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測了~我又不能預測了~打我啊笨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昨天FB演算法帶我到了雷浩斯價值投資網,看到一本書的介紹。這本書叫做"巴菲特&索羅斯之致勝投資習慣"。

raw-image


當中提到一點,引起我的一連串思考。


一開始是講到有關於預測未來。致命投資罪惡一:預測走勢才能賺大錢。

最後又提到致命投資罪惡七:我知道未來會如何,而且相信市場最後會證明我是對的。


文章中說到,第七點是第一點的變形版。乍看之下覺得有道理,第一點和第七點,講的都是預測未來。以邏輯上來說,人類對於未來都無法預測。


我開始反思,我不也是這樣嗎?第一點對我來說就像是利用技術分析來預測市場,然後短期作價差賺到錢。這種方法對我來說不可靠,所以我也認同第一點是投資罪惡。

可是第七點我就不同意,因為我預測了長期的市場必定往上。就像是我預測了台積電未來必定到800,我相信市場最後會證明我是對的。所以我個人必定不認同第七點是投資罪惡。


可是,我有什麼證據證明短期預測是錯的,而長期預測就是對的呢?


如果我們都不能預測,那就變成指數投資了。指數投資不預測市場,指數投資用很多的科學方法、理論和報告文獻,證明指數投資的理論正確。就算短期內出現異例,但是指數投資認為長期必然均值回歸。指數投資人也認為波克夏過去長久建立的主動投資優異績效與報酬,也必定隨著巴菲特與蒙格的去世而均值回歸。


如果我想要證明長期的預測有其道理,我就必須能夠指出短期預測和長期預測的差異在哪裡。比如我想要證明"傻多存股法"有其道理,那我就必須證明這套方法過去有效,未來也有效。

可惜我沒辦法現在告訴你,因為未來還沒來到。傻多存股法解釋了過去十五年,可是沒有辦法解釋未來十五年,因為未來還沒到。所以我必須引用過去成功人士的說法,也就是主動投資的神主牌-價值投資的巴菲特。巴菲特把短期股價表現比喻成投票機,長期公司價值為體重計。如果我們能找到好的公司,那長期投資之後,股價必定會反映出該公司的價值。所以長期預測建立在尋找好公司,短期投資建立在預測投資人的情緒。巴菲特也替長期投資定義了什麼叫做穩健的主動投資:【如果你的假說正確,你的推論正確,而你的證據也正確,當你經過數次的交易之後,結果也正確,那你的投資就是穩健的】。


所以針對第七項罪惡,如果一個過去成功的投資人,沒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而是單純靠投資的感覺,那他可能就像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或是一些PTT少年股神,認為過去自己方法成功,未來也必定成功。殊不知他們過去的成功只是運氣。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過去很多人的經驗,歸納出他們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最後歸納出類似蒙格所說的:【如果你知道你未來會在哪裡死去,那你就不要往那裏去】。


如果我知道傻多存股法最後會到哪裡去,那我就不要朝那個方向前進。所以我把我的傻多存股法導向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在巴菲特的經驗領導下,把我自己的理論補足。而不是我依照自己的經驗,去把傻多存股法導向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那個地方。


因為我知道傻多存股法的能耐在哪裡。傻多存股法有很多現象解釋力不足,想要進化,就必須有高人指點才行。我們現在台灣各種投資達人的理論都面臨解釋力不足的問題,因為我們台灣還是很年輕的市場。很多在萬點以前出現的理財達人,在萬點之後都多少修正了他們的理財方法。這樣隨著時間和局勢不斷轉移和修正的方法,會是正確的方法嗎?慢慢地隨著市場變化而改變,還是直接尋求投資典範的幫助而大幅進化?這就看投資人自己的選擇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29會員
48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5/03
美元對臺幣匯率近期大幅波動,作者以自身購車換匯經驗,分享其換匯策略與心理歷程,並探討不同性格的人面對匯率變動的反應與情緒影響。
Thumbnail
2025/05/03
美元對臺幣匯率近期大幅波動,作者以自身購車換匯經驗,分享其換匯策略與心理歷程,並探討不同性格的人面對匯率變動的反應與情緒影響。
Thumbnail
2025/04/23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變動,衝擊進口車市場,尤其高端品牌車主面臨兩難:現在交車損失訂金,或觀望未來可能降價?文章分析從財務結構、購車資金來源等角度,探討如何理性決策。
Thumbnail
2025/04/23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變動,衝擊進口車市場,尤其高端品牌車主面臨兩難:現在交車損失訂金,或觀望未來可能降價?文章分析從財務結構、購車資金來源等角度,探討如何理性決策。
Thumbnail
2025/03/23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Thumbnail
2025/03/23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很久了,是韭菜我拜讀了巴菲特的書《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後歸納出對我比較重要或有幫助的八個重點,相信有在投資的人書櫃上絕對會有幾本自己的投資聖經,像我這種書蟲也不例外: 總之《巴菲特的投資原則》這本書是經老巴同意授權整理,一路以來跟合作夥伴往來的書信,可以說是巴菲特投資心路的精華,許多在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很久了,是韭菜我拜讀了巴菲特的書《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後歸納出對我比較重要或有幫助的八個重點,相信有在投資的人書櫃上絕對會有幾本自己的投資聖經,像我這種書蟲也不例外: 總之《巴菲特的投資原則》這本書是經老巴同意授權整理,一路以來跟合作夥伴往來的書信,可以說是巴菲特投資心路的精華,許多在
Thumbnail
昨天FB演算法帶我到了雷浩斯價值投資網,看到一本書的介紹。這本書叫做"巴菲特&索羅斯之致勝投資習慣"。 當中提到一點,引起我的一連串思考。 一開始是講到有關於預測未來。致命投資罪惡一:預測走勢才能賺大錢。 最後又提到致命投資罪惡七:我知道未來會如何,而且相信市場最後會證明我是對的。
Thumbnail
昨天FB演算法帶我到了雷浩斯價值投資網,看到一本書的介紹。這本書叫做"巴菲特&索羅斯之致勝投資習慣"。 當中提到一點,引起我的一連串思考。 一開始是講到有關於預測未來。致命投資罪惡一:預測走勢才能賺大錢。 最後又提到致命投資罪惡七:我知道未來會如何,而且相信市場最後會證明我是對的。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輕鬆跑贏通膨、躺著也賺的指數化投資,讓你的錢錢不縮水! 作者:理財館長 IG粉絲最多的指數推廣者 、 狂徒 活躍於Dcard善於挑戰規則 選書原因:指數投資推廣 台灣難得的新書 兩位作者也都時有觀看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輕鬆跑贏通膨、躺著也賺的指數化投資,讓你的錢錢不縮水! 作者:理財館長 IG粉絲最多的指數推廣者 、 狂徒 活躍於Dcard善於挑戰規則 選書原因:指數投資推廣 台灣難得的新書 兩位作者也都時有觀看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基本原則一:永遠不去預測市場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很早就宣稱過,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預測整個市場的走向。換句話說,巴菲特不僅不喜歡自己去預測市場,也無法忍受那些「擅長」預測的人,尤其是在市場趨勢出現之後發表馬後炮觀點的合夥人。他把這種看法稱作「偏見」。雖然這麽叫,但巴菲特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
Thumbnail
基本原則一:永遠不去預測市場 作者告訴我們,巴菲特很早就宣稱過,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預測整個市場的走向。換句話說,巴菲特不僅不喜歡自己去預測市場,也無法忍受那些「擅長」預測的人,尤其是在市場趨勢出現之後發表馬後炮觀點的合夥人。他把這種看法稱作「偏見」。雖然這麽叫,但巴菲特在2020年度致股東公開信中,
Thumbnail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說:「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不要試圖預測股巿走勢,用情緒主導思維作出投資決定。
Thumbnail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說:「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不要試圖預測股巿走勢,用情緒主導思維作出投資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