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奧本海默》入戲院feel i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一切都是期望管理。

所以先來個利益申報:非Nolan忠粉,《Interstellar》全程放蚊…《天能》尚算有醒過但理解為《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高智能版…

原本沒打算看(對三小時沒信心)但「芭比海默」在日本「出事」後,反而想親眼驗證有沒有傷害到日本人感情…(順便一提《Barbie》後來的確被捧高得太誇張,本質還是一部面面俱圓的商業大片,有些「女權先驅」評價總覺得過譽…)

2.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

  1. 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
  2. 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
  3. 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
    ⬆️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3. 儘管3小時並非完全沒放蚊(!)後半部(由準備試爆開始?)的確能夠聚精匯神看到最後,尤其是聽證會的攻防戰,靠緊湊的剪接、鏡頭調度及強烈的音效營造壓迫感,明明只是言語上的你來我往,卻能夠做到「文戲武拍」(友人語)的效果,比千軍萬馬的大場面更有迫力!

(好像有觀眾嫌棄配樂聲效過大?我覺得是Nolan故意啦…)

飾演Oppenheimer的Cillian Murphy

飾演Oppenheimer的Cillian Murphy

4. 至於擅自以「日本視角」去尋找相關部份(?)的確被處理成「明明並非原定狙擊目標,最後卻無端端成為原子彈唯一受災戶」的可憐「佈景板」國家,的確有點令人不爽…(史實上並非無端,但有關美軍與日軍的對戰及角力並非電影重點,所以被簡化成這樣[攤手])

刻意的笑點設置亦頗「地獄梗」(討論應該炸哪個城市時,某高層表示要剔除京都,除了這個城市很有價值之餘,自己跟老婆曾在此度蜜月意義非凡云云),只是個人覺得反而是襯托後來投擲廣島、長崎成功,奧本海默明明發表「勝利演說」,卻幻視成原爆現場的驚慄場面啦。

5. 不能否認電影的角度偏頗(看到有不少批評,針對沒有對二戰責任、原子彈議題有更深入的省思?但起碼劇情上沒有「二創」或歪曲人物固有形象——沒錯古澤良太說的是你!)而且作為商業大片,看罷後吸引觀眾翻閱真正的歷史,對照史實與電影的差異,變成討論話題,不也是功德一宗嗎?

6. 個人對歐美演員面盲(喂)不過因為彩色/黑白代表不同視角——

  • 彩色:奧本海默主觀視角
  • 黑白:別人的客觀視角(但更像是反派Lewis Strauss視角)

同樣是主角Cillian Murphy各種微妙的神情流轉(雖然他的情慾場面腦袋總是blank了…)但一到黑白他的嘴臉特別囂張可憎,彩色則有更多「無辜懦弱」的神情,這樣明顯的區別亦幫助觀眾把兩種視角割開。

飾演Lewis Strauss的Robert Downey Jr.

飾演Lewis Strauss的Robert Downey Jr.

另外想一提演反派的Ironman(X)Robert Downey Jr.(O)角色設定他就是心胸狹窄的卑鄙小人(明明人家都沒有提過他,他卻擅自以為別人說他壞話,這樣的描述現實又傳神!)他主要出現在黑白畫面,嘴臉亦有細微變化(黑白的他表情豐富,彩色的他缺乏表情變化,代表奧本海默從沒有把他當成一回事?!)這個反派角色很美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200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5
動畫不再是小孩的專利,許多歐美動畫通過吸引人的繪畫風格,將複雜卻真實的情感與訊息傳遞給觀眾。這些作品觸及的主題,如焦慮、自私、分離等,不僅讓觀眾反思,也帶來共鳴。本文將探討《玩轉腦朋友2》和《汪汪夢裡人》這兩部充滿情感共鳴的歐美動畫,並深入分析它們在觀眾心中所引發的震撼。
Thumbnail
2024/07/25
動畫不再是小孩的專利,許多歐美動畫通過吸引人的繪畫風格,將複雜卻真實的情感與訊息傳遞給觀眾。這些作品觸及的主題,如焦慮、自私、分離等,不僅讓觀眾反思,也帶來共鳴。本文將探討《玩轉腦朋友2》和《汪汪夢裡人》這兩部充滿情感共鳴的歐美動畫,並深入分析它們在觀眾心中所引發的震撼。
Thumbnail
2024/01/18
《大叔夢中人》的「食字」,並非指大叔有「夢中人」,而是自己成為「夢中人」—「大叔」即大學教授保羅(尼古拉斯基治),他原本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某天居然被發現他在數以萬計的人夢中出現,一夕成名為「萬人迷」!初嚐爆紅滋味的他企圖抓緊機會,把一直夢想的研究出版成事,怎料此時他在別人夢境裡卻變成殺人狂魔…
Thumbnail
2024/01/18
《大叔夢中人》的「食字」,並非指大叔有「夢中人」,而是自己成為「夢中人」—「大叔」即大學教授保羅(尼古拉斯基治),他原本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某天居然被發現他在數以萬計的人夢中出現,一夕成名為「萬人迷」!初嚐爆紅滋味的他企圖抓緊機會,把一直夢想的研究出版成事,怎料此時他在別人夢境裡卻變成殺人狂魔…
Thumbnail
2023/10/11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Thumbnail
2023/10/11
太多人分析過電影《Joker小丑》裡頭「小丑」的各重內在與延伸意義,不過個人更感興趣的,是電影透過羅拔迪尼路飾演的楝篤笑(脫口秀)巨匠,完成對馬田史高西斯的多方位致敬,儘管有人批評只是模仿,但無礙傳遞「傳承」及「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我終於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等巧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電影都可以在「未知」的情況進行觀看(當然有作功課會對看電影更有幫助),而觀賞《奧本海默》,則是必定要「做功課」的,否則長達三個小時的歷史、物理和政治學,肯定會讓你昏昏欲睡。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電影都可以在「未知」的情況進行觀看(當然有作功課會對看電影更有幫助),而觀賞《奧本海默》,則是必定要「做功課」的,否則長達三個小時的歷史、物理和政治學,肯定會讓你昏昏欲睡。
Thumbnail
【緣起】 看了電影《奧本海默》,深感迷惑、震攝,宛如不相信自己看到什麼,一週內再看了兩次,最後還找到原著(720頁,英文版),全書啃完,希冀在此提出個人對此電影和其原著的萬字解讀,作為當代影像思考,長期分享實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緣起】 看了電影《奧本海默》,深感迷惑、震攝,宛如不相信自己看到什麼,一週內再看了兩次,最後還找到原著(720頁,英文版),全書啃完,希冀在此提出個人對此電影和其原著的萬字解讀,作為當代影像思考,長期分享實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若要一句話來形容看了《奧本海默》的觀後感,我會如此說:「共同參與人類歷史存亡的理科白噪音」。
Thumbnail
若要一句話來形容看了《奧本海默》的觀後感,我會如此說:「共同參與人類歷史存亡的理科白噪音」。
Thumbnail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Thumbnail
為免像朋友差點連「奧本海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入場,還是做了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誰是「奧本海默」;簡略地看懶人包,特別是了解二戰前後發生什麼事;知道「彩色」與「黑白」分別代表什麼(誰的視角)*最重要,了解跳躍性時序的分類看戲時會比較清醒(?)
Thumbnail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hristopher Nolan)的第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也是諾蘭的作品中文戲最多的,在這樣的第一次就選擇談「原子彈之父」、「美國普羅米修斯」,想必非常挑戰,因為必須面對其中的爭議與複雜性。
Thumbnail
《奧本海默》(Oppenheimer)是克里斯多福.諾蘭(hristopher Nolan)的第一部人物傳記類電影,也是諾蘭的作品中文戲最多的,在這樣的第一次就選擇談「原子彈之父」、「美國普羅米修斯」,想必非常挑戰,因為必須面對其中的爭議與複雜性。
Thumbnail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Thumbnail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