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識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心,意,識的作用,
會製造更多的假像境界,來滿足我,欺騙我 。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著覺性走
10會員
121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跟著覺性走的其他內容
2023/10/03
只知道要修行,卻不知道正知見的可貴。
Thumbnail
2023/10/03
只知道要修行,卻不知道正知見的可貴。
Thumbnail
2023/09/19
不會再回留在我心識中等待輪迴。
Thumbnail
2023/09/19
不會再回留在我心識中等待輪迴。
Thumbnail
2023/09/15
2023/09/1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世間是虛偽的、變化的、無常的,任何人隨時有可能因此而造業、迷惑、受苦。
Thumbnail
世間是虛偽的、變化的、無常的,任何人隨時有可能因此而造業、迷惑、受苦。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我說過,《金剛經》是一部暗藏多層次實相的的經文。 意思是說,你的無明愈少,心愈清淨,能從經文感悟到的實相層次就愈高。 如同你如果一直用「唯物」的觀點來找「因果業力」,你就只能看到「物質(物理)層次」的實相一樣,那些高於「物質層次」的存在,你就如盲人一樣,因為看不見,就無法相信他們的存在。 《金剛經》
Thumbnail
我說過,《金剛經》是一部暗藏多層次實相的的經文。 意思是說,你的無明愈少,心愈清淨,能從經文感悟到的實相層次就愈高。 如同你如果一直用「唯物」的觀點來找「因果業力」,你就只能看到「物質(物理)層次」的實相一樣,那些高於「物質層次」的存在,你就如盲人一樣,因為看不見,就無法相信他們的存在。 《金剛經》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世間的人,總是感覺 「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是得到安樂的泉源, 因此盡其一生地追逐, 但是換來的往往只是更多的空虛與不安。 學了佛, 都是希望能夠離苦得樂,那就每天想想, 世間何者是真?何者是假? 有沒有需要浪費生命在追逐虛幻不實的欲望。 這鬼的概念,就是一種幻相。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世間的人,總是感覺 「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是得到安樂的泉源, 因此盡其一生地追逐, 但是換來的往往只是更多的空虛與不安。 學了佛, 都是希望能夠離苦得樂,那就每天想想, 世間何者是真?何者是假? 有沒有需要浪費生命在追逐虛幻不實的欲望。 這鬼的概念,就是一種幻相。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對凡夫而言,在修行的過程中,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都是虛妄的,主要是要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並不是說「相」是虛妄的,這點要釐清。 到了證道,超凡入聖之後,就進入「體相一如」的境界,不只是「體」圓滿,「相」也圓滿,就算有一天吃大虧也圓滿,這才是真正的自在。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