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輅之七-會諸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諸葛先生當然不是三國最知名,季漢無敵大丞相諸葛孔明先生。

管輅的學友,姓諸葛,名原,字景春。本為館陶縣令,在管輅家鄉附近。後榮升新興太守,因為很遠嘛,管輅便去給人家餞行。

諸葛原所長,稱為「射覆」之術。

這是啥麼妖術?一點就明。

小時候有玩過元宵猜燈謎嗎?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燈謎不會說「猜」一字,猜什麼。都說「射」一字,射五四三。

所謂射燈謎,就是把謎語貼在燈籠上,讓你去猜。

射覆的射,同樣是猜。

覆也不是什麼易經八卦用語,就是指覆蓋而已。把謎底覆蓋在檯面上,結束這個回合。直到上個世紀,這都還是一種測試心靈感應能力的方式。

面對諸葛原提出的射覆難題,管輅如何解答?

管輅沒有透視能力,也沒有讀心術,用的就是他最擅長的「卜卦」。

我們從《輅別傳》開始看。

這邊說到餞行宴,就擺酒請客嘛。來的客人只知道管輅很會卜卦、觀星,以為就是個裝神弄鬼的傢伙。

諸葛原也不明說,就開始跟管輅談論一些上古的著作啦,三皇五帝受命的情況啦。很有趣的是,兩人的對談,《輅別傳》不寫詳細內容,而是以戰場攻防的方式來描寫。

管輅先「開張戰地,示以不固,藏匿孤虛,以待來攻」。

大概想像成管輅又在那邊「這個我沒有很懂,不如您先說說」。

景春奔北,軍師摧衂,自言吾覩卿旌旗,城池已壞也。

諸葛原就轉往北方,大軍摧枯拉朽,表示看管輅的態勢,這個城池已經毀啦。也就是主人吐槽,擺出了高姿態。

這時候,「其欲戰之士,於此鳴鼓角,舉雲梯,弓弩大起,牙旗雨集」。

其他的客人看主人不給管輅面子?那就紛紛出來打落水狗,提出自己的看法。

好,等到大家的手牌都打出來,管輅就出手了。

然後登城曜威,開門受敵,上論五帝,如江如漢,下論三王,如翮如翰。其英者若春華之俱發,其攻者若秋風之落葉。

別人都是找一點小東西抓著說,管輅一攤開就整篇論文。

聽者眩惑,不達其義,言者收聲,莫不心服,雖白起之坑趙卒,項羽之塞濉水,無以尚之。

客人們全部敗下陣來,簡直就像白起坑殺趙兵,項羽大殺四方那樣的場景。但當大家閉嘴投降,想等管輅好好做個結論時,管輅又不說了。

一直到隔天散會,有八九個特別優秀的人不願意就這樣算了。

其中一個叫蔡元才的,直接開口跟管輅說:「我聽說你是狗,沒想到你是龍啊。」

管輅表示,奧妙的地方還沒顯露出來,你就難以明白。就像從沒聽說狗的耳朵,可以聽懂龍的聲音呢。

諸葛原不去理他二人鬥口,只道一別後會無期,便請管輅射覆。管輅神算善卜,已不稀奇。但諸葛原這次請他把推理說出來。

「輅為開爻散理,分賦形象,言徵辭合,妙不可述。景春及衆客莫不言聽後論之美,勝於射覆之樂。」

管輅說了什麼?

這個大家覺得美得不得了的文字,其實就是陳壽所寫的段落。裴松之也是因此而注。

那我們來看一下。

諸葛原覆了三樣物品,讓管輅猜。

「第一物,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張,此燕卵也。」
「第二物,家室倒縣,門戶衆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蠭窠也。」(蜂巢)
「第三物,觳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䵹鼄也。」(蜘蛛)

這個我也就是個狗,所以沒辦法進一步幫你說明管輅龍之聲的深意。

但諸葛先生可不一般。既得管輅臨別贈禮,他也還贈管輅二事。

「卿性樂酒,量雖溫克,然不可保,寧當節之。」

第一,管老弟你愛喝酒,雖然喝得沒有很多,但……總之要節制一點。

「不可保」看起來好像說喝開了誰也不能保證,不過我們先看第二事。

「卿有水鏡之才,所見者妙,仰觀雖神,禍如膏火,不可不慎。」

說白了,諸葛原承認管輅很有本事,但這樣的本領,也可能為他招來禍患。

順便說一下,水鏡的意思可能有些人沒看過。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水鏡之所以能窮物而無怨者,以其無私也。」

水鏡是無私的反映真實,司馬徽得這個稱號,就是說他評人無私,評價公道。

但管輅並不是。管輅是個頗有脾氣的人。如果能懂得明哲保身,運用這份智慧,諸葛原表示管輅不必擔心富貴不成。

管輅則是這樣回答:「酒不可極,才不可盡,吾欲持酒以禮,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

不要看他一副我都懂我都有這麼做的樣子,實際上會這樣應聲應嘴,就是管輅的屁孩性。

管輅篇一開始就說過,他是那種很多人願意跟他一起玩,但不會尊敬的朋友。即使他很有本領。

不過,諸葛太守說的不是「不用怕沒朋友」。

富貴,開始向奇人管輅招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8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一回,是平原太守劉炎與管輅。因為跟司馬炎同名,所以後來劉炎改了名叫劉邠。 劉邠很喜歡易理,但未能一窺堂奧。有機會結識管輅,當然讓他十分開心……劉邠就跟管輅提起,自己想要「為易作注」的願望。 管輅對劉邠十分客氣,繞著彎子在跟他說,辦不到的。
Thumbnail
這一回,是平原太守劉炎與管輅。因為跟司馬炎同名,所以後來劉炎改了名叫劉邠。 劉邠很喜歡易理,但未能一窺堂奧。有機會結識管輅,當然讓他十分開心……劉邠就跟管輅提起,自己想要「為易作注」的願望。 管輅對劉邠十分客氣,繞著彎子在跟他說,辦不到的。
Thumbnail
在管輅赴京任職之前,他曾去拜訪了魏郡太守,鍾毓。 就像之前提過清河郡,魏郡也是曹魏天龍郡守之一,鍾毓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他是鍾會的大哥,也是故曹魏太傅鍾繇之子。 這時候,鍾繇已經過世多年。 鍾繇是知名的書法家,跟東漢末的知名相士朱建平也有往來。
Thumbnail
在管輅赴京任職之前,他曾去拜訪了魏郡太守,鍾毓。 就像之前提過清河郡,魏郡也是曹魏天龍郡守之一,鍾毓自然也不是一般人。他是鍾會的大哥,也是故曹魏太傅鍾繇之子。 這時候,鍾繇已經過世多年。 鍾繇是知名的書法家,跟東漢末的知名相士朱建平也有往來。
Thumbnail
正始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冀州舉薦秀才,管輅,管公明已經抵達洛陽,接受當時吏部尚書,大將軍曹爽面前頭號紅人,何晏的邀請。 何晏,是京城知名的美男子。 管輅,是來自邊疆的醜男。 同席的還有鄧颺,也是曹爽親信之一。 何晏準備了許多關於「易」的疑難問題,來測試管輅……
Thumbnail
正始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冀州舉薦秀才,管輅,管公明已經抵達洛陽,接受當時吏部尚書,大將軍曹爽面前頭號紅人,何晏的邀請。 何晏,是京城知名的美男子。 管輅,是來自邊疆的醜男。 同席的還有鄧颺,也是曹爽親信之一。 何晏準備了許多關於「易」的疑難問題,來測試管輅……
Thumbnail
且說管輅開始在清河郡的官舍任職,成為士人欽羨的對象。 這已經是西元248年左右的事情,距離當年曹操頒布求賢令,都有三十多年之久。加上220年,曹丕開始採用九品中正制,任憑你才高八斗,不是世族就一邊站著吧。 能夠得到破格拔擢,自是令人稱羨。 為什麼不是妒忌?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Thumbnail
且說管輅開始在清河郡的官舍任職,成為士人欽羨的對象。 這已經是西元248年左右的事情,距離當年曹操頒布求賢令,都有三十多年之久。加上220年,曹丕開始採用九品中正制,任憑你才高八斗,不是世族就一邊站著吧。 能夠得到破格拔擢,自是令人稱羨。 為什麼不是妒忌?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Thumbnail
管輅有個親戚,名叫管孝國,住在館陶西南邊的斥丘縣。送別館陶縣令諸葛原之後,管輅就去投靠了這個堂哥。 剛好,堂哥家裡有兩個客人。管輅只是跟他們打了個照面,兩人便即離去。 管輅跟堂哥說,這兩人的天庭(眉間)跟口耳都有凶氣,只怕命不久矣。果然數十日後,管孝國便聽說兩個朋友因為酒後駕車死亡。
Thumbnail
管輅有個親戚,名叫管孝國,住在館陶西南邊的斥丘縣。送別館陶縣令諸葛原之後,管輅就去投靠了這個堂哥。 剛好,堂哥家裡有兩個客人。管輅只是跟他們打了個照面,兩人便即離去。 管輅跟堂哥說,這兩人的天庭(眉間)跟口耳都有凶氣,只怕命不久矣。果然數十日後,管孝國便聽說兩個朋友因為酒後駕車死亡。
Thumbnail
諸葛先生當然不是三國最知名,季漢無敵大丞相諸葛孔明先生。 管輅的學友,姓諸葛,名原,字景春。本為館陶縣令,在管輅家鄉附近。後榮升新興太守,因為很遠嘛,管輅便去給人家餞行。 諸葛原所長,稱為「射覆」之術。 這又是啥麼妖術? 小時候有玩過元宵猜燈謎嗎?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燈謎不會說「猜」一
Thumbnail
諸葛先生當然不是三國最知名,季漢無敵大丞相諸葛孔明先生。 管輅的學友,姓諸葛,名原,字景春。本為館陶縣令,在管輅家鄉附近。後榮升新興太守,因為很遠嘛,管輅便去給人家餞行。 諸葛原所長,稱為「射覆」之術。 這又是啥麼妖術? 小時候有玩過元宵猜燈謎嗎?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燈謎不會說「猜」一
Thumbnail
管輅不當官,遊走於各地,留下各式各樣的卜卦奇聞。 同樣是奇人,為什麼管輅的作風跟華陀或蜀漢趙直都不同?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Thumbnail
管輅不當官,遊走於各地,留下各式各樣的卜卦奇聞。 同樣是奇人,為什麼管輅的作風跟華陀或蜀漢趙直都不同?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Thumbnail
「察疑之政,謂察朱紫之色,別宮商之音。故紅紫亂朱色,淫生疑正樂。亂生於遠,疑生於惑。」 察是甚麼?是辨別。 疑又是甚麼? 紅紫跟朱色容易混淆,宮商兩個音要搞混簡直是音癡了。 看似完美的諸葛亮,其實是個音癡嗎?
Thumbnail
「察疑之政,謂察朱紫之色,別宮商之音。故紅紫亂朱色,淫生疑正樂。亂生於遠,疑生於惑。」 察是甚麼?是辨別。 疑又是甚麼? 紅紫跟朱色容易混淆,宮商兩個音要搞混簡直是音癡了。 看似完美的諸葛亮,其實是個音癡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