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電商平台platform A登場!創作者使用前應留意的兩大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叫「platform A」的藝術電商平台,宗旨是居中媒合藝術家與收藏家。藝術家可以把已完成的作品在平台上展覽、出售;收藏家也可以在平台上尋覓適合的藝術家,進而委託客製化的創作。

(聲明:此篇絕非業配!只是發現了一個新興平台,作為著作權律師,單純想從法律角度切入、分享個人觀察而已🕶️)

登入platform A前 創作者/藝術家應留意的兩大重點

瀏覽過platform A的官網介紹與網站條款後,我認為有兩大重點可以和你分享。如果你是希望推廣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或創作者,而且讀完我以下的分析以後覺得platform A適合你,可再考慮申請登入與他們合作。

01. 創作者保有完整的著作權

platform A 網站條款說明「在 platform A 收藏之作品僅提供作品的所有權,其著作權仍屬藝術家所有,切勿任意使用作品圖像作為商業用途」。

也就是說,在platform A 平台上展覽、可售的作品,著作權(包含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都還是由藝術家本人所有,收藏家購買後僅能展出作品,或為民法物權上的利用(轉售、出借等),且不能再把作品另行作爲商用(例如:翻拍作品製作成文創商品等)。

如果有進一步利用作品的需求,收藏家仍需要聯繫藝術家個案商討、取得授權。因此,即便出售了作品的原件或複製品,藝術家對於作品著作權的掌控度還是高的,後續仍然可以自行運用作品的物件、圖檔

這裡要特別留意的是,前述條款只說明了平台上既有藝術品的權利狀態。如果是收藏家客製化委託的成品,我並沒有看到網站條款說明,就要個案另行討論成品的著作權歸屬了。

02. 作品僅能在platform A獨家銷售

許多藝術家早有推廣計畫,而已身負代理或經紀合約。platform A 仍歡迎這樣的藝術家,但在其網站條款特別強調「要能確認作品可供 platform A 獨家銷售」。

那「獨家銷售」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以想像「獨家」就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意思。

簡單來說,某個作品的原件或複製品,如果決定要在platform A 上出售,藝術家就不能繼續或向後在其他線上或線下的藝廊、平台出售該作品,而只能在platform A 這個平台上「獨家銷售」

platform A 會這樣要求並不意外,推測它是希望可以獨攬特定藝術家及其下特定的作品,否則如果同一件作品在多個平台上展覽、出售,即未必會在platform A上被賣出,platform A就無法獲取交易成功後的平台分潤,如此並不符合他們的商業模式。

不過一旦同意獨家銷售,作品的銷售途徑也會隨之變得單一。如果合作幾次後總能順利售出,或許還無妨;但如果作品不幸乏人問津,又不能即時轉換平台的話,就只能讓作品繼續等待伯樂了,這對藝術家而言勢必會變成是一件比較辛苦漫長的事,所以這一點也是藝術家需要考慮清楚的。

法律以外 創作者/藝術家還能思考的事...

因此,身為創作者/藝術家,你必須思考的是,platform A 目前是否確實有助於你推廣行銷自己的作品?這恐怕不只與法律有關,更牽涉到法律以外的事情了。

創作者/藝術家要綜合判斷平台的規模、聲量、人員專業度,自己的創作成本、未來發展方向的多元性,甚至是平台分潤機制是否能讓自己的創作獲得足夠的報酬等,才能決定是否上架platform A。

再次強調,本篇並不是業配,只是作為一個著作權律師,注意到了這個平台,就想寫下一些可以留意的點,讓還在觀望要不要上架的創作者/藝術家參考,希望對你能有些幫助!

延伸閱讀

前陣子我也寫過另一篇介紹「專屬授權」和「非專屬授權」兩種授權模式的文章,裡頭分析了創作者採取任一種授權模式和廠商配合的優缺點,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一併參考服用唷!
提高創作能見度 設計人都該了解的授權模式

-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歡迎留言告訴我,並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預約法律諮詢/服務的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也歡迎追蹤我的IG:emma_thelawyer(聯繫方式點這裡👈)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許多店家開始嘗試在文案中加入消費者熟悉的歌詞,或充滿美感的現代詩詞,希望藉以吸引消費者停下來把文案讀完,甚至進而付費購買商品。 不過店家這樣做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嗎?只要沒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授權,還是不宜任意寫進網路行銷文案裡,否則可能有侵害他人重製權和公開傳輸權的風險。
隨著解封,國外代購市場又回到疫情前的熱絡。但代購店家在發布圖文時,一不留意就可能踩到智慧財產權的線,不得不慎! 許多代購店家為了商品的說服力、照片美感,選擇直接取用品牌端的商品照。 然而,品牌端的商品照屬於著作權法定義的攝影著作,除非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否則是不能任意利用的。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許多店家開始嘗試在文案中加入消費者熟悉的歌詞,或充滿美感的現代詩詞,希望藉以吸引消費者停下來把文案讀完,甚至進而付費購買商品。 不過店家這樣做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嗎?只要沒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授權,還是不宜任意寫進網路行銷文案裡,否則可能有侵害他人重製權和公開傳輸權的風險。
隨著解封,國外代購市場又回到疫情前的熱絡。但代購店家在發布圖文時,一不留意就可能踩到智慧財產權的線,不得不慎! 許多代購店家為了商品的說服力、照片美感,選擇直接取用品牌端的商品照。 然而,品牌端的商品照屬於著作權法定義的攝影著作,除非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否則是不能任意利用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要知道,寫作平台的本質是商人,而非慈善事業。經營平台首要重視的是維持營運以及獲利。沒有收入、入不敷出,寫作平台就不會存在。因此作為服務文字、販售文字的平台,它們需要寫作者提供內容……
在工作或是商業場合,甚至遊戲或比賽,若是要合作或取用對方的作品,基本上都必須告知或取得對方的同意,或是用對等的勞務或是報酬來交換。當然,對於藝術或是許多有價值的事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有些時候人們也願意無償去付出來共同成就,但那並不表示,可以隨便跨越界線,或是以分享之名取得資訊或物品進行利用。
Thumbnail
喜歡手工藝、獨特設計、文創小品的讀者,相信對Pinkoi這個平台不算陌生。但如果想專門購買藝術家的畫作呢? 過去想購買原畫,會想到藝廊,或是拍賣會,隨著網路的普及,今天想推薦的是線上藝術品買賣平台 platform A 。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沙龍的新功能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運營選項,包括數位商品販售、討論區和房間內容經營,以及將沙龍作為個人部落格或日記使用。此外,創作者可與其他創作者或粉絲共創,增進社群互動。這些功能增加了創作的自主性和彈性,同時重新定義了與會員的互動方式,使沙龍成為一個支持多樣化創作和社群建設的平台。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要知道,寫作平台的本質是商人,而非慈善事業。經營平台首要重視的是維持營運以及獲利。沒有收入、入不敷出,寫作平台就不會存在。因此作為服務文字、販售文字的平台,它們需要寫作者提供內容……
在工作或是商業場合,甚至遊戲或比賽,若是要合作或取用對方的作品,基本上都必須告知或取得對方的同意,或是用對等的勞務或是報酬來交換。當然,對於藝術或是許多有價值的事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有些時候人們也願意無償去付出來共同成就,但那並不表示,可以隨便跨越界線,或是以分享之名取得資訊或物品進行利用。
Thumbnail
喜歡手工藝、獨特設計、文創小品的讀者,相信對Pinkoi這個平台不算陌生。但如果想專門購買藝術家的畫作呢? 過去想購買原畫,會想到藝廊,或是拍賣會,隨著網路的普及,今天想推薦的是線上藝術品買賣平台 platform A 。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沙龍的新功能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運營選項,包括數位商品販售、討論區和房間內容經營,以及將沙龍作為個人部落格或日記使用。此外,創作者可與其他創作者或粉絲共創,增進社群互動。這些功能增加了創作的自主性和彈性,同時重新定義了與會員的互動方式,使沙龍成為一個支持多樣化創作和社群建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