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跟台灣醫生的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稍早一篇文章的留言板,有版友提到對兩邊醫生的溝通,我分享一下我的作法。

其實這有點運用到談判技巧,但我是這樣管理兩邊的醫生的。

沒錯!就是用「管理」這個詞。

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進醫院找醫生、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在一般一對一的情況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海外試管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除非要花錢讓所有的醫療行為都在美國發生。不然就會面臨到台灣一個醫生、美國一個醫生的情況。

兩邊醫生的資訊要怎麼透明化?

各項檢驗的評估要怎麼判讀?如果用藥意見相左,以哪個醫生的醫囑為主?

最後,萬一臨時遇到突發狀況,如何即時調整用藥?

這些問題都是只在台灣看病不會碰到的情況。

我兩次植入都是用台灣的用藥,我分享一下我怎麼跟醫生溝通。

首先,問問題都是要用假設情境來問,探知對方想法。同時,也比較不會失禮。舉例來說:

  1. 如果台灣醫生希望主導用藥,這是個選項嗎?
  2. 你對於ERA或免疫的看法如何?如果是台灣主導用藥,用藥中有免疫用藥或其他你覺得跟試管無關的醫療行為,什麼情況下你會開始介入?
  3. 如果前期在台灣用藥,鄰近取卵日或植入日再到美國手術,這作法你覺得如何?又或者,你有沒有你建議的作法?
  4. 手術結束後,用藥如果繼續用依台灣醫生藥單服用,是個可行的辦法嗎?

類似這樣的情境問幾輪,大概就會知道美國醫生的想法。

如果美國醫生是Alpha型、希望主導用藥,那就聽美國醫生的。

主要是美國醫生負責施行手術,他如果堅持主導用藥,那病患基本上只能配合。

但如果美國醫生願意提供彈性(像Labryo的Dr.Vu就是),那接下來就可以跟台灣醫生討論。

跟台灣醫生的講法,一定要清楚溝通美國允許的彈性到哪裡。

台灣醫生如果不願意接受、希望美國主導、那就再回來跟美國講,請美國開藥單、台灣協助檢驗、協助發藥。

台灣醫生如果願意主導,也就回去跟美國說:這次會照台灣的用藥,只要有更改用藥都會發正式通知給美國,讓美國知道患者的情況。

如果兩邊都說有彈性,那就換成是你說話。你選一邊當主治,下好離手。

我在這邊,不是要推薦美國當主治或是台灣當主治,是要把R&R先定義清楚。在複雜又貴的醫療行為裡,每一個認知錯誤都可能帶來難以想像的損失。

其實如果錢跟假都不是問題,提前飛到美國,那就只需要面對美國醫生,這會是醫療風險最低的方案。缺點是衍生的食宿成本會拉高,還有會使用很多天的假。

但如果錢跟假都有問題,那就要想好中間怎麼跟兩邊醫生溝通,讓台美兩邊配合順暢。

一定要提前溝通清楚!

醫生對於主治醫生的認定有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在療程還沒開始前,先列出幾個假設性的問題確認醫生的想法,先講好未來怎麼配合,會比較少中間的不愉快。不是只有美國醫生需要擬題發問,台灣醫生也要。主要是多數台灣醫生也沒碰過這樣複雜的情況,列出一些情境題請台灣醫生確認,會幫助他清楚界定在這案件裡他的角色,未來你對他提出要求時,他無法拒絕。

相信我,萬一發生不愉快,真的會很不愉快。

avatar-img
110會員
1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是植入第12天,老闆召集了所有的業務組長,要大家做一個五年計劃。 現在不能做的事、不代表以後不能做。 現在還有的優勢、不代表會持續。 老闆包了一間咖啡廳,把所有的業務主管都關起來,我們要我們走出自己的路,假設沒有包袱、沒有不可能的情境下,我們要想像團隊的未來。 想像在沒有資源、四面楚歌的
第二次植入是我太太,我是負責第一次跟第三次植入。 第一次植入,突然遇到熊熊一堆藥,光是要算那些藥都有壓力,更不用說搞清楚這些藥對我的影響,後來身體跟心理發生了一些狀況,我無法釐清。問醫生,當時的醫生說不清楚不知道,讓我以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問題。當下我只覺得我要不行了,後來的結果也是淺著床失敗。
落地美國後三天是週一,也是到Labryo抽血檢驗的日子。 這次檢驗關鍵是要驗黃體,植入時黃體如果不夠,有可能月經會來、那植入的胚胎當然是土石流崩掉。王懷麟幫我設計的用藥排程,是植入當天前一小時打黃體,這樣黃體就一定夠。他說,在美國不一定可以隨時抽血,為了不要擔心受怕,你就直接打油針吧。 他問我怕
中間本來還要寫Dr.Vu植入完全不痛的好技術還有植入症狀,但今天太開心了,先跳過去寫開獎。 我是台灣時間2023/7/20 02:00的時候植入的,今天約王懷麟的診,三點去驗血,包括Beta HCG, E2(雌激素), P4(黃體),中間我還請前台幫我也看一下甲狀腺TSH, Free T4, An
上一篇文章有版友問植入的行程安排,每間診所的要求不同,Labryo比較彈性,但有些比較嚴格的診所要求植入前到驗孕全程都要在美國,這種的大概要在美國待一個月,以加州來說,一天的住宿大概要抓五千元台幣,一個月就是15萬。加上機票,光交通住宿可能就要20萬。 Labryo的彈性比較高,只需要植入前一個工
第一次植入是2022年8月,當時是我當孕母,淺著床失敗告終。 第二次植入是2022年12月,是我太太當孕母,連淺著床都沒有結束。 第三次植入是2023年7月,我太太的子宮後傾嚴重,台美兩邊的醫生都建議我當孕母,跟我太太討論了幾輪後,決定之後就是我當孕母跟卵母,一路試到底。 因為楊政憲出國,瘜肉
昨天是植入第12天,老闆召集了所有的業務組長,要大家做一個五年計劃。 現在不能做的事、不代表以後不能做。 現在還有的優勢、不代表會持續。 老闆包了一間咖啡廳,把所有的業務主管都關起來,我們要我們走出自己的路,假設沒有包袱、沒有不可能的情境下,我們要想像團隊的未來。 想像在沒有資源、四面楚歌的
第二次植入是我太太,我是負責第一次跟第三次植入。 第一次植入,突然遇到熊熊一堆藥,光是要算那些藥都有壓力,更不用說搞清楚這些藥對我的影響,後來身體跟心理發生了一些狀況,我無法釐清。問醫生,當時的醫生說不清楚不知道,讓我以為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問題。當下我只覺得我要不行了,後來的結果也是淺著床失敗。
落地美國後三天是週一,也是到Labryo抽血檢驗的日子。 這次檢驗關鍵是要驗黃體,植入時黃體如果不夠,有可能月經會來、那植入的胚胎當然是土石流崩掉。王懷麟幫我設計的用藥排程,是植入當天前一小時打黃體,這樣黃體就一定夠。他說,在美國不一定可以隨時抽血,為了不要擔心受怕,你就直接打油針吧。 他問我怕
中間本來還要寫Dr.Vu植入完全不痛的好技術還有植入症狀,但今天太開心了,先跳過去寫開獎。 我是台灣時間2023/7/20 02:00的時候植入的,今天約王懷麟的診,三點去驗血,包括Beta HCG, E2(雌激素), P4(黃體),中間我還請前台幫我也看一下甲狀腺TSH, Free T4, An
上一篇文章有版友問植入的行程安排,每間診所的要求不同,Labryo比較彈性,但有些比較嚴格的診所要求植入前到驗孕全程都要在美國,這種的大概要在美國待一個月,以加州來說,一天的住宿大概要抓五千元台幣,一個月就是15萬。加上機票,光交通住宿可能就要20萬。 Labryo的彈性比較高,只需要植入前一個工
第一次植入是2022年8月,當時是我當孕母,淺著床失敗告終。 第二次植入是2022年12月,是我太太當孕母,連淺著床都沒有結束。 第三次植入是2023年7月,我太太的子宮後傾嚴重,台美兩邊的醫生都建議我當孕母,跟我太太討論了幾輪後,決定之後就是我當孕母跟卵母,一路試到底。 因為楊政憲出國,瘜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提問者): 半導體產業銷售主管 (回答者): 日藉商社銷售 --- (提問者): 目前在處理跨國的客戶案件,有個問題想請教: 首先,若是客戶有跨美國 日本 台灣專案合作 但是台灣代理商在進度追蹤上有困難 因為台灣客戶不願意配合提供相關資訊...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提問者): 半導體產業銷售主管 (回答者): 日藉商社銷售 --- (提問者): 目前在處理跨國的客戶案件,有個問題想請教: 首先,若是客戶有跨美國 日本 台灣專案合作 但是台灣代理商在進度追蹤上有困難 因為台灣客戶不願意配合提供相關資訊...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搬到美國3年了,我還是習慣在台灣做健康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信任台灣的醫療品質,還有很重要的語言因素。 例如全身健康檢查,我其實幾乎聽不懂那些醫療名詞,當然可以找會講中文的醫師,還可以跟醫院申請翻譯,不過會想說一年也就一次,就趁回台灣時找個能讓自己能自在且安心的選擇。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許多移民在美國都逃漏稅和脫產利用社會資源來養老和生活,有時候還會在原本的國家借一堆錢,或是像一些人專門回原本的國家取暖和用類似健保制度治病。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保瑞藥業斥資2.1億美元收購美國藥廠,持續在CDMO領域屹立不搖。以前瞻的「創新研發技術」角度來看,其反而缺少這方面的優勢。生技產業方方面面均離不開「營運產生績效」及「技術打造未來」兩大主軸,開發新藥才是傳統製藥業望塵莫及的生技前景利器。晟德、輝景全力扶植子公司暨新藥創新研發潛力更值得關注及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