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華興國小,1960|基隆七堵|巷子內藏的小學|拔西猴與後旦旦|小學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54 華興國小 1960

.
去七堵火車站後面一條沿著鐵軌的不知名路上拍火車。

架起腳架後滑地圖才發現剛剛過來的地方右邊叉路上去有座學校,於是在拍完火車後返路一訪。

這地方叫「拔西猴」,一路順泰安路入山會到「後旦旦」,這邊對山友們應該很熟悉,因為經過泰安瀑布後就會到姜子寮山。上述「拔西猴」、「後旦旦」沒啥意思,純粹就是當時平埔族原住民語的地方音譯。

..

其實這泰安路就是沿著拔西猴溪谷開闢,學校所處的地方是溪流匯入基隆河最後的盆地區,所以道路狹窄,而學校也位於路邊一排房子之間的巷子最後面,相當不顯眼難找,甚至可以說是隱密了。
..

校地約1.4公頃,目前有11班170娃,基本上學區就是這泰安路一路上下村落學童就讀。
校門右高柱呈英文鏡像h形式,柱上金字校名加「基隆市」,未以全銜冠上七堵區。左矮柱接警衛室。
入門後校舍中庭,兩棟校舍略呈右傾V字,前寬後窄。而操場在右側後面整個校區是一L狀,且侷促在山邊,就是背山面民宅後面的情況。
華興國小,基隆七堵

華興國小,基隆七堵

...
七堵區目前有8小,華興還不算最少娃,另外的復興和瑪陵都是五十人和百人不到的濱危小學。

其實七堵之前還有其他小學分班,像是瑪陵的瑪東、瑪西分班都在民國50年成立,不過也都在2001年裁撤,過不了千禧年大關。
..

當天返程,也從五堵車站那邊奔北邊鹿寮溪上風櫃嘴,順便拜訪七堵校地最小、娃數最少的復興國小,這在下話交待了。


@ 基隆七堵,泰安路

avatar-img
112會員
702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053 菓葉國小 1962-2016(廢) . 走202縣道往湖西奎壁,欲訪摩西分海去。 路上經過隘門、龍門兩所國小,分別留影,但讓我印象深刻,也是停車駐足良久的是菓葉國小,不過她已經不再是了,105年已經廢校,經過幾年的荒廢後,縣府改變成了健康園區,細看門前的說明板,說穿了就是長照中心,目前
#052 麗山國小 1985 .. 某娃還小的時候很常到麗山小這邊,這附近內湖路一段411巷和437巷之間一整條都是美食,江山代有名店,一陣子又會冒出新的店家,所以幾乎是光臨不斷、驚喜不停。 通常是打早先去德明商專(改制前的德明大學)後面,沿著環山路一段136巷過去,爬後面的金面山。 我們一路
#151 雙湖國小 1952 . 快艇飛馳在南海上,海風迎面吹拂著,太陽正炙烈,心想:幸好弄到最早的船班,再晚點可不就烤乾了我? 船頭甲板上只有兩排座椅,都是給年輕人佔領了,稍早開船時一對情侶還想模仿螺絲和傑克在船艏開手迎風的註冊姿勢,給船長廣播著危險下來,那群大學生就此訕笑一段海路。 船其實
#050 明湖國小 1985 . 台北市內湖的國小挺好認的,多數以「湖」為詞尾。 13所公立國小中有文湖、西湖、內湖、碧湖、新湖、麗湖、大湖、明湖、南湖、東湖共有十所。 作為台北新展區,這些湖字群的國小規模都挺大的,除了文湖、西湖稍小20班左右外,其餘都大得很,其中東湖70班近2K娃更是咋舌。
#049 文澳國小 1997 . 馬公機場進市區204縣道,幾次的來回,總是發現有個交叉路口叫文學路,敏感的我直覺這邊應該有個學校,才會有這路名。 果然就發現這所馬公,喔,是全澎湖學生數最多的小學。沒有更多,只有最多,沒錯!2.3公頃的校地雖然不是面積最大的小學,但是27班650娃的規模卻是目前
#048 興仁國小 1948 .. 興仁國小,原石泉國校分班,1956年才獨立為校,最高規模有12班,1985年後一直維持6班,但全校的娃數才40出頭,相當的小。校地也不太大,1.1公頃左右。 校門波浪短牆,一矮柱,左牆上書校名,但非全銜。入校後操場,後置單排校舍,校舍立面宏偉,有宮殿風格,像是
#053 菓葉國小 1962-2016(廢) . 走202縣道往湖西奎壁,欲訪摩西分海去。 路上經過隘門、龍門兩所國小,分別留影,但讓我印象深刻,也是停車駐足良久的是菓葉國小,不過她已經不再是了,105年已經廢校,經過幾年的荒廢後,縣府改變成了健康園區,細看門前的說明板,說穿了就是長照中心,目前
#052 麗山國小 1985 .. 某娃還小的時候很常到麗山小這邊,這附近內湖路一段411巷和437巷之間一整條都是美食,江山代有名店,一陣子又會冒出新的店家,所以幾乎是光臨不斷、驚喜不停。 通常是打早先去德明商專(改制前的德明大學)後面,沿著環山路一段136巷過去,爬後面的金面山。 我們一路
#151 雙湖國小 1952 . 快艇飛馳在南海上,海風迎面吹拂著,太陽正炙烈,心想:幸好弄到最早的船班,再晚點可不就烤乾了我? 船頭甲板上只有兩排座椅,都是給年輕人佔領了,稍早開船時一對情侶還想模仿螺絲和傑克在船艏開手迎風的註冊姿勢,給船長廣播著危險下來,那群大學生就此訕笑一段海路。 船其實
#050 明湖國小 1985 . 台北市內湖的國小挺好認的,多數以「湖」為詞尾。 13所公立國小中有文湖、西湖、內湖、碧湖、新湖、麗湖、大湖、明湖、南湖、東湖共有十所。 作為台北新展區,這些湖字群的國小規模都挺大的,除了文湖、西湖稍小20班左右外,其餘都大得很,其中東湖70班近2K娃更是咋舌。
#049 文澳國小 1997 . 馬公機場進市區204縣道,幾次的來回,總是發現有個交叉路口叫文學路,敏感的我直覺這邊應該有個學校,才會有這路名。 果然就發現這所馬公,喔,是全澎湖學生數最多的小學。沒有更多,只有最多,沒錯!2.3公頃的校地雖然不是面積最大的小學,但是27班650娃的規模卻是目前
#048 興仁國小 1948 .. 興仁國小,原石泉國校分班,1956年才獨立為校,最高規模有12班,1985年後一直維持6班,但全校的娃數才40出頭,相當的小。校地也不太大,1.1公頃左右。 校門波浪短牆,一矮柱,左牆上書校名,但非全銜。入校後操場,後置單排校舍,校舍立面宏偉,有宮殿風格,像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新竹南寮漁港附近的槺榔驛,有一條古輕便車道,上面有載客觀光的小火車行駛,非常適合爸媽帶小小孩同遊。除此之外,這裡附近還有二戰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後興建保存至今的老眷村……等景點。輕鬆愜意的半日遊,迅速瀏覽百年來的槺榔演變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往思本高中的轎車是湯將臣載著唐德武与小湯,今天是高一生入住宿舍的日子。唐々有問阿猿要不要順便載他一塊,不過阿猿說他爸會載他去。「我念思本高中的時候還沒有這條快速道路——那時候只能搭公車或者走路到市區。離學校最近的大馬路是成功路,一些大人都說出了思本高中就踏上成功之路——」湯將邊開車邊說著。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自百果山風景區朝南投方向出發約1.3公里,可抵達員林"最高"學府明湖國小;除了每年級1班的大家庭教學外,與1951年捐地廟宇開林寺共存,以及不遠處高鐵穿梭而過的畫面和聲響,都是這所偏遠小校習以為常的特色。
Thumbnail
這是在校門口的附近畫的,這個學校感覺很舒服,主要是沒有大門,讓人覺得很親近。鄉下小學就是這樣子,像市區的小學有比較明確的圍欄圍住,確保學生安全。這邊就沒有那麼講究,很輕鬆親近的樣子。 宜蘭縣五結鄉孝威國民小學,位於宜蘭縣五結鄉,是一所小規模的公立小學,學校創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學校佔
Thumbnail
泰安路(或稱泰安產業道路)位於基隆市七堵區泰安里,其起點為泰安地下道,終點則是姜子寮登山步道入口,全線沿基隆河的支流拔西猴溪左岸興建。「黃吉公廟」位於該路中段,廟身背山朝水,廟旁翠綠一片,甚是清幽。 如同許多無祀祠廟,黃吉公廟採用了「三面壁」形式。廟前有一座除去左右爐耳的三足大爐,這種除去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新竹南寮漁港附近的槺榔驛,有一條古輕便車道,上面有載客觀光的小火車行駛,非常適合爸媽帶小小孩同遊。除此之外,這裡附近還有二戰遺留下來的碉堡、戰後興建保存至今的老眷村……等景點。輕鬆愜意的半日遊,迅速瀏覽百年來的槺榔演變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往思本高中的轎車是湯將臣載著唐德武与小湯,今天是高一生入住宿舍的日子。唐々有問阿猿要不要順便載他一塊,不過阿猿說他爸會載他去。「我念思本高中的時候還沒有這條快速道路——那時候只能搭公車或者走路到市區。離學校最近的大馬路是成功路,一些大人都說出了思本高中就踏上成功之路——」湯將邊開車邊說著。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自百果山風景區朝南投方向出發約1.3公里,可抵達員林"最高"學府明湖國小;除了每年級1班的大家庭教學外,與1951年捐地廟宇開林寺共存,以及不遠處高鐵穿梭而過的畫面和聲響,都是這所偏遠小校習以為常的特色。
Thumbnail
這是在校門口的附近畫的,這個學校感覺很舒服,主要是沒有大門,讓人覺得很親近。鄉下小學就是這樣子,像市區的小學有比較明確的圍欄圍住,確保學生安全。這邊就沒有那麼講究,很輕鬆親近的樣子。 宜蘭縣五結鄉孝威國民小學,位於宜蘭縣五結鄉,是一所小規模的公立小學,學校創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學校佔
Thumbnail
泰安路(或稱泰安產業道路)位於基隆市七堵區泰安里,其起點為泰安地下道,終點則是姜子寮登山步道入口,全線沿基隆河的支流拔西猴溪左岸興建。「黃吉公廟」位於該路中段,廟身背山朝水,廟旁翠綠一片,甚是清幽。 如同許多無祀祠廟,黃吉公廟採用了「三面壁」形式。廟前有一座除去左右爐耳的三足大爐,這種除去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