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閉眼10分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工作中有一位女性同事,平日裡少言少語,總是默默做好份內事。

某次的聊天中她分享道,在年少求學路上,有一位老師(信仰佛教),每次上這位老師的課時,老師都會在上課前10分鐘,請同學閉上雙眼,甚麼也不做,甚麼也不想,安靜坐著10分鐘。

在這閉眼10分鐘的當下,這位老師的不少學生都想為何上你的課這麼麻煩,甚至討厭,但礙於老師的關係,無法反抗,無法拒絕。這10分鐘眼睛一閉上,腦袋的小鳥便展翅高飛到九霄雲外,無限的想像在你閉眼的瞬間已翩翩起舞,於此同時這10分鐘也為你的腦袋,你的五官和身體提供了一個休息的機會,讓你的心靈得以在這10分鐘感受到平靜。

長大成人,工作,結婚,養育子女,每天像打陀螺般不停地打轉,老一輩台語總說"這個忙碌的三姊,天天打乾鹿"(台語),形容一個人每天非常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等到回首時,兩鬢已斑白。

試問忙碌的大家,曾幾何時停下腳步像課堂的10分鐘,閉上眼睛,甚麼也不想,甚麼也不做~就這樣安靜的坐著~

一天24小時給自己留10分鐘,問問自己,和內心的你來個對話:

"你今天過得開心嗎?"

"今天的某某讓你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提醒自己,也給忙碌的每個人,安住於心~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忙碌工作和補眠,接訂單出貨。 好久沒能好好去念佛經寫經文。 療癒的共感依照存在,感恩! 幸好有共感,才能讓看似堅強不屈,看似抗壓性強的同學,願意一天一天吐露心事。 原來她想了解不是一天二天,她說她好久沒有和人說話。 我說是妳防衛機制阻絕外在! 她像小女孩,看見我從初見面的冷淡到會有笑
Thumbnail
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上課了。 教室安靜得像是在真空。 那是下午的第一節,想來,想來是午休睡過頭了,瞧瞧牆上的鐘,天!都已經上課10分鐘了! 「怎沒叫我呢?」我說。 全班哄的爆笑。 某娃說:「老師您累了,大家希望你好好的睡一覺啊!」 「對啊,我們還幫你把頭頂的燈關了,開了電扇給您涼快、
問:法師慈悲!聽法師的課很受益,完全顛覆自己盲修瞎練的學習方向。對於法師講解的修行方式等感覺非常契機,可否請法師慈悲,撥冗按排再到精舍,多教導我們? 問:睡覺前靜坐四十分鐘後,能馬上睡覺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將畫面轉到導師辦公室。因為時間距離放學也有一段時間了,辦公室的老師們大部分都離開了,只剩下幾位老師在位置上工作,當中的一位老師特別醒目。 她有著一頭如精靈般的黑色短髮,搭配她充滿知性美的圓框眼鏡,以及親切待人的個性,甜美的嗓音,還有她散發的活力,為這冷清的辦公室,帶來一曙光芒。
我們就算一邊做事,一邊念佛的時候,也是要儘量保持專注而放鬆,放鬆而專注,而不是說我做事的時候,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
Thumbnail
其他小組都已經和他們的新老師離開了,就只有星夜他們的上忍老師還沒來。 現在無聊的她只能坐下來發呆,閉眼靜思。鳴人鬼鬼祟祟地打開門瞄了瞄,走廊上空空如也。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平常大家在學校的工作日常就是來匆匆去匆匆。今天難得和一位資深老師有時間坐下來喝杯咖啡,分享彼此的工作和人生心得。在我們互道再見時資深老師說她最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是 ”Be kind to yourself” 然後她也把這句話送給我。 善待自己,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其實常常忘記去實踐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忙碌工作和補眠,接訂單出貨。 好久沒能好好去念佛經寫經文。 療癒的共感依照存在,感恩! 幸好有共感,才能讓看似堅強不屈,看似抗壓性強的同學,願意一天一天吐露心事。 原來她想了解不是一天二天,她說她好久沒有和人說話。 我說是妳防衛機制阻絕外在! 她像小女孩,看見我從初見面的冷淡到會有笑
Thumbnail
醒來的時候,發現已經上課了。 教室安靜得像是在真空。 那是下午的第一節,想來,想來是午休睡過頭了,瞧瞧牆上的鐘,天!都已經上課10分鐘了! 「怎沒叫我呢?」我說。 全班哄的爆笑。 某娃說:「老師您累了,大家希望你好好的睡一覺啊!」 「對啊,我們還幫你把頭頂的燈關了,開了電扇給您涼快、
問:法師慈悲!聽法師的課很受益,完全顛覆自己盲修瞎練的學習方向。對於法師講解的修行方式等感覺非常契機,可否請法師慈悲,撥冗按排再到精舍,多教導我們? 問:睡覺前靜坐四十分鐘後,能馬上睡覺嗎?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將畫面轉到導師辦公室。因為時間距離放學也有一段時間了,辦公室的老師們大部分都離開了,只剩下幾位老師在位置上工作,當中的一位老師特別醒目。 她有著一頭如精靈般的黑色短髮,搭配她充滿知性美的圓框眼鏡,以及親切待人的個性,甜美的嗓音,還有她散發的活力,為這冷清的辦公室,帶來一曙光芒。
我們就算一邊做事,一邊念佛的時候,也是要儘量保持專注而放鬆,放鬆而專注,而不是說我做事的時候,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
Thumbnail
其他小組都已經和他們的新老師離開了,就只有星夜他們的上忍老師還沒來。 現在無聊的她只能坐下來發呆,閉眼靜思。鳴人鬼鬼祟祟地打開門瞄了瞄,走廊上空空如也。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平常大家在學校的工作日常就是來匆匆去匆匆。今天難得和一位資深老師有時間坐下來喝杯咖啡,分享彼此的工作和人生心得。在我們互道再見時資深老師說她最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是 ”Be kind to yourself” 然後她也把這句話送給我。 善待自己,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其實常常忘記去實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