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未名

我送兒子上學。小學校的路不十分遠,八、九里地,蹬著自行車,二十多分鐘就到了。

大夏天,下午放學時,天還很熱。兒子坐後座,看我蹬得滿頭是汗,有點心疼,說:「咱家要有一台車就好了,你就不用這麼累了。」又問我:「為甚麼這路不修成直的?」可能感到我們騎行時間太長,又累又熱的,他著急了。

那時,我們正走在河岸的壩路上,我就勢說:「為了不占莊稼地唄!」接著,我又補充道:「河流彎曲著,當然路就彎曲啦。」兒子反駁:「那我姥姥家也不靠河呀,那的路怎麼還曲里拐彎兒的?」經他這麼一說,覺得這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更不要說能夠一下子回答得好了。

其實,道路穿越原野,往往也因地形不同,有曲有直。它連接著不同的地點,方便人們的出行。於是,我又說:「還是為了讓人走路方便啊!」兒子沉默了,他似乎認可了這個答案。

但我還是覺得說的不夠充分。多年後,偶然遇到一個老司機,想起這個舊題,向他求教。老司機說:「道路要都是直的,那可壞了!」我一驚,見我不解,他解釋道:「上路了,扶住方向盤就走,人都不用動腦,時間長了,不困不乏?能不出事兒嗎?彎曲的道路就不同了,精神時刻得清醒,反倒安全。」這個答案讓我十分震驚。後來,我也開車時,尤其在高速路上開車,完全驗證了老司機的話。

於是,聯想到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路。人們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平坦、筆直,但免不了跌跌撞撞,四處碰壁,誰能平平安安走一生呢?因為上天給人安排的路就是曲折的,其中是不是暗含某種用心呢?

人生中,挫折與成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對挫折,誰也拒絕不了,推辭不掉。成功累積經驗,挫折磨礪人生。不要妄想有甚麼捷徑,既然如此,那就樂觀地、勇敢地面對我們的生活。這是路給我的一點啟示,修煉不也一樣嗎?


(原文鏈接:http://big5.zhengjian.org/node/27339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言的沙龍
4會員
62內容數
找回純真與善良,做一個正直、勇敢、無私的人。
曉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5
世間禍福必有因果,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果,一切都逃不過上天之眼。
Thumbnail
2025/02/25
世間禍福必有因果,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果,一切都逃不過上天之眼。
Thumbnail
2025/02/23
每個人的路不同,別人身上的雲淡風輕,定也有背後的因果。唾手可得的東西,可能原本就屬於他們。因此,踏實走好自己的路就夠了,好的壞的,只要發生了,便是我們該面對的。
Thumbnail
2025/02/23
每個人的路不同,別人身上的雲淡風輕,定也有背後的因果。唾手可得的東西,可能原本就屬於他們。因此,踏實走好自己的路就夠了,好的壞的,只要發生了,便是我們該面對的。
Thumbnail
2025/02/23
我們在感情中所遭遇的所有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內在的問題。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必須從改變內在開始。
Thumbnail
2025/02/23
我們在感情中所遭遇的所有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內在的問題。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必須從改變內在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學時都學過,兩個點之間最短路徑是直線,標準答案。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個答案,我愈來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有時從A到B,確實是直直走就好,不要想太多,省時又省力;咦,如果遇到路口發生擦撞、交通大打結時怎麼辦?懂得「轉個彎」的人,就能輕鬆解決眼前難題。
Thumbnail
小學時都學過,兩個點之間最短路徑是直線,標準答案。隨著年齡增長,對於這個答案,我愈來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有時從A到B,確實是直直走就好,不要想太多,省時又省力;咦,如果遇到路口發生擦撞、交通大打結時怎麼辦?懂得「轉個彎」的人,就能輕鬆解決眼前難題。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最快到達、阻力最小的路徑是筆直、最短、方向不變的,事實上並非總是如此。 有時最快到達、阻力最小的路徑可能是一條非常曲折的道路⋯⋯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最快到達、阻力最小的路徑是筆直、最短、方向不變的,事實上並非總是如此。 有時最快到達、阻力最小的路徑可能是一條非常曲折的道路⋯⋯
Thumbnail
#DreamCatcher Dear J, 剛看完了一本書,突然明白為何自己很著迷著蜿蜒的小路。 我的哥哥,我的弟弟,他們從小就是資優生,不管哪個科目,對他們來說就是易如反掌。 我們一起讀的國中,有模範生的選舉制,這是全校學生一起投票,選出來的楷模。 學校會找專業攝影師幫模範生們拍照,那學年的模範生
Thumbnail
#DreamCatcher Dear J, 剛看完了一本書,突然明白為何自己很著迷著蜿蜒的小路。 我的哥哥,我的弟弟,他們從小就是資優生,不管哪個科目,對他們來說就是易如反掌。 我們一起讀的國中,有模範生的選舉制,這是全校學生一起投票,選出來的楷模。 學校會找專業攝影師幫模範生們拍照,那學年的模範生
Thumbnail
我兒子唸小學3年級的時候,學校發下一張問卷調查表,調查表上有學校的簡易平面圖,附有各個校門的位置,還有周邊的7個路口。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有甚麼反應? 我猜測──僅僅是我的猜測──大部分的家長在短暫評估過後,就會勾選出3個危險的路口。 為了這事,我被老婆罵了一頓。真是活該! 加油!
Thumbnail
我兒子唸小學3年級的時候,學校發下一張問卷調查表,調查表上有學校的簡易平面圖,附有各個校門的位置,還有周邊的7個路口。 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有甚麼反應? 我猜測──僅僅是我的猜測──大部分的家長在短暫評估過後,就會勾選出3個危險的路口。 為了這事,我被老婆罵了一頓。真是活該! 加油!
Thumbnail
職場的道路如同行人一般,路況瞬息萬變,下一秒會遇到什麼狀況都不知,一切都要隨機應變,才能安全的到達想要的目的地...
Thumbnail
職場的道路如同行人一般,路況瞬息萬變,下一秒會遇到什麼狀況都不知,一切都要隨機應變,才能安全的到達想要的目的地...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關於學習、關於考試、關於人生,你的路,必須自己走"
Thumbnail
"親愛的孩子:關於學習、關於考試、關於人生,你的路,必須自己走"
Thumbnail
人們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平坦、筆直,但免不了跌跌撞撞,四處碰壁,誰能平平安安走一生呢?因為上天給人安排的路就是曲折的,其中是不是暗含某種用心呢?
Thumbnail
人們都希望自己走的路平坦、筆直,但免不了跌跌撞撞,四處碰壁,誰能平平安安走一生呢?因為上天給人安排的路就是曲折的,其中是不是暗含某種用心呢?
Thumbnail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在生活當中,往往不是如此。 畢竟,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即使是出身豪門、望族或世家,一般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終都一路順遂。果若如此,這樣的人生就像是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夠穩夠快,只要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就行,但這樣也太單調乏味了,不是嗎? 通常理想與
Thumbnail
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這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在生活當中,往往不是如此。 畢竟,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即使是出身豪門、望族或世家,一般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終都一路順遂。果若如此,這樣的人生就像是一條直線的高速公路,夠穩夠快,只要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就行,但這樣也太單調乏味了,不是嗎? 通常理想與
Thumbnail
走在這個道路上,也許是正在專注於眼前,所以看不清楚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時候,需要一個提醒,甚至是當頭棒喝的震撼,才能停下來換個角度重新省思。
Thumbnail
走在這個道路上,也許是正在專注於眼前,所以看不清楚周遭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時候,需要一個提醒,甚至是當頭棒喝的震撼,才能停下來換個角度重新省思。
Thumbnail
有一天,爸爸帶我和姊姊去一個地方,我們覺得走了很久,腳非常酸,就問爸爸「要到了嗎?」 爸爸回答「快到了,就在附近而已。」 大概途中問了快三次,終於到了目的地了。 回程的路上,我們卻覺得很輕鬆,因為它其實就在家裡附近而已,但,明明距離都一樣,為什麼我們從家走到那裡卻覺得很遠呢?到底兩者差在哪裡呢?
Thumbnail
有一天,爸爸帶我和姊姊去一個地方,我們覺得走了很久,腳非常酸,就問爸爸「要到了嗎?」 爸爸回答「快到了,就在附近而已。」 大概途中問了快三次,終於到了目的地了。 回程的路上,我們卻覺得很輕鬆,因為它其實就在家裡附近而已,但,明明距離都一樣,為什麼我們從家走到那裡卻覺得很遠呢?到底兩者差在哪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