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情緒抒發,並參雜負能量,不喜勿入。請轉往最新一期的耳立之樂聽歌,感謝。
整個七月到寫文的此刻不斷襲來的情緒波浪,打得我信心失落。雖然我也不知道寫這篇有沒有用,可是如果沒有先寫下這篇,先嘗試理解自己的狀態,我明白自己只會沉溺其中,然後持續陷入一種既可怕又悲慘的情緒漩渦裡,走不出來。
2023 下半年才剛過完一個月,收尾上半年家中與生活讓人措手不及的亂事之後,原以為能回到平時寫作的常軌繼續運行,但這一切都只是我以為而已。
六月中旬,在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信誓旦旦的說下半年要接續音樂採訪之路,卻一出手就掉入坑洞。
「犯的都是很愚蠢的錯誤,妳知道嗎?」心裡有個聲音這麼說話。
有句話說,事不過三。從耳立之樂首刊到下半年寄出的兩個訪綱,都有資訊理解、誤寫的失誤。
平心而論,雖然開始做歌手採訪才一年,但是文章已經寫了快四年,對於資訊或文字的掌握,理當要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所以,我實在無法為自己找理由說:「妳還是個新手。」要別人包容自己因為不夠細心而犯下的錯誤。
今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三次,也許還有我未發現的。最近一次,是七月某個夜晚在入睡前猛然想起,有個寄出的訪綱,歌曲拍 MV 的年份我是不是寫錯了?半夜再爬起來打開 Google 文件確認,對,我寫錯了。更羞愧的是,歌手本人也看過了。
從這一次的錯誤,讓我下半年計畫邀訪的歌手排程全部按下停止鍵。
我把思緒和腳步放慢,去理解自己為何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但在我還沒有找到解答之前,消極的情緒先一湧而上。
「一直犯同樣的錯,會讓他人留下總是有小錯誤的觀感。其實琳聽就只是個空殼而已。」
今年累積的失誤,讓我開始懷疑自己並不適合做採訪,尤其是只走書面採訪的路線。我會覺得,如果只做書面訪問的部分,那必然要在文字上琢磨更多的細心、耐心,可是這兩種我做的都不夠,也不夠好。
甚至,我想再退回自己的舒適圈,單純的分享音樂就好,為什麼我要做那麼多呢?做這些的音樂媒體大有人在,我為什麼要徒增煩惱。
消極的想到後來,其實也沒有解答。
我現在仍在理解自己不夠細心的狀態是什麼模樣?我被什麼影響了嗎?什麼情況下不想再多把訪綱和文章多讀、多順一遍?那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我應該會找到的。
去年開始接觸採訪這一塊,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與文章來做為充實視野的資料;畢竟,「訪」和「寫」看似互相連結,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
相較更專業,以及必須要符合唱片公司或行銷宣傳需求的音樂媒體,我做採訪的自由度要大得多,但這個「自由」,我現在才發現是個牢籠。
目前做的歌手採訪,除了受音樂宣傳的邀請以外,如果是我邀請採訪的歌手,那必定是我私心喜愛的音樂人。
也因為是自己的偏愛,在寫稿的時候一定是特別認真,想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歌手與他們的音樂。但在今年我有一種很深的感觸,那便是——他們不一定喜歡我提問的角度,也不一定喜歡他們的作品這樣被理解。
我自以為的用心,其實不一定被接受,也不一定符合他們內心想被理解的需求。
後來,我才想起去年曾讀到一篇知名樂評林貓王與吹音樂主編陳冠哼共同討論的音樂講座紀錄文章。
以下節錄文中陳冠哼的說法:
「碰到喜歡的藝人一定會特別用心寫稿。但要讓文章被最多人看見的方法,就是讓該藝人把文章轉貼到他們的粉絲頁上。因此為了讓文章符合藝人的需求,有時候要自我閹割,讓文章變成受訪者想要的樣子。最後花了很多時間卻交出一篇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作品。你愛這個藝人,但他並不喜歡你了解他的方式。這心情真的很像失戀。」阿哼替這樣的過程下了一個浪漫而又令人心碎的結論。
去年我在讀上面這段話的時候,還不明白他所說的這種「失戀」的感覺,當我今年遇到文章沒被轉貼的時候,才真實體會這種失戀的心情。這件事也發生在每一期耳立之樂發佈在社群限時動態的那一刻,所以每個月多半會有失戀的情況發生(苦笑)。
但佔多數時候,被提及的歌手都會點進限動閱讀,我就會安慰自己,至少有讀了,還不算太糟啦。
當然,我也有收過傳了很長的訊息感謝我的音樂人。這時候,我才能感到自己的對歌曲理解,也被歌手理解了,而他們的作品也被理解了,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也大概在去年的時候,我無意間知道了站上某個熱門作者對我的文章的看法,那就是四個字——「過度解讀」。當時我很慶幸自己不是在寫作的第一、二年看見這樣的評論,不然我大概會一蹶不振吧(?)
他是在文學領域擁有極深的知識及學識的人物,寫文章的思路有深度又清晰,的確是現階段的我無法達到的層次。
我不是沒有遇過如此有學問的人,正因為遇見過,我才發現這樣的人,對人事物的見解其實具有滿大的包容性;當我知道了對方的評論之後,我想,也不是所有學識廣博的人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不過,四個字的評論也是簡單清晰,如同他的文章一樣。
而「過度解讀」,便是我不被理解的需求,那我做採訪的時候呢?能不能不碰到歌手不想被理解的部分,如果因為害怕觸碰到歌手的這一塊,那我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這是我最近反覆思索的課題。
(P.S. 別問那位作者是誰了,我追蹤和追蹤我的作者都不是你們。)
以前,我會希望出現一個頻率相同的人懂我說不出口的內心話。
對,這是一種過度幻想的極樂思維。
現在,我才明白那些所謂的「頻率相同」並不是一眼相見、一見鍾情,或是僅幾次談話就能發現對方是知音的寶藏。
頻率相同,是建立在彼此都有意願多了解對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發生,它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而是雙方願意打開自己的門,去連結對方的頻率;而無論最後是不是頻率相同,至少兩人都已經嘗試過去理解對方。
最近,在某段人際關係的挫折裡讓我有了以上的感受。
這次挫折反而讓我明白了,別打破原本的原則,好好保持與他人之間的界線和距離,才能保鮮關係,因為期待和現實總是不一樣的事情。
有些關係斷聯之後,更容易看得清楚對方和這段關係的本質。
過去十年走過好多、好多自我思索的路,原來我沒有真正的學習,如何再好好的理解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人,覺得我依然的孤僻也封閉,也還沒有辦法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心意。
用了很不負責任的方式斷開關係,沒有辦法做選擇的時候,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能做決定的時候,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人生裡出現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偶然,認識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帶來的快樂悲傷也不同,這些過客對我而言,有人像在寒冷的天氣出現的暖陽,短暫而美好,有人卻像一場下不停的綿綿細雨,既憂鬱又難忘。
頻率相同又如何?那不同又如何?能長久的關係,都不是只有一方無盡的付出就能成立。
這篇一直反覆的修修改改,心想該不該發佈出來?但我想把每個階段的自己都記錄下來,如果真的有閱讀完全文的讀者,真心感謝你,接住了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