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筆記EP6-救護車給需要的人定義在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近日遇到的病患,我真的覺得救護車備民眾濫用的情況就是當成計程車概念,導致很多真正需要的人只能苦苦等待,浪費很多危及的生命或惡化。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更多經典的臨床故事分享給路過的你們


叫救護車兩極化

近日遇到史上最蝦的,被蜜蜂叮咬到手指頭,所以call 119送來急診,我們檢傷一看,完全都看不到叮咬痕跡,我就好奇問,為何你不自己來急診,民眾回答:因為坐救護車不用錢。

聽到這裡,我也覺得很無奈,默默的簽名119的簽收板,上面檢傷設4級,我還在猶豫要不要設5級,真的覺得病患也沒有這麼緊急要坐救護車來急診,為何這樣濫用,只因為不要錢的車,真是傻眼無極限。

然後患者居然事後還說:你們不用派車送我回去?


而下一個病患,救護車送來已經血氧80幾,生命垂危的患者,更令我納悶是這區域不是這組救護車範圍區塊,結果得到答案是因為前一個救護車(被蜜蜂叮咬)出勤,而他們只好來這區域支援,真的看到那個蜜蜂叮咬的,就想多唸他2句,因為他的不要錢的行為,造成老人家有生命危險。


緊急的就是要派救護車

而前日又遇到一個家屬開轎車來醫院急診,因為老伯伯的雙腿已經無力到不行了,又發燒嘔吐,所以急忙帶來急診,我們光是從轎車後座將老伯伯抬下來就花了快5-10分,因為無力且癱軟,好不容易推到急診裡面,家屬不停的道謝。


這種反而沒叫救護車,如果今天病患是因此病危,家屬還會道謝嗎?到底是甚麼再延誤患者?


這時我就跟家屬說:爺爺的情況,你們要派救護車,因為我們臨床上遇過太多次要從車子挪下車子時候,老人家扭到手腳或又摔下去的經驗,反而更危險,且救護車上面有氧氣,對發燒、心跳變快、呼吸喘的老人可以減少一些生命徵象不穩之風險。


家屬說:因為他是臥床患者,我怕救護車會覺得長照的不願意帶,我所知道的是那種緊急的病患才能使用救護車的。


所以家屬其實也對緊急的定義不是很了解,我們又多做了解說


經過我跟家屬解釋後,家屬才知道救護車的定義,雖然救護車是人人都可以打電話求救,但是請給需要的患者好嗎?


喝酒也可以叫救護車?

昨天又遇到一位,因喝醉酒頭暈坐救護車來醫院,在醫院大吵大鬧,大聲咆嘯醫療人員,最後要離院時候還說沒帶錢,先簽本票,這種浪費健保的制度,真的是太濫用了。

有時候跟救護車人員聊天問說,這種你們會傻眼嗎?,他們也是滿多無奈,因為民眾打來,他們要出勤,看到結果又不能不送,萬一真的有出事,也會有規責的問題,所以就是這樣惡性循環。


結論

再次呼籲:救護車真的是人人都可打電話求助,但拜託給緊急需要的,偏鄉地帶一個區域就一台救護車情況下,你坐走了,另一個緊急的就只能等待死亡到來,當你坐上救護車時候,請你珍惜一下台灣的資源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雖然不如專業部落客寫很多吸引亮點,但這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各位格友,不論你是路過還是我的同伴,歡迎可以追蹤我,一起做討論交流 目前我的主題友分三大類 1.醫療類:包含了臨床上的醫療故事和困境、以及包含一些醫療衛教,了解我們醫療的故事。 2.旅遊美食日記:主要為分享我和老婆去過的地方,並記錄我和老婆的每一個時刻。 3.投資類:主要為提升你投資的理財概念及身旁小資族的故事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天的產檢,其實每次的檢查都讓我擔心、驚喜不停的煎熬,因為老婆是患有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 1,簡稱NF1),這類的患者在台灣真的是少數疾病,二周前看到學會期刊才知道很多事情,知道事情越多煩惱就越多 原來腫瘤的大小會隨著荷爾蒙產生變化,NF 1一生中的變化就在於青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今天的急診,又遇到一個個案,家屬抱著3歲小孩來,表示上週四撞到頭部,今天似乎有嘔吐反應,且家屬直接要求要做電腦斷層
昨天的產檢,其實每次的檢查都讓我擔心、驚喜不停的煎熬,因為老婆是患有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 type 1,簡稱NF1),這類的患者在台灣真的是少數疾病,二周前看到學會期刊才知道很多事情,知道事情越多煩惱就越多 原來腫瘤的大小會隨著荷爾蒙產生變化,NF 1一生中的變化就在於青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今天的急診,又遇到一個個案,家屬抱著3歲小孩來,表示上週四撞到頭部,今天似乎有嘔吐反應,且家屬直接要求要做電腦斷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期聊天時 友人說他想要幫助別人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 他看到路邊車禍的人 他不敢打電話幫忙叫救護車 只敢在旁邊看 而是到周遭的路人有幫忙叫救護車後 她才放心的離開 隨後他就問我,那你呢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會幫忙嗎? 我想了一想 會吧!我好像遇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肇事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健康的身體如同你手上握有良好的產品。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急診間裡少見的亂成一團,五起車禍現場的傷者同時湧進!       在這種情況下,當陳露從救護車上被抬下來,她的急性內出血,已經進入高危險指數。所有值班醫師,都忙著救助那些早一分鐘進來的車禍傷患。聽說,那五群人,通通大有來頭!       沒有床位、沒有儀器、排
Thumbnail
救護車抵達後,他們專業的拿出器具,將她小心翼翼地抬到擔架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期聊天時 友人說他想要幫助別人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 他看到路邊車禍的人 他不敢打電話幫忙叫救護車 只敢在旁邊看 而是到周遭的路人有幫忙叫救護車後 她才放心的離開 隨後他就問我,那你呢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會幫忙嗎? 我想了一想 會吧!我好像遇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肇事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我在他身上看見了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孤單、存活的壓力, 讓他不由得武裝自己,掙扎地在這個外地生存。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健康的身體如同你手上握有良好的產品。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急診間裡少見的亂成一團,五起車禍現場的傷者同時湧進!       在這種情況下,當陳露從救護車上被抬下來,她的急性內出血,已經進入高危險指數。所有值班醫師,都忙著救助那些早一分鐘進來的車禍傷患。聽說,那五群人,通通大有來頭!       沒有床位、沒有儀器、排
Thumbnail
救護車抵達後,他們專業的拿出器具,將她小心翼翼地抬到擔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