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天兵,讓你哭笑不得的誇張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近期,由於工作關係,我與之前同事合作新的專案。昨天,會議空閒時,相互聊著各自公司的現況和人事問題。剛好有夥伴分享最近遇到同事的誇張離職行為,用「職場天兵」來形容都不為過。

raw-image



我分享下這幾年遇到讓人哭笑不得的「職場天兵」事件。



一、消失的同事、謎樣離職

某天我晚到公司,負責開門的同事未到,其他同事無法進公司。一開始我以為同事只是遲到,耐心等了半小時後,致電無人接聽,訊息毫無回音。當下擔心是否發生了意外。

直到隔天,終於聯絡上同事,得知她消失原因竟然是因為想離職,卻不知該怎麼說,所以選擇消失。聽到這個解釋,我整個無言,天阿!離職真沒那麼複雜。

二、拜訪客戶時、奇葩車禍肇逃

某天業務以拜訪客戶為由外出,途中發生車禍。事後公司接到了對方來電,表示業務留下名片後就匆匆離開,對方氣到要求公司負責解決此事。

在我釐清事故經過時,才驚覺同事根本未到客戶端,而是私下處理個人的事務,然而,車禍發生後也未負責到底。對於這樣的不負責任行為,我實在無法接受,於是隔天經溝通後同事決定離職,我實在無法接受此行為。

三、沒離職、客戶先搶先贏

新同事在公司不到兩個月表示適應不良,希望離職。儘管我們試著挽留,但她仍堅持離職的決定。

於是,著手安排了交接及離職手續。然而,在辦理離職的過程中,我接到客戶的來電,他告訴我同事與他聯絡,表示未來將會獨立接案,且報價比公司更便宜,希望有機會合作。

當下,我氣炸了,職場的基本道德何在?
若客戶因為信任或認同同事的能力而選擇跟著她走,我會接受這樣的事實,我個人沒二話,只能自認不足並反省。我只能說,真小看我客戶經營的深度,怎可能讓同事輕易搶走。

不可思議的「職場天兵」特質

當天閒聊雖感到既好笑又無奈,回想起過去與「職場天兵」共事的經驗,我發現他們有幾個明顯特點:

搞不清楚重點

工作中容易迷失方向,經常處在狀況之外。例如,在會議記錄時,無法抓住重點,只記錄到雙方討論的內容,忽略了重要的決策,導致需要重新製作會議記錄,降低了工作效率

思考方式直線單一

他們的思維模式相對狹窄,遇到問題時無法隨機應變,只用一種固定的方式去解決,卻往往使問題更加嚴重。

自我意識重,左耳聽,右耳出

他們較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意見,對於他人的建議或觀點不是不想聽,而是覺得自己想法比較正確。

職場分寸拿捏不清

他們在職場上難以拿捏適當的分寸,有時表現出過度強勢或不當的行為,使同事或主管感到尷尬或不舒服。

那你可能會問說;

1.「職場天兵」在職場上沒有優點嗎?

職場天兵也是有優點的。善良、樂觀以及沒什麼心眼。他們能夠從容處理主管的批評,對於事情的嚴重性不會過度擔憂,以正面思維應對工作,不容易讓情緒影響工作狀態。

2.同事是「職場天兵」,如何共事?

與「職場天兵」共事時,我會將重要任務分配給信任的同事,將相對簡單的任務交給他們。在分配任務前,確認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保持定期溝通,確認進度是否如預期。預先思考解決方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

3.在招募人才時如何避免找到「職場天兵」!

在招募人才時,事先設計專案執行及應變的問題,觀察應試者的回答。透過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對前雇主的詢問,來瞭解應試者是否符合團隊的需求和文化。如發現不符合要求,及早做出調整。

4.如何領導「職場天兵」,讓阻力變成助力呢?

我的策略是透過引導式的實作經驗來協助「職場天兵」上手。在專案執行過程中,完整規劃專案執行事項,並要求同事按照我的計劃來執行。
當執行中出現任何問題,請他提出並記錄下來,當下我不一定會跟他進行溝通。結束後,我會以專案執行成效為基準,進行溝通,讓同事了解到專案目標是什麼,搞清楚自我認知的盲點。

最後的話

在職場上,遇到「職場天兵」固然會讓人哭笑不得,但透過適當的引導與溝通,或許有機會將原本的阻力轉化為助力。善用他們的樂觀和善良特質,讓他們成為團隊的陽光,為工作帶來正面的影響。

但有時努力後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早點做出停損的決定。


職場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有被裁員過嗎?如果沒有,那表示你的職涯較為順遂。如果曾經歷過裁員,應能體會裁員當下的震撼與難以磨滅的回憶。 我26歲時,孤身一人北上求職,由於轉換跑道和不適應北部工作節奏,我遭遇了被裁員的命運。那時的勞工意識不像現今那樣完善,主管簡單告知我不適任,然後暗示我自動離職,並未解釋具體的裁員原因,我只能
俗話有云,江湖無難事,唯人心難測。職場上也有許多恩怨情仇, 職場中除了強調自身價值和良好人際關係外,有些公司會有不同程度的派系問題,這是在職場中難以避免的現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派系問題只會在大型企業中發生,但事實上,不論公司規模大小,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當你需要在不同派系之間做出選擇時,如果選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年後通常是轉職或跳槽的時機點,近期跟朋友聊到職場「能力」與「價值」的重要性。那天說到是否遇過工作能力一般,卻能擔任重要職位,能力優秀同事苦無升遷機會,彷彿能力不只是職場評分標準之一。 職場中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價值」吃香! 到底要培養能力還是先擁有價值? 跟大家分享我對於「能力」、「價值」
當我還是上班族的身份時,對於職場有很多自己的認知,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以不同角色來看待職場時,卻發現很多殘酷的職場事實,今天想分享職場中10點你該認清的事實。 公司其實「不關心」你的「職涯發展計劃」 面試官說,請聊聊你的職涯規劃!看似公司重視你的職涯規劃,但!事實上,公司只是在評估若有機會錄用,你的
你有被裁員過嗎?如果沒有,那表示你的職涯較為順遂。如果曾經歷過裁員,應能體會裁員當下的震撼與難以磨滅的回憶。 我26歲時,孤身一人北上求職,由於轉換跑道和不適應北部工作節奏,我遭遇了被裁員的命運。那時的勞工意識不像現今那樣完善,主管簡單告知我不適任,然後暗示我自動離職,並未解釋具體的裁員原因,我只能
俗話有云,江湖無難事,唯人心難測。職場上也有許多恩怨情仇, 職場中除了強調自身價值和良好人際關係外,有些公司會有不同程度的派系問題,這是在職場中難以避免的現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派系問題只會在大型企業中發生,但事實上,不論公司規模大小,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當你需要在不同派系之間做出選擇時,如果選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年後通常是轉職或跳槽的時機點,近期跟朋友聊到職場「能力」與「價值」的重要性。那天說到是否遇過工作能力一般,卻能擔任重要職位,能力優秀同事苦無升遷機會,彷彿能力不只是職場評分標準之一。 職場中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價值」吃香! 到底要培養能力還是先擁有價值? 跟大家分享我對於「能力」、「價值」
當我還是上班族的身份時,對於職場有很多自己的認知,離開朝九晚五的生活以不同角色來看待職場時,卻發現很多殘酷的職場事實,今天想分享職場中10點你該認清的事實。 公司其實「不關心」你的「職涯發展計劃」 面試官說,請聊聊你的職涯規劃!看似公司重視你的職涯規劃,但!事實上,公司只是在評估若有機會錄用,你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不是寫錯字,就是「稿」什麼鬼,其實一直想要把職場上的各種可怕鬼故事寫下來,沒想到今年的鬼門開在VOCUS帶來了這個機會,就來「稿」一下這些鬼人鬼故事吧。 寫之前總覺得是不是要先發表個不自(資)殺(遣)證明,會不會哪天被對號入座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支持你、欣賞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工作熱情消失得無影無蹤,每天上班彷彿行屍走肉。但是,真的應該這樣嗎? 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讓許多職場人困擾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消息:某公司的王牌員工突然離職了。這些離職的人往往都是公司裡有能力又優秀的員工,他們的離開總是讓人感到意外和惋惜。為什麼偏偏是這些優秀的人才會被「逼走」呢?讓我們透過小林的故事,一窺這個職場現象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前天聽說一個外勤同事要被經理約談;昨天竟聽到被解雇了。 傳來消息的同事嚇到發抖,說怎麼這麼嚴重。原因是那位同事自己調整schedule好一陣子了,這也不是被雇主接受的。妙的是他這麼做完全是配合客人們,而且排班的人也都知道,可是,外勤同事常常是經理們最容易開刀的對象,所以就當場被解雇。 自行調班表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我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不曉得各位是否都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上司或是下屬呢? 在從事資工這部分已經有小幾年了,也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人,在任何職場上工作久了可能有一部份人會出現職場怠惰,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職場課程我會了不用去了,或者是這部分工作我會了而不去認真對待,最可怕的是職場怠惰影響到帶新人的部分,
在職場上讓你做不下去的,不是專業不夠,而是努力的鑿痕太深,外加不會做人。
Thumbnail
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自己被迫選邊站了,而且我站錯了邊,喔,應該是大家誤會了我是某一個派系的人馬。工作上沒有什麼好人、壞人、對的人,只有可以做事和不能做事的人,重感情的人的確很容易成為箭靶。職場上最需要的也不是跟誰成為朋友,沒有敵人才是立足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不是寫錯字,就是「稿」什麼鬼,其實一直想要把職場上的各種可怕鬼故事寫下來,沒想到今年的鬼門開在VOCUS帶來了這個機會,就來「稿」一下這些鬼人鬼故事吧。 寫之前總覺得是不是要先發表個不自(資)殺(遣)證明,會不會哪天被對號入座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支持你、欣賞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工作熱情消失得無影無蹤,每天上班彷彿行屍走肉。但是,真的應該這樣嗎? 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讓許多職場人困擾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消息:某公司的王牌員工突然離職了。這些離職的人往往都是公司裡有能力又優秀的員工,他們的離開總是讓人感到意外和惋惜。為什麼偏偏是這些優秀的人才會被「逼走」呢?讓我們透過小林的故事,一窺這個職場現象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前天聽說一個外勤同事要被經理約談;昨天竟聽到被解雇了。 傳來消息的同事嚇到發抖,說怎麼這麼嚴重。原因是那位同事自己調整schedule好一陣子了,這也不是被雇主接受的。妙的是他這麼做完全是配合客人們,而且排班的人也都知道,可是,外勤同事常常是經理們最容易開刀的對象,所以就當場被解雇。 自行調班表
Thumbnail
企業主管和連續殺人犯有著同樣冷靜與冷血的人格特質,精神醫學與犯罪心理學稱為「反社會人格」…啊啊啊!!! 你不要害我得罪人啊!!! (丟書
我是一個小小的上班族,不曉得各位是否都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上司或是下屬呢? 在從事資工這部分已經有小幾年了,也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人,在任何職場上工作久了可能有一部份人會出現職場怠惰,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職場課程我會了不用去了,或者是這部分工作我會了而不去認真對待,最可怕的是職場怠惰影響到帶新人的部分,
在職場上讓你做不下去的,不是專業不夠,而是努力的鑿痕太深,外加不會做人。
Thumbnail
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自己被迫選邊站了,而且我站錯了邊,喔,應該是大家誤會了我是某一個派系的人馬。工作上沒有什麼好人、壞人、對的人,只有可以做事和不能做事的人,重感情的人的確很容易成為箭靶。職場上最需要的也不是跟誰成為朋友,沒有敵人才是立足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