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轉個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小學時都學過,兩個點之間最短路徑是直線,標準答案。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個答案,我愈來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有時從A到B,確實是直直走就好,不要想太多,省時又省力;咦,如果遇到路口發生擦撞、交通大打結時怎麼辦?懂得「轉個彎」的人,就能輕鬆解決眼前難題。


兩個點之間明明最短路徑是直線,但有時候,明明媽媽交待我去那家雜貨店買個東西,直走就對了,3分鐘的路程搞了半小時還不回來,原來,路上有太多的新奇誘惑,就像日本經典節目《我家寶貝大冒險》一樣,2至7歲小小孩出門跑腿,總有很多的意外插曲,走冤枉路、買錯了、再跑一趟,所在多有。

這個節目吸引人之處,除了小小孩出任務時童言童語的可愛模樣外,跑腿過程讓自己的寶貝學習人生經驗,更是難得。買錯東西裝不進爸媽交待的袋子怎麼辦?買了雞蛋要怎麼放才不會弄破?有時小朋友靈機一動,轉個彎,問題迎刃而解,漂亮!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有句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形容的是,當人遇到問題時,不要死腦筋,要懂得應變,轉個彎,有時還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繞了半天找不出問題的狀況,一下子就都解決了;有時堵在車陣中,騎機車的人都知道,要懂得發揮機動性,左鑽右鑽,此路不通,左轉或右轉繞過去試試看。

我自己呢,有時在工作上為了一個試算表搞了半天,設了公式不知為何跑掉了,盯著螢幕瞧了半天也找不出錯在那裡。氣自己、怨別人,也無助於眼前的問題。轉個彎,檔案關掉,還是不行?重開機,有時就可以了(真是見鬼了!這種離奇事還真的發生過幾次)!如果還是不行,轉個彎,要不請同事幫忙看一下,讓年輕人三兩下就搞定,我還能找到理由買飲料請大家,哈哈,皆大歡喜。

回到前面講的走冤枉路,有小孩的人都清楚,到了某個年紀,進入叛逆期的青少年真的很難搞,他們很有主見,對於代表權威的一切,都來個愛理不理的,總認為自己很厲害。做家長的,也別太過在意,畢竟大家都曾走過那段歲月,心態轉個彎,有時要學會放手,讓小孩自己去體驗一下,兩個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線,偏偏小孩就是愛走曲線或是不規則路線,多花時間、迷路、跌倒破皮,也都是寶貴的經驗(或教訓),太過保護或急於給答案,相對的就剝奪了他們學習「轉個彎」的機會了。


職場上也要時時轉個彎!

在職場上多年,愈來愈能體會,靈機應變、「轉個彎」的重要性。工作量大,有看不完的Email、開不完的會,同時還得帶領團隊前進,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慢慢的也學會了,事情不必事必躬親,交給部門裡的同事代勞,大家都有學習及成長的機會;今天長官交辦一個任務到你手上,需要跟多部門協調,你可以(A)自己先做點研究,再找相關人員來開會;或(B)勞師動眾找了一堆相關部門的人來開會;或(C)直接發email指揮各單位限期之內做到交辦的事項,一個信件就有一堆收件者、副本收件者。

我個人是最偏好(A)的方式,讓大家覺得你這個coordinator是有備而來,相對的也更願意提供必要之協助。如果過程遇上冥頑不化、聽不懂你講的國語的人時,還故意挑三揀四找麻煩、從中搞破壞,只會站在自己部門的立場講話,這時氣也沒用,「轉個彎」,請長官出馬,或是自己/請別人去暗中調查一下,找出問題所在,之後再決定該如何回應。

通常把長官搬出來當擋箭牌是最快的方式,任何大小事都把長官Cc在電子郵件中,但這也是最廉價的做法。偶一為之無妨,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展現專業度及柔軟度,以實力證明自己,讓各單位願意幫忙,才是最理想的處理之道。

若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那是因為每條通往羅馬的路,沒有一條是筆直的。此路不通,就轉個彎、繞道而行;每次請他幫忙都說沒問題,為何這次就故意卡我,轉個彎,事出必有因,可能對方剛好心情不好;業務團隊又開始挑剔新產品的命名,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到夠響亮的名字,轉個彎,請部門同事一起集思廣益,不然,向全公司辦個命名大賽不是更好,大家更有向心力及參與感,而且可以把球(壓力)丟給別人!

raw-image

轉個彎,有時很難做得到,所謂當局者迷,人會為了感情、親情、或是生活中一些小事糾結不已。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呢?心轉。心念一轉,放下執著,心頭大石放下,人生海闊天空,逍遙又自在。

關於人不轉心轉這門課,我也還在修,等有朝一日,覺得有更深一層的體認時,再找機會跟各位分享。


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精彩活出人生下半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再登入,自我對話第二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裡丨心裡
138會員
618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這裡丨心裡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曾經有人形容咖啡的味道,苦苦的,像極了每個人長大後、遭遇到的各種考驗,大人的世界,並不像小時候所想的那樣。一點也不好玩,成天被帳單、被工作追著跑,有好多責任要擔,大人味嘗起來是十足的苦。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有人形容咖啡的味道,苦苦的,像極了每個人長大後、遭遇到的各種考驗,大人的世界,並不像小時候所想的那樣。一點也不好玩,成天被帳單、被工作追著跑,有好多責任要擔,大人味嘗起來是十足的苦。
Thumbnail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盡頭了!生活就該轉彎了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盡頭了!生活就該轉彎了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山上找路,有時我們會跟著路徑走,但好奇怪,路看起來很順,卻走著走著就沒了?只好回頭──因為,不只是正路會有路跡,看似好走的錯路,也不會只有一個人認為能走。 第一個人,走一走發現沒路,回頭,踩過去的痕跡留下了一點點; 第二個人,發現了路基,往前走了再長一點的距離,發現沒路了,回頭,踩過的路變寬、變
Thumbnail
山上找路,有時我們會跟著路徑走,但好奇怪,路看起來很順,卻走著走著就沒了?只好回頭──因為,不只是正路會有路跡,看似好走的錯路,也不會只有一個人認為能走。 第一個人,走一走發現沒路,回頭,踩過去的痕跡留下了一點點; 第二個人,發現了路基,往前走了再長一點的距離,發現沒路了,回頭,踩過的路變寬、變
Thumbnail
小學時都學過,兩個點之間最短路徑是直線,標準答案。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個答案,我愈來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有時從A到B,確實是直直走就好,不要想太多,省時又省力;咦,如果遇到路口發生擦撞、交通大打結時怎麼辦?懂得「轉個彎」的人,就能輕鬆解決眼前難題。
Thumbnail
小學時都學過,兩個點之間最短路徑是直線,標準答案。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個答案,我愈來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有時從A到B,確實是直直走就好,不要想太多,省時又省力;咦,如果遇到路口發生擦撞、交通大打結時怎麼辦?懂得「轉個彎」的人,就能輕鬆解決眼前難題。
Thumbnail
最近家裡的老嬰正在學走路 非常愛走路🚶🏻🚶🏻🚶🏻 尤其愛走跟我反方向的路🤦🏻‍♀️ 然後也愛什麼都摸一下、拍一下 媽媽必須跟上跟下真的很累🫠 但我還是盡可能的不限制他 盡可能地找安全的地方給他走 當然也曾經幾度因為沒如他的願 他以大法師及鬼吼鬼叫來反抗 氣
Thumbnail
最近家裡的老嬰正在學走路 非常愛走路🚶🏻🚶🏻🚶🏻 尤其愛走跟我反方向的路🤦🏻‍♀️ 然後也愛什麼都摸一下、拍一下 媽媽必須跟上跟下真的很累🫠 但我還是盡可能的不限制他 盡可能地找安全的地方給他走 當然也曾經幾度因為沒如他的願 他以大法師及鬼吼鬼叫來反抗 氣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人生的某些際遇、瓶頸,似乎就在提醒我們自己要懂得換位思考,以下這個生活日常故事,也給我一些不同的修行啟發,與大家分享: 某日,幼兒們在學校的中庭騎扭扭車,因為某處地上濕滑,已經有一位幼兒滑倒,老師請我過去站在濕滑處附近,提醒幼兒勿將扭扭車騎到此處。 此時,有位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人生的某些際遇、瓶頸,似乎就在提醒我們自己要懂得換位思考,以下這個生活日常故事,也給我一些不同的修行啟發,與大家分享: 某日,幼兒們在學校的中庭騎扭扭車,因為某處地上濕滑,已經有一位幼兒滑倒,老師請我過去站在濕滑處附近,提醒幼兒勿將扭扭車騎到此處。 此時,有位幼
Thumbnail
人們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平坦、筆直,但免不了跌跌撞撞,四處碰壁,誰能平平安安走一生呢?因為上天給人安排的路就是曲折的,其中是不是暗含某種用心呢?
Thumbnail
人們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平坦、筆直,但免不了跌跌撞撞,四處碰壁,誰能平平安安走一生呢?因為上天給人安排的路就是曲折的,其中是不是暗含某種用心呢?
Thumbnail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在生活當中,往往不是如此。 畢竟,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即使是出身豪門、望族或世家,一般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終都一路順遂。果若如此,這樣的人生就像是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夠穩夠快,只要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就行,但這樣也太單調乏味了,不是嗎? 通常理想與
Thumbnail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在生活當中,往往不是如此。 畢竟,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即使是出身豪門、望族或世家,一般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終都一路順遂。果若如此,這樣的人生就像是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夠穩夠快,只要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就行,但這樣也太單調乏味了,不是嗎? 通常理想與
Thumbnail
跳脫平日習慣的上下班路徑,意外駛進不熟悉的山路,體驗了一場驚心動魄,同樣的場景套用在職場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少的地方你敢去嗎?紅海與藍海都沒有錯,離開習慣的舒適圈到底是冒險還是機會?聽信別人的建議走還是憑自己的直覺走?一段山路給我的體悟充滿著緊張與豁然。
Thumbnail
跳脫平日習慣的上下班路徑,意外駛進不熟悉的山路,體驗了一場驚心動魄,同樣的場景套用在職場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少的地方你敢去嗎?紅海與藍海都沒有錯,離開習慣的舒適圈到底是冒險還是機會?聽信別人的建議走還是憑自己的直覺走?一段山路給我的體悟充滿著緊張與豁然。
Thumbnail
從幼稚園開始,小孩就被教導必須遵守規矩。 發問前要舉手,吃東西前要洗手,進入課室要排隊,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 規矩是死板的,所以才會有“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俗語,亦總有人認為守規矩太死板,靈活變通才是聰明做法。 譬如說,交通燈亮著紅燈但馬路上一輛汽車也沒有,你會堅持等待綠燈亮起還是直接過
Thumbnail
從幼稚園開始,小孩就被教導必須遵守規矩。 發問前要舉手,吃東西前要洗手,進入課室要排隊,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 規矩是死板的,所以才會有“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俗語,亦總有人認為守規矩太死板,靈活變通才是聰明做法。 譬如說,交通燈亮著紅燈但馬路上一輛汽車也沒有,你會堅持等待綠燈亮起還是直接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