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投資的不理性行為(上)?

2023/08/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畢,股神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雖然這個道理聽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是因為一般人在面對投資時,通常都是感性大於理性,也就是被情緒所主導,而有趣的是成功的投資往往都是需要違背人性的操作才能達成,正因為如此,如果在面對投資時可以控制你的情緒,那麼你離成功的投資就不遠了。

著名的基金研究機構晨星公司曾經做過一個研究,計算投資人購買基金後的年度報酬率,比持有該基金十年都不賣出的年度報酬率還少2.5%,這代表投資人在投資後的不理性行為,會讓每年的年度報酬損失2.5%,如果考慮複利的話,那麼29年後累積的資產會差到1倍,所以要避免投資時個人情緒造成的不理性行為,就顯得格外重要。

首先第一個不理性行為就是過度自信,例如我們知道樂透中頭獎的機率極低,但每個買家在買彩券的當下都覺得自己一定會中頭獎,對於買樂透彩券來說,過度自信只會讓你損失買樂透的錢,但是當投資時,過度自信則會讓你身陷虧損的大麻煩,因為過度自信會讓你以為比其他投資人聰明,甚至可以精準地預測市場的漲跌,但其實短期市場的漲跌是隨機的,你可能會在幾次成功預測市場漲跌後,誤以為可以百分之百預測市場漲跌而忽略了風險,你的資金有可能在某一次的預測錯誤中遭受巨大的損失,要如何避免過度自信的行為呢?首先你要認定自己跟其他人一樣平凡,再來就是不去預測市場的漲跌,因為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和教育的基金經理人,都無法準確預測市場而虧損,那麼你有甚麼理由可以贏過他們呢?

第二個不理性行為是盲從群眾,跟隨群眾是因為你相信其他人的想法或眼光,或是認定跟隨群眾是比較安全的,像是你會去造訪評價優良的餐廳,和購買大多數人認為優質的商品,在這些方面跟隨群眾可能是正確的選擇,但在投資時跟隨群眾往往是危險的行為,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個投機泡沫事件都是盲目地追求群眾而造成的,第一個是發生在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第二個是發生在18世紀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這個事件連知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都無法倖免,第三個則是發生在20世紀末,美國的網際網路泡沫,這三個事件讓大多數跟隨群眾的投資者血本無歸,至於要如何避免盲從群眾的不理性行為呢?你必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丟棄這次不一樣的想法,此外你必須清楚地分辨你現在的投資行為是在投機還是投資,如果是投資也不要追逐價格,因為最大的風險就是用過高的價格買進任何股票或標的,儘管買進的公司是多麼吸引人的企業。

第三個不理性行為是心理帳戶,這種行為主要是人會因為錢的來源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態度,例如今天工作辛苦賺到3萬元,你可能會小心地把它存進銀行帳戶裡,但是如果這3萬元是中獎獲得的,你可能會把它拿去吃一頓大餐,或是買一個之前一直很想買的東西,在投資時這種不理性行為的表現可能會讓你願意去冒更大的風險,例如你在投資時賺了一筆錢,那麼你可能會因為認定這筆錢是意外之財,所以會再把這筆錢拿去投資超過自己所能承擔風險的商品,而忽略了這個投資的風險不只會讓獲利血本無歸,可能還會侵蝕你原本的本金,那麼要怎麼避免這種不理性行為呢?那就是你必須公平地看待錢的價值,記住錢就是錢,不會因為錢的來源不同就有不同的價值,工作賺來的3萬元和中獎得來的3萬元都是價值3萬元,接下來我會分享其他三種不理性的投資行為,歡迎大家訂閱和分享我的專題。

本篇內容同步發表在我的youtube頻道:


42會員
6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小畢,這裡我會不定期分享個人投資和被動收入的心得和方法,歡迎大家追蹤和分享囉。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beeinvestnote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