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學習,在有愛的配套中長大】文/魔女園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持續不斷的學習,在有愛的配套中長大】文/魔女園長

「深愛著」,這是早會歌。
孩子在早會時間唱著早會歌,
也在班級與廣場時間拿著吉他,或烏克麗麗與孩子一起唱歌,
只是把MP3變成樂器。
這樣的狀態,很多時候,望著看著,是一種享受與欣喜。
老師願意學,也把所學與孩子互動,這是一種「極軟體」的環境。
有著概念,觀點,與投入和體驗。

 


在藝術美感中的感受與歌唱,學習是一種進行式。
學習裡頭假如內在動機多一些,
那麼呈現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想要與渴望。
它不是那種「去喜歡音樂」或「去喜歡創作」的催促或單方面的想要。

學習者就能真的能「去喜歡音樂」或「去喜歡創作」
的那種自以為是,或簡單的成為那樣。
想要這樣的畫面,不管是老師或孩子,
在環境中就必須「先成為」那樣的主客體。而不是單純的放進去期待。
因此老師們的學習就能自主,自立,和自性。

學習音樂,在工作中有其樂趣。
這個樂趣就是跟孩子分享,還有….分享給自己。
當學習成為一種渴望,那麼裡面就有著熱情與動機。

這些孩子,我說的孩子其實就是老師們,與實習老師們。
他們都是從零開始,在一段時間之後,
也進入了一種一邊享受樂趣,一邊體驗挑戰的階段。
而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
當動機被自我所掌握,那就不會是外誘(像是糖果或餅乾之類的)或是(你可以這樣,我就給你這些….)。
而是從內往外展現在外面的樂在其中,而不是水深火熱那一種。
但學習當然需要練習,而練習有好多種型態。
1. 練習可以是一種,煞有其事的認真與投入
2. 練習可以是一種「參與」與「陪伴」
3. 練習可以是一種「把玩」。
4. 練習可以是一種「欣賞」與「感受」。
每一種型態,都會帶來不太一樣效果。
通常在第2、3、4、點,學習效果會比較慢,但壽命會稍微長一點。在比較長一點的狀態下,會如何繼續發展與永保安康,也關係到這之中模式的運作。能夠繼續下去那是很值得開心的一種狀態。但仍取決與父母的概念與行動。

如果想要在第1種達到某種程度的狀態,或者誤以為「練習」只有第一種。那麼得要很小心,要有所準備,就像這一次親職講座所提到的「勇敢學習的巨大力量」所提到的要建立「模式」。
這模式簡單的來說就是「策略、方法、學習、有心」,(如果要談得更細,就得還原到演講現場,或等我之後的影片整理)裡面會講得清楚一點。)_。
當你沒準備好建立「某種模式」,那麼很容易在執行的過程中,搞壞親子關係、無法讓興趣「永保安康」、還很可能「就此了斷」。

這些老師的學習就如同孩子的學習,我只教,不管他們練不練習。
但總會有某種機制促使他們與自己合作,
而讓自己與自己的推使、自我目標的設立下,
讓自己有機會創造學習的良性循環,形成一股成就感,來自我驅動,
比較不會就此了斷。
而這樣的概念就像蒲公英家的藝術人文的學習,我們安排、給予,但若要「練習」就要清楚你給的配套是哪一種,假如是第一種,那麼讓興趣胎死腹中的可能性可就大了。曾經有家長說,學了不就要練,要買琴,沒練習怎麼學得會?我總是回答「沒有要他們學會,學習的路很長,呵護嚮往保持飢餓感的牽制,在這階段是一種策略」。
於是,就買琴租琴了,而學習的熱度產生多麼難得,要消失多麼地輕易。
因此,要呵護著動機,配套要出來。想要學習者繼續保持的熱度,就要給出「模式」,一切都沒準備好,當遇到挑戰,累了,難了,就容易跨越不過去。

當然,我說的不是全然這樣。有一些孩子不一樣,我也碰過有一些孩子很特別。不只有天賦,還興趣滿滿,不用催促,用第一種「練習」,逐步攀升不斷創造新高點。這時也別高興,以為是父母會教或老師會教,我只能說孩子有他的天賦,父母與老師其實很幸運,有一個這樣的孩子被你所教。老師教他就像身處天堂。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

就像我的這些孩子們,學得快,學得慢,在覺知中「知道」並能設定自己的步調。
在校園中,與孩子共處,與孩子共學,也與孩子共享,學習的頻率彼此知曉。他們一定會知道未來會如何,除了給予之外,也要創造一種「想要」的動機。所以學習容易成為氣候,才能就這樣一路走下去,讓音樂成為陪伴,或一路發展,真正永保安康了。

「深愛著」是歌手魏如昀的歌,一路唱著,當學習者感受與學習把一首歌演奏完成的成就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我們希望在校園與教室中,充滿著歌聲互動著,享受著,
面對嚮往與渴望,呵護著並且「深愛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2025/04/25
校慶之後的校園多了好多種遊具提供孩子探索, 每次的廣時間孩子們總是發揮創意發展更多遊戲。 這一天三位孩子舉著牌子開心的笑著,於是老師靠過去詢問。 男孩們說:「我們是導遊,要去日本旅行!」 老師:「你們
Thumbnail
2025/04/25
校慶之後的校園多了好多種遊具提供孩子探索, 每次的廣時間孩子們總是發揮創意發展更多遊戲。 這一天三位孩子舉著牌子開心的笑著,於是老師靠過去詢問。 男孩們說:「我們是導遊,要去日本旅行!」 老師:「你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