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學習家也是教育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踏入職場第二年,我在一家澳洲手機店上班,工作內容是賣手機殼以及修手機,在台灣打工的時候,對於跟客人溝通並沒有什麼障礙,可當我來到了澳洲真正要跟客人溝通的時候相當膽怯,我不是不會講只是害怕所以講話變得更小聲了,不過其實我真正在跟朋友們用英文聊天和笑聲是很大的,原來不自信的自己會讓自己音量變小聲且很害怕說話,我思考了一下,想瞭解怎麼樣的原因使我明明會說可是卻不敢說?

我想起來我在小時候的一段記憶裡,在我成長背景的過程中,很多事情都是由我父母親手包辦好,我只需要負責做就行了,例如 : 早上吃早餐我不用去外面買早餐,只需要起床刷牙洗臉早餐已經為我準備好了。 出門不需要等巴士也不需要走路過馬路,車子已經為我準備好了只需要穿鞋出門就好。

直到有一天,我媽正在跟人家聊天我想要去買東西,我說我想要去買東西,她給了我錢叫我去買,我就拿著錢,卻不敢開口跟阿姨說我想要什麼,我呆站在那,走回去跟我媽說,你幫我叫,她卻生氣的跟我說 你就自己說就好了啊,我更生氣了,我跟她說我不敢,我媽當然很疑惑的說有什麼好不敢的?

我也沒意識這個問題會一直到成年還依然存在,還等到現在才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並不怎麼理會也並不覺得這會是一個大問題,就像是東西沒有壞你不知道其實裡面已經受損了,只是當問題真正爆發出來了或是你發現已經壞了,已經來不及了,也就是說你以為東西是好的,其實裡面已經開始有受損,而你沒有檢查沒有意識到,等問題發生的時候才會覺得怎麼會壞了,很多事情不是突然就發生了,而是當問題發生的時候你才意識到出問題。

回歸到了自己的問題身上,有些事是從小養成的沒有錯,但不代表這些問題就是理所應當,就像我常聽人家說,因為我小時候溺水過,擁有創傷所以現在不會游泳沒辦法游泳,除了有一些特殊的案例,很嚴重的創傷可能造成情緒和人際關係長遠的問題之外,需要尋求專業協助的人,我會很同情那些經歷過創傷的人,但更欣賞那些從創傷裡走出來的人,很讓人疑惑的是,你小時候發生過的事關現在什麼事? 除非你現在又在經歷一次一樣的事情,但不覺得很矛盾嗎?就像你小時候騎腳踏車跌倒過,難道你現在會害怕騎腳踏車嗎?還是看到腳踏車就怕?那些藉口騙的了別人也騙到自己了。

那些過去沒教我的事,現在才知道的事。

  1.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不是突然也不是偶然,只是當發生的時候才意識到,很多事情都有前因後果。
  2. 不要拿過去的經驗當作現在不努力的藉口。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課題大概卡了我20幾年,直到我在某個工作中大跌倒,才讓我回頭溯源,我把原生家庭中的恐懼帶到工作習慣上,搞得自己很糾結又痛苦。我找到關鍵以後,那些纏著我的恐懼其實只是在提醒我,而我認為這個經驗實質上改善了自己的表達心法和信念。
Thumbnail
【不要害怕分享經驗和資訊】 ─即使出現競爭,也不需要擔心 洗鞋店是傳統行業, 從業人員通常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由於從業者年齡層跨度較大, 對於網路行銷的了解有限。 相比其他行業, 洗鞋店在網路上的曝光度較低,資訊相對封閉。 因此,建立一個公開的線上頁面變得非常重
Thumbnail
對物品的態度,在日誌中發現自己對於物品的珍惜感越來越淡漠,越不在意的態度也跟著變得嚴重。線上學習提供一個自我提升的方式,其中的內容也讓人深思,並提出了確認目標及付出代價的重要性。這些想法許多人在年輕時可能未曾思索,但在現下的生活折磨和抉擇後,讓人覺得這些內容有了新的意義。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老闆交代給我的任何事情,我基本上都能做出來,即使是從來沒有做過或學過的事情。 後來我發現原因是我會自我洗腦自己,把事情變簡單然後拆解成很多件小事。 比如我到了澳洲之後,最大的恐懼就是不太會說英文,以前以為自己英文還算可以,結果來了才發現這裡的語速還有口音等等,我以前學的英文根本不夠用,出來的時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課題大概卡了我20幾年,直到我在某個工作中大跌倒,才讓我回頭溯源,我把原生家庭中的恐懼帶到工作習慣上,搞得自己很糾結又痛苦。我找到關鍵以後,那些纏著我的恐懼其實只是在提醒我,而我認為這個經驗實質上改善了自己的表達心法和信念。
Thumbnail
【不要害怕分享經驗和資訊】 ─即使出現競爭,也不需要擔心 洗鞋店是傳統行業, 從業人員通常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由於從業者年齡層跨度較大, 對於網路行銷的了解有限。 相比其他行業, 洗鞋店在網路上的曝光度較低,資訊相對封閉。 因此,建立一個公開的線上頁面變得非常重
Thumbnail
對物品的態度,在日誌中發現自己對於物品的珍惜感越來越淡漠,越不在意的態度也跟著變得嚴重。線上學習提供一個自我提升的方式,其中的內容也讓人深思,並提出了確認目標及付出代價的重要性。這些想法許多人在年輕時可能未曾思索,但在現下的生活折磨和抉擇後,讓人覺得這些內容有了新的意義。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老闆交代給我的任何事情,我基本上都能做出來,即使是從來沒有做過或學過的事情。 後來我發現原因是我會自我洗腦自己,把事情變簡單然後拆解成很多件小事。 比如我到了澳洲之後,最大的恐懼就是不太會說英文,以前以為自己英文還算可以,結果來了才發現這裡的語速還有口音等等,我以前學的英文根本不夠用,出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