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一生都能好好記憶】利用記憶,創造出自我認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只會單純記住事情,充其量,只是個工具。書中提到:你的知識,加上你的生活經驗,才能使你擁有智慧。我們除了需要學習重要知識,還要了解我們的生活經驗記憶庫是怎麼運作的,才能夠成為一個自由運用記憶展現智慧的人。

我們是如何記住事情的?攝影機還是照相機?

我們要能夠順利地記住事情,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感知和注意

感知就是我們看到、聽到、聞到、感覺等等,這些透過感官第一手會接觸到的資訊。光是感知到事情,大腦沒有這麼厲害,可以將你所見所聞全記下來,因此,想記住事情,還要再加上:注意力。

因此,我們的記憶不像攝影機,會一直錄下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畫面,倒是比較像相機,你會到處看,但是你會在你需要的畫面上,按下快門,成為記憶。

記憶就像照相機

海馬迴就像迴紋針,串起記憶

我們腦中有著各種獨立且片段的記憶,多虧有海馬迴,把這些記憶串起來(就像迴紋針一樣,把紙張串起來)。而海馬迴串起記憶後,才方便我們之後提取記憶。

例如,當我想起我小孩四歲生日時,想起了當下的許多資訊:生日蛋糕上的長髮公主搖搖欲墜、兩個小孩搶著吹蠟燭、壽星臉上被抹蛋糕生氣哭泣的聲音等等。

這都是海馬迴的功勞,它幫我們把這些記憶好好的整理成串,方便我們回憶,也方便我們記憶。

海馬迴幫助我們串起記憶

如何利用記憶,建立自我認同感?

我們的大腦相當節能,因此預設的狀態是漫不經心且神遊的。當我們想要留意事情,是需要「刻意」注意的。也因為每個人注意的事情不同,造就每個人的記憶庫甚至性格的差異。

當我們刻意留心喜悅且正向的經驗,久了我們自然會有充滿樂觀的記憶庫,我們可以更有機會成為樂觀的人。反之,當我們只關注對自己不好的事,就容易成天抱怨,記憶中盡是自己的倒楣事。

因此,我們可以善用這種刻意的注意關注對自己有意義的事件,讓這些回憶串串,建立起正向的自我認同。

讓記憶庫充滿自己想要的記憶

為什麼間隔式複習更能幫助考試?

準備考試或是要記住資訊,我們已經知道不能一口氣猛背,而是要分散多天,每天學習一點。但是為什麼?原因在於,當我們分次的記住新資訊,海馬迴才有足夠的時間將資訊固化,成為穩固的記憶。

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再營養的東西,一口氣吃光光,撐到吐,身體自然無法吸收營養,分批慢慢地進食,才會有最好的吸收效果。

間隔式的複習再搭配上提取(回想、測驗),將會幫助我們記住重要資訊。

分批,吸收得更好

我們的記憶,其實沒那麼可靠?

我們總是深信不疑自己記住的事情,但其實沒有這麼可靠?

記憶在形成的過程,我們會不自覺的加油添醋甚至被扭曲,即使是記憶正確被儲存之後,還是有可能會被修改。

我們的每一次回憶,都很有可能繼續改編記憶,這時的記憶會開始偏離正確的事實,甚至,最後會以新版本的形式儲存。

這就像我們在整理一份資料,輸入資料的過程會擅自加入自己想法並儲存。日後,開啟這份檔案時,又會刪掉、或再次加入自己想像的內容,並且再次存檔。

因此,我們在講述回憶的時候,其實很有可能是在竄改回憶,而非都是事實。

記憶其實沒那麼可靠

那些不好的事情,你有辦法改寫結局嗎?

記憶確實不會都是好事,也會有讓人心碎不想再想起的回憶。偏偏,這些回憶總是不請自來,說來就來。但是,每當我們一次一次地想著這些回憶,殘酷的是,這些回憶會更根深蒂固在心中,因此可以試著利用書中的方法,幫助我們面對這些不想被記起的記憶。

1.不要完整提取:當我們發現我們又陷入回憶漩渦了,趕快去做別的事情,中斷回憶的過程,這樣才不會又持續的固化這段回憶。

2.改編細節、重塑記憶:第二個方法則是,回憶的過程,在有人引導的狀況下,慢慢的改編細節,並且導向比較仁慈的方向,透過一次次的操作,讓自己的記憶成為比較溫和的版本。

重塑自己的記憶,不讓自己被動的深陷痛苦的回憶中。

後記

每個人的記憶庫裡裝些什麼樣的內容,大大決定了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應該更聚焦且積極的注意對我們重要的事,例如:主動看對自己成長有幫助的資料,而非被情緒波動大的事件牽著鼻子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灰寒的沙龍
50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灰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4
這本書主要針對疑似或剛被診斷出ASD孩子的家庭,介紹了自閉症的特徵、照顧者的需要以及多種療法介入方式。
Thumbnail
2024/04/04
這本書主要針對疑似或剛被診斷出ASD孩子的家庭,介紹了自閉症的特徵、照顧者的需要以及多種療法介入方式。
Thumbnail
2024/03/26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2024/03/26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2024/03/18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2024/03/18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遺忘是必然的 夜幕籠罩著知識的殿堂,凝視光芒的眼睛蒙上厚重的眼鏡。 振筆快書,就像舞者的旋律,在紙上編織著記憶的蠟燭。 每一場考試,都是靈魂的挑戰,用盡全力,卻換來了時光的吞噬。 這,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開著夜燈的追求,禿頭厚重的眼鏡的堅持, 是為了在遺忘的洪流中,留下一抹絲不朽的
Thumbnail
如果遺忘是必然的 夜幕籠罩著知識的殿堂,凝視光芒的眼睛蒙上厚重的眼鏡。 振筆快書,就像舞者的旋律,在紙上編織著記憶的蠟燭。 每一場考試,都是靈魂的挑戰,用盡全力,卻換來了時光的吞噬。 這,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開著夜燈的追求,禿頭厚重的眼鏡的堅持, 是為了在遺忘的洪流中,留下一抹絲不朽的
Thumbnail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忘記是正常的一件事。但我們如果想要擁有強大的記憶力要如何做呢?《記憶強化全攻略》將簡淺易懂地告訴你關於記憶力的各種知
Thumbnail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忘記是正常的一件事。但我們如果想要擁有強大的記憶力要如何做呢?《記憶強化全攻略》將簡淺易懂地告訴你關於記憶力的各種知
Thumbnail
嗨~還好嗎?放假了,要找時間好好休息喔!! 這篇想用簡單的概念衛教“ 記憶 ”這件事,或許也可能協助到自己? 看完這篇,你對記憶的認識基本上就略知一二拉
Thumbnail
嗨~還好嗎?放假了,要找時間好好休息喔!! 這篇想用簡單的概念衛教“ 記憶 ”這件事,或許也可能協助到自己? 看完這篇,你對記憶的認識基本上就略知一二拉
Thumbnail
如果只會單純記住事情,充其量,只是個工具。書中提到:你的知識,加上你的生活經驗,才能使你擁有智慧。我們除了需要學習重要知識,還要了解我們的生活經驗記憶庫是怎麼運作的,才能夠成為一個自由運用記憶展現智慧的人。
Thumbnail
如果只會單純記住事情,充其量,只是個工具。書中提到:你的知識,加上你的生活經驗,才能使你擁有智慧。我們除了需要學習重要知識,還要了解我們的生活經驗記憶庫是怎麼運作的,才能夠成為一個自由運用記憶展現智慧的人。
Thumbnail
我們很多人都有時間觀念,其中一個內容就是我們如何看待過去:就像一個巨大的視頻庫,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檢索生活中的事件記錄。 但心理學家已經證明,自我記憶根本不是那樣。大多數人忘記的事情比記得的要多得多,有時我們完全忘記了發生的事情,儘管別人堅持認為我們在場。有時,即使被提醒也不能喚起回憶。
Thumbnail
我們很多人都有時間觀念,其中一個內容就是我們如何看待過去:就像一個巨大的視頻庫,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檢索生活中的事件記錄。 但心理學家已經證明,自我記憶根本不是那樣。大多數人忘記的事情比記得的要多得多,有時我們完全忘記了發生的事情,儘管別人堅持認為我們在場。有時,即使被提醒也不能喚起回憶。
Thumbnail
大家都希能夠擁有很好的記憶力。將事情記得更久,過目不忘是最好。記憶力跟我們每個人都很有關聯。記憶力很重要, 人們願意花大錢為的是幫助自己記得大小事,擁有長期記憶的能力。 我們經常忘記很多事情,像是:忘記別人的名字。
Thumbnail
大家都希能夠擁有很好的記憶力。將事情記得更久,過目不忘是最好。記憶力跟我們每個人都很有關聯。記憶力很重要, 人們願意花大錢為的是幫助自己記得大小事,擁有長期記憶的能力。 我們經常忘記很多事情,像是:忘記別人的名字。
Thumbnail
無論是從小到大升學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考試,或者是想要在大腦中記下人生中剎那的精采瞬間,無時無刻都脫離不了「大腦的記憶」這件事。 因此以下的文章就會告訴你「你的大腦是如何記憶的?」,以及「該如何科學化的做到記憶最大化?」
Thumbnail
無論是從小到大升學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考試,或者是想要在大腦中記下人生中剎那的精采瞬間,無時無刻都脫離不了「大腦的記憶」這件事。 因此以下的文章就會告訴你「你的大腦是如何記憶的?」,以及「該如何科學化的做到記憶最大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