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的 4 種象限分類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學創作被分為實驗、寫實、抒情、與象徵四種象限,各具獨特的創作特質。讓我們從文學類型,一窺可能的寫作樣貌與他們的創作重點!

實驗象限:前衛寫作、反傳統創作、創新文體

寫實象限:現實描繪、寫照社會、傳統文學

抒情象限:感情表達、內心世界、情感描繪

象徵象限:象徵主義、深度隱喻、藝術性文學

現代人的閱讀範疇廣泛,即使不親自前往實體書店或圖書館,也能透過網路或電子閱讀器來接觸多種類型的文學作品。

雖然說每個人在創作中追求的一切不盡相同,但即便是找到「對的方式」,也要懂得「駕馭」文學。

而究竟怎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創作風格,對創作的遐想又是如何呢?或許也能依靠文學類型來一探究竟。

聰明的你,可以透過文學創作的四種象限分類法,分析自己的創作特質以及你欣賞的他對文學的展現方式,找出你和讀者相處起來最舒服的方式,別再讓文學的美感匆匆離你而去囉!

可以參考過往的作品風格與寫作傾向!

實驗象限:前衛寫作、反傳統創作、創新文體

一般而言,實驗象限的創作會比較創新、獨特、異想天開,思維獨特且容易受到新事物啟發。

你對事物將較為敏感,思考力或創新力強,對於生活總有很多新想法,容易發展新觀點或獨特風格。

在文學創作的世界裡,你們會渴望遇到理解你的讀者。你們習慣靠著感覺理解世界,「創新」始終是創作中優先的考量。你們希望在寫作裡,也能遇見欣賞你的讀者。

對實驗象限的創作者而言,要讓讀者接受你的新觀念與新風格不太容易。你們會先慢慢地讓人認識自己的作品,透過更多的了解和接受來積累持久的讀者基礎,讓文學創作長久下去。

抒情象限:自然主義、實驗文學、感性寫作

通常,抒情象限的文學作品以表達情感為主,讀者經常在這些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個人情感。這些作品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情感色彩,就像一幅充滿濃厚色彩的畫。

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總是以自身的情感體驗為創作的源泉,將自己的情感透過文字傳達給讀者。這種寫作方式常常被認為是非常直接且情感豐富的。

對於抒情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他們的作品經常充滿了強烈的情感色彩,使得讀者能夠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

在這種創作方式中,情感始終是作品的主要成分。讀者通常會從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體驗,並對作者的情感經歷有深刻的理解。

象徵象限:象徵主義、抽象派、意象派

象徵象限的文學作品,個性通常比較抽象,也很喜歡尋求新的象徵意義,並且樂於與讀者分享。

這些作品的中心常有創新的象徵意義,好奇心也不低,喜歡探索象徵的深度,並以獨特的方式揭示其深層的含義,因此容易發展出深度的思考和創新的表達方式。

此外,他們的作品也往往具有高度的象徵性,能夠引導讀者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在這種創作方式中,作者將一種普通的物品或事件轉化為一種象徵,引導讀者探索更深層次的含義。

對象徵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深度的思考。他們的作品經常充滿了深層的象徵意義,使得讀者能夠從中探索出更深的思考。

這種創作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其深度的象徵性,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夠引導他們進行深度的思考。

寫實象限:現實主義、社會主義、歷史寫實

通常,寫實象限的文學作品偏向實際,並以客觀、精確的描述為主。這些作品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甚至思想觀念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面貌。

在寫實象限的創作中,作者將生活中的一切以最真實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且往往將深刻的社會議題融入其中,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真實,同時也能對社會現象有深入的理解。

對於寫實象限的作者來說,創作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他們的作品總是深深地扎根於現實生活中,並且不時將現實生活中的議題、問題引入其中,使得讀者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這種創作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其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

2會員
11內容數
剩一隻手,但超會寫的大俠詩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俠詩集 的其他內容
記利樂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詩人的等級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米蘭昆德拉的召喚:追尋創作自由在都市偶然發現許多新開小店,充滿著好奇心四處探索,對都市生活的便利和刺激感到留戀,回到山居,發現自然變化,為了專注寫作,斷捨離,重獲輕鬆和敏銳的感知,並提高了工作效率,享受創作和心靈的自由,改變的契機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和紀錄片,對速度、時間和小說深入思考,決定退休,專注文學藝術的創作。
Thumbnail
avatar
心靜 Hsinching
2023-07-12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3-04-09
教你用Trello,輕鬆養成不缺靈感的寫作素材收集術(3):文學創作者篇文學的創作不忘的是累積、累積,再累積。但只知道累積,而不懂得整理,要怎麼創作出好作品呢?   無論是小說創作、新詩創作還是其他文創類型的創作,最怕的就是缺乏題材。在靈感不可能天天敲門的情況下,到底要怎麼繼續進行下去?難道還是只能依靠閱讀、閱讀、再閱讀,然後等頭頂上「登愣」的跳出小燈泡嗎?不不不,你可
Thumbnail
avatar
墨子卿
2021-09-25
林燕玲博士《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序      序 言       過去二十年間,唐代學界對於中晚唐詩的研究熱度雖逐年增加,但對於詩名不顯的下層文人,仍然比較缺乏關注。所以當我取得林燕玲博士新著:《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原稿,見到洋洋灑灑二十八萬言,研究的對象正是晚唐時期的下層文人集團,眼睛為之一
Thumbnail
avatar
李建崑.Paulos
2021-07-23
淺談現代詩創作中的象徵系統|第21屆臺北文學獎現代詩決審會議「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avatar
木凱 Mukai
2021-06-05
(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創作天才背後的絕世叛逆與成長苦「無論是在詩歌,或者是其它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 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 寺山修司
Thumbnail
avatar
輕煙飄過
2020-09-02
「我永遠相信個體才是真的。」——〈文學與影像創作對社會的意義(與隱藏的企圖)〉講座心得想躲起來、與想被發現的兩種渴望,是同時誕生的。書寫與創作是一種方式,讓個體得以暴露自己的不同,個體就不會在群體裡消失。 文學不僅有能力,讓被斷裂、被拋棄、被不認肯的個體,重新與群體有上聯繫;文學還有能力,透過文字的表達,保留個體對其生命經驗最真實、最獨特的詮釋。
Thumbnail
avatar
Dana
2018-08-06
從創作角度看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學(三)<p>我在這幾年有幸擔任兒童及少年故事創作比賽的評審,在過程中,發現那些孩子十分具創作力,文字功力亦不弱,但那種創作力,就總在某種既定框架下展現出來,好像被韓劇或英雄電影所影響而衍生出來的,因而讀到的,大部分都是別人作品的變奏,而原創度極高的作品變得鳳毛麟角。</p>
Thumbnail
avatar
鄭子遴
2018-02-02
從創作角度看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學(二)<p>林良老師對童話下的定義是「可圈可點的胡道八道,合情合理的荒誕無稽」,不僅在於童話,我覺得大凡兒童文學創作,都或多或少都需要具備這種特質。</p>
Thumbnail
avatar
鄭子遴
2018-01-24
從創作角度看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學(一)<p>從創作的角度,好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成為陪伴兒童成長的讀物,甚至令一個小孩珍而重之,是因為那些作品都能夠把兒童帶進一個他們能夠理解,以及令他們產生共鳴的世界,甚至讓他們成為主角的世界。</p>
Thumbnail
avatar
鄭子遴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