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創作能見度 設計人都該了解的授權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但可能礙於廠商與各創作者談的條件或有不同,並沒有在網頁上查到公開的授權條款約定,所以無法在這篇文章具體分析。不過以我多年來看了上百份授權書的經驗,大概可以推敲出可能的約定模式,以下就來跟你分享。

(如果有讀者曾經參與過類似的授權活動,在不違反保密義務的情形下,也都很歡迎私下與我分享、交流哦!)

授權模式1:一定期間、一定地域內的「專屬授權」

如果廠商認為插畫家的某一作品有高度商業價值,希望可以壟斷該作品系列商品的製作、銷售,廠商可能會願意付比較高額的授權金、權利金以取得授權,並約定由廠商取得一定期間、一定地域內的「專屬授權」。

Emma's Tip:在聊到版權議題時,大家常常會聽到「授權金」和「權利金」兩個名詞。「授權金(license fee)」通常是一次性的,可以想像成是簽約金,會在被授權人取得授權時給付給授權人;「權利金(royalty)」則是指依據被授權人利用被授權標的之情形,再陸續給付一定費用給授權人,例如依據生產數量、銷售數量而按量給付權利金給授權人。

專屬授權是一種效果非常強大的授權類型,一旦創作者(著作財產權人=授權人)專屬授權給被授權人(廠商),則創作者自己本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內都不能使用,只有被授權人(廠商)可以用,所以除非有很大的誘因(如授權金高昂、管理便利性),否則創作者通常不會願意專屬授權自己的作品

另外同上面所說,因為專屬授權效果很強,專屬授權通常也會限定時間和地點,例如:海外出版社如果不想自己經營銷售台灣市場,可能就會針對特定書刊雜誌,專屬授權台灣在地的出版社於N年內在台灣辦理印刷、出版、銷售等事宜,前述的「N年」就是對於專屬授權時間的限制,N年過後就必須再議條件,「台灣」則是對於專屬授權地點的限制,台灣以外的地方就也不是台灣出版社有權處理的範圍了。

簡單來說,正因為專屬授權對創作者較綁手綁腳,創作者自己不能再用,也難以再轉交給其他廠商、業主使用,所以創作者務必要斟酌 (1) 專屬授權的期間、地點合理與否;(2) 取得的授權金、權利金是否能滿足自己不能另行使用的損失,以及 (3) 衡量是否會因此錯失其他利用創作的更好機會,確定都沒問題後再為專屬授權。

授權模式2:寬鬆又互利的「非專屬授權」

如果廠商認為插畫家的某一作品有商業價值,或是插畫家本身也希望增加收入與能見度,其可能主動或被動與文創商品廠商洽談,由廠商支付一定的授權金、權利金,以取得授權後製作、銷售商品。如果廠商沒有特別要求取得專屬授權,或是插畫家談判地位比較高,或許就可以維持「非專屬授權」的模式。

非專屬授權其實就是大家平常理解的授權模式。創作者(著作財產權人=授權人)非專屬授權給被授權人(廠商)以後,創作者自己本人都還是可以利用,除非其與被授權人間有其他特殊的約定,否則創作者也都可以自由授權給任何人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在利用彈性上是高的,也能持續保有對作品的自主權

選擇授權模式 應考量自身需要及後續利用可能性

從以上簡單的介紹,你應該已經了解「專屬授權」、「非專屬授權」兩種常見授權模式的利弊得失。

身為創作者,雖然提高創作能見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正因為重要,更需要謹慎評估後再做決定,務必考量自己當前、後續利用作品的需求及態樣,如果決定現在就專屬授權出去,也一定要確保拿到的利潤是自己能夠滿意的,千萬不要做出讓自己會後悔的選擇~

-
如果想與我討論法律議題,歡迎留言在文章下方。
如果希望轉載本篇文章,或有法律服務/諮詢的需求,歡迎發信至 emmathelawyer@gmail.com 或透過其他方式與我聯繫。
當然,也歡迎你直接搜尋 🔍 周芳儀律師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律師,我最近半夜一直被『未顯示號碼』電話奪命連環call,接起來對方又不講話,一下就掛掉了,我懷疑是先前追求不成的人在騷擾我,能怎麼辦?」 這是於2022年《跟蹤騷擾防治法》施行前,我在一次諮詢時被問到的問題,當時只能遺憾地告訴來諮詢的人,不好查是誰打的,查到了也很難處理這個人。
之前在「矽谷輕鬆談」這個Podcast節目中,聽到主持人夫妻檔回應網友關於「美國科技業員工請育嬰假,還拿不拿得到年終」的問題,他們的回答大致是自己還是有拿到,但在台灣請育嬰假的人好像常常拿不到」(歡迎讀者們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經驗)。 發年終獎金給育嬰同仁,勞動部難道只能鼓勵了嗎?
前幾天正好遇到一個大哥,親切地和我分享某知名醫師住在哪個社區,本於職業病,我心裡的個資法警鈴大響,一邊傻笑一邊想著:「快別繼續說下去啊大哥~~~」 個人資料的定義很廣,只要是可以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拼湊出特定個人的資料,都算是個資。所以像這次司機大哥直接和我分享了乘客的姓名和住址⋯⋯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麥當勞的經典金色M字、星巴克的美人魚,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經典Logo,一看到,就會知道是哪一家品牌。 這就是「商標」存在的意義。透過具有辨識度(商標法稱之為「識別性」)的文字或圖樣,讓消費者馬上認出商品或服務的來源。 開始硬知識前,先來分享趣聞暖暖身。你知道不是只有文字或2D圖樣能作為商標嗎?
這一篇來聊聊大家相對陌生的智慧財產權類型——營業秘密。 其實營業秘密比想像中常見,隨手舉些例子會讓你們更有感覺:科技公司的know-how、核心技術;零售業的定價模式;廣告公司的投放策略餐廳的烹調秘訣。只要符合《營業秘密法》要求的三要件,就能被認定是營業秘密。
「律師,我最近半夜一直被『未顯示號碼』電話奪命連環call,接起來對方又不講話,一下就掛掉了,我懷疑是先前追求不成的人在騷擾我,能怎麼辦?」 這是於2022年《跟蹤騷擾防治法》施行前,我在一次諮詢時被問到的問題,當時只能遺憾地告訴來諮詢的人,不好查是誰打的,查到了也很難處理這個人。
之前在「矽谷輕鬆談」這個Podcast節目中,聽到主持人夫妻檔回應網友關於「美國科技業員工請育嬰假,還拿不拿得到年終」的問題,他們的回答大致是自己還是有拿到,但在台灣請育嬰假的人好像常常拿不到」(歡迎讀者們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經驗)。 發年終獎金給育嬰同仁,勞動部難道只能鼓勵了嗎?
前幾天正好遇到一個大哥,親切地和我分享某知名醫師住在哪個社區,本於職業病,我心裡的個資法警鈴大響,一邊傻笑一邊想著:「快別繼續說下去啊大哥~~~」 個人資料的定義很廣,只要是可以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拼湊出特定個人的資料,都算是個資。所以像這次司機大哥直接和我分享了乘客的姓名和住址⋯⋯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麥當勞的經典金色M字、星巴克的美人魚,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經典Logo,一看到,就會知道是哪一家品牌。 這就是「商標」存在的意義。透過具有辨識度(商標法稱之為「識別性」)的文字或圖樣,讓消費者馬上認出商品或服務的來源。 開始硬知識前,先來分享趣聞暖暖身。你知道不是只有文字或2D圖樣能作為商標嗎?
這一篇來聊聊大家相對陌生的智慧財產權類型——營業秘密。 其實營業秘密比想像中常見,隨手舉些例子會讓你們更有感覺:科技公司的know-how、核心技術;零售業的定價模式;廣告公司的投放策略餐廳的烹調秘訣。只要符合《營業秘密法》要求的三要件,就能被認定是營業秘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記得部落客(或網紅、KOL、KOC )開始要對商業授權,包含但不限於轉載、投放廣告、再利用等等要額外收費,是從一個媽媽部落客的經紀人開始的。當然我覺得這樣並沒有不合理,我也很認同創作者的創作內容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報酬。
Thumbnail
過去很多人對於版權、授權的事情痛恨得牙癢癢 認為版權的存在對很多超讚的IP一點也不公平 但其實版權、授權不單單存在於電影、電玩那些IP 當我們在LINE上面看到了很讚的圖分享給別人 就可能已經侵權或是享受其他創作者的授權了喔~ 免費≠可商用 可商用≠可二次上傳 二創≠原創 怎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付費才可以閱讀的文章 最近看到許多格友都紛紛把自己的作品做成限時閱讀文章或者是限閱文章,也就是必須付費才可以閱讀的文章,看了非常高興。因為這代表他們覺得他們可以走入下一個階段了,利用他們的文章賺錢,而不光是僅僅靠單純的廣告收入。還有另外一些朋友,也把他們的創作包裝成商品,例如明信片或者是課程,打包
專利是指對新的技術、產品或方法所享有的獨特權利,通常由政府機構授予,用於保護發明者或創新者的知識產權。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品牌經營】藝創公會合約範本 越來越多的一人公司,有時候需要合約時,也不可能自己去生出來,更沒有經費聘請專門的律師來寫,現在您可以透過「藝創公會」的網站,直接下載合約範本,保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畢竟對於單人公司來說,時間就是最寶貴的金錢,目前上面不僅提供平面設計的外包合約範本,甚至還有授權
Thumbnail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MPL授權是目前與法律有最完整對應的授權條款。然而MPL授權對於原始碼仍保持copyleft特性,對商業開發而言或許仍有疑慮。 因此若有商業團體共同開發時,採用Apache 授權較佳;如果不在乎他人如何利用、優化原始碼,或希望原始碼盡可能地廣為散播,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的MIT或BSD授權是較好的選擇。
Thumbnail
我記得部落客(或網紅、KOL、KOC )開始要對商業授權,包含但不限於轉載、投放廣告、再利用等等要額外收費,是從一個媽媽部落客的經紀人開始的。當然我覺得這樣並沒有不合理,我也很認同創作者的創作內容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報酬。
Thumbnail
過去很多人對於版權、授權的事情痛恨得牙癢癢 認為版權的存在對很多超讚的IP一點也不公平 但其實版權、授權不單單存在於電影、電玩那些IP 當我們在LINE上面看到了很讚的圖分享給別人 就可能已經侵權或是享受其他創作者的授權了喔~ 免費≠可商用 可商用≠可二次上傳 二創≠原創 怎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付費才可以閱讀的文章 最近看到許多格友都紛紛把自己的作品做成限時閱讀文章或者是限閱文章,也就是必須付費才可以閱讀的文章,看了非常高興。因為這代表他們覺得他們可以走入下一個階段了,利用他們的文章賺錢,而不光是僅僅靠單純的廣告收入。還有另外一些朋友,也把他們的創作包裝成商品,例如明信片或者是課程,打包
專利是指對新的技術、產品或方法所享有的獨特權利,通常由政府機構授予,用於保護發明者或創新者的知識產權。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品牌經營】藝創公會合約範本 越來越多的一人公司,有時候需要合約時,也不可能自己去生出來,更沒有經費聘請專門的律師來寫,現在您可以透過「藝創公會」的網站,直接下載合約範本,保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畢竟對於單人公司來說,時間就是最寶貴的金錢,目前上面不僅提供平面設計的外包合約範本,甚至還有授權
Thumbnail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MPL授權是目前與法律有最完整對應的授權條款。然而MPL授權對於原始碼仍保持copyleft特性,對商業開發而言或許仍有疑慮。 因此若有商業團體共同開發時,採用Apache 授權較佳;如果不在乎他人如何利用、優化原始碼,或希望原始碼盡可能地廣為散播,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的MIT或BSD授權是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