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高齡照護思維 II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推薦原因

這系列文章為大家找出一些「以人為本」照護模式的範本,幫助大家去思考:如果你老了,會期待什麼樣的「照護模式」。本文也點出高齡者的心理變化與幾個降低不安全感的方法。

Key Takeaways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
照顧者是否真正看見被照顧者行為表現下的心理狀態與需求
長輩的這些行為狀況,其實代表了他們心理最底層的不安全感,而安全感其實並無法向外求來,是需要由內而生。
raw-image

緣起

上一篇文章 介紹了荷蘭博祖克 BUURTZORG 照護模式,今天則是分享台灣長泰老學堂林金立理事長所提倡的「自立支援照顧」。

第一次聽到自立支援照顧,是林金立理事長在 TEDxTalks的演講 - 自立支援讓長者脫離束帶自由,他強調「自立支援照顧」的概念,與一年多前我聽到劉介修醫師(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 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的觀念不謀而合,同時,也對於台灣某些長照機構內仍有約束帶的使用與存在感到震驚,因此對於他所提倡的照護模式有些好奇。


什麼是自立支援照顧?

自 2015年林金立成立自立支援學院,積極推廣「自立支援照顧」理念與重要性。林金立理事長分享照護上的挑戰:一個原本可以自行處理生活瑣事的高齡婆婆,不小心在家門前摔倒了,孝順的孩子們連忙找了外籍移工到家裡照顧,短短兩個月就從坐輪椅、不認識人甚至臥床。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而我們傳統認為盡孝道就是要幫長輩做所有事的觀念必須改變,因爲「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長輩「自立」的能力。

所謂的自立支援照顧,其實就是從飲水、飲食、排泄、運動,四大基本生活照顧做起,目標是「提升長者的生活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 此外,社會普遍認為失能是因為生病或住院所造成的,但事實上,臥床才是失能的主因,躺在床上不動,肌肉便會開始萎縮流失,甚至關節也開始僵化,漸漸失去自主活動的能力。因此,該學院推廣 「台灣零臥床運動」。


「台灣零臥床運動」

「台灣零臥床運動」共有八大照顧原則,以下是節錄自自立支援學院網站(everhealthy.org.tw)

  • 照顧是「協助」他,而不是「服侍」他。
  • 老人長期臥床是照顧的人所引起。躺的越久,身體越虛弱,增加腦中風及骨折的風險。
  • 復健及早開始,從床上開始做簡單運動。
  • 從生活作復健,反覆練習穿脫衣服、上下床、如廁、用餐等生活的動作,便是生活即復能最具體的實踐。
  • 新的一天始於換衣服,裝扮是一件重要的事;睡覺跟吃飯的地方要分開,寢食分離,讓生活也有節奏感。
  • 不過度照顧,不離開視線。尊重長者也想自立的心情,讓「生」的意識重新出現。
  • 活用輔具、裝設扶手、去除高低差,擴大長輩安全的活動範圍。
  • 善用社區資源、積極訓練生活功能,從家庭、社區及社會中發現生活的喜悅,大家一起預防整天窩在家裡….。


我對於第一原則「照顧是『協助』他,而不是『服侍』他。」特別有感,不僅僅是我從旁觀察過許多家庭個案,核心問題並不在於疾病本身的照護方法或環境限制,問題關鍵反而是在照顧者是否有真正看見被照顧者行為表現下的心理狀態與需求


高齡者的心理變化

當長輩逐漸變老,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如從前,他們行動變慢、視力與腳力變差,內心也會悄悄地隨之變化,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再有用,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漸漸開始需要人協助,生活自主獨立性因而減低。此外,隨著在家庭與社會的角色變化,長輩可能不再扮演如壯年時的核心角色,如果沒有進行調適與轉念,長輩很容易會隨之產生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感受。

這些心理狀態的改變會讓人變得敏感,再搭配一些日常事件的摩擦,就可能會演變成兩種狀況:

「不用啦,你不要管我!(_____)這種事情我自己做得來!」為了想證明自己仍保有生活自主性,生活大小事皆完全拒絕別人的協助,即便他可能真的需要被幫助。

或是 「不行啦,你幫我(____)啦,我老了沒辦法....」也有許多父母上了年紀以後,對於自己的老化充滿不安,再加上獨處的時間增加,反而轉變成事事想依賴子女,直接放棄了自主向外探尋的機會。

但長輩的這些行為狀況,其實都代表了他們心理最底層的不安全感,而安全感其實並無法向外求來,是需要由內而生。


要如何提升長輩的安全感呢?

方法1: 先同理傾聽

台灣長輩往往無法很容易敞開心房談論自己的焦慮、恐懼等等情緒,日常多與他們談話互動,而且,最重要的是同理他們的情緒,而不是回覆他們:「你想太多啦」、「事情沒這麼糟吧」。我們就算無法理解他的恐懼,也試著同理他們的感受,並鼓勵他們說出更多的想法。

方法2: 多提供資訊

現在社群媒體上有許多假訊息,有的甚至會引發長輩的恐慌。適時提供正確的資訊,也是降低長輩不安全感的途徑之一。

方法3: 共同體驗新事物

鼓勵長輩多嘗試新事物,認識新的朋友。我們可以陪伴與他們一起體驗新事物,像是參與社區據點活動、鄰里長青踏青旅遊,讓他們知道自己其實可以做得到,逐漸建立出自信。


兩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認為「孝順」是什麼?
你有觀察過自己或是家族中,對哪些議題有高度的不安全感?
San’s Second Act|第二人生提案室 #ageless #livewell 自我覺察|科技與醫療|理想生活規劃設計 提供大腦認知、精神心理領域的國際醫學與科技新知,高齡者實踐理想生活的案例、秘訣與工具指南,重塑你的第二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系列文章找出 3 個「以人為本」高齡照護模式的範本,開啟大眾對於「有品質」的照護模式的想像,並於文末帶出幾個能激發思考的問題。
自2012年開始,累積超過10次帶爸媽出國的紀錄,足跡遍及日本北海道、東京、紐約、倫敦、義大利,跟團、自由行的形式都有。想一想,把這些年帶爸媽出國能“大致”順心歸國、平靜下莊的經驗分享出來,減少世界上的家庭紛爭,也算功德一件。XD
這篇文章幫助你從高齡者的生理機能變化來理解爸媽對新事物的排斥心態。很多事情,其實表面看不出來,但內部(大腦)已經開始起變化(退化)了~
身為不斷努力學習與爸媽溝通(也不斷撞牆)的家族代表,分析了一些吵架根因,也有些溝通攻略小技巧可以提供給大家嘗試看看!
這系列文章找出 3 個「以人為本」高齡照護模式的範本,開啟大眾對於「有品質」的照護模式的想像,並於文末帶出幾個能激發思考的問題。
自2012年開始,累積超過10次帶爸媽出國的紀錄,足跡遍及日本北海道、東京、紐約、倫敦、義大利,跟團、自由行的形式都有。想一想,把這些年帶爸媽出國能“大致”順心歸國、平靜下莊的經驗分享出來,減少世界上的家庭紛爭,也算功德一件。XD
這篇文章幫助你從高齡者的生理機能變化來理解爸媽對新事物的排斥心態。很多事情,其實表面看不出來,但內部(大腦)已經開始起變化(退化)了~
身為不斷努力學習與爸媽溝通(也不斷撞牆)的家族代表,分析了一些吵架根因,也有些溝通攻略小技巧可以提供給大家嘗試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在臺灣高齡化的社會中,如何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成為關鍵課題。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已不再適用,許多長輩在生病後面臨臥床生活的挑戰。從運動、飲食到睡眠,積極培養自主健康意識是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方法。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這三個面向,幫助長輩擁有健康、獨立且優雅的下半生。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 這使得照顧家人成為許多人的重要責任。然而,長期照顧失能家人可能會給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因此,學會在
Thumbnail
隨著台灣人口老齡化加劇,長期照顧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長期照顧服務主要是針對因身體、心理、年齡等因素,無法自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身心障礙者,提供持續的照護服務。本文將幫助大家了解衛福部長期照顧服務的基礎知識、申請流程及資源。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在臺灣高齡化的社會中,如何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成為關鍵課題。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已不再適用,許多長輩在生病後面臨臥床生活的挑戰。從運動、飲食到睡眠,積極培養自主健康意識是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方法。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這三個面向,幫助長輩擁有健康、獨立且優雅的下半生。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 這使得照顧家人成為許多人的重要責任。然而,長期照顧失能家人可能會給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因此,學會在
Thumbnail
隨著台灣人口老齡化加劇,長期照顧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長期照顧服務主要是針對因身體、心理、年齡等因素,無法自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老人、慢性病患者或身心障礙者,提供持續的照護服務。本文將幫助大家了解衛福部長期照顧服務的基礎知識、申請流程及資源。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