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在哪一個階段都在尋求認同感。
依照心理學家埃里克·艾里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發展理論來看,人類在生命週期中面臨一系列的心理和社會發展任務。這些任務在不同的階段出現,並對個體的身份認同、人際關係、自尊和情緒發展產生影響。
從嬰幼兒在信任與不信任間的判斷一直到青少年的身份與角色探索,甚至一直到了成年我們都還在各個職場或社會上找尋自我認同的目標或環境。
如此的生命週期發展,對我們做父母的來說,去信任孩子,就是給孩子成長發展中最大的禮物了。
但我們心中一定會說,我很相信我的孩子。我怎麼會不相信他。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情境,來看看我們有沒有信任自己的孩子。
今天跟同事有一場聚會,大家都會帶小孩參加,而我們也帶自己的孩子一起去。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大人聊天聊的很開心,我們的孩子在餐桌上,說不想吃桌上的菜。
我們很自然的轉過去問他,那你想吃什麼?我可以幫你點。
這時孩子說想要吃披薩,但現在在一家中式餐廳,哪有披薩,於事我們又跟孩子解釋這裡沒有披薩。
而孩子堅持要吃披薩,於是跟孩子的對話就越來越激動。
在過程中,我們不自覺的講了一句話:「跟你說了多少次,這裡沒有披薩,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啊!再吵回去你就知道了。」
我們信任孩子了嗎?
又或是應該說,我們暸解孩子嗎?
難道瞭解跟信任不一樣嗎?
從上面的情境中,孩子真的是想吃披薩嗎?
還是他是有別的述求,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問問孩子,他怎麼了?或是猜猜他的想法。
大人講的話內容太無聊、在這裡不知道要幹嘛、很無聊、又或是想要我們陪他聊天陪他玩。
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說這些。
這樣的情況可以套用在我們跟孩子的各種衝突之間,例如:孩子一直玩手機、看電視、孩子打人、孩子一直吵鬧等等的情形。
我們第一反應是相信孩子發生這些狀況是有理由的,還是先入為主的去責備他們的行為呢?
信任來自於你願意去瞭解他行為背後的動機。
瞭解來自於你對於孩子的關懷與愛
我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在否定中長大的,跟精確的說是在行為控制的教養文化下長大的。
在這樣的教養文化上,我自己在情感的表達上出現了缺漏,無法第一時間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為何,到底是因為羞愧而憤怒還是因為無能為力而生氣呢?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信任是父母親可以給予的第一份禮物,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愛是不需要理由的,我們愛孩子,去瞭解孩子,再信任孩子。
如果你相信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像是一張白紙,那麼看待孩子就不該用我們的既定印象去描繪他。
耐下心,暫時放下社會的觀感,專心看看自己的孩子,你會發現,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是一種探索、好奇和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