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曾經我也以為很多事只是小事,但當我有小孩要教養時,我才發現這是大事。

劉備留給劉禪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我以前真的不懂這句話,但當我看到了北科大的白飯事件、在之前南部的爆玉米花事件、我身邊當場聽到的大賣場事件、十多年前花蓮的慈濟大學咖哩店老闆無奈結束店面的故事等。

所有的故事都是看起來很小的事,北科大不就是一群孩子要吃飯,去了沒得吃飽,上網去把人家的店刷到一星評論這件事。然而我只想說,沒吃飽就下次不要去那家改去吃到飽不就好了?不然以後不要去那一家就行了,需要因為沒吃到飽就給人惡評嗎?那不閒著無聊嗎?而老闆如果煮不出來,其實就直接拒絕就好了,幹嘛要接這訂單,讓員工過時加班,弄不好還要給加班費,何必呢?而那些孩子說白飯不就是該給人家吃到飽的,其實有的店並沒有,有的白飯只有一碗,第二碗開始一碗10元,所以我不知道那家店是怎麼算的。

我印象最深是十幾年前,我在花蓮遇到一個我常去吃飯的老闆,他因為受不了學生每次都把店裡的免費紅茶裝光光帶回家喝而收店。我想一定有人說,那不就是免費的為什麼不能裝光?是呀!老闆是希望給所有來的客人一人有一杯涼的喝 ,可是卻有人濫用了這份善心,為自己的貪便宜而尋了個正當的理由,到最後後面的客人沒得喝向老闆抱怨,而貪便宜的卻天天來貪這便宜,讓老闆不堪其擾後關店。

我曾經和女兒談這故事,而今我們這社會又出現這樣類似的故事,事情其實都很小,但其實累積多了,很多事情會造成一個社會的大反轉,正如同一些任由孩子在人家店內亂摸店主的物品而不問店主的家長多了,以後很多店主會不願意將美好的事物分享,而這樣對未來的其他想去參觀的人就少了一些機會。現在已經有某些店家已經開始不願意招待有小孩的客人,為什麼?不就是某些不懂得要求小孩尊重別人的家長所造成的。自己的小孩到人家店裡,不守規矩東衝西跑,造成店員的困擾,並且用壞別人店內的東西,試想角色互換時,這些孩子的家長又能接受別人弄傷自己孩子嗎?如果不能為什麼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實到人家店作客,身為客人是否懂得為客之道?又或者把客人是天皇老子的想法放在心裡,自以為自己有錢就可以在人家的店裡為所欲為,顧客至上這概念,坦白說真的應該是這樣的嗎?所有的惡,一旦累積夠了,是會讓整個社會產生反彈的,而這產生的反彈,會是我們所要的嗎?

曾經我和女兒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對老闆提供的食物不懂得愛惜,那很多人就不願意出來做生意,那沒有人出來做生意,當你沒空做飯想在外面想吃一頓好吃的麵或飯,就沒有怎麼容易,這樣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很多人都喜歡貪些小便宜,殊不知所謂的小惡累積久了,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善心及溫柔,一切就會不一樣,當每一樣東西別人都明標價碼和你談錢,當店家不再給予方便,不再互相體諒彼此的不容易,這樣的社會真的會是我們大人想要給孩子的嗎?

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懂得,別為了一點小事情,貪一些小便宜,毀了整個社會累積的善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樹的沙龍
6會員
50內容數
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9
當我家大孩子滿17歲、小小孩滿13歲時,我看著她們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時,我想我可以說,老娘教的還不錯! 她們從小到大似乎沒有因為賴床被媽媽吼過,因為媽媽不喜歡小孩太晚睡又太早起,所以自學,但她們自學一樣要早起去上課,而現在媽媽都是敲敲門道:「小姐們起床了,幾點幾分了。」然後兩位小姑娘就自己起床、
2024/09/09
當我家大孩子滿17歲、小小孩滿13歲時,我看著她們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時,我想我可以說,老娘教的還不錯! 她們從小到大似乎沒有因為賴床被媽媽吼過,因為媽媽不喜歡小孩太晚睡又太早起,所以自學,但她們自學一樣要早起去上課,而現在媽媽都是敲敲門道:「小姐們起床了,幾點幾分了。」然後兩位小姑娘就自己起床、
2023/12/13
身為自學生家長,長期擔任女兒們的老師,看到近日的新聞,我真的看不出來一篇文言文到底關於一個人的品格有何關係? 從國中到高中我在學校都擔任國文小老師,還記得要聽同學背誦文言文,當時每次上課文言文上課時大家都是一邊抄著老師黑板上的解釋,另一邊又要背誦。我還記得高中同學就有點受不了。大學後還記得上過前後
2023/12/13
身為自學生家長,長期擔任女兒們的老師,看到近日的新聞,我真的看不出來一篇文言文到底關於一個人的品格有何關係? 從國中到高中我在學校都擔任國文小老師,還記得要聽同學背誦文言文,當時每次上課文言文上課時大家都是一邊抄著老師黑板上的解釋,另一邊又要背誦。我還記得高中同學就有點受不了。大學後還記得上過前後
2023/08/23
最近在youtube 有一個事件,一個中國的youtube在他母親生病時,來台灣治療並運用該事件獲取善款,有人捐助那人上萬的資金,有人幫助那人不少忙,但在那位中國youtube帶著父親去日本旅遊時,不少幫助那位youtube的人出來爆料,而讓許多觀看者和捐助者傻眼,也因此不少人發現被騙,這個這件
2023/08/23
最近在youtube 有一個事件,一個中國的youtube在他母親生病時,來台灣治療並運用該事件獲取善款,有人捐助那人上萬的資金,有人幫助那人不少忙,但在那位中國youtube帶著父親去日本旅遊時,不少幫助那位youtube的人出來爆料,而讓許多觀看者和捐助者傻眼,也因此不少人發現被騙,這個這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寬容的界線 發生一些事,我就在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後來查到出處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內容為僕人被冤枉偷竊,經過調查後還予清白,仲裁者平兒跟大家說「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方是興旺之家。」。然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並不是一味的「息事寧人」就好,抑是經過一番調
Thumbnail
寬容的界線 發生一些事,我就在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後來查到出處是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內容為僕人被冤枉偷竊,經過調查後還予清白,仲裁者平兒跟大家說「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方是興旺之家。」。然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並不是一味的「息事寧人」就好,抑是經過一番調
Thumbnail
最近某學校的學生聚會選了一家熱炒店,因為白飯吃完了沒補,兩邊不愉快,居然鬧成重大新聞,連學校都參戰,還真的是台灣太和平。 不過有些東西還滿有趣的,主要原因在於資訊的不完整,因此要說誰對誰錯其實相當程度受限於接受到的資訊內容,老實說最好保留一點,不用說得太武斷。 不過有些比較確定的資訊倒是可以談談
Thumbnail
最近某學校的學生聚會選了一家熱炒店,因為白飯吃完了沒補,兩邊不愉快,居然鬧成重大新聞,連學校都參戰,還真的是台灣太和平。 不過有些東西還滿有趣的,主要原因在於資訊的不完整,因此要說誰對誰錯其實相當程度受限於接受到的資訊內容,老實說最好保留一點,不用說得太武斷。 不過有些比較確定的資訊倒是可以談談
Thumbnail
聽說這次的白飯之亂 是執政黨為了掩蓋抗議大遊行 而利用媒體炒作起來的 你覺得呢? 熱炒店老闆和學生的糾紛 就在於一鍋飯煮與不煮延伸出來的 我也想對這件事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一 學生把網路當成攻擊人不用負責任的武器 一個不爽 先起哄大家刷一整排一星負評 再來被學校壓來心不甘情不願的道歉 隔天在利用自
Thumbnail
聽說這次的白飯之亂 是執政黨為了掩蓋抗議大遊行 而利用媒體炒作起來的 你覺得呢? 熱炒店老闆和學生的糾紛 就在於一鍋飯煮與不煮延伸出來的 我也想對這件事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一 學生把網路當成攻擊人不用負責任的武器 一個不爽 先起哄大家刷一整排一星負評 再來被學校壓來心不甘情不願的道歉 隔天在利用自
Thumbnail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都嘛全都要。」 這句話,害人(我)不淺,只因我少了最重要的一步。 我很羨慕一種人,一種只做一件事就能做得很好的人。 基隆廟口吳記蟹肉羹,什麼都沒有,賣的就蟹肉羹跟油飯, 客人點菜方便,三羹兩飯,甚至直接說三組(三羹三飯), 老闆上菜也神速,湯匙一撈,飯匙一舀,三十秒就能上菜
Thumbnail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都嘛全都要。」 這句話,害人(我)不淺,只因我少了最重要的一步。 我很羨慕一種人,一種只做一件事就能做得很好的人。 基隆廟口吳記蟹肉羹,什麼都沒有,賣的就蟹肉羹跟油飯, 客人點菜方便,三羹兩飯,甚至直接說三組(三羹三飯), 老闆上菜也神速,湯匙一撈,飯匙一舀,三十秒就能上菜
Thumbnail
最近台灣熱門的「白飯議題」總算告一段落,各方意見在話題熱燒的當下可說是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在不同的社群平台像是臉書、PTT、Dcard等展示出不同世代之間的觀念差異,更隨著後續更多延續話題,幾乎演變成世代間的對立,這種情況其實讓人看了有些遺憾。 不過,這件原本單純的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消費糾紛」,在
Thumbnail
最近台灣熱門的「白飯議題」總算告一段落,各方意見在話題熱燒的當下可說是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在不同的社群平台像是臉書、PTT、Dcard等展示出不同世代之間的觀念差異,更隨著後續更多延續話題,幾乎演變成世代間的對立,這種情況其實讓人看了有些遺憾。 不過,這件原本單純的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消費糾紛」,在
Thumbnail
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
Thumbnail
前陣子開始,社群媒體就充斥著與「白飯之亂」相關的影片和文章。 我也觀察到:會在FB上的白飯之亂相關影片和文章底下的留言的世代,多數認為「替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辛勞⋯⋯」是很正常的思考路徑;但是,在街訪影片裡面、訪問到一些年輕人的片段裡,可以聽到「學生只是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而已」的論點。 說實在
Thumbnail
最近的「白飯之亂」,我試著用教育的角度來理解。 教了那麼多年的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感恩惜福」這件事,很多學生畢業了,最終會回來探望老師的總是那個幾個,成績大部份都不突出,有些因為行為常規還被我電得很慘,他們最終出了社會開始了解到老師的苦口婆心。 女兒讀大學前很喜歡挑剔,常常會嫌那家餐廳吃什麼不
Thumbnail
最近的「白飯之亂」,我試著用教育的角度來理解。 教了那麼多年的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感恩惜福」這件事,很多學生畢業了,最終會回來探望老師的總是那個幾個,成績大部份都不突出,有些因為行為常規還被我電得很慘,他們最終出了社會開始了解到老師的苦口婆心。 女兒讀大學前很喜歡挑剔,常常會嫌那家餐廳吃什麼不
Thumbnail
這幾天真的被白飯之亂的新聞洗版許久,也引起我的好奇,到底是什麼可以爭論不休?我想就個人淺見,分享我的觀點。
Thumbnail
這幾天真的被白飯之亂的新聞洗版許久,也引起我的好奇,到底是什麼可以爭論不休?我想就個人淺見,分享我的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