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08 課綱開始,會考題型相較以往不再著重於複雜的計算或純公式的背誦,同學們須學會靈活的運用觀念。另外,命題新趨勢 – 閱讀素養題,選擇題及手寫題的中文描述較以往增加許多,同學們在練習時應多練習將題目的『關鍵字』圈出來,分析題意所要的重點資訊、掌握命題核心,以防作答時間過久。
在最後衝刺階段,演練歷屆試題是必要的,然而並非只是按部就班,一年一年往下練習。應特別留意新課綱新增、或是以前未曾出現過的內容,如三視圖、等比數列、三角比等,並挑選寫過的模考題、會考題,做進一步的概念整合,連結既有觀念。若為已刪除的內容,如弦切角、公切線、分離係數法、二次函數配方等,考師平常在練習時,則切勿花時間鑽研。
能夠使用適當的『幾何性質』進行解題,在會考被視為奪高分的決勝關鍵。
最重要的幾何性質包含三角形、扇形,平行四邊形內角、對角線特徵,圓周角、圓心角及對應弧關係,考生在複習時,可透過畫出相對應的圖形,增進考生將其記憶。另一決勝要點,事先做好『配速』規劃對於考生來說是穩穩拿分的關鍵,建議考生將作答時間分段作答,前 18 題控制在 40 分以內完成,後 7 題及非選題則各分 20 分鐘作答時間。
最後衝刺階段,若目標為 A 及 A+ 的學生,應針對歷屆試題反覆演練多遍,並找出較弱的單元予以演練;若目標為 A++ 的學生,因考師已具備一定的實力,因此更需要將時間放在國三上學期的難題,及較容易錯或考試容易害怕的單元,方能降低考試錯題率。
✏️更多優質文章及升學資訊都在典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