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尼采

當我們為了與某種「邪惡勢力」對抗的時候,
我們會花很多心力在注意他們發言、動向、每分每秒,
最後我們的生活就會以這個「壞人」為中心、圍繞著他們轉。

我們會離開原本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構築自己觀點的人事物,
把自己的目光聚焦於預測所謂「邪惡」的接下來會做什麼,
安排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就會慢慢活成對方的習性,
當擁有了相同的習性,我們就會逐漸同化成相似的人。

結論來說,大家都是說「哦~要小心喔!」、「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喔~」
但說真的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意識到,
自己有多麼容易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討厭被權威壓迫的人,以叛逆、反擊、拒不合作的方式對抗,為了捍衛自己的立場,嘲諷、抹滅跟自己不同的其他零散小聲音,最終對這些小聲音來說,這個人也變成了另一種壓迫人的強權勢力。

討厭情緒勒索,為了甩開勒索,斷絕所有聯繫方式,卻又時刻在意對方「看吧又來了!」的行為,怨恨著自己沒有生活都是對方害的,最終也活成了將自己不如意怪罪到他人身上的情緒勒索者。

事實上,當我們將自己與他人劃分為「正義」與「邪惡」,
對方需要被消滅的一方時,
我們就已經成為了那樣的怪物了。

那些引起我們情緒的事情,
都隱含著我們內在世界的投射,
我們拒絕了某個觀點,便是拒絕了自己的某個面向。

「怎麼樣知道自己有什麼課題?」
「我們有情緒的,就是我們有課題的地方。」


需要先講的是,
身心靈中常使用的【課題】一詞,並不是什麼人生大主題。
以字義來解釋,課題只是代表了有需要學會的事情。

那麼回到其他篇章說的--
情緒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現在的靈魂有不滿意的地方,
如果是我們已經學會、駕輕就熟的事情,
想法會自然運作,也就不會發出這個信號,
因此會產生情緒的,
表示我們的自動化想法跟靈魂在這個主題上還不夠契合一致,
所以才會產生情緒。
因此可推論出,
我們有情緒的地方,便是我們要學會讓想法跟靈魂一致的地方。

所以那些讓我們看不慣的人、煩躁的作法、幼稚又自私的行為,
並不是因為那些人應該被消滅,
而是投射出了我們的靈魂
對於那些不喜歡的行動卻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產生的焦慮、不安或恐懼,
(或者可以說是在同樣處境我們的靈魂會想要那樣自由,可我們的頭腦(想法)覺得那樣爛透了,在這方面尚未達成一致的聲音,頭腦就會藉由抨擊正在這麼做的人來表達自己不會這樣)


我們需要找到自己不能接受那樣生活模式態度的原因,
給出如果是自己在同樣處境,
有什麼可以避免那些選擇的答案,
這樣我們就不會再有隨之起舞的情緒。

然後我們就會知道,
怪物並不邪惡,
那些怪物只是剛好,在我們熟悉想法的另一邊,
而因為不熟悉,才看起來只有可怕的黑影而已。


很重要的備註:
◎ 將他人視為還不認識的朋友,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很多朋友;將他人視為敵人,那麼我們就會擁有很多反對者。
◎ 不需要現在就盲目地相信其他人,畢竟你也需要知道很多人現在還是將他人視為敵人,重點是關於你自己內心的平衡。
◎ 這同樣也是需要時間的練習,可能還會經歷幾次反覆、原地踏步,就像學腳踏車,在真的學會前也是有幾次好像可以了卻又不能完全肯定的一段路。

avatar-img
22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我到底應該做什麼工作?」 「我不知道我畢業之後可以幹麼?」 「我要換什麼工作才好?」 「我不知道我一直做的事,是不是我要的。」 「我想換工作,但不知道之後那個會不會比較好?」 「我前陣子離職了,但我好像也不喜歡這個。」 有陣子接了生涯講座,整理了學生們提到的一些生涯焦慮, 事實上這些
一個答案是否正確、合理,取決於我們當下的提問是什麼。 因應不同的疑惑,我們理應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就像是加熱,會對應到「想要熱呼呼的料理」、「想要看到蒸發的反應」、「太陽怎麼讓旅人脫掉衣服」這些問題,冷卻,會對應到「防止過熱」、「打鐵時要如何使材料變堅硬?」這些問題;「三思而後行」適用於衝動急躁、
第一篇我想談談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會先從這個節目開始,除了較為熟悉以外,主要是最近收看時,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並不只是策畫創意低潮,是有種氛圍的奇怪感,我想這幾週又突然興起的各種批判也是因為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奇怪。像是一種藏在檯面下的、卻無法忽略的東西,由於沒有被提出,很難明確確認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首先關於創傷, 廣義來說是受到打擊,其痛苦經驗足以留下持續的傷害。 我需要先解釋這個部分, 的確有些比較共同的原因會造成創傷, (像是重大事故、親友過世、強暴或霸凌.....) 但其他原因也可能對我們造成創傷, 有些原因對其他人來說甚至還是微不足道到很好笑的事情, 比喻來說, 有些人骨折、腦震盪
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我到底應該做什麼工作?」 「我不知道我畢業之後可以幹麼?」 「我要換什麼工作才好?」 「我不知道我一直做的事,是不是我要的。」 「我想換工作,但不知道之後那個會不會比較好?」 「我前陣子離職了,但我好像也不喜歡這個。」 有陣子接了生涯講座,整理了學生們提到的一些生涯焦慮, 事實上這些
一個答案是否正確、合理,取決於我們當下的提問是什麼。 因應不同的疑惑,我們理應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就像是加熱,會對應到「想要熱呼呼的料理」、「想要看到蒸發的反應」、「太陽怎麼讓旅人脫掉衣服」這些問題,冷卻,會對應到「防止過熱」、「打鐵時要如何使材料變堅硬?」這些問題;「三思而後行」適用於衝動急躁、
第一篇我想談談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會先從這個節目開始,除了較為熟悉以外,主要是最近收看時,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並不只是策畫創意低潮,是有種氛圍的奇怪感,我想這幾週又突然興起的各種批判也是因為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奇怪。像是一種藏在檯面下的、卻無法忽略的東西,由於沒有被提出,很難明確確認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首先關於創傷, 廣義來說是受到打擊,其痛苦經驗足以留下持續的傷害。 我需要先解釋這個部分, 的確有些比較共同的原因會造成創傷, (像是重大事故、親友過世、強暴或霸凌.....) 但其他原因也可能對我們造成創傷, 有些原因對其他人來說甚至還是微不足道到很好笑的事情, 比喻來說, 有些人骨折、腦震盪
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些人,很壞又很膽小。 他們不敢正大光明地幹壞事, 就利用你臉皮薄這一點來欺負你, 你生氣還用道德綁架你,以達到他們內心陰暗的目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劣根性吧! 殺人放火,不敢,作姦犯科,不敢 但若是,占點別人的便宜,卻無不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與人起磨擦了,就像衣服起毛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帶著惡魔,有時我們會瞥見他們,有時我們會在完全混亂的正面目睹他們。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出於恐懼、內疚或純粹的羞恥而忽視並埋葬了他們的存在。然而,儘管壓制我們的惡魔很誘人,但發現並擁有它們是我們靈性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認識心中的「惡」、認識自我、覺察世界,讓大腦適當的休息,才能再次面對情緒化的世界與快樂生活。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慢疑的病毒,只是我們怎麼對治這些問題呢?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些人,很壞又很膽小。 他們不敢正大光明地幹壞事, 就利用你臉皮薄這一點來欺負你, 你生氣還用道德綁架你,以達到他們內心陰暗的目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的劣根性吧! 殺人放火,不敢,作姦犯科,不敢 但若是,占點別人的便宜,卻無不敢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與人起磨擦了,就像衣服起毛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猜測和想像是件可怕的事,我們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忘記去看別人是友善的,我們心裡充滿忌妒,是因為我們很羨慕,別人過的比我們好,所以讓我們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帶著惡魔,有時我們會瞥見他們,有時我們會在完全混亂的正面目睹他們。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出於恐懼、內疚或純粹的羞恥而忽視並埋葬了他們的存在。然而,儘管壓制我們的惡魔很誘人,但發現並擁有它們是我們靈性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
Thumbnail
認識心中的「惡」、認識自我、覺察世界,讓大腦適當的休息,才能再次面對情緒化的世界與快樂生活。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貪嗔痴慢疑的病毒,只是我們怎麼對治這些問題呢?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有時人與人之間為何會似乎有一股無形的仇視與疏離,其實可能來源於對方的心理傷害或主觀感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想法,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求著更健康的關係。無論如何,保持善良與尊重永遠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