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理解與被理解的,頻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為情緒抒發,並參雜負能量,不喜勿入。請轉往最新一期的耳立之樂聽歌,感謝。

整個七月到寫文的此刻不斷襲來的情緒波浪,打得我信心失落。雖然我也不知道寫這篇有沒有用,可是如果沒有先寫下這篇,先嘗試理解自己的狀態,我明白自己只會沉溺其中,然後持續陷入一種既可怕又悲慘的情緒漩渦裡,走不出來。

理解

2023 下半年才剛過完一個月,收尾上半年家中與生活讓人措手不及的亂事之後,原以為能回到平時寫作的常軌繼續運行,但這一切都只是我以為而已。

六月中旬,在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信誓旦旦的說下半年要接續音樂採訪之路,卻一出手就掉入坑洞。

犯的都是很愚蠢的錯誤,妳知道嗎?」心裡有個聲音這麼說話。

有句話說,事不過三。從耳立之樂首刊到下半年寄出的兩個訪綱,都有資訊理解、誤寫的失誤。

平心而論,雖然開始做歌手採訪才一年,但是文章已經寫了快四年,對於資訊或文字的掌握,理當要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所以,我實在無法為自己找理由說:「妳還是個新手。」要別人包容自己因為不夠細心而犯下的錯誤。

今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三次,也許還有我未發現的。最近一次,是七月某個夜晚在入睡前猛然想起,有個寄出的訪綱,歌曲拍 MV 的年份我是不是寫錯了?半夜再爬起來打開 Google 文件確認,對,我寫錯了。更羞愧的是,歌手本人也看過了。

從這一次的錯誤,讓我下半年計畫邀訪的歌手排程全部按下停止鍵。

我把思緒和腳步放慢,去理解自己為何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但在我還沒有找到解答之前,消極的情緒先一湧而上。

一直犯同樣的錯,會讓他人留下總是有小錯誤的觀感。其實琳聽就只是個空殼而已。

今年累積的失誤,讓我開始懷疑自己並不適合做採訪,尤其是只走書面採訪的路線。我會覺得,如果只做書面訪問的部分,那必然要在文字上琢磨更多的細心、耐心,可是這兩種我做的都不夠,也不夠好。

甚至,我想再退回自己的舒適圈,單純的分享音樂就好,為什麼我要做那麼多呢?做這些的音樂媒體大有人在,我為什麼要徒增煩惱。

消極的想到後來,其實也沒有解答。

我現在仍在理解自己不夠細心的狀態是什麼模樣?我被什麼影響了嗎?什麼情況下不想再多把訪綱和文章多讀、多順一遍?那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我應該會找到的。

被理解

去年開始接觸採訪這一塊,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與文章來做為充實視野的資料;畢竟,「訪」和「寫」看似互相連結,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

相較更專業,以及必須要符合唱片公司或行銷宣傳需求的音樂媒體,我做採訪的自由度要大得多,但這個「自由」,我現在才發現是個牢籠。

目前做的歌手採訪,除了受音樂宣傳的邀請以外,如果是我邀請採訪的歌手,那必定是我私心喜愛的音樂人。

也因為是自己的偏愛,在寫稿的時候一定是特別認真,想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歌手與他們的音樂。但在今年我有一種很深的感觸,那便是——他們不一定喜歡我提問的角度,也不一定喜歡他們的作品這樣被理解。

我自以為的用心,其實不一定被接受,也不一定符合他們內心想被理解的需求。

後來,我才想起去年曾讀到一篇知名樂評林貓王與吹音樂主編陳冠哼共同討論的音樂講座紀錄文章。

以下節錄文中陳冠哼的說法:

「碰到喜歡的藝人一定會特別用心寫稿。但要讓文章被最多人看見的方法,就是讓該藝人把文章轉貼到他們的粉絲頁上。因此為了讓文章符合藝人的需求,有時候要自我閹割,讓文章變成受訪者想要的樣子。最後花了很多時間卻交出一篇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作品。你愛這個藝人,但他並不喜歡你了解他的方式。這心情真的很像失戀。」阿哼替這樣的過程下了一個浪漫而又令人心碎的結論。

去年我在讀上面這段話的時候,還不明白他所說的這種「失戀」的感覺,當我今年遇到文章沒被轉貼的時候,才真實體會這種失戀的心情。這件事也發生在每一期耳立之樂發佈在社群限時動態的那一刻,所以每個月多半會有失戀的情況發生(苦笑)。

但佔多數時候,被提及的歌手都會點進限動閱讀,我就會安慰自己,至少有讀了,還不算太糟啦。

當然,我也有收過傳了很長的訊息感謝我的音樂人。這時候,我才能感到自己的對歌曲理解,也被歌手理解了,而他們的作品也被理解了,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也大概在去年的時候,我無意間知道了站上某個熱門作者對我的文章的看法,那就是四個字——「過度解讀」。當時我很慶幸自己不是在寫作的第一、二年看見這樣的評論,不然我大概會一蹶不振吧(?)

他是在文學領域擁有極深的知識及學識的人物,寫文章的思路有深度又清晰,的確是現階段的我無法達到的層次。

我不是沒有遇過如此有學問的人,正因為遇見過,我才發現這樣的人,對人事物的見解其實具有滿大的包容性;當我知道了對方的評論之後,我想,也不是所有學識廣博的人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不過,四個字的評論也是簡單清晰,如同他的文章一樣。

而「過度解讀」,便是我不被理解的需求,那我做採訪的時候呢?能不能不碰到歌手不想被理解的部分,如果因為害怕觸碰到歌手的這一塊,那我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這是我最近反覆思索的課題。

P.S. 別問那位作者是誰了,我追蹤和追蹤我的作者都不是你們。

頻率

以前,我會希望出現一個頻率相同的人懂我說不出口的內心話。

對,這是一種過度幻想的極樂思維。

現在,我才明白那些所謂的「頻率相同」並不是一眼相見、一見鍾情,或是僅幾次談話就能發現對方是知音的寶藏。

頻率相同,是建立在彼此都有意願多了解對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發生,它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而是雙方願意打開自己的門,去連結對方的頻率;而無論最後是不是頻率相同,至少兩人都已經嘗試過去理解對方。

最近,在某段人際關係的挫折裡讓我有了以上的感受。

這次挫折反而讓我明白了,別打破原本的原則,好好保持與他人之間的界線和距離,才能保鮮關係,因為期待和現實總是不一樣的事情。

有些關係斷聯之後,更容易看得清楚對方和這段關係的本質。

過去十年走過好多、好多自我思索的路,原來我沒有真正的學習,如何再好好的理解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人,覺得我依然的孤僻也封閉,也還沒有辦法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心意。

用了很不負責任的方式斷開關係,沒有辦法做選擇的時候,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能做決定的時候,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人生裡出現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偶然,認識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帶來的快樂悲傷也不同,這些過客對我而言,有人像在寒冷的天氣出現的暖陽,短暫而美好,有人卻像一場下不停的綿綿細雨,既憂鬱又難忘。

頻率相同又如何?那不同又如何?能長久的關係,都不是只有一方無盡的付出就能成立。

這篇一直反覆的修修改改,心想該不該發佈出來?但我想把每個階段的自己都記錄下來,如果真的有閱讀完全文的讀者,真心感謝你,接住了我的情緒。

avatar-img
16.1K會員
209內容數
音樂丨閱讀丨日常丨始於 2019 年,這裡是一個聽流行音樂與芭樂情歌長大的女子,持續分享偏愛的音樂並以文字不斷 murmur 的地方。合作與媒體稿曝光:linlisten25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耳立之樂 的其他內容
剛剛好,或許一切都是這麼剛好的幸運。
舊地重遊,景物已非,人事已非,留下的是記憶。
慢慢接受人生歷程中總有不小心踩到狗屎的時候,好啦!把鞋子拿去洗乾淨,它還是跟新的一樣。
妳是我人生中最短暫卻帶給我一段美好記憶的朋友。因為那個夢而想起童年的我們是那樣天真可愛,懵懂的相信著我們的以後,開心的約定充滿未知數的承諾。現在覺得,留下這樣的回憶就足夠了。十一歲的我小小心靈最難過時,妳的一句關心想起來很溫暖,緣分短暫,記憶卻是永遠的,對妳的感謝也是永遠的。
最近在某篇文章收到一則格友的留言:「我也想被世界上的誰看見。」這句話一直掛在我心裡,很猶豫要不要說這個話題,想對這位格友說,你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像這樣的事,有經驗的人可能會說:「有時候談感情你太認真就輸了。」老實說,我實在無法認同這句話。這句話似乎可以套用在任何事上,認真對待另一個人,認真看待一件事,認真傾聽每一句話,認真什麼時候變成一種不被認可的態度了呢?
剛剛好,或許一切都是這麼剛好的幸運。
舊地重遊,景物已非,人事已非,留下的是記憶。
慢慢接受人生歷程中總有不小心踩到狗屎的時候,好啦!把鞋子拿去洗乾淨,它還是跟新的一樣。
妳是我人生中最短暫卻帶給我一段美好記憶的朋友。因為那個夢而想起童年的我們是那樣天真可愛,懵懂的相信著我們的以後,開心的約定充滿未知數的承諾。現在覺得,留下這樣的回憶就足夠了。十一歲的我小小心靈最難過時,妳的一句關心想起來很溫暖,緣分短暫,記憶卻是永遠的,對妳的感謝也是永遠的。
最近在某篇文章收到一則格友的留言:「我也想被世界上的誰看見。」這句話一直掛在我心裡,很猶豫要不要說這個話題,想對這位格友說,你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像這樣的事,有經驗的人可能會說:「有時候談感情你太認真就輸了。」老實說,我實在無法認同這句話。這句話似乎可以套用在任何事上,認真對待另一個人,認真看待一件事,認真傾聽每一句話,認真什麼時候變成一種不被認可的態度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祝諸位七夕情人節快樂…… 今晚你在想著誰?誰又在你身邊 沒事,只是想起2020的今天,咱獨自在馬里蘭仰望滿天星斗…… 「技術分析」不是很酷,而是很殘酷,該打誰的臉時,連辯護的機會都沒有……在cMoney一年半,每次看人談論「技術背離」就好笑,因為90%都是自創理論,一星期內打臉無數,留下本篇紀錄
從以前就有看藝人分享刻意練習這件事情,我原本覺得只要長期頻繁的練習,我就能到一個程度。 關於歌唱,我剛才聽我以前唱的台語歌,完全就是災難!😆也許對部份人來說,我音準、拍子準、聲音好聽就很好了,但是沒有感情、情緒、口氣,聽起來就是平淡無奇,加上我原本就不常使用台語說話或是唱歌,聽起來有點「草零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常常是用接案的形式來工作,一定會碰到和你有不同品味的客戶,就像以前的電子報說過的,「被拒絕」可以說是作曲家的日常!
Thumbnail
有誰來點播 一首配襯我的歌 故事如同度身可夭中心窩 作詞人的錯 歌中句句太悽楚 離別他的慘況 全也數中是我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聽歌的人也想寫作 終於捨得為你放開手 這段情讓我癡情 懷疑 傷心 絕望 不懂你為何不懂我 還是說從沒愛過我 分手沒有擂台 只有我的獨角戲 自問自的寫著分手理由原因 這似乎只有我自己在意關心 你曾是我需要的空氣 但似乎染污讓我快要窒息 愛需要勇敢與積極 你卻只有軟弱與怠惰 讓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無效的溝通更讓人心累。也許你會想,只是想要有個願意傾聽,接住並理解當下情緒的對象,為何這麼難?確實很難,但有這樣感受的你一點也不孤單。這種對知音的渴求,以及知音難尋的感慨,是古典文學裡相當常見的主題。著名的伯牙鼓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說過幾次 是健忘 還是故意 床鋪要收整齊 你說我的怪癖 你從來不介意 已經很了不起 每天在鬥嘴 生氣 嫌東又嫌西 卻不曾想過放棄 因為在你的身邊 我才可以 孩子氣 自然表露無遺 *生活 需要練習 陪伴 需要練習 重複提醒自己 樂此不疲 有時 你在前進 有時 你在逃避 沒忘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祝諸位七夕情人節快樂…… 今晚你在想著誰?誰又在你身邊 沒事,只是想起2020的今天,咱獨自在馬里蘭仰望滿天星斗…… 「技術分析」不是很酷,而是很殘酷,該打誰的臉時,連辯護的機會都沒有……在cMoney一年半,每次看人談論「技術背離」就好笑,因為90%都是自創理論,一星期內打臉無數,留下本篇紀錄
從以前就有看藝人分享刻意練習這件事情,我原本覺得只要長期頻繁的練習,我就能到一個程度。 關於歌唱,我剛才聽我以前唱的台語歌,完全就是災難!😆也許對部份人來說,我音準、拍子準、聲音好聽就很好了,但是沒有感情、情緒、口氣,聽起來就是平淡無奇,加上我原本就不常使用台語說話或是唱歌,聽起來有點「草零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配樂作曲家常常是用接案的形式來工作,一定會碰到和你有不同品味的客戶,就像以前的電子報說過的,「被拒絕」可以說是作曲家的日常!
Thumbnail
有誰來點播 一首配襯我的歌 故事如同度身可夭中心窩 作詞人的錯 歌中句句太悽楚 離別他的慘況 全也數中是我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聽歌的人也想寫作 終於捨得為你放開手 這段情讓我癡情 懷疑 傷心 絕望 不懂你為何不懂我 還是說從沒愛過我 分手沒有擂台 只有我的獨角戲 自問自的寫著分手理由原因 這似乎只有我自己在意關心 你曾是我需要的空氣 但似乎染污讓我快要窒息 愛需要勇敢與積極 你卻只有軟弱與怠惰 讓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無效的溝通更讓人心累。也許你會想,只是想要有個願意傾聽,接住並理解當下情緒的對象,為何這麼難?確實很難,但有這樣感受的你一點也不孤單。這種對知音的渴求,以及知音難尋的感慨,是古典文學裡相當常見的主題。著名的伯牙鼓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說過幾次 是健忘 還是故意 床鋪要收整齊 你說我的怪癖 你從來不介意 已經很了不起 每天在鬥嘴 生氣 嫌東又嫌西 卻不曾想過放棄 因為在你的身邊 我才可以 孩子氣 自然表露無遺 *生活 需要練習 陪伴 需要練習 重複提醒自己 樂此不疲 有時 你在前進 有時 你在逃避 沒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