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說的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以,誰是怪物?


我想這是許多人觀影前後都會出現的疑問。亂砸東西的湊、縱火的依里、不可理喻的媽媽、體罰兒子的爸爸、管教不當的老師、機械式回應的校長,以要角來說,大家確實在部份視角裡都當過怪物,但其實,怪物的人選還有更多,幫忙頂替罪名的校長老公、霸凌依里的班上同學。包括前去採訪老師的記者,讓老師身敗名裂差點跳樓,這樣的人,何嘗不能被稱為怪物。就連坐在湊旁邊的女同學,在遞出抹布時,似乎也成了怪物的候選人。


是人?是怪物?


而隨著電影進展,其他的視角出現,似乎有意讓角色被賦予人性,以此來洗刷身為怪物的嫌疑。

湊有著對媽媽和依里的內心掙扎、依里的溫柔和總是選擇原諒、媽媽對兒子的愛、爸爸的寂寞、老師的認真、校長的無可奈何。當角色變得立體,我們似乎很難再將他們打入怪物的範疇,但人跟怪物的身分,是衝突的嗎?


其實,大家都是怪物。


就如同猜怪物的遊戲一樣,在電影裡,大家輪流扮演著怪物,映照在現實生活,我們在某種時刻的某種視角,也可能成為某人眼中的怪物。因為怪物的認定並不像猜怪物遊戲裡的其他動物有明確的外在特徵,被認定為是怪物的行為也因人而異。因此,我們似乎很難從被認定是怪物的框架中逃脫。如果我們將討論停在這裡,即我們活在一個互相指認對方是怪物的社會,似乎枉費了將這齣悲劇以唯美方式收場的基調。那這部電影想傳達給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問題下手。


如何消滅怪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想想怪物到底從何而來。以觀眾的視角來看,我們在電影前期只接收到單一視角的資訊時可以很輕易的將角色當作怪物對待。而以角色來說,互相的不了解成為了他們變成怪物的契機。父母跟兒子、校長與老師之間,不論關係親近與否,在事件發生時總是聽信一方的說詞,並依照自身經驗進行詮釋。總歸一句就是「互相不理解」,並且「放棄去理解」。不理解他人不僅讓別人變成了怪物,也給予了別人將自己變成怪物的契機。到此,消滅怪物的方法便清晰可見,只要去「理解」就好,重點並不在理解後的結果,而在於「試圖去理解」的行動和過程,唯有如此,我們才有辦法跳脫怪物的範疇,回到人的世界生活。正如到了電影尾聲,觀眾們發現比起怪物,角色們更像是人。媽媽與老師透過依里的作文也理解了孩子們行為背後的含義,也促成了結尾時兩個孩子的對話,

「我們轉世了沒有。」

「我想沒有,我們還是原來的樣子。」

因為變的不是他們,而是原本不理解他們的社會,出現了兩個理解他們的人,讓他們得以從風暴中轉生,到一個風和日麗的新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年輕的老兵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生活的混亂來自於那些從無人可明說的心底話和寂寞。
Thumbnail
生活的混亂來自於那些從無人可明說的心底話和寂寞。
Thumbnail
日前進電影院邊嗑爆米花邊完食了《怪物》這部佳評如潮的電影,我必須說我全程腦中只有一個字「蛤?!」。這個蛤不是For到底在演什麼,而是我覺得整部片一直再發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的聲音,這編劇是鬼吧?能這樣轉了又轉轉了再轉的嗎?!
Thumbnail
日前進電影院邊嗑爆米花邊完食了《怪物》這部佳評如潮的電影,我必須說我全程腦中只有一個字「蛤?!」。這個蛤不是For到底在演什麼,而是我覺得整部片一直再發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的聲音,這編劇是鬼吧?能這樣轉了又轉轉了再轉的嗎?!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這部怪物,跟我所認識的是枝裕和不太一樣,沒有繼續講著無血緣關係的家庭故事,而是把焦點放在整個日本社會,那種自我封閉,不想理解彼此的壞風俗。人沒法輕鬆做自己,做自己就會被排斥,所以被迫隱藏自己,永不見天日。
Thumbnail
怪物,是長在人心裡的苗,以自以為是的教條對錯灌溉,集體霸凌不合社會標準的膺品。 怪物,亦是那巨大的體制,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不可撼動的傳統社會結構。 電影《怪物》對我擲來一記擦邊球。  《怪物》的確是一部好電影。好劇本以及新穎的說故事的方法,集合了成功方程式,
Thumbnail
怪物,是長在人心裡的苗,以自以為是的教條對錯灌溉,集體霸凌不合社會標準的膺品。 怪物,亦是那巨大的體制,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不可撼動的傳統社會結構。 電影《怪物》對我擲來一記擦邊球。  《怪物》的確是一部好電影。好劇本以及新穎的說故事的方法,集合了成功方程式,
Thumbnail
總結來說,我認為《怪物》實不應該以單純的同志片角度去理解,透過多重視角的呈現,它成功囊括了無數當代社會議題,如單親家庭、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男同志成長困境乃至於日本社會本身存在已久的文明病(偽善的禮貌、沙文主義、性別刻板印象、他人背後閒話等等),同時也在畫面與音樂的巧妙配合下,讓人毫無節制地墜入男孩
Thumbnail
總結來說,我認為《怪物》實不應該以單純的同志片角度去理解,透過多重視角的呈現,它成功囊括了無數當代社會議題,如單親家庭、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男同志成長困境乃至於日本社會本身存在已久的文明病(偽善的禮貌、沙文主義、性別刻板印象、他人背後閒話等等),同時也在畫面與音樂的巧妙配合下,讓人毫無節制地墜入男孩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及坂本龍一配樂之電影《怪物》,可謂是超級夢幻連動,為坂本龍一的最後作品。《怪物》於坎城影展首映,並且奪得第七十六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酷兒棕梠獎。本篇文章為《怪物》有雷影評,提出作者對怪物觀影後的分析及思索。
Thumbnail
《怪物》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及坂本龍一配樂之電影《怪物》,可謂是超級夢幻連動,為坂本龍一的最後作品。《怪物》於坎城影展首映,並且奪得第七十六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酷兒棕梠獎。本篇文章為《怪物》有雷影評,提出作者對怪物觀影後的分析及思索。
Thumbnail
當所有人都是怪物,誰是怪物還重要嗎?
Thumbnail
當所有人都是怪物,誰是怪物還重要嗎?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孤獨、覺得心裡的某部分不被世界理解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此刻正是如此。希望這部電影想說的訊息,也如實傳達到孤獨的人的心中,讓這場電影成為重生之旅,走出電影院之後,我們仍是原來的我們,但也不是同一個孤獨的我們。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孤獨、覺得心裡的某部分不被世界理解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此刻正是如此。希望這部電影想說的訊息,也如實傳達到孤獨的人的心中,讓這場電影成為重生之旅,走出電影院之後,我們仍是原來的我們,但也不是同一個孤獨的我們。
Thumbnail
誰才是怪物?誰都可能是怪物 電影分成家長、老師和學生三種視角,呈現出三種不同的霸凌事件樣貌。
Thumbnail
誰才是怪物?誰都可能是怪物 電影分成家長、老師和學生三種視角,呈現出三種不同的霸凌事件樣貌。
Thumbnail
為甚麼會有怪物,或者為甚麼會成為怪物,是源於不理解。我們渴望別人理解自己,但我們又何曾好好理解別人?
Thumbnail
為甚麼會有怪物,或者為甚麼會成為怪物,是源於不理解。我們渴望別人理解自己,但我們又何曾好好理解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