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簡析

2023/08/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注釋:
1[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重,又也,指行而不止。生別離,古代成語,指永別離,如《楚辭・九歌・少司命》有「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水經注》引《琴操》曰:「齊邑杞梁殖死,其妻援琴作歌之詞」也是這兩句,可見「生別離」不只是人生一般的別離,而有別後難以再聚之意。
2[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相去即相距,涯則方也。
3[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阻是指道路上有阻礙,長是指道路間的距離,如《詩經・秦風・蒹葭》有「溯迴從之,道阻且長」。
4[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胡馬產於北地,越鳥來自南方,其行為是動物懷念鄉土的情感表現,故當時習用以比喻眷戀故鄉。
5[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遠,指時間長久。上句言別離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別思深,人因相思而軀體一天天消瘦。如古樂府有「離家日以遠,衣帶日趨緩」之句。
6[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浮雲喻讒臣,白日喻君王,浮雲蔽日是古代習用以比喻讒臣蔽賢的用語,如《文子》有「日月欲明,浮雲蔽之」,陸賈《新語》有「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古楊柳行》有「讒邪害公正,浮雲蔽白日」。此處用以象徵思婦遠遊未歸的丈夫,「浮雲」假設丈夫另有新歡,故遊子不還返回家。
7[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老,非指年齡老大,而是心情憂傷、身體消瘦。歲月指眼前的時間,忽已晚指流轉極速。
8[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棄捐,同義複詞,指拋棄。勿復道即不必再說。是說即使自己申訴相思之苦,良人也不會因此歸來,那麼多說無益。故下句為勸勉安慰之詞。如〈飲馬長城窟行〉有「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思」。下句便指希望對方好好保重身體,以期將來相會。

賞析:
這是首思婦詩,雖內容是寫個人的相思深情,但也是東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的現實反映。
全詩可分為兩部份,前六句是追溯過去,指離別情況。後十句寫現在心情,是相思情緒。

看這首詩,要從她迴旋反覆的呼喚與情緒中見到思婦的心情。首敘初別之情,未卜別後可否有再會之期,感傷悲哀。次敘路遠會難,不只道路阻且長,事實上一切造成旅行障礙的社會因素也包含在內。再敘相思之苦,不知對方是否如胡馬越鳥般會思念家鄉和自己,而自己已在相思終日漸消瘦,又怕對方是結有新歡而不願歸來,徒留自己在相思中漸漸流失年華。末以寬慰期待作結,以寬慰的語氣說這些都別提了,勸勉好好保重身體,表現出東方女子的堅強與深情。詩句間,反覆在思婦與所思良人間來回,想對方如何、說自己怎樣,句句轉折,越轉而情感越深,其情感容量便達到了擴張。

本詩清晰可見自《詩經》、樂府流傳以來的痕跡,所應用之胡馬越鳥、浮雲白日的比喻也純熟精確,加以情感真摯深刻,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覆低迴,相當動人。

參考資料: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

148會員
77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