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吳昶毅同學,笑著說自己是一位喜歡數學理科的理性男孩,對需要背讀的感性文科並不擅長。他考量自己有著愛幫助人的個性,未來希望成為一位能幫助更多學生的老師,因此在今年申請大學時,選擇結合自己的個性與喜歡數學的心,立定以申請紐約大學教育數學系(類似臺灣的師範學院)為目標,最終成功申請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呢!
昶毅自7年級從公立學校轉入康橋就讀,認為康橋與公立學校最大不同之處是有「自由的讀書環境」。他說,在以前學校只讓學生選擇文科和理科的分組,但在康橋,學生有很多自主的選擇機會。例如昶毅喜歡數學,一路以來都是資優班,但他同時也能選修到與心理層面相關的課程,因為康橋是打破班級的選課,不局限文、理學科的區分,而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感,進而做出選擇,決定自己要在哪一門喜歡的學科繼續專研下去。
「一間沒有什麼壓迫感的學校,只有正常的課業壓力,不會讓我產生負面情緒的學習環境。」昶毅回首看這6年的讀書時光,是這麼描述康橋的。
昶毅表示,7、8年級他在康橋能體驗到快樂的校園生活,雖然9年級距離申請大學的目標感覺還很遠,卻也有了初步想法,到了10年級他開始正視到自己的學業,11年級思考未來想讀教育相關的目標,12年級完成現階段高中的學業,並滿意自己能按部就班,一步步依照規劃前進,完成對自身許下的諾言。
由此看得出來昶毅是一位十分自律的孩子,他認為維持學業成績是申請到一所好大學的門票,於是努力將學業成績保持在穩定中成長。對於學習時間的管理方法,也會將手頭上事情依重要性排序,有規劃地一一分配安排時間完成,減少碎片化的時間。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要失望就要拿出好表現,也不要後悔做過的每一件事,因為那是自己做出來的決定。
對於未來,昶毅也有考取教師證和讀研究所的想法,同時繼續選修與心理層面相關的課程,了解學生對學習的狀態,助於自己的教學技巧。他樂於將不喜歡的事變成一種挑戰,越是不能輕鬆完成的任務,越能享受完成過後所得到的成就感。最後,昶毅也給學弟、妹一些建議,認為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學得開心,各種東西都要試著先嘗試過一遍,才會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也才會對學習感到興趣,進而熱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