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的 4 種象限分類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學創作被分為實驗、寫實、抒情、與象徵四種象限,各具獨特的創作特質。讓我們從文學類型,一窺可能的寫作樣貌與他們的創作重點!

實驗象限:前衛寫作、反傳統創作、創新文體

寫實象限:現實描繪、寫照社會、傳統文學

抒情象限:感情表達、內心世界、情感描繪

象徵象限:象徵主義、深度隱喻、藝術性文學

現代人的閱讀範疇廣泛,即使不親自前往實體書店或圖書館,也能透過網路或電子閱讀器來接觸多種類型的文學作品。

雖然說每個人在創作中追求的一切不盡相同,但即便是找到「對的方式」,也要懂得「駕馭」文學。

而究竟怎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創作風格,對創作的遐想又是如何呢?或許也能依靠文學類型來一探究竟。

聰明的你,可以透過文學創作的四種象限分類法,分析自己的創作特質以及你欣賞的他對文學的展現方式,找出你和讀者相處起來最舒服的方式,別再讓文學的美感匆匆離你而去囉!

可以參考過往的作品風格與寫作傾向!

實驗象限:前衛寫作、反傳統創作、創新文體

一般而言,實驗象限的創作會比較創新、獨特、異想天開,思維獨特且容易受到新事物啟發。

你對事物將較為敏感,思考力或創新力強,對於生活總有很多新想法,容易發展新觀點或獨特風格。

在文學創作的世界裡,你們會渴望遇到理解你的讀者。你們習慣靠著感覺理解世界,「創新」始終是創作中優先的考量。你們希望在寫作裡,也能遇見欣賞你的讀者。

對實驗象限的創作者而言,要讓讀者接受你的新觀念與新風格不太容易。你們會先慢慢地讓人認識自己的作品,透過更多的了解和接受來積累持久的讀者基礎,讓文學創作長久下去。

抒情象限:自然主義、實驗文學、感性寫作

通常,抒情象限的文學作品以表達情感為主,讀者經常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個人情感。這些作品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情感色彩,就像一幅充滿濃厚色彩的畫。

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總是以自身的情感體驗為創作的源泉,將自己的情感透過文字傳達給讀者。這種寫作方式常常被認為是非常直接且情感豐富的。

對於抒情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他們的作品經常充滿了強烈的情感色彩,使得讀者能夠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

在這種創作方式中,情感始終是作品的主要成分。讀者通常會從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體驗,並對作者的情感經歷有深刻的理解。

象徵象限:象徵主義、抽象派、意象派

象徵象限的文學作品,個性通常比較抽象,也很喜歡尋求新的象徵意義,並且樂於與讀者分享。

這些作品的中心常有創新的象徵意義,好奇心也不低,喜歡探索象徵的深度,並以獨特的方式揭示其深層的含義,因此容易發展出深度的思考和創新的表達方式。

此外,他們的作品也往往具有高度的象徵性,能夠引導讀者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在這種創作方式中,作者將一種普通的物品或事件轉化為一種象徵,引導讀者探索更深層次的含義。

對象徵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深度的思考。他們的作品經常充滿了深層的象徵意義,使得讀者能夠從中探索出更深的思考。

這種創作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其深度的象徵性,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深度的思考。

寫實象限:現實主義、社會主義、歷史寫實

通常,寫實象限的文學作品偏向實際,並以客觀、精確的描述為主。這些作品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甚至思想觀念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面貌。

在寫實象限的創作中,作者將生活中的一切以最真實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且往往將深刻的社會議題融入其中,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同時也能對社會現象有深入的理解。

對於寫實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他們的作品總是深深地扎根於現實生活中,並且不時將現實生活中的議題、問題引入其中,使得讀者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這種創作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其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

avatar-img
2會員
11內容數
剩一隻手,但超會寫的大俠詩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俠詩集 的其他內容
如同醫學的道路深邃而充滿挑戰, 詩人的階級,亦有其曲折而長遠的等級。 從一顆種子,到鮮花盛開,詩人的路線需要時間細水長流。 首先,他是「詩的學子」, 如同醫學系的學生一般, 閱讀經典,了解歷史,塑造靈魂的地基, 準備入門詩的書寫,宛如準備第一階段的醫師執照考試。 然後,他成為「詩的學徒」, 像見
我寫的詩究竟是新詩還是現代詩?翻閱了一下歷史,發現胡適在《新青年》有發表一篇〈談新詩〉的文章,他在其中提到: 「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
(1)、(2),對我來說很棒,畫面逐次演進,在我腦中形成清晰的場景。 我很喜歡這種「再現」的功能。 (3),想處理複雜的事,但又難以用詩輕易處理,因此我並不認同。 綜觀此詩,鬼作為旁觀者的效果,很好。
初讀,下了評語,不是詩。 但因為詩很長,讀到後半段開始被感染。此處,是詩。 佳句是:我恨一個人/就會記得/他的樣子 從這裡開始,是詩。 關鍵是:當初杉樹葉就是這樣緩緩地走/在空氣中拖出一條/黑色的樹枝/最終被砍落下來/形成盡頭 以此做為讀此詩的回答。
場景的轉變:火→水→火 線索: 母親著火→母親是無水的鬼 ___的捉迷藏→填入底線的名字極有可能是蝸牛 熊皮裡是透著星光的血;眼睛裡流著水→兩者是類似的象徵 熊是自己。
「請由另一端開啟」 邏輯明確,是個狠角色。
如同醫學的道路深邃而充滿挑戰, 詩人的階級,亦有其曲折而長遠的等級。 從一顆種子,到鮮花盛開,詩人的路線需要時間細水長流。 首先,他是「詩的學子」, 如同醫學系的學生一般, 閱讀經典,了解歷史,塑造靈魂的地基, 準備入門詩的書寫,宛如準備第一階段的醫師執照考試。 然後,他成為「詩的學徒」, 像見
我寫的詩究竟是新詩還是現代詩?翻閱了一下歷史,發現胡適在《新青年》有發表一篇〈談新詩〉的文章,他在其中提到: 「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
(1)、(2),對我來說很棒,畫面逐次演進,在我腦中形成清晰的場景。 我很喜歡這種「再現」的功能。 (3),想處理複雜的事,但又難以用詩輕易處理,因此我並不認同。 綜觀此詩,鬼作為旁觀者的效果,很好。
初讀,下了評語,不是詩。 但因為詩很長,讀到後半段開始被感染。此處,是詩。 佳句是:我恨一個人/就會記得/他的樣子 從這裡開始,是詩。 關鍵是:當初杉樹葉就是這樣緩緩地走/在空氣中拖出一條/黑色的樹枝/最終被砍落下來/形成盡頭 以此做為讀此詩的回答。
場景的轉變:火→水→火 線索: 母親著火→母親是無水的鬼 ___的捉迷藏→填入底線的名字極有可能是蝸牛 熊皮裡是透著星光的血;眼睛裡流著水→兩者是類似的象徵 熊是自己。
「請由另一端開啟」 邏輯明確,是個狠角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現代社會各種現象都有,練習寫個語錄,隱喻諷刺現代社會或寫正面能量文,不同的人看到相同一句話可能有上百種不同解讀。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表現主義的涵義 表現主義是是指藝術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則很少見。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 表現主義的簡史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現代社會各種現象都有,練習寫個語錄,隱喻諷刺現代社會或寫正面能量文,不同的人看到相同一句話可能有上百種不同解讀。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依序為文學小說、大眾小說、輕小說。   其實輕小說也是大眾文學的一種,但我額外拿出來說。而大眾文學就是所謂的「通俗文學」。通常出版社會將作品分為「純文學」及「通俗文學」。   這邊說的是小說的「定位」,定位就是有目標族群、核心價值、獨特性,與故事的題材分類不同。
表現主義的涵義 表現主義是是指藝術中強調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導致對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乃至怪誕處理的一種思潮。用以發泄內心的苦悶,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則很少見。認為主觀是唯一真實。 表現主義的簡史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期繪畫領域中特別流行於北歐諸國的藝術潮流,是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人人都是作者,都可以自由對外發表意見。這使得很多人覺得:「寫作」並不困難啊,然而,在文字寫作方面「自覺有成就感」的人,畢竟不多。偶爾見到文友在各寫作平台牛刀小試,卻很快就消退熱情,為什麼不再堅持下去?這使我想到,寫作人其實具備的「精神特質」,可能與一般人所瞭解的並不相同。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