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理解與被理解的,頻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為情緒抒發,並參雜負能量,不喜勿入。請轉往最新一期的耳立之樂聽歌,感謝。

整個七月到寫文的此刻不斷襲來的情緒波浪,打得我信心失落。雖然我也不知道寫這篇有沒有用,可是如果沒有先寫下這篇,先嘗試理解自己的狀態,我明白自己只會沉溺其中,然後持續陷入一種既可怕又悲慘的情緒漩渦裡,走不出來。

理解

2023 下半年才剛過完一個月,收尾上半年家中與生活讓人措手不及的亂事之後,原以為能回到平時寫作的常軌繼續運行,但這一切都只是我以為而已。

六月中旬,在 Instagram 的限時動態信誓旦旦的說下半年要接續音樂採訪之路,卻一出手就掉入坑洞。

犯的都是很愚蠢的錯誤,妳知道嗎?」心裡有個聲音這麼說話。

有句話說,事不過三。從耳立之樂首刊到下半年寄出的兩個訪綱,都有資訊理解、誤寫的失誤。

平心而論,雖然開始做歌手採訪才一年,但是文章已經寫了快四年,對於資訊或文字的掌握,理當要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所以,我實在無法為自己找理由說:「妳還是個新手。」要別人包容自己因為不夠細心而犯下的錯誤。

今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三次,也許還有我未發現的。最近一次,是七月某個夜晚在入睡前猛然想起,有個寄出的訪綱,歌曲拍 MV 的年份我是不是寫錯了?半夜再爬起來打開 Google 文件確認,對,我寫錯了。更羞愧的是,歌手本人也看過了。

從這一次的錯誤,讓我下半年計畫邀訪的歌手排程全部按下停止鍵。

我把思緒和腳步放慢,去理解自己為何總是犯下同樣的錯誤?但在我還沒有找到解答之前,消極的情緒先一湧而上。

一直犯同樣的錯,會讓他人留下總是有小錯誤的觀感。其實琳聽就只是個空殼而已。

今年累積的失誤,讓我開始懷疑自己並不適合做採訪,尤其是只走書面採訪的路線。我會覺得,如果只做書面訪問的部分,那必然要在文字上琢磨更多的細心、耐心,可是這兩種我做的都不夠,也不夠好。

甚至,我想再退回自己的舒適圈,單純的分享音樂就好,為什麼我要做那麼多呢?做這些的音樂媒體大有人在,我為什麼要徒增煩惱。

消極的想到後來,其實也沒有解答。

我現在仍在理解自己不夠細心的狀態是什麼模樣?我被什麼影響了嗎?什麼情況下不想再多把訪綱和文章多讀、多順一遍?那解決的辦法是什麼?

我應該會找到的。

被理解

去年開始接觸採訪這一塊,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網站與文章來做為充實視野的資料;畢竟,「訪」和「寫」看似互相連結,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

相較更專業,以及必須要符合唱片公司或行銷宣傳需求的音樂媒體,我做採訪的自由度要大得多,但這個「自由」,我現在才發現是個牢籠。

目前做的歌手採訪,除了受音樂宣傳的邀請以外,如果是我邀請採訪的歌手,那必定是我私心喜愛的音樂人。

也因為是自己的偏愛,在寫稿的時候一定是特別認真,想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歌手與他們的音樂。但在今年我有一種很深的感觸,那便是——他們不一定喜歡我提問的角度,也不一定喜歡他們的作品這樣被理解。

我自以為的用心,其實不一定被接受,也不一定符合他們內心想被理解的需求。

後來,我才想起去年曾讀到一篇知名樂評林貓王與吹音樂主編陳冠哼共同討論的音樂講座紀錄文章。

以下節錄文中陳冠哼的說法:

「碰到喜歡的藝人一定會特別用心寫稿。但要讓文章被最多人看見的方法,就是讓該藝人把文章轉貼到他們的粉絲頁上。因此為了讓文章符合藝人的需求,有時候要自我閹割,讓文章變成受訪者想要的樣子。最後花了很多時間卻交出一篇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作品。你愛這個藝人,但他並不喜歡你了解他的方式。這心情真的很像失戀。」阿哼替這樣的過程下了一個浪漫而又令人心碎的結論。

去年我在讀上面這段話的時候,還不明白他所說的這種「失戀」的感覺,當我今年遇到文章沒被轉貼的時候,才真實體會這種失戀的心情。這件事也發生在每一期耳立之樂發佈在社群限時動態的那一刻,所以每個月多半會有失戀的情況發生(苦笑)。

但佔多數時候,被提及的歌手都會點進限動閱讀,我就會安慰自己,至少有讀了,還不算太糟啦。

當然,我也有收過傳了很長的訊息感謝我的音樂人。這時候,我才能感到自己的對歌曲理解,也被歌手理解了,而他們的作品也被理解了,對我而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也大概在去年的時候,我無意間知道了站上某個熱門作者對我的文章的看法,那就是四個字——「過度解讀」。當時我很慶幸自己不是在寫作的第一、二年看見這樣的評論,不然我大概會一蹶不振吧(?)

他是在文學領域擁有極深的知識及學識的人物,寫文章的思路有深度又清晰,的確是現階段的我無法達到的層次。

我不是沒有遇過如此有學問的人,正因為遇見過,我才發現這樣的人,對人事物的見解其實具有滿大的包容性;當我知道了對方的評論之後,我想,也不是所有學識廣博的人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不過,四個字的評論也是簡單清晰,如同他的文章一樣。

而「過度解讀」,便是我不被理解的需求,那我做採訪的時候呢?能不能不碰到歌手不想被理解的部分,如果因為害怕觸碰到歌手的這一塊,那我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這是我最近反覆思索的課題。

P.S. 別問那位作者是誰了,我追蹤和追蹤我的作者都不是你們。

頻率

以前,我會希望出現一個頻率相同的人懂我說不出口的內心話。

對,這是一種過度幻想的極樂思維。

現在,我才明白那些所謂的「頻率相同」並不是一眼相見、一見鍾情,或是僅幾次談話就能發現對方是知音的寶藏。

頻率相同,是建立在彼此都有意願多了解對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發生,它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而是雙方願意打開自己的門,去連結對方的頻率;而無論最後是不是頻率相同,至少兩人都已經嘗試過去理解對方。

最近,在某段人際關係的挫折裡讓我有了以上的感受。

這次挫折反而讓我明白了,別打破原本的原則,好好保持與他人之間的界線和距離,才能保鮮關係,因為期待和現實總是不一樣的事情。

有些關係斷聯之後,更容易看得清楚對方和這段關係的本質。

過去十年走過好多、好多自我思索的路,原來我沒有真正的學習,如何再好好的理解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人,覺得我依然的孤僻也封閉,也還沒有辦法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心意。

用了很不負責任的方式斷開關係,沒有辦法做選擇的時候,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能做決定的時候,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人生裡出現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偶然,認識的時間也長短不一,帶來的快樂悲傷也不同,這些過客對我而言,有人像在寒冷的天氣出現的暖陽,短暫而美好,有人卻像一場下不停的綿綿細雨,既憂鬱又難忘。

頻率相同又如何?那不同又如何?能長久的關係,都不是只有一方無盡的付出就能成立。

這篇一直反覆的修修改改,心想該不該發佈出來?但我想把每個階段的自己都記錄下來,如果真的有閱讀完全文的讀者,真心感謝你,接住了我的情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親愛的琳聽,知道你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討拍,所以就不拍了,是一種傲嬌的固執🙂我自己理解寫作和人際交友一樣,有不同領域,有不同面貌與個性,儘管我們都是用一樣的「語言」和「文字」,隔了一層螢幕與一顆心,卻能有不同的理解。我想說的是,很開心妳是寫出這篇文章抒發,而不是直接中止;期待更多...屬於琳聽對於音樂及生活的感受,相信妳會找到的!😀
耳立之樂|琳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2
茶布斯閱世界 謝謝茶布,在低潮混亂的時候都會收到妳的鼓勵,謝謝妳總是那麼暖心❤
嵐音社-avatar-img
2023/08/07
要從「不夠好」變成「好」,可能要先把兩者之間的定義清楚列出來,客觀地看如何達到「好」的標準。不過有時會發現就算如此,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小瑕疵。像是我在拍教學影片的過程中,從文章、腳本、到實際錄製,總會有個環節發現有錯,甚至影片要上架了才發現要重錄(崩潰)。有這種現象有時,通常不是自己的能力問題,而是只需要休息。暫時把節奏步調放慢,用更多「悠閒充足」的時間,真正做好「一個小環節」的工作,或許會更有成就。至於人與人是否能互相理解,就交給上帝吧!你的文章有你的觀點,還有自己的熱情,這才是你真正的價值,也是讀者之所以支持你的核心。共勉之!
耳立之樂|琳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2
嵐音社 謝謝嵐音老師,文章發佈後先看見你的回覆,讓我有一種想了很久的盲點終於被突破的感覺,很謝謝你花時間寫下了這麼多的關心,接下來我會好好的調整狀態再出發的。(真的是有史以來收到您最長的留言,好感動。)
泰太-avatar-img
2023/08/09
拍手,這是創作者在路上的必經過程之一呢!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嚴格,總是希望呈現最好的給大家,會因為一些失誤而自責,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我也曾在podcast上講過錯誤的翻譯,還被自己很欣賞的記者指正。我也曾在關鍵評論網交稿時,把泰文的ป、บ搞混了,文章在媒體發佈後我才發現,嚇得趕緊傳訊息請編輯改正,那是我的第二篇稿,很擔心會因不夠專業而被質疑...等,對自己的失誤感到很不應該。結果,我和那位記者成了有見面與合作的朋友,而那位編輯在我提交第三篇稿後,在新年時主動給我加薪。或許因為失誤的產生,有了後續的改正動作與態度,更讓人看見你的性格,因而添加更多真實互動。琳聽已經做得很棒了!你要持續相信自己對音樂的喜愛,持續地寫想分享的東西,也要持續相信讀者會喜歡你,是因為你是你,你的想法才是我們愛看的。一起加油喔,這一路上你都不是孤單的。
耳立之樂|琳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2
泰太 「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嚴格。」泰太是真的說出我的心聲了嗚嗚嗚嗚嗚,看到這句話完全被療癒。謝謝泰太分享妳的經歷,讓我知道失誤也是促成自己在寫作中成長的關鍵之一,我繼續做好心態上的整頓,去相信自己的過去到現在所做的事都有它的價值。謝謝泰太給了很多鼓勵和關心,從前陣子到現在的溫暖,我會全部收的好好的。
MaxJames-avatar-img
2023/08/07
關於錯誤,雖然想說:「妳對自己太嚴苛了啦!」但同樣身為創作者,卻又很能理解這樣子的偏執(當然我知道妳會覺得這是砂鍋大的錯誤)。只能說真的好難啊…訪問這塊,我想到之前為《您已登入N號房》寫推薦序的駐韓記者楊虔豪曾說他很用心的訪問了寫這本書的兩位吹哨記者,但有些問題比較尖銳,結果她們被弄得不大開心。只能說訪談似乎滿容易遇到這樣的狀況的吧。就我而言,我還是會希望能看到妳堅持自己理解。自己還滿喜歡看到讀者留言講出我原本文章所沒有要表達的概念的啦。一直覺得創作出去後,就不再完全屬於自己,他者可以有自己觀看的姿態。但可能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這樣。還是希望妳的找到讓自己舒服的方式來訪談、分享囉。至於頻率這東西嘛…老實說做為讀者覺得寫得真好😂好喜歡這樣深入內心的自我剖析。不過人與人好多東西真的太難了啊,應該是一輩子的課題吧~沒要給什麼建議,太正向的話就不說了,畢竟我自己也是偏負面的人哈哈。總之,會繼續期待妳的文章(然後繼續找時間補妳之前的文章…)。
耳立之樂|琳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2
MaxJames 啊啊姆斯不用道歉啦QQ 我很感謝你寫出了你的想法,讓我能開始理解自己這陣子情緒低潮的盲點,對我來說是非常實用的留言,也接住了我的心情。你和其他幾位留言的作者人都超好,願意花時間而且無私的回覆這篇很負能量的文章,我真的超級感謝你們的😭
林漢清-avatar-img
2023/08/07
嗨,晨安! 您不是空殼,已經很棒了! 走自己的路,喜歡自己的樣貌,只因自己多完美,總有人不喜歡; 這,在任何領域都一樣! 反省,可以,但別變成了阻礙!
耳立之樂|琳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2
林漢清 謝謝你!也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反省,可以,但別變成了阻礙。」我會記得這句話的。
avatar-img
耳立之樂
20.0K會員
244內容數
音樂丨閱讀丨日常丨始於 2019 年,這裡是一個聽流行音樂與芭樂情歌長大的女子,持續分享偏愛的音樂並以文字不斷 murmur 的地方。合作與媒體稿曝光:linlisten258@gmail.com
耳立之樂的其他內容
2024/03/27
當你曾經真心的珍惜過這段緣份,把它當作一份禮物,在未來喚起腦海的記憶時,是帶著笑容就足夠了。
Thumbnail
2024/03/27
當你曾經真心的珍惜過這段緣份,把它當作一份禮物,在未來喚起腦海的記憶時,是帶著笑容就足夠了。
Thumbnail
2023/11/17
如何「愛自己」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經歷、環境都不同,你的快樂與否,不是由他人評斷,而是你自己。
Thumbnail
2023/11/17
如何「愛自己」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經歷、環境都不同,你的快樂與否,不是由他人評斷,而是你自己。
Thumbnail
2023/04/03
剛剛好,或許一切都是這麼剛好的幸運。
Thumbnail
2023/04/03
剛剛好,或許一切都是這麼剛好的幸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論你是作曲家或是玩票性質的寫寫音樂,八成也碰過這樣的經驗: 「戴著耳機寫音樂寫的搖頭晃腦,想說這首真是太讚了! 我就靠這首成名啦!!」,殊不知,放假兩三天後再回來聽這首曲子,卻聽到了一堆瑕疵,甚至想說「Eww~怎麼會這麼難聽!?」
Thumbnail
不論你是作曲家或是玩票性質的寫寫音樂,八成也碰過這樣的經驗: 「戴著耳機寫音樂寫的搖頭晃腦,想說這首真是太讚了! 我就靠這首成名啦!!」,殊不知,放假兩三天後再回來聽這首曲子,卻聽到了一堆瑕疵,甚至想說「Eww~怎麼會這麼難聽!?」
Thumbnail
本文為情緒抒發,並參雜負能量,不喜勿入。
Thumbnail
本文為情緒抒發,並參雜負能量,不喜勿入。
Thumbnail
還沒好好消化六月或是上半年的事,也還沒好好發文感謝與分享剛結束沒多久的6/21 Freash music awards擔任揭獎夜的主持和演出者的心情就先來寫文章,希望可以先把自己小腦袋裡飛快的思緒藉由直覺性寫下後,再好好發文。 有的時候也覺得挺好的,想透過喉嚨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錄錄podcast分
Thumbnail
還沒好好消化六月或是上半年的事,也還沒好好發文感謝與分享剛結束沒多久的6/21 Freash music awards擔任揭獎夜的主持和演出者的心情就先來寫文章,希望可以先把自己小腦袋裡飛快的思緒藉由直覺性寫下後,再好好發文。 有的時候也覺得挺好的,想透過喉嚨說話的時候,就可以錄錄podcast分
Thumbnail
986 天,沒有特別的紀念日,是寫作一路走來的辛酸苦甜,選擇繼續前進或停止,都在一念之間。
Thumbnail
986 天,沒有特別的紀念日,是寫作一路走來的辛酸苦甜,選擇繼續前進或停止,都在一念之間。
Thumbnail
別讓你的建議,成為無效的內容。 我們每天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互動交流,不過你說話的內容對方真的聽得懂、也能清楚明白你的意思嗎?
Thumbnail
別讓你的建議,成為無效的內容。 我們每天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互動交流,不過你說話的內容對方真的聽得懂、也能清楚明白你的意思嗎?
Thumbnail
在這世上,偶爾出現誤解你的人, 說你做了什麼不對或不應該的事。 還沒從對方的怒氣中醒過來的你, 已被萬箭穿心的指責刺傷和嚇壞。 在這世上,也會有要你負責的人, 說你講話太尖銳犀利,讓人受傷。 還沒從對方的失落中醒過來的你, 已被沉重的罪惡感審判自己有錯。 在這世上,不缺不願理解你的人。 你很努力壓抑
Thumbnail
在這世上,偶爾出現誤解你的人, 說你做了什麼不對或不應該的事。 還沒從對方的怒氣中醒過來的你, 已被萬箭穿心的指責刺傷和嚇壞。 在這世上,也會有要你負責的人, 說你講話太尖銳犀利,讓人受傷。 還沒從對方的失落中醒過來的你, 已被沉重的罪惡感審判自己有錯。 在這世上,不缺不願理解你的人。 你很努力壓抑
Thumbnail
老師,我想告解一件事。 一件困擾我很久,以為調整好越來越好卻在最近又發現故態復萌的事。
Thumbnail
老師,我想告解一件事。 一件困擾我很久,以為調整好越來越好卻在最近又發現故態復萌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