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卷一幫助你辨認出你想找的字,
卷二就是讓你詳細認識這個字了。
卷二收錄今文、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卜辭、釋文, 作者註解、小篆字形及作者對東漢說文解字的解說和評語。尤其研究文史的人應該會對這部分有興趣,
你會發現殷商人真的一天到晚在卜筮xD
以致於我們可以從卜辭中可以發現一個事件的連續變化,
像「刀」這個字在卜辭中曾用作一個方國的名字(感覺就是戰鬥民族)

- 首先大大地寫出今文字型「刀」、與甲骨文字型「刀」。
- 並做註解:這個字表示為刀身微彎的青銅小刀。同時也是某個小方國的國名,被稱為「刀國」,聽起來就極剽悍。
- 再整理出跟此字有關的甲骨文紀錄,《甲骨文合集》編號33032:「癸卯卜,刀方,其出?」
- 接著翻譯為白話文:在癸卯這天卜問,刀這個方國,是否將會出動?
- 翻譯後幾乎每個字都會再說明字義,也會標註其他字可以在本書編號幾頁可以找到詳細說明。
- 作者會針對這段卜辭做相關知識背景的補充,比如牽扯到確切人名的會補充他/她的身份及事蹟,這邊則是補充道商靠農業崛起,晚商因為對土地、勞工的殷切需要與周邊民族頻頻發生衝突,這則卜辭就是講刀國因為這個背景下反撲。
- 若有兩則以上相關卜辭,作者會逐條詳細解釋。最後再搭配許慎說文解字的詞條與作者評論。
從卜筮的時間及內容可以看到他們從問:「刀國會不會打我們?」
「刀國打進來了嗎?」
「可以派某某人去打刀國嗎?」
「可以御駕親征去打刀國嗎?」
一個歷史上的曾經就被數片龜甲串起映出了。
雖說古代通訊不發達,無法得知最新最準確的戰況,不過這樣凡事靠占卜,也難怪最後被周滅國啊。
大部分的卜辭是關於祭祀的,甚至有些內容以現代人來說有點殘忍,
不過那個時候的文化與習俗就是這樣子的。
我看不完全部,但偶爾想翻翻的時候會覺得滿有趣的,
很多字與以前學過的六書呼應,
或者是看到時會恍然:難怪他篆體是那樣寫啊,配合解說十分有動態感。
這本書真的是從外觀到內容都非常用心的好書,不管拿來當工具書還是故事書都很方便有趣!
相當冷門,未必會再版,但好書不管放多久就是好書,感謝作者這麼用心編纂讓後人能夠更容易更快樂地學習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