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撞到人仍開走,一定會成立肇事逃逸罪嗎?

開車撞到人仍開走,一定會成立肇事逃逸罪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甲駕駛汽車於夜間行駛,因視線不佳擦撞騎乘機車的乙,乙倒地受傷,但甲未停下車輛直接駛去,甲是否成立肇事逃逸罪?

說明:

肇事逃逸罪規定於刑法第185-4條,而實務見解認為,肇事逃逸罪的成立,必須犯罪行為人主觀上認識自己有撞死或撞傷人,在知道自己有撞死或撞傷人後,仍然決定逃離肇事現場,才會成立。所謂的主觀上認識,不以明確知道有人受傷或是有人死亡為必要,可以預見到自己有人可能因為自己受傷或是死亡,依然可以成立不確定故意。

案例中的甲,因視線不佳開車擦撞到乙,如果甲沒辦法發現,也沒有任何徵兆有感覺到自己撞到乙,那麼甲主觀上就對於自己撞傷他人沒有認識,就不會成立刑法的肇事逃逸罪。

提醒!
對於肇事的認識,並非車輛駕駛主觀上說不知情即可規避刑事責任,仍需依個案情況客觀論之,如藉由行車紀錄器、路口監視器畫面等證據來判斷,建議有車禍相關問題,可找專業律師諮詢。




實務見解:

刑法第185條之4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罪之成立,在主觀上須行為人對致人死傷之事實有所認識,並進而決意擅自逃離肇事現場,為其要件。但此所謂「認識」,並不以行為人明知致人死傷之事實之確定(直接)故意為必要,祇須行為人預見因肇事而有發生致人死傷之結果,仍執意逃逸,亦即有不確定(間接)故意,即足當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554號刑事判決參照)。


avatar-img
喝杯咖啡,聊點法律_弘曜法律事務所/馮鈺書律師/新竹竹北律師
37會員
214內容數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甲有乙、丙、丁三名子女,甲並擁有A地,丁在A地上種植一棵榕樹,而甲死亡後,A地由乙、丙、丁三人繼承,乙、丙二人後因與丁無法達成處分A地的協議,一氣之下,兩人合力將丁所種植的榕樹刨除,乙、丙二人是否構成毀損罪?
甲有乙、丙、丁三名子女,甲並擁有A地,丁在A地上種植一棵榕樹,而甲死亡後,A地由乙、丙、丁三人繼承,乙、丙二人後因與丁無法達成處分A地的協議,一氣之下,兩人合力將丁所種植的榕樹刨除,乙、丙二人是否構成毀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