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的瑪莎曾經在訪談中提到希望看這本書的人不只是五月天的歌迷,也希望喜歡音樂的人可以閱讀。而我正是他口中的「音樂愛好者」,也是與瑪莎一樣從小就學習音樂,並且在學生時期受到國內外許多音樂薰陶的孩子,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童年的共同記憶,也忍不住懷念起那個省吃儉用存錢買專輯並大量汲取音樂資訊的自己,雖說我所理解的世界並不單純從音樂而來,但確實在升學的壓力氛圍中帶給我強大的支持力量。
這本書寫的是音樂如何影響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又用音樂影響了許多的人,音樂不僅是生活的調劑品,歌者與創作者也向世人展示他的人生態度,有時候我們喜歡上某個人的音樂,除了音樂好聽之外,也是欣賞或認同這個人努力生活的態度。
瑪莎在書中也提到許多人質疑過五月天不像是地下樂團,打從一出道就打破眾人對樂團的刻板印象,瑪莎說一直當地下樂團,不是他們的初衷,沒有必要去跟人家強調,我們可以多搖滾,或是多麼創新,或是還要再玩一些什麼與眾不同的音樂類型。
相信所有的創作人都一樣,創作是為了表達也渴望被理解,但瑪莎奉勸想要走音樂創作這條路的人,一定要在乎別人聽不聽得懂,如果堅持做別人聽不懂的東西,就別自怨自艾,否則不要做也罷。我很認同這個想法,也適用於其他創作領域,確實有許多創作者的作品令人摸不著頭緒,但如果創作者本身自得其樂,那有何不可?若是希望能獲得認同與掌聲,那就不可能不考慮別人的觀感。
不能夠只有自己覺得好感動。當別人真的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可是你卻說:「你不懂,是因為你笨。」我覺得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事情。
看到瑪莎的這一段話,非常有既視感,這也是部分帶有負能量的創作者的心聲,他們總認為自己的作品很好,一直不被賞識的原因是他人的素質不夠,所以無法領會他的創作價值,甚至貶抑其他受到歡迎的作品。
雖然我不是五月天的歌迷,但確實這五個人的感情令人非常羨慕,也時常看見他們在演唱會中與歌迷的互動,非常幽默有趣,在書中也詳述了他們從高中時期一起玩社團到如今的點點滴滴,真的都是憑藉著一股對音樂的熱忱,並且誰也不計較誰比較出風頭,連酬勞一直都是平均六等分。(第六份是公基金)
我覺得這本書的讀者群不該限縮於五月天的歌迷,對音樂創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專業的分享,尤其書中提及的「樂手思維」與「製作人思維」的不同也很有參考價值。
瑪莎說:「身為一位藝人,我應該要讓觀眾感到開心、釋放壓力。我不一定要討好你,但至少不該擺出一副讓你討厭的跩樣。」
我認為這一段話是獻給所有創作者的,當你想要表達心中的想法,但卻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時,再怎麼好的作品都很難被更多人所接受,還是要放下無謂的自負,並且展現真誠的溝通誠意。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一個真理:無論再怎麼有實力及才華,創造與人的連結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