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臺中金龍少棒隊代表我國奪下世界少棒冠軍,隨之華興中學正式成立青少棒隊,在棒球界嶄露光芒,不僅締造「北華興、南美和」與「北華興、南美和、東榮工」的美譽,更多次披上戰袍遠征美國,勇奪世界青少棒、青棒冠軍,締造臺灣棒球傳奇。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企劃組科員 陳詩蓉
臺北市私立華興中學位於陽明山上,前身為華興育幼院 (圖1)。育幼院起初設有幼兒園和小學部(圖2),至1958年成立初中部(圖3),1969年開辦高中部(圖4),收容對象也從一江山與大陳島戰役烈士的遺孤,擴大到社會上孤苦無依的孤兒、貧病榮民子弟。
1969年,華興中學設立高中部,在那年有一件轟動全臺灣的大事,即臺中金龍少棒隊在東京舉辦之世界盃少年棒球賽(下稱世界少棒大賽)太平洋區預賽,以12:0懸殊比數擊敗亞洲勁敵日本隊,取得亞洲地區代表權,在謝國城領隊與方水泉集訓教練帶領下,披上戰袍前往美國征戰,這是臺灣首度參加於美國威廉波特舉行之世界少棒大賽(圖5)。
比賽開幕當天,會場湧入2萬多名加油觀眾(圖6),不少華僑為了幫中華小將打氣,遠從各地來到球場。能夠齊聚威廉波特的,都是世界各國頂尖選手,中華小將擊敗加拿大、北美洲代表隊,在冠軍賽擊敗美西隊,奪下我國首座世界少棒大賽冠軍獎盃(圖7)。
贏得世界少棒大賽冠軍的中華小將的動態,受到社會高度關注。教育部、棒球委員會與地方人士希望他們能夠不受限學區與經濟狀況,全體繼續升學。在各界奔走下,全隊14人保送華興中學,成為免除學雜費並提供食宿的「棒球特別優待學生」,讓中華小將能夠兼顧球技訓練與課業學習。這一年,華興中學正式成立青少棒隊,延續臺灣少棒競賽熱潮,也自此開啟華興棒球隊盛世。
中華小將在華興中學與一般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下午三點半放學後,則加強球技練習及進行分組比賽。起初,校園裡並沒有標準的棒球場,球員們必須搭車前往臺北棒球場練球,後來為打造一座球場,請來工兵鼎力支援,然而開挖發現整個場地都是石頭,只好進行爆破處理,讓原本預計3個月工程,前後花了一年才完成。棒球場完工後,球員們可以就近練習,切磋球技(圖8),校園裡也颳起棒球運動風。隨著球員年齡增長,升上高中部後,華興中學又成立青棒隊,不斷締造傳奇。
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又在1972年、1979年與日本、美國斷交。處在國際外交艱難時代,臺灣少棒隊、青少棒隊與青棒隊參加世界大賽,電視與廣播媒體爭相轉播(圖9、圖10),以凝聚海內外同胞情感。對曾熬夜守在電視機前看棒球賽轉播的國人而言,是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每當中華小將奪得世界少棒、青少棒、青棒大賽冠軍,隨後就會出現舉國歡騰,大批人潮參加慶祝遊行的盛況(圖11)。
在此期間,華興中學青少棒、青棒隊多次取得國家代表權,在1973年、1977年、1986年獲得世界青少棒大賽冠軍,又在1975年及1987年奪下世界青棒大賽冠軍,不斷締造傳奇,也讓臺灣棒球揚名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青少棒球隊「北華興,南美和」對抗(圖12),是家喻戶曉的精采賽事。華興中學與美和中學棒球隊陣容堅強,從1972年開始分庭抗禮,只要打全國冠軍賽,觀看人潮總是把南京東路棒球場擠的水洩不通,一張門票儘管喊到幾千元,仍然是供不應求。1972年,美和中學先打敗華興中學取得全國代表權,更奪下世界青少棒冠軍(圖13)。隔年,華興中學扳回一城,擊敗美和中學,進一步挑戰亞洲與世界頂尖好手,榮登世界青少棒冠軍。
往後幾年,華興中學與美和中學互有輸贏,至1979年榮工青少棒隊擊敗華興中學,打破青少棒、青棒賽事由華興、美和兩支球隊獨霸局面,開啟三強鼎立的新時代。「北華興、南美和、東榮工」掀起臺灣青棒、青少棒運動另一波高潮(圖14),也為國內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棒球人才,讓我國日後業餘成棒揚名國際,又有職業棒球掀起運動熱潮。華興棒球隊培育出呂明賜、林華韋、郭源治、葉志仙等名將;美和棒球隊出身的好手則有徐生明、趙士強、洪一中等,都擔任過職棒球隊總教練,榮工棒球隊則培養出黃平洋、陳義信等一流投手,功不可沒。除此之外,三校培育棒球人才的熱忱,隨著畢業校友擔任大專院校教職人員、教練而延續,甚至還有從事棒球裁判、棒球經紀人的工作,持續在棒壇上努力。
最初,華興中學依規定只招收參加世界大賽冠軍的選手,隨著美和、榮工球隊崛起,彼此挖掘球員,讓華興球員短缺。1977年,華興中學放寬門檻,讓更多球員進入華興中學唸書、打球,成為許多年輕學子立志成為棒球選手的選項。之後,國內致力提倡棒球運動,許多學校大力培養青少棒、青棒選手,而華興中學面臨球員不足與經費危機,導致球隊戰績不佳。2003年,停止招收青少棒選手,既有球員完成學業後解散,成立35年華興中學青少棒隊走入歷史,青棒隊也在2007年解散。
想知道更多關於青少棒或青棒相關國家檔案,見證臺灣棒球小將光輝的歷史時刻嗎?歡迎您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