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告別後的五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和阿公其實不親,聽到消息的時候正在台中,第一時間並未感到悲傷,心裡想的是不知道我爸有沒有怎樣。阿公離我很遠很遠,在心裡幾乎算是沒有位置的,所以無論生或死對我的影響力其實都不大,但畢竟是直系親屬,還有攸關上一輩旁系,於是這場告別我也得參與其中。

       可能因為過了一些時日才回去,守靈堂的日子意外地並不沉重,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小姑姑會開壇吧。阿公明明是基督教的,但小姑姑都會拿兩個十塊錢跟阿公問事情,一正一反是聖筊,兩個頭是笑筊,兩個字是反對。問阿公要帶什麼東西走、出殯那天要不要讓孫子上去唱一首歌送他、是不是希望我們堅強不要太悲傷地送他走……等,也問人間的三餐誰要準備,還有問阿公要買哪一間彩券:日月光那一間。總之後來子輩還真的集資去買彩券,在集資後,小姑姑又再問阿公要不要拿一萬塊去拼,阿公說好,於是阿嬤隔天拿出一萬塊給小姑姑……不過若是遇上教會來訪,就得收壇,阿嬤雖然也參與開壇,但也堅持只能用銅板,不可以用紅色的筊。

頭七那天陪阿公打麻將

頭七那天陪阿公打麻將

       頭七當天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那天守夜陪阿公打麻將、配鹹酥雞,再更之前還開團練唱。阿北一句「要先唱歌還是吃鹹酥雞」甚是荒謬,確定真的是頭七嗎?沒蘇咁那過年勒。但這便是還活著的人面對死亡的一種方式,想像有另一個世界他還存在、還能一同打麻將歡樂、還能對話……小姑姑向伯母打賭,出殯那天她沒哭的話伯母就要給她四千八,種種看起來笑鬧的舉動,其實是活著的人最後的堅強。

       我們早就知道死亡,我們都知道人終有一死。面對他人的死亡時,其實也在預見自己的死亡。我們一邊為死別感傷,也一邊為生命的凋零徬徨。

       守靈堂是一段苦中作樂的日子,樂的背景是那些隱去的傷感,於是才顯得這些樂格外顯眼。悲傷其實隱隱作祟且如影隨形,例如當我一踏入杭州五街就看見冰櫃,又例如當我將冰櫃玻璃的水霧擦乾,看到阿公的面容時。七月七日禮拜五下午,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佈置成靈堂的杭州五街,小姑姑說我們孫輩要上台唱一首歌給阿公,三首挑一首唱:周杰倫的《阿爸》、巫啟賢的《叫阮的名》、伍佰的《心愛的,再會啦》。

離開吉他社的再演出是親人的告別式

離開吉他社的再演出是親人的告別式

       為了喪葬那天不要過度悲傷,最後選了《心愛的,再會啦》,我們一致認為這首比較堅毅而不悲情,若是挑另外兩首大概會太難過。而我則是從沒想過,離開嘉女吉他社後,再拿起吉他公開演奏是在阿公的葬禮上。出殯前兩天我們在靈堂練習《心愛的,再會啦》,阿嬤坐在我對面聽我們練習。

「我袂寂寞/有你在我的心肝」

       第一段副歌的時候她哭了。儘管我們都想著不要太悲傷,但死去的人就在身邊,我們怎麼可能不去意識到死亡,離別籠罩著每一個人,我也沾染上了感傷的氣息。

       出殯前一天晚上,姐姐追問阿北有沒有看爸爸哭過,阿北一直避而不答,只說有,但除了「有」之外其他任何線索都不透露。姐姐說,他看爸爸一點事情都沒有的樣子,覺得他很不正常,他看起來愈沒事愈正常,心裡就愈壓抑。由於姐姐的窮追猛打,阿北突然開始表達他的意見,他說爸爸其實心裡很痛苦,因為他是四個兄弟姐妹裡面,剛好幫阿公準備最後一餐的那位。後來我們三個人在靈堂外的轉角偷偷落淚,我們也許參雜著各自的不同情緒,但我們同樣都為生離死別感到落寞。

raw-image

       阿公五月底確診新冠住院,幾個人分別輪流去照顧阿公,六月下旬某天晚上突然急轉直下,插管後就沒再醒來了。爸爸說阿公自己也沒想到,前一天才說隔天無論如何就要出院,週末要去北港看眼睛,排好行程準備要吃什麼,再下禮拜要去台中看醫生。阿公自己沒想到,所有人也沒想到,插管那天中午是阿北送飯,阿公才在說「竹筍好像出來了」,阿北回來跟爸爸說,於是爸爸就去買了竹筍,晚上給阿公帶過去。誰都沒有想到,這會是完好的最後一面。爸爸是見到阿公最後好好吃完飯的人,也是幫他準備最後一餐的人。後來的加護病房每天都可以排兩個人進去探視,爸爸每天都會在病房外,但只進去過一次。喪葬期間每一次為阿公唱祈禱歌時他都迴避得遠遠的,無論是在靈堂的時候、火化前,或是靈位封塔前,他總是站在最角落的地方,最遠最不起眼的位置,或是甚至不在場,好像要把自己藏起來,或其實是不想直面這場離別。

       爸爸說,他聽到阿公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要去尿尿」。我不記得阿公對我說的最後一句是什麼了,只記得最後完好的見面是在清明節。倒是媽媽記得阿公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問她有沒有買生的南瓜子,因為是私底下問的,所以媽媽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阿公想自己烤來吃,好像先問過姑姑了但被拒絕,說買外面烤好的就好,所以又跑去問我媽,誰知我媽又跟姑姑講,於是鬧得大家都知道了。也許是閒來無事而生出的愜意,才會興起自己烤南瓜子的興致,但彼時的誰能懂得阿公心裡的寂寞與盼籌,想有個忙活的事,卻委託不到期待的實現。

raw-image

       清明連假爸爸從車站帶我回家的路上,他提醒我今年父親節一定要回來,老人家們見一次面少一次了,我說哦好,後來安排假期也特別記得這件事。後來再見面是端午節那天,我第一次進到加護病房,第一次知道原來插管便是如此,第一次遇上放棄急救同意書。其實進加護病房我並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姑姑在一旁一直鼓勵阿公,一直一直信心喊話,但卻是邊講邊哭。我跟阿公說今天是端午節,在按摩他的身體時發現自己是第一次牽他的手,離開前我跟阿公說掰掰,姑姑則跟我說不可以說掰掰,於是我說阿公明天再來看你。

       加護病房經歷的一切讓我第一次認識到死亡,也是我在這期間唯一一次落淚。後來的每一次想哭我都忍住,只要想哭的每一次都忍住,就不會一直哭哭啼啼了。

       今年過不到有阿公的父親節,明年清明則開始不同以往的例行公事,不再只過包春捲、吃春捲的清明,而是也開始了掃墓環節的清明,我一直安然無恙的生命走到了需要參與死亡的時程了。之後的清明不再只是杭州五街,還有十字亭要去,我大概會繼續想起竹筍、煙囪和火化、阿公的笑顏和火化後的白骨,還有我用筷子替阿公撿骨入甕搬新家。入塔的時候下了西北雨,大姑姑說阿公在打掃他的新家,也是,阿公那麼整齊愛乾淨還有潔癖,不過可能也想多留我們一下吧。

raw-image

       回家的時候天空出現了彩虹,還有那幾乎像是基督教天堂的和諧祥雲。忙完這一切後所有人又復歸日常,頓失依傍的阿嬤肯定衝擊最大,她的日常不再是日常了,得開始新的日常。離世的人化為灰燼和相片,只住在還記得他的人的心裡,我也許是偶爾想起,如同今日看見這部影片,令我感覺太太疏離,距離喪葬結束不過五日,我已如往常繼續生活,常態般地度過了生死。

       記憶究竟會是什麼,這些曾經歷過的種種最後只能以意義留載於人間。我用文字記述我的經驗,可惜的是未能親耳聽阿公親口自述他的人生。故人略歷用B5半面簡述完阿公的一生,我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認識阿公,未能書寫一份屬於他的口述歷史,若是我大二時願意多花心思去了解阿公,我會不會對阿公產生更深的連結感,於此我也能發現和留下更多的經驗。

       和阿公之間的我耳與他口不再可能了,我只能追尋還可能的口耳之間,盡力地記下那些意義,屬於某些人、某些事,或可能是身而為人共通的那些記憶。

avatar-img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毫無頭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獵人的追蹤】:耐力、理性與目的   「人類本就如此」他如是說道,「跑得久所發揮的耐力、理性修正是人類勝過獅豹的理由。」   他的這番自圓其說使我想起芎瓦西人會進行的「耐力狩獵」(persistence hunts)。   藉由沙地上的足跡,獵人推測出動物的種類、體型、可能的去向,並判斷是否值得獵捕
【序】   七月一日,正值身為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圖書館工讀暫停一個月,投了一份實習沒有回音,校內迎新活動的籌備讓我感覺時間被剝奪。好久沒有經歷「憤怒」的感受,對於周遭生厭不耐煩,我再次懷疑自己要如何投入社會,如何能走到我嚮往的舒心平靜。   回顧大學三年,焦慮、憂鬱、迷茫連番侵襲著我,情緒排山倒海
無數渴望交織成同一片夢,萬千姿態的人們在同一片夢裡遊走,都將如同蓋茲比那般驕傲地滅亡,在神話與悲劇之間,活成屬於人的肥沃與枯朽,於是有所渴望的生靈承受著苦楚與徒勞,也將開出最壯麗和淒美的詩篇。
市集媒合創作者、聚集消費者,並開創出新的空間與社群。在其中的人們履行自己心中相信的價值,讓市集承載著不同的符號意義。
因此《東邪西毒》的武林是在於人心,心是人與他者、與自我的對峙之地,是成人之道,亦是習武成俠的必經之途,愛恨情仇、生離死別的血與淚是鬥與爭奪的痕跡。
有一天我會想要孩子,但不是用一切來交換   女性生養一個孩子,何以賠上前途與整個人生?   Anne在大學主修文學,她聰穎有天賦,但當發現自己懷孕時,完成學業、成為教師變成遙遙之夢。六零年代的法國禁止墮胎,由國家制定的律法禁錮人之行為,箝制思想與話語,於是在墮胎被視為罪惡的年代,女性身體難以自
【獵人的追蹤】:耐力、理性與目的   「人類本就如此」他如是說道,「跑得久所發揮的耐力、理性修正是人類勝過獅豹的理由。」   他的這番自圓其說使我想起芎瓦西人會進行的「耐力狩獵」(persistence hunts)。   藉由沙地上的足跡,獵人推測出動物的種類、體型、可能的去向,並判斷是否值得獵捕
【序】   七月一日,正值身為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圖書館工讀暫停一個月,投了一份實習沒有回音,校內迎新活動的籌備讓我感覺時間被剝奪。好久沒有經歷「憤怒」的感受,對於周遭生厭不耐煩,我再次懷疑自己要如何投入社會,如何能走到我嚮往的舒心平靜。   回顧大學三年,焦慮、憂鬱、迷茫連番侵襲著我,情緒排山倒海
無數渴望交織成同一片夢,萬千姿態的人們在同一片夢裡遊走,都將如同蓋茲比那般驕傲地滅亡,在神話與悲劇之間,活成屬於人的肥沃與枯朽,於是有所渴望的生靈承受著苦楚與徒勞,也將開出最壯麗和淒美的詩篇。
市集媒合創作者、聚集消費者,並開創出新的空間與社群。在其中的人們履行自己心中相信的價值,讓市集承載著不同的符號意義。
因此《東邪西毒》的武林是在於人心,心是人與他者、與自我的對峙之地,是成人之道,亦是習武成俠的必經之途,愛恨情仇、生離死別的血與淚是鬥與爭奪的痕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阿嬤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那代表什麼。 靈堂前跪下聽師傅誦經,已經記不清唸了什麼,我只覺得不能亂動,動了會吵到阿嬤。 師父後來跟我爸媽說,我這孩子都沒亂動,特別乖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驚訝的說:「啊!我現在怎麼這麼老了!」 這是妳清醒的那5分鐘,也是我們一家人把握的5分鐘,因為這是妳清醒的瞬間,這時候能溫暖的對話,能讓妳安心,能讓妳感到幸福。 妳會笑得很甜,能與我們順暢的對話。 僅僅5分鐘,我們都想讓妳知道愛。 彷彿妳的靈魂回歸,靈魂是自由的一片雲,分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阿嬤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那代表什麼。 靈堂前跪下聽師傅誦經,已經記不清唸了什麼,我只覺得不能亂動,動了會吵到阿嬤。 師父後來跟我爸媽說,我這孩子都沒亂動,特別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