處理著那些機遇與偶然。
  畢業的那一年,其中一個要升碩二的學弟非常用心,想要辦一個「新生啟航說明會」,除了平時的茶敘之外,還希望邀請畢業生分享一些學習和論文寫作的心得。雖然細節肯定不會準確,但我還算清楚地記得我當時談的兩個主軸:「不知道怎麼寫就放著」跟「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從「徵用」的思維到需求匹配:讓人的自願行動發揮更多價值〉
  前陣子在Threads上學到一個很生動的新詞,叫做「知識的裸奔」。它非常傳神且令人會心一笑地,把握住了那些特別喜歡在網路上發表未經思考和查證言論的行為。這些人不僅大方地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無知,更展現了自己對於自己無知的沾沾自喜。這種行為除了很難看之外,其實也滿妨礙風化的。
  也就是說,這個題目最主要要考的東西其實遠遠不是兩個三位數相加那麼簡單。它要測驗的核心其實是「學生是否有辦法把應用題轉譯為算式,並計算出正確答案」。當我們帶著這份思考去重新看那道題目時,我們會發現這個我們成年人沒有看懂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學生寫出計算過程,更核心的是在確認「解題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在猶豫要不要使用電子書,這篇文章會分享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優缺點。電子書的優點是隨時都可閱讀、不佔空間、購買後不用等待等。紙本書的優點是可以賣二手書、有書本擁有權、可以在書店試閱整本書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在猶豫要不要使用電子書,這篇文章會分享電子書與紙本書的優缺點。電子書的優點是隨時都可閱讀、不佔空間、購買後不用等待等。紙本書的優點是可以賣二手書、有書本擁有權、可以在書店試閱整本書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電子閱讀器的選擇心得,包括了閱讀器購買動機和款式選擇,以及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比較。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很喜歡看書的人,但在擁有了電腦、手機之後,閱讀的時間也下降許多,卻在這幾年又開始重拾書本。在網路世代,能夠獲取資訊、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多,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紙本文字呢? 書本最大的魅力,在於毫無魅力。by《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