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卡片盒筆記和防彈筆記法後,我發現兩者的核心上有很大的共通點!只在於面向的應用情境不同,以及實現的方式不同。我認為若能掌握其中的底層邏輯,融會貫通其精神,即可不拘泥於工具和實作,演化出更適合自己使用的筆記法。就讓我來分享學到的給大家吧!
「寫」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思考」。
工作時常常遇到這類經驗:在開會時,大家討論起來感覺很合理,很有可行性,但真正要寫成報告、程式等等輸出時,卻發現當初的討論是有問題的。或者是在腦中思考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等到實作的時候才發現漏東漏西,怎麼會這樣呢?
基本上這是人類思維上的問題。當我們在聽別人論述的時候,大腦最在意的會是對方的話是否有「吸引力」,很容易忽略一些嚴謹的邏輯推論。而腦中思考的時候,人腦會自動填補缺失,補足沒看到、或是沒有發生的事情,協助建立令人信服的推論,掩蓋了真相。
此時最好的解法就是「寫下來」,因為當把說的話、腦中的想法化成文字呈現在眼前時,所有的邏輯缺失都會自動露出馬腳,一覽無遺。
因此「寫」的時候,其實是正在同步做「思考」,而不是思考完的總結紀錄。
單純就「寫筆記」,其實帶來的好處有限,重要的是必須與「思考」互相搭配。當一邊「思考」一邊「寫」,才能最大化寫筆記帶來的優勢。
讓我們討論一個例子:關於「寫筆記」這件事一直有一個論點,認為筆記一定要用「手寫」才真的有用,而「電腦打字」幫助有限。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關鍵差異在於兩者的速度。電腦打字相對於手寫快非常多,若是學生用電腦記筆記,可以一字不漏地把老師說過的話打進去,腦子完全空轉專注於打字。而手寫筆記的學生,因為寫的速度跟不上老師說話的速度,因此必須先思考並理解老師說的,再用自己的話精簡、摘要式的把重點記錄下來。
卡片盒筆記的發明者魯曼說過:「如何判定我是否理解一件事?看我能不能夠講一堂他的概述。」某方面來說和寫筆記一樣,當我們用自己話寫出學習到的論點時,各種邏輯上的漏洞就會浮現出來。因此學習時若只有閱讀,其實未必真正理解,但如果透過思考後寫下筆記,除了未來參考方便,也能抓出理解上的漏洞,增強學習效果。
因此重點在於思考並理解一件事情,而非做筆記的形式。而經過「思考」後寫出來的筆記,才真正是屬於你的知識記錄。透過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循環迭代,最大化你的學習能力。
人的大腦記憶力有限,我們要怎麼保護我們學習過的資訊?重點在於理解並做連結。
常常聽到一些記憶力挑戰,挑戰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一連串看似不相干的詞彙全部記住,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建立一個影像式的聯想。
也就是說,大腦天生擅長於聯想,透過兩件事情的相關性,在腦海中連結起來,因此後續回想時可以輕易串起整件事。
某方面來說,理解,其實是用有意義的方式,與過往學習過的知識相互連結。
好比,今天你學會做一道菜,下次學另一道時發現,某個做法或步驟,兩道其實是非常相近的。突然間你就頓悟了,原來這個做法是為了處理某個相似的問題,因此下一道菜如果也遇到類似的狀況,也能用一樣的手法處理。此時你對於這個做法的理解就更深一層,甚至能了解真正的核心,下次或許能自行創造出更好的作法。
其實這種學習方法才是最順暢,也最直覺的作法。台灣現行的填鴨式教學法,是透過單元、循序、專注片段式的學習,剝奪了學生建立與過往知識的連結,到頭來真的遇到問題時,滿手工具卻不會使用。
若我們能夠真正將知識連結起來,甚至是跨領域的知識,我們就能真正擁有這些知識,結合起來做出創新的見解。
我們需要用筆記建立第二大腦,協助我們記住更多事情。而我們了解到,掌握知識的核心在於連結相關的知識,因此建立筆記時,也需要將相關筆記連結起來。
卡片盒筆記中提到,魯曼會將每張有相關的永久筆記卡片進行連結,後續要寫某個觀點的文章時,只要找到其中一張卡片,相關的卡片就能自然地浮現出來,讓他可以重拾過往的學習和想法。
防彈筆記法中也提到,要將每一個核心任務筆記,以任務的「流程」做連結,後續使用時,才能順暢地依照目前的狀況、步驟找到需要的核心任務筆記,並且透過連結提醒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
因此,我們模仿大腦記憶的方式,實現連結在筆記結構上,透過連結建立出可信且高效的第二大腦,協助我們完成任務。
筆記,是把一件事情記錄下來後,讓自己之後可以使用。因此重點在於後續如何能快速搜尋到,並且能夠輕易照著筆記使用。
卡片盒筆記設計者是教授,他們都有寫論文的需求,因此我認為整個設計概念可說是為「寫作」優化。因為從任何一張筆記卡片進入,都可以連貫到所有相關想法的筆記卡片。一旦這一串筆記成熟了,他就可以把所有卡片拉出來做整理寫成一篇文章。從這個角度來看,卡片盒筆記的結構的確完全面向使用情境,而不只是整理資料。
而防彈筆記的出發點是「任務的知識」,主要關注的是工作、專案上的需求。這些事情有時候不一定有共通點,因此每則筆記重點在於能夠快速得到「任務優先順序」,或者是「行動清單」,並且用「自己的話寫」,之後關鍵字搜尋才能找到。這才是從「執行任務」為出發點寫的筆記。
從以上兩種筆記法的設計理念,我們可以知道,記筆記時要考慮的是「之後怎麼使用它」,而不是「該怎麼整裡與分類」。
筆記一開始不需要有很完善的架構,只需要在每次增加筆記時,不斷依照需求迭代演進,並且寫下為何筆記的原因,提醒未來的自己。
防彈筆記法中提到,我們不要過度講究筆記的格式、流程,而是對一個任務先做出一份核心任務筆記。在整個任務的進行過程中,會逐漸學習到更多有關任務的知識,於是就可以趁著每次增加筆記時,對目前的結構、格式做合適的調整,並且建立對應的連結。
這個做法很像 Agile,每次記筆記都可以當作一個週期,透過瞭解更多任務的 domain knowledge,讓我們知道如何微調筆記方式或結構,並透過多次迭代使筆記更容易使用。這樣才能幫助後續需要筆記的自己,而不是每次都在做「資料整理」。
卡片盒筆記法提到,每次新增永久筆記時,專注在建立與現有筆記的連結,並且確保資訊都有經過自己的消化與處理,並寫下自己對此筆記的想法,與未來可能可以怎麼使用,幫助之後的自己在搜尋時能夠找到對應筆記。
這個概念很像演算法 Divide and Conquer,連結整個知識體系是件很大的事情,很難在初期一次建立完成,而且我們對於要筆記的知識還不甚瞭解。因此我們把一整件未知大小的筆記任務,概念上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去處理、連結,每次只專注一個筆記不分心,最後就會成為一個有連結、有系統的卡片盒筆記。
因此我們不用在意初期不完善的筆記結構,先記,後續再多次迭代修改,小步邁進就可以了!
寫能幫助我們思考,思考又能幫助我們寫出屬於自己的筆記。透過連結相關筆記建立知識庫,以及多次迭代筆記,讓筆記更能面向使用情境,如此我們就能建立出完善的第二大腦,幫助我們學業和工作效率!
如果是學生的話,或是想要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推薦從「卡片盒筆記」入門閱讀。
如果是上班族,或是想要保護自己的生產力,推薦從「防彈筆記法」開始閱讀。
而寫作能幫助思考這個觀點來自「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這本書,雖然不完全在這次主要分享的讀書心得,但他更深入探討「寫作」這件事帶來的好處,補足了兩個筆記法中更深一層的核心,也非常推薦大家閱讀!
👉👉 原文來自 KodingWork 《卡片盒筆記、防彈筆記法》讀後心得:貫通筆記法底層邏輯,寫出聰明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