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 讀書筆記

2023/07/30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 書影

第一章 戰國文字的發現和研究

  • 古文字學界傾向把古文字分為三期: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我認為除了這種縱向分期,也可以橫向以地域來分類,如楚系與吳越的戰國文字就與中原諸侯的文字有別。
  • 戰國文字之所以複雜,其中一個原因是書寫工具和文字載體都很多元化,導致文字結構會因不同材質而有不同。例如金文就分成鑄的金文和刻的金文,透過文字線條的粗細可以明顯區分。
  • 戰國文字指的是春秋末年至秦統一以前,這段歷史時期內諸侯國曾使用過的古文字。
  • 對戰國文字的發現和研究始於兩漢,研究者包括孔安國、劉向劉歆等古文經學家。
  • 今後的研究方向或是以新出土的戰國文字印證許說,而不是否定或懷疑許說。
  • 魏石經碑文載古文、篆文、隸書三種字體,代表以前的五經可以完全用古文書寫?但對比《說文》所收的古文,似乎不足以拼湊出五經文字,是許慎忽略了這些古文?還是有學者在許慎以後發現更多古文呢?
  • 《紀年》和《穆天子傳》雖已是隸定本,但仍保留不少古文,有可能是當時學者無法釋讀或只能釋讀部份文字結構,因此留下古文字的痕跡。
  • 禮器中食器佔大多數。
  • 按游國慶老師的說法,銘文筆劃的圓勁凝重與纖細方折,實是鑄字和刻字之別。鑄字者,乃工匠先在陶範上以泥條捏好字樣,再灌入銅漿,故字形筆劃圓渾豐滿。刻字者,乃先鑄好銅器,銅器成形後以尖硬物在器上刻字,故字形纖細方折。因此銘文筆劃的圓渾、纖細未必是分期的最佳標準。

第二章 戰國文字與傳鈔古文

  • 《史籀篇》是經周厲、周宣王之際史官留整理過的一種童蒙課本。
  • 現時可見部份六國文字與籀文基本相同,因此前人把六國文字與籀文完全對立,並不正確。
  • 「這表明籀文和古文是平行的地域關係,但無法解釋上面所舉籀文與六國文字形體吻合的例證。」這很容易解䆁,如正體字和簡化字,門與门、愛與爱、鍾與锺等是平行的地域關係,形體基本相同。也有差異較大的如廣與广、乾與干等。
  • 出土材料中的六國古文可以與《說文》古文相對應。
  • 六國文字與秦文字各成系統,則與戰國時期的合縱策略相符,六國文字較接近,便於溝通,但各國內部必有精通其他文字系統的專家人才。
  • 石經古文字體多曲折線條,如上、下、瑕。
  • 籀補中的瑕與石經古文中的瑕,最主要相異處是玉偏旁的位置,可證文字初期的偏旁並不固定。
  • 遠、辵率隸定下來雖皆从辵,但古文中辵與行還是有區別的。
  • 石經古文寧字頗奇特,从衣从心。
  • 益字古文與小篆甚異。
  • 石經古文邦與昃同?還是文字誤植?
  • 游字下,古文字體皆从辵。蓋是游、遊繁簡錯換?
  • 為字,說文謂母猴,大謬。
  • 石經古文中形體與說文形體相異,可大致分為四類。
  • 1.石經古文承襲殷周古文,說文古文出自晚周古文,是文字演變的先後關係。
  • 2.石經古文為正體,說文古文為譌變。但所謂正體的標準為何?
  • 3.石經古文與說文古文互為異體。
  • 4.石經古文與說文古文互為假借。

第三章 戰國文字分域概述

  • 研究春秋和戰國文字不只存在斷代問題,更要以分域問題作主導。
  • 齊系文字包括了魯、邾、倪、任、滕、薛、莒、杞、紀、祝等國銅器銘文。
  • 莒為楚滅?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楚滅莒,竹書紀年謂考王十年楚滅莒。
  • 齊系兵器銘文多為鑄造,結體寛博、運筆粗獷;晉系兵器銘文多為刻劃,結體散漫、運筆細勁。
  • 齊系兵器銘文,或記地名,地名後亦有加造戈者名,另外,地名附里名,則是齊兵銘文的特有格式。地名後又加「左」、「右」,即左戈、右戈之意。兵器銘文多屬物勒主名,物勒工名的情況甚少。
  • 「夻化」是齊國刀銘的專用術語。
  • 齊圜錢往往與刀幣同時出土,二者間可能有子母相權的關係。
  • 齊系陶文的異體甚多,反映當時的手工業者使用的文字有較大的遊移性。
  • 齊國銘文流行「立事歲」紀年格式,或使用特殊月名和干支紀日。立事,即是主持事務之意。
  • 「子某子」是齊銘中特有的稱謂。
  • 燕國兵器銘文豐富,數量是列國之冠。
  • 兵器銘文中,燕王或稱王,或稱侯,沒有明顯改變稱號的時間點。
  • 「御司馬」即《周禮》之「輿司馬」,是掌管兵車的武官;「行義」、「行議」應讀「行儀」,是王的侍衛,或儀仗隊伍的名稱。
  • 「王萃」即王的戰車,「黃萃」應讀「廣萃」,是橫陣的戰車。「巾萃」與「巾車」有關,《周禮.春官.巾車》云:「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八人,工百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 兵器銘文中可見三級監造,「王」是名義監造者,「工尹」是主辦者,「工」是製造者。
  • 燕國璽印形製可分為四種:
  • 1.長條形朱文璽,印面呈長條形,印台上有細長柄,朱文。
  • 2.方形白文小璽,印面呈正方形,鼻紐。印台與坡形紐座之間有明顯的過渡台階,為他國璽紐所無。銘文有邊框圍繞,布局嚴整精美。
  • 3.方形朱文小璽,印面略小於方形白文小璽。
  • 4.方形朱文大璽,印面甚大,鎸刻蒼勁古茂,很有氣勢。
  • 傳世燕王兵器不少出於山東,可能與燕軍曾佔領過大部份齊地,後來又被擊退有關。
  • 燕國陶器文字一般是用璽印鈐成的,可按形制分為三類:
  • 1.長條形
  • 2.正方形
  • 3.聯鈐長條形,由若干長條形組成,內容多是「某年某月,左或右陶尹,倕某旣某,左或右陶工某。」
  • 燕系文字相對穩定,前後期變化不大。
  • 晉系文字包括了韓、趙、魏、中山、東周、西周、衛等國家。
  • 韓國代表性銅器羌鐘字體「規旋矩折」,哀成叔鼎字體「脩頎整飭」,二器文字多有附加筆劃或偏旁。
  • 韓國兵器銘文「造」有從告聲、從曹聲之字型,矛有銘「戟朿」。
  • 趙孟庎壺記載了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爭霸於黃池之會的歷史,銘文結體修長,文字工麗,呈現典型戰國文字風格。
  • 絕大多數趙國的劍銘是刻款。
  • 「相邦」和「守相」是趙兵器銘文中習見的職官名稱,「相邦」相當於上卿,「守相」略次於「相」。後世有「相國」,漢初諱「邦」,「邦」均改為「國」,或許「相國」可上溯至此。
  • 趙國兵器銘文,是由監造者(相邦、守相、令)、主辦者(工師)、製造者(冶、冶尹)所組成的監造款式。
  • 趙國兵器銘文常出現的「執劑」是指掌握冶金參兌金與錫的成份,是「調劑」工藝。
  • 晉系兵器、貨幣文字比起各系文字尤為混亂,有「邊旁隨意增損」、「部位游移、繁簡雜側」、「義不相干、濫為音假」、「隨意美化、信筆塗點」等問題。這可能與晉國歷史有關,晉後期有韓、趙、魏、范、中行、智六卿專政,各自有門客,因此他們可能各從晉的官方文字繼承下來,自行發展,發展又不嚴謹,沒有規律,導致文字有許多訛寫、異體。
  • 趙幣有七種:
  • 1.方尖方足跨布
  • 2.尖肩尖足布
  • 3.平肩尖足布
  • 4.圓肩圓足圓跨布
  • 5.圓肩圓足圓跨三孔布(是時代最晚的趙幣)
  • 6.直刀
  • 7.圜錢
  • 魏國記量銘文與三晉兵器銘文款式類似,也是三級監造。
  • 「視事」是魏國器特有的職官名稱,有涖官冶事之意。
  • 魏國器有分兩次或三次刻成的,第一次刻鑄器時間、監造者,第二次刻用器處或轉交單位。
  • 魏國早期兵器銘文非常罕見,均為物勒主名。
  • 戰國中期以後,三晉兵器銘文格式漸趨複雜,因此簡式銘可判為時代較早,繁式銘則為時代較晚。
  • 魏幣主要有四類:
  • 1.方肩方足方跨布
  • 2.方肩方足圓跨布
  • 3.圓肩方足圓跨布
  • 4.圜錢
  • 近年戰國文字考釋方面的若干突破,往往借助中山王諸器的上下文連讀線索。
  • 周的壺銘有兩種格式,一種先記壺的容量,次記司客,再記壺的重量,最後簽署人名。另一種先記使用處職官名,再記壺的重量。
  • 金村墓中的銀器銘文,有「兩」字是从冪从羊。(聲音關係?)
  • 戰國的兩周,貨幣均為圜錢。
  • 晉系官璽多為朱文,印面為中型或小型,以鼻鈕居多,鈕座陡峭,印體敦厚,文字筆劃細勁,布局精巧。晉璽鎸刻工麗,與齊璽之粗獷、燕璽的峻整,楚璽之散逸判然有別。
  • 三晉地區主要流行布幣。晉布幣與齊燕刀幣、楚金版、秦圜錢構成戰國貨幣四大體系。
  • 「集廚」、「集既」可能是掌管飲食的官員;「鑄客」可能是來自別國的鑄造專家。
  • 戰國晚期,尤其當楚考烈王遷都壽春後,楚國銘文發生了顯著變化。字體風格與早期迥異,結構筆劃也日趨簡易,簡體字應運而生。
  • 楚國銅器銘文多為鑄造,銘文內容基本是物勒主名的格式。
  • 楚系文字獨有的鳥書,屬於前期銘文。
  • 楚國貨幣有四種:
  • 1.燕尾足布
  • 2.連布
  • 3.銅貝
  • 4.金版
  • 楚官璽多為白文,印面大小不等,刀法酣肆,結體散逸。
  • 楚地名前綴多用「上」或「下」,後綴多用「陵」,行政區域單位多用「里」,邊邑多用「關」。
  • 越國銅器罕有地記有王名,前後承接五世,又與典籍所載吻合。
  • 吳、蔡兩國地處江淮流域,其文字屬楚系較易理解。宋雖地處中原,但夾在齊、魏與楚之間,文字風格亦屬楚系,這顯然是楚文化影響所致。
  • 楚文字的特殊偏旁和形體,是辨認楚文字的重要線索。
  • 秦國的記量銘文,容量單位有「斗」、「升」,重量單位有「斤」、「兩」、「朱」等,長度單位有「尊」,甚具地方特色。
  • 秦器亦有續刻的特色,會在春秋器或戰國六國器上續刻戰國秦文字。
  • 大約秦惠文王以後,秦國兵器銘文的格式逐漸固定下來,可分為兩類:
  • 1.中央監造,監造者有張儀、魏冉、壽觸、呂不韋等相邦、丞相,監造地點是秦都或重要地點。
  • 2.地方監造,監造者為郡縣最高長官「守」。
  • 兵器的具體監造者有「士上造」、「工師」、「工大人」、「工宰」,實際製造者有「工」、「工隸臣」、「工城旦」、「工鬼薪」、「工更」。
  • 當銘刻內容不能說明其年代時,用字形發展的規律限定銘刻相對年代是切實可行的。
  • 秦璽一般是鑿款白文,有邊框、印面多有「田」字格或「日」字格,字體整齊而不呆板。有官璽、吉語璽、姓名私璽。
  • 秦國陶文多發現於咸陽遺址和始皇陵,分成陶俑陶馬文字、墓志瓦文和磚瓦陶器文字三類。
  • 雲夢睡虎地秦簡包括了歷史大事紀、政府文告、法律文獻、術數五行書等。
  • 秦文字比東方各國文字更多地繼承了西周晚期銘文的遺風,戰國以降,六國文字有急劇變化,但秦文字比較穩定,形體變化始終不大。

第四章 戰國文字形體演變

  • 簡化
  • 1.單筆簡化
  • 指對原來不該有缺筆的字減少一筆,並不影響文字的總體結構,識讀也不困難。
  • 2.複筆簡化
  • 指簡化形體與通常形體比較,少兩筆或以上筆劃。複筆簡化形體比單筆簡化形體更難辨識。
  • 3.濃縮形體
  • 指簡易原來文字形體某一象形部件,使其成為抽象的符號。
  • 4.删簡偏旁
  • 指删簡形符,或組成形符音符的偏旁。
  • 5.删簡形符
  • 指删簡會意字中的某一偏旁或其部件。
  • 6.删簡音符
  • 指省聲存形的特殊現象,以貨幣文字中最常見。
  • 7.删簡同形
  • 指同文作為複體出現時,簡省同文中的一個或兩個部件。
  • 8.借用筆劃
  • 指文字的兩個部件由於部份筆劃位置靠近,因此共用相同筆劃。
  • 9.借用相似偏旁
  • 一字之中,兩個偏旁或部件如果比較類似,就可以借用。
  • 合文借用偏旁比較容易辨認。獨體借用偏旁則至為罕見,辨認也相當困難。
  • 掌握借用偏旁的規律,往往會對難度較大的未識字有所突破。
  • 10.合文借用筆劃
  • 指兩個字之間的筆劃共用。
  • 11.合文借用偏旁
  • 兩字偏旁或部件相近,便可借用。
  • 多用於固定詞彙,如地名、複姓、習語。
  • 12.合文删簡偏旁
  • 合文時删簡某一或兩個字的偏旁。
  • 13.合文借用形體
  • 或稱「包孕合書」,這類字以單字形式出現,卻讀作二字,均有合文符號。

繁化

  • 1.增繁同形偏旁
  • 重疊形體可能有某種意義,重疊偏旁則意義不明。
  • 2.增繁無義偏旁
  • 指在文字中增加形符,但對文字的表意功能不起直接作用,只能作為裝飾。
  • 3.增繁標義偏旁
  • 在文字原有形符基礎上再加一個形符,可分象形標義、會意標義、形聲標義。象形標義所新造的繁化字意義不大,因為象形字本身已經能勝任其表意功能。
  • 會意標義所新造的字有時能起一定注明字義、區別它字的作用。如果能理解象形標義類所新增偏旁的意義,則可歸入會義標義類。
  • 形聲標義新造字都有兩個形符一個音符,形符義近或相關,因此可疊加。
  • 4.增繁標音偏旁
  • 象形標音是在象形字及指事字增加一個音符,所增音符與其字音同或音近。
  • 會意標音是在會意字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音符,所增音符與其字音同或音近。
  • 形聲標音是在形聲字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音符,所增音符與其字音同或音近。形聲標音是重複標音,可能與當時崇尚繁縟的書寫心理有關。
  • 雙重標音指組成一個字的兩個偏旁都是音符。

異化

  • 1.方位互作
  • 指文字形體的方向或偏旁的位置有所變異。分為正反互作、正倒互作,正側互作、左右互作、上下互作、內外互作、四周互作等七類。
  • 2.形符互作
  • 指形符用與其義近的表意偏旁互換,形符互換後,形體雖異但意義不變。
  • 如「日」「月」互換,「又」「攴」互換。
  • 3.形近互作
  • 是一種文字形體相近而誤寫的現象
  • 如「目」「田」相混,「人」「弓」相混。
  • 4.音符互作
  • 指形聲字音符用音同或音近的另一音符替換。有同部音符互作、疊韻音符互換、雙聲音符互換三類。
  • 5.形音互作
  • 誤形為音是借用形符稍加變化,使其成為音符,其本質是「訛變」。
    易形為音是以音符代替會意字的某些偏旁,使其成為形聲字。其本質是「置換」。
  • 6.置換形符
  • 指由三個以上偏旁構成的字的某一偏旁,被另外相關的形符所替代。
  • 7.分割筆劃
  • 把本應相連的筆劃予以分割。文字會產生輕度訛變。
  • 8.連接筆劃
  • 把本應分開的筆劃連接起來,文字會產生輕度訛變。
  • 9.貫穿筆劃
  • 指文字筆劃相交處無意識地穿透。
  • 10.延伸筆劃
  • 把文字的圓點、豎筆、斜筆、孤筆等有意識地延長和擴展。
  • 11.收縮筆劃
  • 把文字原有的橫筆、豎筆、曲筆予以收縮。
  • 12.平直筆劃
  • 把文字本來彎曲的筆劃取直。
  • 13.彎曲筆劃
  • 把文字中本來平直的筆劃予以彎曲。
  • 14.解散形體
  • 對文字形體、偏旁、筆劃的破壞。

同化

  • 戰國文字的偏旁都很有規律,與殷周文字形體相承。
    多數戰國文字偏旁相當穩定,形聲字的「左形右聲」也基本在戰國時期定型。

特殊符號

  • 重文符號表示該字或該句應重複。
  • 合文符號表示有借用偏旁、筆劃的現象。
  • 省形符號表示文字的筆劃或偏旁有所省略。
  • 對稱符號是在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偏旁之間起均衡美化的作用。
  • 區別符號用於區別容易相混的字,如「月」「肉」。
  • 標點符號用於斷句,又稱「鉤識符號」。
  • 裝飾符號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增加筆劃,對其表意功能毫無影響,純屬裝飾作用。
  • 裝飾圖案是鳥書的特有標誌,鳥書中的文字筆劃與鳥形圖案糾纏在一起,對釋讀文字相當不利。

第五章 戰國文字釋讀方法

  • 戰國文字的書寫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各國之間都沒有較為嚴格的書寫標準,所以書寫者為求文字結構的變化,往往信筆由之。
  • 同器異形,同璽異形的現象,與後代書法家在作品中喜愛一字多形的現象相似。
  • 考察文字結構的方式:
  • 把未知文字分解為若干偏旁,與已知字偏旁相互比較。
  • 綜合經過分析比較的偏旁或形體,合成一個整體的文字。
  • 戰國文字的釋讀方法:
  • 一、歷史比較
  • 大多數戰國文字不但有可能在殷周文字中找到其來源,而且也應該秦漢篆隸中找到其歸宿。
  • 歷史比較法的比較對象應是明確無疑的可識字,比較應盡可能準確,比較結果應置於具體辭例中驗證。
  • 二、異域比較
  • 用同一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字比較。
  • 三、同域比較
  • 把未識的特殊形體與同一地區的文字互相比較,找出共同特點。再與通常的形體相互比較,觀察點畫的演化踪跡、結構的因襲關係,找出歧異的原因。
  • 四、古文比較
  • 以傳鈔古文形體與未知的戰國文字相互比較。
  • 五、諧聲分析
  • 先分清形符和音符,並考慮疊加音符和雙重音符的可能,最終分析形聲字與其諧聲偏旁的關係。
  • 六、音義相諧
  • 必須具備音理、異文、辭例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定論。同聲系的通假不成問題,異聲系的通假則必須有典籍和古文字材料作為佐證。辭例則要考察地上材料來驗證。
  • 七、辭例推勘
  • 是為補救各比較法缺陷的權宜之計,必須有明確無疑的辭例才能使用。
  • 八、語法分析
  • 重視語法分析往往可以解決戰國文字的訓釋問題。
  • 前四種重於字形考釋,後四種重於字音字義及訓詁。
  • 步驟:
  • 先通過比較確認字形,再以辭例驗證。文意未安的話,可以用聲音通假來諧調字形和字義的矛盾,最後仍要驗之以辭例。
閱讀時間:2019年9月18日至2020年2月3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421內容數
讀書隨處淨土,閉門即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