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繪畫:我想努力活出真正的平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前幾篇文章有提到,我想給自己放假休息。在休息期間,每天練習直覺繪畫和自由書寫。目前在半休息狀態,但已開始進行這兩個活動了。想用以下十張畫作,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心得。


【一】吐出委屈

有一次,我用狼吞虎嚥的方式吃飯,把憤怒大口大口吞進肚子,結果身體像失火的房子。於是,我問自己在生氣什麼?內在的聲音説:「每個人都責怪我」,然後朝向夜空,吐出委屈的火。心裡的委屈被自己聽見了、理解了,就沒那麼氣。

raw-image


【二】停下來

有一次在上廁所時,家人又再責怪我。我氣得想打開廁所門,衝出去跟她反駁。在把門打開的那一刻,突然內心出現一個聲音説:「我想活出真正的平安」。這個聲音讓我的衝動停止,把門關上,繼續上廁所。想要平安的我,叫得動生氣的我,停下來。

raw-image


【三】順其自然

我在自由書寫的時候,問潛意識,要如何活出真正的平安?潛意識告訴我,不要去抗拒,不要去控制,不要去改變。又告訴我,靜靜坐住,看河水流過,看大鳥飛過,看雲朵飄過,讓生生不息的一切,都可以那麼順其自然地發生。

我每天睡前,練習靜靜坐住15分鐘,希望可以一直持續鍛煉下去。

raw-image


【四】不要一直責怪自己

另一次的自由書寫,潛意識説我一直在責怪自己。我會生氣別人的責怪,是因為我認同別人的責怪。我才是那個一直在責怪自己的人。可是我對自己的責怪,像是在深海裡的箭,無法被覺察,無法被聽見。只能靠別人,把這個責怪的聲音說出來,顯化在生活中,讓我可以聽得到。

我要對自己慈悲,不要一直責怪自己,才能活出真正的平安。

raw-image


【五】人生功課

我像是一個劫富濟貧的山賊,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提升自己的價值感。因此討好了一些人,但是又傷害了另一些人。最後我得到什麼?最後還是無法填補內心的匱乏感,最後還是不斷在責怪自己,一直這樣循環著。

我覺得,每一次被別人責怪,都是在練習自己的人生功課。要如何療癒自己的憤恨和受傷,還有自己內心的匱乏感?要如何跟衝突的關係拉開距離,不再讓自己捲入其中?要如何對自己慈悲,不再責怪自己?這些都是我需要自己負責的人生功課。

raw-image


【六】慈悲的力量

當憤恨的海嘯即將發生時,我拿出畫具,用力畫出藍色的線條。過沒多久,內心出現一個聲音告訴我,我需要慈悲的力量。在憂鬱的藍色裡,加上一點綠,那是慈悲之力。可是,要如何給自己慈悲的力量呢?我在心裡問自己,但沒有答案。

raw-image


【七】念佛

當責怪自己的聲音,不斷從別人的口中傳出來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可以念佛經,來給自己慈悲的力量。想到佛在盤腿坐住,想到佛慈悲的笑臉,想到佛發送金黃色的光。在我念懺悔文時,這道金黃色的光包圍著我,讓我感受到被包容、被寬恕。我的內在覺得安定,可能這就是真正的平安。

raw-image


【八】保持正念

在念懺悔文時,我想起佛的慈悲,向佛懺悔自己的身口意所造的業。我好像有點明白了什麼是業力。會被責怪,一定有其因果,所以產生這個業力,這是我需要去承受的。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守好自己的身口意),盡可能出污泥而不染,不再造新的業,才能活出真正的平安。

raw-image


【九】把自己照顧好

我覺察到自己的內心,有很深的憤恨和傷口,讓我不平安。可是我不知道它的來源,也很擔心自己是一個很暴力的人。我想,如果我不去理會這個憤恨和傷口,它們可能會一直跟著我,讓我無法解脫。這樣要如何活出真正的平安呢?

raw-image


【十】陪伴自己

為了理解自己的憤恨和傷口,除了靜下心來自由書寫和畫畫,我覺得自己需要尋求心理輔導的協助,讓我更加看清楚自己。左腳踩水,右腳踩沙,陪伴自己踏出去一步路。在這條療癒之路,終將遇見真正的平安,我想。

raw-image


結語

我想努力活出真正的平安。

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十張畫作最喜歡哪一張?為什麼喜歡?

題外話,關於上色。上次在曼陀羅繪畫中學到,要呈現由深到淺的漸變顏色,可以用打圈圈的方式上色,讓兩種顏色融為一體。有幾張直覺繪畫的作品,比如以下用作封面的這一張,我很沉浸在打圈圈,感覺很療癒,讓我很專注。

文章封面

文章封面


avatar-img
10.6K會員
236內容數
這裡是旅人小萌的寫作園地。讀者可以透過閱讀生命成長的故事與反思,探索內心的深層感受,體驗心理與靈性層面的覺察與突破。此沙龍為那些渴望勇敢面對自我、追求內在平衡的讀者而設,邀請你在季節的流轉中,與真實的自己相遇,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旅人小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個月,得知一位佛友離世的消息。雖然內心感覺到沉重,我卻感受不到一絲悲傷的情緒,也沒有一滴眼淚。不承認失落的我,找了一個藉口對自己說,我跟她不是很熟,而且又擔心病毒,所以就不出席她的喪禮了。 可是,這位佛友的樣子,一直出現在我的腦海。以前在佛堂做義工,或者參加靜坐班、佛法班的時候,雖然沒有交談,但總
我發現,自由書寫可以幫我照顧自己,還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比如,我用自由書寫來照顧自己工作上的焦慮與分心。想用焦慮和分心的例子,跟大家分享,自由書寫帶給我的收穫和啟發。 老師說,我們不需要去外面找答案,真正的答案我們的內心早已知道。通過持續練習自由書寫,有一天我們的潛意識會突然為我們解答的。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對於自我照顧的概念和經驗值是缺乏的。所謂的自我照顧,我們需要照顧到三個層面,既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人際健康。而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從照顧身體健康開始。 自我照顧,是很需要身體提供能量的。如果沒有照顧身體健康,讓身體太累了,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沒有了健康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最近參加《佛法與情緒》的課程,老師配合他在心理學的專業,跟我們分享,如何通過佛法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在三天的課程,我有很深刻的學習,想做一個心得記錄。 在學習成長的路上,我了解到“覺察自己”的重要性。因為我很少覺察自己,常常忘了在當下覺察自己,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用一種無意識的慣性模式在生活。不斷重複
“請問你是誰?”,我試著用好奇,問身體的感受:“你在我的身體一直亂竄和燃燒,讓我很不舒服。” 這時,感受回應了:“我是生氣。。。”,然後沉默不語。 我嘗試打破沉默,說道:“我知道了,你是生氣。。。你現在在我胸口的位置,你是藍色的,是一顆眼淚的形狀”。接着,我又好奇:“你怎麼長成藍色的眼淚,是在難過嗎
上個月,得知一位佛友離世的消息。雖然內心感覺到沉重,我卻感受不到一絲悲傷的情緒,也沒有一滴眼淚。不承認失落的我,找了一個藉口對自己說,我跟她不是很熟,而且又擔心病毒,所以就不出席她的喪禮了。 可是,這位佛友的樣子,一直出現在我的腦海。以前在佛堂做義工,或者參加靜坐班、佛法班的時候,雖然沒有交談,但總
我發現,自由書寫可以幫我照顧自己,還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比如,我用自由書寫來照顧自己工作上的焦慮與分心。想用焦慮和分心的例子,跟大家分享,自由書寫帶給我的收穫和啟發。 老師說,我們不需要去外面找答案,真正的答案我們的內心早已知道。通過持續練習自由書寫,有一天我們的潛意識會突然為我們解答的。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對於自我照顧的概念和經驗值是缺乏的。所謂的自我照顧,我們需要照顧到三個層面,既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人際健康。而最根本的,還是需要從照顧身體健康開始。 自我照顧,是很需要身體提供能量的。如果沒有照顧身體健康,讓身體太累了,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沒有了健康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最近參加《佛法與情緒》的課程,老師配合他在心理學的專業,跟我們分享,如何通過佛法來照顧自己的情緒。在三天的課程,我有很深刻的學習,想做一個心得記錄。 在學習成長的路上,我了解到“覺察自己”的重要性。因為我很少覺察自己,常常忘了在當下覺察自己,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用一種無意識的慣性模式在生活。不斷重複
“請問你是誰?”,我試著用好奇,問身體的感受:“你在我的身體一直亂竄和燃燒,讓我很不舒服。” 這時,感受回應了:“我是生氣。。。”,然後沉默不語。 我嘗試打破沉默,說道:“我知道了,你是生氣。。。你現在在我胸口的位置,你是藍色的,是一顆眼淚的形狀”。接着,我又好奇:“你怎麼長成藍色的眼淚,是在難過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我能如何更溫和仁慈對待自己呢?」 最近在寫用塔羅療癒脈輪的一年共學計畫 喉輪主題(包括內在聲音)收到的訊息,內容讓我很震撼,對我療癒自己長期以來的自我批判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此分享給你們。 聖杯國王:「你苛待自己行之有年,你批判、鞭打或恐嚇自己,對於你的目的-無論是讓自己表現更好、內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人們常常會因為認為自己犯了錯而責備自己。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每個人只是在盡最大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瞭解自己是無辜的,你是一個在人間透過肉身體驗的神聖靈魂。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減少自我批評和責怪,你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不論是在情感還是身體上。 你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從愛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職場生活中所遇到的壓力、挫折和憂鬱,以及如何透過醫生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接納自己的限制,放過自己,並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以及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學,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以自己的經歷啟發讀者,讓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幸福。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我能如何更溫和仁慈對待自己呢?」 最近在寫用塔羅療癒脈輪的一年共學計畫 喉輪主題(包括內在聲音)收到的訊息,內容讓我很震撼,對我療癒自己長期以來的自我批判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此分享給你們。 聖杯國王:「你苛待自己行之有年,你批判、鞭打或恐嚇自己,對於你的目的-無論是讓自己表現更好、內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人們常常會因為認為自己犯了錯而責備自己。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每個人只是在盡最大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瞭解自己是無辜的,你是一個在人間透過肉身體驗的神聖靈魂。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減少自我批評和責怪,你就能夠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不論是在情感還是身體上。 你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從愛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