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之WHY S5EP2 | 走出現代焦慮的大自然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個月前,我有個焦慮的經驗,在家裡找不到喘息的空間
沒有人吵我,但孤獨、呼吸急促、糟糕透頂
於是走到戶外的樹下,想坐下來閱讀
但腦袋過載,根本沒辦法看幾行字,我的呼吸卻逐漸平順了起來

我索性躺下,看見藍天白雲,陽光透過樹下撒下
聽到鳥鳴、風聲、樹葉婆娑的聲音
我突然覺得自己自由了,就想這麼一直待下去

為什麼自然能如此放鬆?

我和許多人一樣,生活與自然是近乎絕緣的
只有「人造物」的世界,水泥房子、冷氣、電視影集與人造傢俱

但女兒的出生,讓我回想起兒時,回眷村阿公家是每年慣例
一群孩子在巷子裡挖土、在草地上打滾,我和妹妹還幫死去的蜜蜂做了一個小墳墓
雖然小學三年級眷村就被拆除,現在成為了高雄的鳳梨工廠
但那段充滿汗水與污泥的日子,是我長大後最想念的光陰

raw-image

人們往往以為滑手機和吃美食才是放鬆
但我逐漸發覺,人造環境下的各種感官體驗,太單一又太刺激
眼耳口鼻,一下沒什麼用到,一下又過度工作

相反地,大自然是一個複雜的真實環境
草地上的氣味、光線、顏色、聲響,風的觸感彼此和諧的融在一起
不知不覺,我們的五官,舒服協調地運作著
「終於不是只有手機的視覺畫面了!」我的眼睛可能這樣抱怨著吧

除了指示我個人感受,許多研究也證明了自然能釋放焦慮
但「自然也讓人想到就怕」,這點我非常能理解

現代人對自然的歧視

想到戶外、太陽和生物,你會想到什麼?

S5EP2,我邀請「熊派自然教育中心」的黑熊,透過他的眼睛來重新認識自然
聽聽他如何帶著孩子們在草地和森林裡,自在的玩耍

raw-image


「不會有人覺得很髒,不敢在草地上躺著嗎」
「蛇是不是真的很危險?有毒的蜘蛛也是?」
我提出了一堆問題,因為可以想像,和自然不熟悉的大多數人,會有很多擔心

畢竟我也是個時時關注孩子雙手摸了什麼,希望他多多洗手的潔癖母親

「其實家長往往比孩子更焦慮」,我們哈哈大笑
還好黑熊身經百戰,「放下對大自然的歧視」是自然教育的第一步
在節目裡,他分享了上山、戶外活動的準備、衛生觀念以及「有毒」的定義

「很多小朋友聽說蟾蜍有毒,所以我故意抓了隻蟾蜍在手上,
他們嚇得哇哇大叫!」
但其實蟾蜍只有頭上的一小部分或是眼睛有毒,捧在手上並不會有危險

我笑說:「小時候很怕毛毛蟲,有次碰到一隻回家跟媽媽訣別,以為我要死了!結果只是稍微紅腫而已!」

不了解便會產生恐懼

我們的眾多教育時常很「二元」
「有毒=危險」或是「沒有毒=不危險」,
但其實毒性有差別,危險也要看情況
例如蛇其實很膽小,飼養的幾乎沒有攻擊性,
但人們未必怕可能更危險的野狗,卻對所有蛇類有著異常恐懼
這真的可以說是一種「歧視」啊!!!!

愛護自然,不只是一種正義

黑熊的課程,是以「玩」為中心 那是人類的本性,也是和環境相處最正常的關係

「從滾草地開始!孩子們會慢慢發現草裡面有許多好玩的東西」

黑熊也會帶著高年級的孩子,抱著樹、量樹圍、猜年齡
到溪水裡玩耍,觀察水生動物,量測溪流的清澈程度

這些課程令我大開眼界,
不同於教室課本之間,背誦生物的知識,並不斷提倡環保意識
坐在課桌椅前的我們,怎麼會知道,被污染前的河流多麽涼爽和有生命力
又如何知道,污染所扼殺的東西跟人們有什麼關係

raw-image

在過去的「鳥仔自修室3」,我曾經跟大家聊過「環境的心理距離 Psychological Distance
人要真正的付諸行動,必須要有夠強的情感連結
只有在自然中,體驗到人生可以更自由、更和諧、更多元
才有辦法用「道德之外」的心態為環境付出

黑熊的教育就是如此,「和自然自在的相處」,是現代人被迫喪失的能力
在玩樂中認識它、與之互動,再慢慢思考自然與人類社會的所有息息相關
環境保護的種子才會真的被種下、發芽,遍地開花

走入自然,逃出人造的牢籠

最後想私心寫下自己的體悟和期許
社會中有太多要思考的事,金錢、升遷、規範、交際
但那些都是「人造的」,平行時空下未必會以目前形勢存在的事物
可是樹木、河水、動植物,是真正存在於當下的

當我看著女兒,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重複的感受每一波海浪
我開始從「浪費時間」,轉為發現這才是「與真實世界互動」的意思

不想浪費時間的我,也許是想再學點知識、再規劃些未來
迫使腦袋運轉,但實際上,只是讓我流失掉「現在」
流失掉女兒的笑、海水的溫度,還有寬闊舒適的心

「沈溺」在人類創造的規範和風氣,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所以很期望,有更多人可以在步入自然的過程裡,重新習得「活在當下」的能力
察覺生命有其他的方式,也許只是在樹下和海水旁坐著,便能夠脫離​人們已久的痛苦焦慮

結語

無論你是否熱愛自然,我們都可以反思
我們對自然的遙遠與想像,是否只是來自「長年的不理解」

黑熊的課程以開放式風格,接納孩子對自然的恐懼與懷疑

他們可以(和自然)保持舒服的距離,再慢慢地靠近

自然教育不只是要我們認識自然,而是打開人造思維與環境的另外一個空間
就像現代人們努力拔除不同族群間的不平等與標籤
也許我們對大自然,也有許多標籤要拔除
而過程中,我們會成為眼界更寬廣、多元並且富足的人

----

raw-image


希望看完本篇文章的你,會想要嘗試體驗自然的神奇,並對相關的教育更有興趣歡迎追蹤 熊派教育工作室
請訂閱、追蹤上學之WHY的PodcastInstagramFB粉絲專頁Youtube
來得到所有創新教育相關的新消息!或是鳥仔開的獨家課程喔!

我是鳥仔,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鳥仔與上學之WHY的沙龍
13會員
16內容數
思考教育的100個為什麼 | 學習如何學習 |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更健康、更快樂、更有創造力的身心靈自然療癒 不管信或不信,自然都會療為我們,寂靜的空氣不甜,只有充滿低沉流動的聲音-鳥聲喳喳,蟲鳴唧唧-才是甜的。 親生命效應,想像森林浴時,可以放鬆,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我們大多數是坐在辦公室的城市人,森林浴是日本創造的術語,讓大自然通過五感進入身體,品茶屬於味
Thumbnail
更健康、更快樂、更有創造力的身心靈自然療癒 不管信或不信,自然都會療為我們,寂靜的空氣不甜,只有充滿低沉流動的聲音-鳥聲喳喳,蟲鳴唧唧-才是甜的。 親生命效應,想像森林浴時,可以放鬆,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我們大多數是坐在辦公室的城市人,森林浴是日本創造的術語,讓大自然通過五感進入身體,品茶屬於味
Thumbnail
人們群居於都市,遠離自然之後,逐漸變成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遲鈍又麻木的人,很多人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能力,以至於無法從大自然那裏得到啟示與喜悅。   記得在近三十年前,荒野保護協會尚在構思籌備中時,我們這些當年三十多歲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上班族,與一群二十多歲在國外出生的ABC,一起在初春的思源埡
Thumbnail
人們群居於都市,遠離自然之後,逐漸變成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遲鈍又麻木的人,很多人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能力,以至於無法從大自然那裏得到啟示與喜悅。   記得在近三十年前,荒野保護協會尚在構思籌備中時,我們這些當年三十多歲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上班族,與一群二十多歲在國外出生的ABC,一起在初春的思源埡
Thumbnail
幾個月前,我有個焦慮的經驗,在家裡找不到喘息的空間 沒有人吵我,但孤獨、呼吸急促、糟糕透頂 於是走到戶外的樹下,想坐下來閱讀 但腦袋過載,根本沒辦法看幾行字,我的呼吸卻逐漸平順了起來 我索性躺下,看見藍天白雲,陽光透過樹下撒下 聽到鳥鳴、風聲、樹葉婆娑的聲音 我突然覺得自己自由了,就想這麼一直
Thumbnail
幾個月前,我有個焦慮的經驗,在家裡找不到喘息的空間 沒有人吵我,但孤獨、呼吸急促、糟糕透頂 於是走到戶外的樹下,想坐下來閱讀 但腦袋過載,根本沒辦法看幾行字,我的呼吸卻逐漸平順了起來 我索性躺下,看見藍天白雲,陽光透過樹下撒下 聽到鳥鳴、風聲、樹葉婆娑的聲音 我突然覺得自己自由了,就想這麼一直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如果可以試著讓孩子體驗一下,找一個安全的公園,用以下的操作方式,矇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們搭著前面同學的肩膀,進行以下的內容! 自然的平衡和循環是由多樣化的生態造成的結果,而人類破壞了自然的平衡為了增加產量,作物單一化所造成了其他生物和植物的棲地環境沒了,這是人類選擇的結果!
Thumbnail
如果可以試著讓孩子體驗一下,找一個安全的公園,用以下的操作方式,矇上孩子的眼睛,讓孩子們搭著前面同學的肩膀,進行以下的內容! 自然的平衡和循環是由多樣化的生態造成的結果,而人類破壞了自然的平衡為了增加產量,作物單一化所造成了其他生物和植物的棲地環境沒了,這是人類選擇的結果!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